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人们对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越来越重视,美术教育也从以前的边缘化课程开始逐步被人们所关注。初中美术欣赏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而提升他们的修养。在本文中,笔者从初中美术课程的问题出发,探究了欣赏教学的策略,希望能为我国初中美术教育的发展做出贡献。[1]
关键词:初中美术;欣赏教学;理论教学;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在九年制义务教育中,初中美术的欣赏教学是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内容。通过欣赏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对于真善美的分辨能力,让同学们了解到什么是真正的美,这对于学生日后追求美丽事物也有着很大帮助。因此,初中美术教师要立足于教材,结合实践来为学生高效科学的美术欣赏课堂,为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初中美术欣赏教学的现状
艺术欣赏是学生积极参与的过程。它要求学生对于艺术作品进行学习、分析和欣赏,这是一系列的行动。因为,为了欣赏艺术作品,学生必须充分发挥自身主动性,用大脑去想象和思考。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发现作品的美,理解艺术作品的真谛,看到艺术作品中动人的美。因此,艺术欣赏是每个学生个人的事,仅仅依靠老师来解释艺术作品的美并不能起到很大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鉴赏能力,就永远无法挖掘作品的美。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艺术欣赏教学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例如,在小学,学生们对艺术充满了兴趣。然而,在初中阶段,教师不再关注美术课,因为美术课在考试中不占分数,学校与教师更多的将精力投入到主课的学习上。因此,美术课程被“暂停”,成为一门可有可无的课程,由此,学生对艺术失去了兴趣。在中国的教育中,有许多需要考试的主要科目,这些课程挤压了美术、音乐等课程的教学时间。美术课每周只设立了两节,然而这两节课都不能保证,经常会被其他老师占用或成为学生的自习时间,这对学生美术欣赏能力的培养非常不利。上课时间越少,学生对艺术的接触和理解就会越少。此外,我国目前设立美术课堂的初衷不是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而是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后放松下来,不注重本课程的作用,起点是错误的,更难取得成果。[2]
二、美术欣赏教学的理论实践融合策略
1、让学生进行自由创作
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会给出一幅画,或是自己创作来让学生进行描摹。这样的教学模式只能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力无法得到拓展,最后只能成为“绘画机器”。因此,教师应该给出主题来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创作。就《中国美术的辉煌历程与文化价值》这一单元的教学举例,我们可以让学生们自己搜寻秦汉文化的资料,根据秦汉主题来自由创作。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鼓励孩子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有的孩子凭借自己的想象画了《荆轲刺秦图》,有的孩子则通过资料搜集绘制了秦汉的建筑。不管同学们的绘画能力如何,但是在自由创作中他们的思维都得到了充分的发散。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对学生持以肯定和鼓励的态度,不能因为他们画的差就对其进行否定。
2、让学生说出自己作品中的美感
如果允许学生自由创作,教师将看到许多优秀和创新的作品,也可能看到一些不令人满意和令人困惑的作品。在正常情况下,教师会批评作品,否定学生的创作,这将极大地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以体现秦汉文化的作品为例,教师们可以看到许多优秀作品。有的同学根据自己搜集到的资料充分还原了秦汉制式的房屋建筑,我们可以让同学们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讲解,让大家体会秦汉建筑的宏伟壮阔。通过让孩子们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展示讲解,可以让他们对美的认识进一步加深。
3、定时举办绘画展览,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美术欣赏教学应培养学生的绘画欣赏能力。很多学生没有条件也没有兴趣去专门的展览馆看绘画。除此之外,一些展览馆中的画作也比较抽象,没有专门的讲解人员,学生单独去展览馆也体会不到这些优秀画作的美感。因此,为了体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我们可以定期在班级内举办绘画展览。可以在展览中展示班级同学们的优秀作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提升,对于美术学习的兴趣也会有所加强。
4、选取多种教学载体,转变教学方式
一般来说,美术教师会在室内为学生授课。这样的教学方式固然对于美术鉴赏有一定的帮助,却不符合学生的兴趣动态。初中的学生们比起待在教室,更愿意去外面活动,开阔视野。因此,教师可以带学生到户外,让他们欣赏户外的美丽风景。通过改变教学环境,可以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此外,学生还可以通过杂志、新闻和网络学习绘画知识,赏析优秀的美术作品。通过多载体的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學生的情感,培养他们的欣赏能力,增强学生的审美欲望。[3]
结语
通过美术欣赏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同学们感受到真正的美。本文简述了我国初中欣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几点教学措施。新形势下,初中美术教师应围绕学生构建欣赏教学课堂,通过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来让他们发现美的存在,为提升自身的美学修养做出努力。
参考文献
[1]英伟.初中美术欣赏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赤子(下旬),2016(07):80.
