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分级培养;教师专业发展;团队建设
教师是教育事业发展的第一资源,也是学校发展最重要的力量。我校(江苏省常州市花园中学)目前面临着教师专业发展不均衡的现象,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师轮岗导致新教师比例增大,工作5年内的教师占比近15%,这些教师充满热情,但缺乏工作经验。二是部分教师认为职称评定、市“五级阶梯”评审难度大,望而生畏。这些教师教学经验丰富,但专业的主动发展意识不强。三是“高原期“教师职业倦怠严重,教龄在20年以上的教师通过自己的努力,职称评定、荣誉等已基本获得,主观上逐渐失去了自主发展的动力。
我校致力于分级培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打造阳光教师优秀团队。不同层级的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经验等都不同,因此他们也有不同的发展需求。分级培养就是按照教师的不同需求,提供不一样的发展机遇,让他们有展示自己的舞台,使他们得到更好更快的成长。我校建立教师队伍建设的分级培养体系:组织工作5年以内的年轻教师成立“青年教师成长营”,重在教学基本功的规范和夯实;组织学校名优教师成立“名教师成长工作室”,承担培养学校40岁以下教师的重任,以项目研究、课题研究为主要任务,促使教师突破发展瓶颈。通过分级培养,我校建成一支整体水平较高、充满活力的适应学校发展需要的师资队伍。
一、青年教师成长营提升教学基本功
青年教师成长营由学校教师处牵头负责,其他各部门配合,培养对象是工作5年内的年轻教师,着重规范和夯实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增强其对教师职业、教育规律和本质的认识。
1. 讲座研讨。
根据教学的不同阶段开展讲座培训或研讨交流,为青年教师树规范、做示范,让青年教师理清各阶段教学的重点,提升他们的教学能力,让他们尽快掌握教育教学规律。青年教师进校第一学期参加的讲座内容如表1所示。
2. 师徒结对。
组织学校优秀教师与青年教师一对一师徒结对,从教学常规、课堂管理、教学基本功3个方面进行认真细致的指导。优秀教师指导徒弟做到“教学五认真”,即认真备课、认真听课、认真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指导徒弟改进教学方式,帮助徒弟形成课堂管理能力和独立进行教学设计的能力。
3. 课堂诊断。
学校课程处组织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定期听青年教师的课,对他们的备课、听课等做出必要的检查与指导,让青年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反思,提升教学水平。
二、名教师成长工作室打造专业成长团队
我校充分利用学校名优教师资源,建设名教师成长工作室。一方面,通过工作室领衔人的“传、帮、带、导”,培养一批35至40岁的教师成为学科教学教研骨干;另一方面,通过校外专家的助力,也促使名教师成长工作室的领衔人进一步深入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培养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实现领衔人与成员的共同成长。
1. 摸底排查确定培养方式。
针对教师的个人规划,根据市教育局修订的“五级阶梯”优秀教师管理办法,对教师的教科研情况进行汇总。我们发现大多数教师在课题申报、论文撰写、基本功竞赛等方面缺乏有效而系统的指导与实践,从而确定了名教师成长工作室的培养方式。
2. 致力研究项目提升研究能力。
由我校的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或常州市学科中心组成员作为领衔人,成立7个名教师成长工作室。工作室聚焦学科核心问题,以教师行为改进为指向,以研究项目为载体,致力于核心素养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研究。名教师成长工作室项目汇总表如下页表2所示。
3. 聚焦课堂提高教学水平。
