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失语到反抗——论欧茨《自我封闭》中女性意识的觉醒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x198105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欧茨是美国当代文坛的著名女作家,《自我封闭》被视为她中篇小说代表作之一。该小说主要叙述了二十世纪初发生在纽约乡村的白人女性凯勒和黑人男性汤普森之间不顾世俗偏见,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本文先简要介绍凯勒的失语,再从3个角度分析凯勒的反抗:凯勒向自然寻求安慰,凯勒与汤普森的爱情以及她的自我封闭,最后得出结论女性意识的不断觉醒使凯勒勇敢追求爱情与自由。
  【关键词】:欧茨;《自我封闭》;失语;反抗;女性意识
  一、引言
  乔伊斯·卡罗尔·欧茨是美国当代文坛的著名女作家,被盛誉为“自福克纳之后男女小说家中的第一位”。自1963年出版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北门畔》以来,欧茨的文学创作热情持续高涨,在文学界的地位不断上升,成为了美国最有声望的作家之一。《自我封闭》被视为她中期代表作之一,小说主要叙述了二十世纪初发生在纽约乡村的白人女性凯勒和黑人男性汤普森之间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小说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讲述了女主人公凯勒的成长经历和婚姻生活。第二部分讲述了凯勒与汤普森之间轰轰烈烈的爱情,但由于种族歧视的存在,周围充斥着流言蜚语,最终他们二人决定乘着小船冲向丁登瀑布,誓死捍卫他们的爱情。小说的第三部分讲述了他们投河之后,凯勒被救,她选择将自己封闭起来,不与外界联系长达55年,直至最后死去,她用自我封闭这种沉默的方式来对抗社会的不公。本文拟从女性意识觉醒的角度来分析该小说,理清女主人公凯勒的心路历程及情感变化。
  二、女主人公凯勒的失语
  “失语”一词是和话语权相关联的,“话语权”来源于法国哲学家福柯说过的一句话:话语即权利。在《话语的秩序》以及1970年法兰西学院的就职讲座上,他第一次提到话语与权利的结合,认为话语绝对不是一个透明的中性要素,而是权利的表现形式之一,话语不仅是施展权利的工具,也是掌握权利的关键。也就是说,掌握了话语也就掌握了权利。然而在父权制统治下,男性处于中心主导地位,而女性和自然被排除在边缘地位,因此在男权社会中男性掌握话语掌握权利,而女性则处于失语状态,更不要说获得权利。《自我封闭》的女主人公凯勒早年的生活就是失语妇女的最佳注解。
  首先,从凯勒的出生来看,她1890年出生的时候母亲因难产而死,临终前母亲为她取名凯勒。虽然她有教名伊迪斯·玛格丽特,但她坚持称自己为凯勒,她以第三人称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凯勒现在想出去”“凯勒现在不想睡觉,她还不困”(欧茨 1980:6)。凯勒是她自己想要的称呼,家人以及她的丈夫都称她为伊迪斯,可见在称呼的选择上,凯勒处于失语的地位。
  从凯勒的成长环境来说,由于母亲难产而死,她从小就缺少母爱,这也是后来她成为母亲却不关爱自己孩子的原因。她的父亲与祖母根本不疼爱她,她的父亲甚至会说“她不是我的孩子。”(欧茨 1990:7)她成长在一个没有关爱的环境里,在家庭里没有人愿意真正的爱她,她只是一个累赘而已。当父亲和祖母死后,亲戚们便把年仅17岁的凯勒嫁给了一个年近40,性格粗野的农夫。从凯勒的婚姻中,我们清楚地看到凯勒的失语,她的丈夫不是她选择的,是亲戚们意志的体现。
  从凯勒的婚姻生活来说,婚后凯勒的失语状态仍没有改变,为了满足丈夫乔治·弗莱切特想要有个财产继承人的要求,凯勒迫不得已在3年内相继生了3个孩子。“在这个白人家庭里,丈夫有着绝对的权威,她的婆婆也在以一个传统的白人妻子的形象来要求凯勒的行为举止,都没有去真正关心凯勒的想法。”(单雪梅 2003:44)这些都清楚的表明凯勒作为女性没有丝毫权利来选择自己的生活,追求自由,这些都为后来凯勒不顾世俗偏见与汤普森在一起做了很好的铺垫。