[2]徐丽娜. 初中美术欣赏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
[3]伍昱.初中美术欣赏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中华少年,2015(22):167.
关键词:初中美术;欣赏教学;理论教学;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在九年制义务教育中,初中美术的欣赏教学是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内容。通过欣赏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对于真善美的分辨能力,让同学们了解到什么是真正的美,这对于学生日后追求美丽事物也有着很大帮助。因此,初中美术教师要立足于教材,结合实践来为学生高效科学的美术欣赏课堂,为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初中美术欣赏教学的现状
艺术欣赏是学生积极参与的过程。它要求学生对于艺术作品进行学习、分析和欣赏,这是一系列的行动。因为,为了欣赏艺术作品,学生必须充分发挥自身主动性,用大脑去想象和思考。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发现作品的美,理解艺术作品的真谛,看到艺术作品中动人的美。因此,艺术欣赏是每个学生个人的事,仅仅依靠老师来解释艺术作品的美并不能起到很大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鉴赏能力,就永远无法挖掘作品的美。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艺术欣赏教学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例如,在小学,学生们对艺术充满了兴趣。然而,在初中阶段,教师不再关注美术课,因为美术课在考试中不占分数,学校与教师更多的将精力投入到主课的学习上。因此,美术课程被“暂停”,成为一门可有可无的课程,由此,学生对艺术失去了兴趣。在中国的教育中,有许多需要考试的主要科目,这些课程挤压了美术、音乐等课程的教学时间。美术课每周只设立了两节,然而这两节课都不能保证,经常会被其他老师占用或成为学生的自习时间,这对学生美术欣赏能力的培养非常不利。上课时间越少,学生对艺术的接触和理解就会越少。此外,我国目前设立美术课堂的初衷不是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而是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后放松下来,不注重本课程的作用,起点是错误的,更难取得成果。[2]
二、美术欣赏教学的理论实践融合策略
1、让学生进行自由创作
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会给出一幅画,或是自己创作来让学生进行描摹。这样的教学模式只能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力无法得到拓展,最后只能成为“绘画机器”。因此,教师应该给出主题来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创作。就《中国美术的辉煌历程与文化价值》这一单元的教学举例,我们可以让学生们自己搜寻秦汉文化的资料,根据秦汉主题来自由创作。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鼓励孩子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有的孩子凭借自己的想象画了《荆轲刺秦图》,有的孩子则通过资料搜集绘制了秦汉的建筑。不管同学们的绘画能力如何,但是在自由创作中他们的思维都得到了充分的发散。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对学生持以肯定和鼓励的态度,不能因为他们画的差就对其进行否定。
2、让学生说出自己作品中的美感
如果允许学生自由创作,教师将看到许多优秀和创新的作品,也可能看到一些不令人满意和令人困惑的作品。在正常情况下,教师会批评作品,否定学生的创作,这将极大地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以体现秦汉文化的作品为例,教师们可以看到许多优秀作品。有的同学根据自己搜集到的资料充分还原了秦汉制式的房屋建筑,我们可以让同学们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讲解,让大家体会秦汉建筑的宏伟壮阔。通过让孩子们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展示讲解,可以让他们对美的认识进一步加深。
3、定时举办绘画展览,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美术欣赏教学应培养学生的绘画欣赏能力。很多学生没有条件也没有兴趣去专门的展览馆看绘画。除此之外,一些展览馆中的画作也比较抽象,没有专门的讲解人员,学生单独去展览馆也体会不到这些优秀画作的美感。因此,为了体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我们可以定期在班级内举办绘画展览。可以在展览中展示班级同学们的优秀作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提升,对于美术学习的兴趣也会有所加强。
4、选取多种教学载体,转变教学方式
一般来说,美术教师会在室内为学生授课。这样的教学方式固然对于美术鉴赏有一定的帮助,却不符合学生的兴趣动态。初中的学生们比起待在教室,更愿意去外面活动,开阔视野。因此,教师可以带学生到户外,让他们欣赏户外的美丽风景。通过改变教学环境,可以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此外,学生还可以通过杂志、新闻和网络学习绘画知识,赏析优秀的美术作品。通过多载体的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學生的情感,培养他们的欣赏能力,增强学生的审美欲望。[3]
结语
通过美术欣赏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同学们感受到真正的美。本文简述了我国初中欣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几点教学措施。新形势下,初中美术教师应围绕学生构建欣赏教学课堂,通过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来让他们发现美的存在,为提升自身的美学修养做出努力。
参考文献
[1]英伟.初中美术欣赏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赤子(下旬),2016(07):80.
[2]徐丽娜. 初中美术欣赏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
[3]伍昱.初中美术欣赏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中华少年,2015(22):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