课堂是课程实施的主阵地,工作室平时致力于课堂教学研究,打造有生命力的阳光课堂(有和谐的师生关系、快乐的学习参与、活跃的思维表达)。学校借助各种平台,为工作室提供课堂教学研究展示的機会。2019年3月,江苏省“四校联盟”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常州市花园中学、无锡市河埒中学、泰兴市黄桥初中教育集团以及江苏省泰州中学附属初级中学四所学校联合开展的教学研讨活动)期间,我校开展了“创设真实性情境,塑造高品质课堂”的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工作室的多位成员与另外3所学校的优秀教师一起开设同题异构课,研讨“基于真实性情境的课堂教学”。
4. 精准培训促进共同发展。
工作室定期开展针对教师需求的培训,采用“1 1”校本研修模式。前一个“1”为工作室规定模式,后一个“1”为教师自选模式,两个“1”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激发教师发展的原动力。一是推动任务驱动式“1 1”,教师共研一个项目 教师自选一个研究分享交流、教师共读一本书 教师自选一个书中观点交流分享等。二是开展专家引领式“1 1”,每位领衔人带领一批教师发展,重点指导教师的课题申报、论文撰写、基本功竞赛等;学校聘请校外学科特级教师或教授级正高级教师指导工作室成员,使工作室成员在教科研上有突破。三是探索同伴互助式“1 1”,工作室为教师发展创设交流平台、分享平台、研究平台等,组织“花中讲坛”,让教师讲自己的教学故事、教学观点,其他教师从同行的交流分享中总结提炼一个经验,反思完善教育行为,让每位教师都成为有思想的教师。
5. 参与课题研究提升科研能力。
目前,我校7个工作室的项目中有1个项目是省级课题的子课题,有4个项目已成功申报成为市级课题,还有2个课题正在积极申报中。工作室领衔人带领成员努力从课堂教学研究、培训研讨中积累经验,为课题积累资料,争取在3年的研究中做到人人参与课题研究、人人都会做课题研究,增强教师职业自信,让教师获得职业成就感。
我校名教师成长工作室采用体验式、参与式、互动式的学习方式,打造学习研究共同体,从个人发展走向团队发展,在团队发展中推动个人发展,让教师成为专业成长的自主学习者。通过教师分级培养,学校看到了教师教学现状的改变,看到了各层级教师精神面貌的改变,也进一步明确学校发展的方向,即打造阳光教师优秀团队,实现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提升教师综合素养,增强教师队伍活力。
教师是教育事业发展的第一资源,也是学校发展最重要的力量。我校(江苏省常州市花园中学)目前面临着教师专业发展不均衡的现象,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师轮岗导致新教师比例增大,工作5年内的教师占比近15%,这些教师充满热情,但缺乏工作经验。二是部分教师认为职称评定、市“五级阶梯”评审难度大,望而生畏。这些教师教学经验丰富,但专业的主动发展意识不强。三是“高原期“教师职业倦怠严重,教龄在20年以上的教师通过自己的努力,职称评定、荣誉等已基本获得,主观上逐渐失去了自主发展的动力。
我校致力于分级培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打造阳光教师优秀团队。不同层级的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经验等都不同,因此他们也有不同的发展需求。分级培养就是按照教师的不同需求,提供不一样的发展机遇,让他们有展示自己的舞台,使他们得到更好更快的成长。我校建立教师队伍建设的分级培养体系:组织工作5年以内的年轻教师成立“青年教师成长营”,重在教学基本功的规范和夯实;组织学校名优教师成立“名教师成长工作室”,承担培养学校40岁以下教师的重任,以项目研究、课题研究为主要任务,促使教师突破发展瓶颈。通过分级培养,我校建成一支整体水平较高、充满活力的适应学校发展需要的师资队伍。
一、青年教师成长营提升教学基本功
青年教师成长营由学校教师处牵头负责,其他各部门配合,培养对象是工作5年内的年轻教师,着重规范和夯实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增强其对教师职业、教育规律和本质的认识。
1. 讲座研讨。
根据教学的不同阶段开展讲座培训或研讨交流,为青年教师树规范、做示范,让青年教师理清各阶段教学的重点,提升他们的教学能力,让他们尽快掌握教育教学规律。青年教师进校第一学期参加的讲座内容如表1所示。
2. 师徒结对。
组织学校优秀教师与青年教师一对一师徒结对,从教学常规、课堂管理、教学基本功3个方面进行认真细致的指导。优秀教师指导徒弟做到“教学五认真”,即认真备课、认真听课、认真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指导徒弟改进教学方式,帮助徒弟形成课堂管理能力和独立进行教学设计的能力。