  三、 凯勒的反抗
  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清楚地看到凯勒的失语,她周围没有人真正关心她,她的痛苦和委屈更是无人诉说,只能默默承受。接下来本文将从3个角度来分析凯勒的反抗即凯勒向自然寻求安慰,凯勒勇敢追求自己与汤普森的爱情以及凯勒的自我封闭。
  (一)凯勒向自然寻求安慰
  “自然在传统男权社会中被放置在他者的地位,处于被征服、控制、使用的对立面,在男性的眼里,只有实用的价值。”(刘飞兵 杨华2007:122)正如小说中乔治对土地的耕作和捍卫,禁止别人的进入,因为土地从属于他,他作为所有者要确保自己的主宰地位,除此以外,他与自己的土地别无感情。而在男权社会,女性被禁锢于家庭之中,忙碌于家务活动,也与自然隔离,无法建立紧密的联结。“小说中的凯勒是社会传统的彻底反叛者,这一点生动地体现在她经常逃到山谷树林里,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凯勒从小就与众不同,她公然与周围人的教条对抗,并且认为那是个“不可理解的世界”,因此她经常逃离文明社会而投入自然的怀抱。”(石雅芳 1995:44)虽然后来她与乔治结婚,可是不幸的婚姻生活给她带来了更多的痛苦,甚至是绝望,她又开始不断的逃到自然中。“因此凯勒开始不断地逃离,看似毫无准备,最开始的时候只有1-2小时,然后时间就越来越长,甚至是在寒冷的雨天,她也会消失大半天,而且不告诉任何人她去了哪儿。”(欧茨 1990:30)可以说,这时候的凯勒有意识的想要反抗,女性意识开始觉醒,她不想过这种生活,她希望在自然中能得到些许的安慰。
  (二)凯勒与汤普森的爱情
  凯勒经常逃离家,在自然中寻求安慰,也正是在自然中她遇到了汤普森。她第一次见到汤普森是在野外,当时她不知道“自己被带到哪里(似乎她不是自己走去的)”,那是在温暖的秋天,一条无名小溪吸引了她。“小溪缓缓流过小山,流过灌木丛,两边高大的柳树覆盖在小溪上方……就是在这儿,她看到小溪对岸孤独的垂钓者汤普森。她几乎是立即就被他吸引住了,她贪婪地注视着他。”(欧茨 1990:35)由此可以看到汤普森与凯勒天生的亲近感。因为汤普森,一个在白人占统治地位的国家里的黑人,是一个流浪儿。凯勒虽然自出生以来没有在近距离内见过黑人,但她知道白人是黑人的敌人,也知道黑人的祖先是白人的奴隶。想到这些,她感到一阵恐俱;同时,她知道“他们(黑人)像我一样,在这国家也是被遗弃的人。不,他们还不如我,他们是真正被遗弃的人”。(欧茨 1990:40)在这儿,我们看到了凯勒的反抗,即使社会不允许白人妇女与黑人男性接触,但她还是主动和汤普森打了招呼,她不在乎所谓的种族歧视。   当凯勒看见汤普森出现在自己家的院子里时,她不管正在发烧的女儿,不顾婆婆的在场,飞奔着下楼和他相见。他们都被彼此深深地吸引了,毫无悬念的相爱了,虽然明明知道当时的社会是不允许白人与黑人的结合,但是凯勒还是义无反顾的投入汤普森的怀抱,这是她从失语到反抗的最关键的一步:她要勇敢追求自己的爱情。“她和汤普森在一起后,丈夫乔治威胁要杀死这个探井人汤普森,公婆和其他女人骂她是荡妇,周围的流言也纷纷谴责她的越轨。”(金艳 2006:28)然而,这些压力更加激发了卡勒的反抗,她开始了和汤普森的恋爱。“白人妻子这种社会赋予的身份和黑人情人这种自己追求的结果相冲突,在白人男性主宰的社会里,凯勒和汤普森开始了噩梦般的经历:在她提出离婚时,凯勒被丈夫毒打,威胁,关押,甚至用猎枪差点杀害;汤普森被当地白人处以私刑,绑着双腿扔进河中。”(任媛 2012:35)可是这些都没有使她屈服,她勇敢的选择与汤普森在一起,追求爱情与自由。“汤普森和她一样坚决的捍卫他们的爱情,而他们的联结使凯勒不再是孤单的反抗,他们最终从这种联结中获得了反抗的勇气和决心。只是在男权社会的严密束缚中,他们的反抗往往是悲剧式的,凯勒和汤普森的选择就充满了浓烈的悲剧色彩。”