思政元素融入“材料成型原理”课程的设计和实践

来源 :科教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gua_d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程是高校培养人才的主要载体,课程思政的良好设计和实施是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保证.文章以“材料成型原理”课程为例,借鉴积极心理学理论,通过四步阶梯式思政设计,采用课程内容形象类比、生动案例讲述、学生课堂互动等多种形式,将思政教育内容融入专业知识的传授中,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其他文献
材料科学与工程是世界各国重点发展的学科专业,“材料科学基础”作为此专业的基础课程,对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构建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在新工科背景下,为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提出了对材料专业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为了适应新工科背景下的发展要求,文章对“材料科学基础”这门学科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以及考核方式进行了一些改革实践和思考,为“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以及培养新工科背景下的材料人才提供一些参考.
在新兴技术帮助下,高职课堂教学模式与教学理念等都有了很大变化,如何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是当前教育领域研究的热门内容.当前教育界对混合式教学模式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学前教育专业也开始尝试引入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有效整合传统线下教学与线上教学等,将两者优势最大限度发挥出来.文章通过分析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现状,提出了基于“线上+线下”的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混合式教学策略.
根据思想政治教育要贯穿大学教育教学全过程的新形势要求,对当前专业实验课程思政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和总结,并结合机械工程基础实验课程知识体系和自身教学特点,对课程实验项目中蕴含的思政育人元素进行了发掘和梳理,并在机械工程基础实验教学中进行实践,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达到了课程思政育人的课程目标.
高等职业院校把立德树人作为育人工作的根本目标,以培养德技双全的工匠为己任,实施教学改革.以学生为中心,将课程思政有机融入专业课程的教育教学当中,不断融入信息化技术,丰富知识来源、改革创新教学手段、提升教学评价实效,促进创新创业与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培养出德技双全的毕业生,做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原有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引入了分层教学法,通过弹性分层、动态调整,“弹性+梯度”制定学习目标、工作任务,形式多样地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有效解决了目前在一体化课程实施中存在的“能力两极分化”、甚至“浑水摸鱼”的情况;引领学生在适合的发展区域得到充分发挥和激励,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培养了学生实践操作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工程素养和创新意识,满足不同层级学生的需求,取得了良好效果.
“服装立体裁剪”课程因其特有的“艺工融合”特点,是高校服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课程.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传统立体裁剪课程教学模式导致人才素质与产业需求不匹配.本课程以培养适应时尚行业发展和企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为出发点,从培养学生专业技能、职业技能和创新思维等方面进行教学模式改革,旨在提升服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
“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是车辆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等专业的核心课程,在培养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和工程实践能力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对该课程教学内容、特点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针对教学内容设置、考核方式改进、实践教学质量提升以及课程教学团队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教学改革及实践的具体措施,并在教学实践中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课程思政指将各类课程的学习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而行,形成协同效应.目前,各大高校鼓励教师将思政教育融入理论课的课堂.但是,由于受实验课的授课方式、课程设计等影响,在实验课教学过程中,很少有教师引入思政教育.因此,如何有效地在实验课中引入课程思政内容值得深思.文章以“水污染控制工程实验”为例,在该课程中的实验项目引入课程思政内容,为后续开展与实验课程相关的课程思政教育提供借鉴.
高校美育课堂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非常重要的渠道.对于高校美育工作,教育部在2019年即发布文件对其教学方向和重点予以明确,要求高校要重视美育工作,寻求改变美育成效甚微这一现状的科学方法.文章对美育的内涵及高校美育教育的意义进行明确,对当下高校美育教育工作存在的制约予以归纳,从而结合新时代我国高校教育的新要求,对创新高校美育课堂这一问题展开探究,以期为我国高校美育工作的有效开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数学应用题是数学学习的重点难点,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解应用题要综合运用到数学概念、性质、图形、公式等,体现了学生对数学思想的理解层次与内化程度.文章结合深度学习的内涵及要求,分析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指向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