3. 课堂诊断。
学校课程处组织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定期听青年教师的课,对他们的备课、听课等做出必要的检查与指导,让青年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反思,提升教学水平。
二、名教师成长工作室打造专业成长团队
我校充分利用学校名优教师资源,建设名教师成长工作室。一方面,通过工作室领衔人的“传、帮、带、导”,培养一批35至40岁的教师成为学科教学教研骨干;另一方面,通过校外专家的助力,也促使名教师成长工作室的领衔人进一步深入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培养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实现领衔人与成员的共同成长。
1. 摸底排查确定培养方式。
针对教师的个人规划,根据市教育局修订的“五级阶梯”优秀教师管理办法,对教师的教科研情况进行汇总。我们发现大多数教师在课题申报、论文撰写、基本功竞赛等方面缺乏有效而系统的指导与实践,从而确定了名教师成长工作室的培养方式。
2. 致力研究项目提升研究能力。
由我校的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或常州市学科中心组成员作为领衔人,成立7个名教师成长工作室。工作室聚焦学科核心问题,以教师行为改进为指向,以研究项目为载体,致力于核心素养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研究。名教师成长工作室项目汇总表如下页表2所示。
3. 聚焦课堂提高教学水平。
课堂是课程实施的主阵地,工作室平时致力于课堂教学研究,打造有生命力的阳光课堂(有和谐的师生关系、快乐的学习参与、活跃的思维表达)。学校借助各种平台,为工作室提供课堂教学研究展示的機会。2019年3月,江苏省“四校联盟”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常州市花园中学、无锡市河埒中学、泰兴市黄桥初中教育集团以及江苏省泰州中学附属初级中学四所学校联合开展的教学研讨活动)期间,我校开展了“创设真实性情境,塑造高品质课堂”的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工作室的多位成员与另外3所学校的优秀教师一起开设同题异构课,研讨“基于真实性情境的课堂教学”。
4. 精准培训促进共同发展。
工作室定期开展针对教师需求的培训,采用“1 1”校本研修模式。前一个“1”为工作室规定模式,后一个“1”为教师自选模式,两个“1”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激发教师发展的原动力。一是推动任务驱动式“1 1”,教师共研一个项目 教师自选一个研究分享交流、教师共读一本书 教师自选一个书中观点交流分享等。二是开展专家引领式“1 1”,每位领衔人带领一批教师发展,重点指导教师的课题申报、论文撰写、基本功竞赛等;学校聘请校外学科特级教师或教授级正高级教师指导工作室成员,使工作室成员在教科研上有突破。三是探索同伴互助式“1 1”,工作室为教师发展创设交流平台、分享平台、研究平台等,组织“花中讲坛”,让教师讲自己的教学故事、教学观点,其他教师从同行的交流分享中总结提炼一个经验,反思完善教育行为,让每位教师都成为有思想的教师。
5. 参与课题研究提升科研能力。
目前,我校7个工作室的项目中有1个项目是省级课题的子课题,有4个项目已成功申报成为市级课题,还有2个课题正在积极申报中。工作室领衔人带领成员努力从课堂教学研究、培训研讨中积累经验,为课题积累资料,争取在3年的研究中做到人人参与课题研究、人人都会做课题研究,增强教师职业自信,让教师获得职业成就感。
我校名教师成长工作室采用体验式、参与式、互动式的学习方式,打造学习研究共同体,从个人发展走向团队发展,在团队发展中推动个人发展,让教师成为专业成长的自主学习者。通过教师分级培养,学校看到了教师教学现状的改变,看到了各层级教师精神面貌的改变,也进一步明确学校发展的方向,即打造阳光教师优秀团队,实现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提升教师综合素养,增强教师队伍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