(杜鹏 2009:175)他们选择双双殉情,选择逃亡,乘舟顺流直下,跃入丁登瀑布,“在汤普森做了决定之后,凯勒微笑着拒绝请求她的情人改变主意,而且在她当时的状态下,她也不想让他改变主意,她非常害怕他会变的懦弱,我行我素,我只做自己想干的事”,(欧茨 1990:77)这些话表明凯勒的反抗:无论是生是死,她都要和汤普森在一起,这一次,她终于可以获得自己想要的爱情与自由,哪怕这种爱情与自由是以生命为代价,她也在所不惜。此时,凯勒的反抗也到达了高潮。“像王后和国王一样庄严,他们公然挑战着所有看到他们的逃亡和注定要在以后几年,几十年,一辈子都谈论这一事件的人们”。(欧茨 1990:78)他们以死亡来抗争社会的压迫,以死亡来实现两人永久的结合,这是凯勒女性意识不断觉醒的结果。
  (三)凯勒的自我封闭
  小说的第三部分主要讲述凯勒被救以后,将自己封闭55年直至生命的终结。在情人汤普森死了以后,凯勒又回到原来的家庭中生活,只不过等她的双腿稍微好转,她就将自己封闭了起来。“她不和弗莱切特的家人谈论汤普森,他们也不和她提汤普森,也不会提到那个在投河殉情中死了的孩子,没有人提到这些事,没有人说话。”(欧茨 1990:85)从这段简单的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出凯勒的生活又和以前一样平淡无趣,甚至因为私奔她与家人之间还有了不可触碰的话题。她和以前一样拒绝和周围人的交流,人们在她自我封闭的55年后只见了她两次,分别是她婆婆和她丈夫的葬礼上。她也不和自己的孩子们诉说自己的痛苦或孤独,她只是一个人,一间房子度过所有难捱的时光。她清楚的知道如果选择死亡,这种最简单的方式来结束她所承受的痛苦,那么她还是懦弱的,她要为汤普森和她自己完成对命运的抗争,对社会的抗争。所以,她选择了最需要勇气,最残忍的方式——自我封闭,这种无声的沉默来反抗不公。从本质上来看,自我封闭的方式是凯勒女性意识觉醒后会做出的必然选择,她不断的挑战着当时社会的不公,表达自己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渴望与需求——自由与平等的爱情。由此看来,自我封闭也是凯勒女性意识觉醒后的必然结果。
  四、结语
  《自我封闭》是欧茨一部优秀的中篇小说,欧茨通过细腻的笔尖为我们描述了一段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塑造了一位坚强勇敢的女性形象。本文主要从女性主义意识觉醒的角度分析了女主人公凯勒从失语到反抗的成长变化。从小时候的失语到婚姻选择权的失语,直到勇敢追求自己的爱情以及最后选择自我封闭的方式来反抗命运的不公,欧茨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不断变化的坚强的凯勒,女性意识的觉醒也使凯勒的形象不断伟大起来。总之,《自我封闭》是一部具有深刻意义的小说,值得我们仔细研究。
  参考文献:
  [1]Oates,Joyce Carol. I Lock My Door Upon Myself[M]. New York:The Ontario Review, 1980.
  [2]杜鹏. 他者的联结———《自我封闭》的后女性主义解读[J]. 教育教学论坛,2009,(2):175-177.
  [3]金艳. 小说《自我封闭》的后现代叙事技巧[D]. 山东大学,2006.
  [4]刘飞兵 杨华. 欧茨小说中的女性主义意识[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4):121-124.
  [5]任媛. 欧茨笔下人物的疏离与孤独感探析[J]. 作家, 2012,(7):35-36.
  [6]石雅芳. 谈欧茨近作《自我封闭》[J].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1995,(3):43-46.
  [7] 单雪梅. 乔伊斯·卡罗尔·欧茨小说世界中的女性群像[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3,(4):63-67.
其他文献
【摘要】: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莫言以一系列的乡土作品崛起,他的作品处处充满了“乡”的味道,被称为“寻根作家”。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作品受到更大程度的瞩目,而关于他作品中魔幻现实主义色彩成为了学者和普通作者津津乐道的话题,本文将以《生死疲劳》为例,浅析莫言作品中体现出的魔幻现实主义色彩。  【关键词】:莫言;生死疲劳;魔幻现实主义  一、拉美魔幻现实主义  魔幻现实主义起源于2
期刊
【摘要】:当下,面对读图时代观众对戏剧舞台美术设计的更高要求,舞美设计师应从文学修养、戏剧修养、技术素养、生活洞察力的修养等几方面入手,提高自身修养,以设计出既符合读图时代观众审美需求,又有助于彰显戏剧本身艺术魅力的舞台美术。  【关键词】: 读图时代;舞美设计师;修养  当下,读图时代已经来临,视觉文化的价值正在日益凸显,并成为当代文化的主流形态,其通过对人们的耳濡目染,造成的影响持久深远。读图
期刊
谈巴赫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的音乐风格及特征
期刊
【摘要】:所谓‘概念设计’对于我们来说并不是一个陌生的词汇,笔者眼中的‘概念设计’是在进行设计创作的过程中,根据脑中的思想运用设计概念且用它为主线贯穿整个设计过程的一种设计方法。而概念设计与环境艺术的结合是对环境艺术设计的一种探索,极具创造性。本文从概念设计的定义出发,分析国内外概念建筑、以及室内设计的优秀设计案例,以此探讨概念设计在环境艺术中的应用手法以及艺术创作性。  【关键词】:概念设计;室
期刊
【摘要】:目前,灯具设计的新装饰风格是越来越受欢迎。本文扼要阐述现代装饰灯具设计的造型,材料,绿色环保等方面趋势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具体地说,本研究着重于灯具装饰风格的应用在产品设计和案例研究对表达式结合简约的形式和装饰细节,表现的主题,以及新材料和环保材料的应用技术,总结了装饰风格现代灯具设计的集成特性。  【关键词】:装饰风格;灯具设计  随着技术的进步。在产品中进行装饰的成本正变得越来越低,而
期刊
【摘要】:故宫博物院藏《渔村小雪图》卷一直被归于北宋王诜名下,本文在学界对作品已有的研究基础上,对卷后题跋内容及鉴藏印位置以及图像所呈现的时代风格依次予以考察辨析,尝试从多个角度探讨《渔村小雪图》,梳理《渔村小雪图》的流传经过。  关键词:渔村小雪图;题跋;流传经历  一、概述  《宣和画谱》中《王诜传》对于王诜的记载比较详细:  “附马都尉王诜字晋卿,本太原人,今为开封人。幼喜读书,长能属文,诸
期刊
【摘要】:通过对一些平面设计作品的分析,得出了格式塔艺术心理学的一些原理在视觉传达设计实践当中在潜移默化地起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并将继续为人们在今后的艺术实践中充当理论基础和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视觉传达设计;格式塔心理学;艺术心理学  艺术心理学是心理学在应用领域派生的一个分支, 主要从创作和欣赏两个角度研究人类在艺术活动中的心理机制。本文就是从格式塔心理学派引申发展出的格式塔艺
期刊
【摘要】:《梦游女》是由意大利作曲家贝利尼在十九世纪创作而成。这篇文章笔者对《梦游女》选段《啊, 满园鲜花凋零》进行分析,分别研究其音乐美学特点、旋律特点以及演唱激发,对作曲家贝利尼的女高音咏叹调进行分析,了解其作品的特征。  【关键词】:《梦游女》;歌剧;音乐分析  意大利作曲家贝利尼的音乐创作风格受到了罗西尼的影响。其创作的音乐充满了诗情画意,具有女性独特的细腻感,是美声歌剧的代表人物之一。其
期刊
【摘要】:对现实身份的否定,与对戏台身份的执着,虚实身份符号游移不定下的自我定位失败,造成了筱艳秋的人生悲剧。本文将从广义修辞学的角度切入,通过文本细读与整体观照的方式分析《青衣》。揭示“认同——丢失——归来巩固——彻底幻灭”的身份符号转换,阐释台上台下出入转变的修辞符号如何参与人物精神建构,左右人物活法,并在宏观角度探讨这一修辞转化的合理性与必要性。  【关键词】: 身份符号出入;修辞指向;广义
期刊
【摘要】:在经济的影响下,人们的消费与生活方式也随之改变,逐渐向自我发展型转变,社会开始进入感性化消费时代,对商品包装的需求也从自然功能上升到精神层面,这些都对包装的视觉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而留白作为视觉传达设计的表现形式之一,被大量的应用在包装视觉设计中。巧妙运用“留白”可以增强设计的疏密感和空间感,更好地突出主题思想。而画面元素在编排过程中疏密得当,富有形式美感,营造出了一种诗一般独特的意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