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等学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高等学校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努力提高辅导员队伍的专业水平和职业能力,使其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
一、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的角色定位
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同路人。目前,越来越多的高校采用“1+3”或“2+3”的模式录用本科毕业生从事辅导员工作,发挥其与大学生年龄相近、专业相通的优势,担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同路人”的角色。辅导员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过程中,与学生同受教育、共同提高,既是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也是学生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
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带头人。青年正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是一个人成长、成才的关键起点。作为大学生日常教育管理的组织实施者,辅导员要坚持立德树人的原则,切实做到身体力行、率先垂范,用理论知识和人格魅力引领大学生成长、成才。
二、高校辅导员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困境
辅导员教师身份的发挥不够充分。目前,辅导员多忙于学生的日常生活管理,在课堂上却很少出现,而通过每周一节的思政课又难以让学生系统全面地理解、掌握理论知识。辅导员没有真正地走进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导致社会实践教学活动、社会调查研究等形式新颖的思想政治教育无法得到有效的开展,不仅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无法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在国家倡导“创新发展”的今天,高校也要不断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充分发挥辅导员的教师身份作用,使辅导员不只做“学生保姆”,更在思想上起到育人作用。
辅导员的队伍建设不够完善。高校采用“1+3”或“2+3”的模式录用本科毕业生担任辅导员,使辅导员队伍趋于年轻化。一些年轻辅导员缺乏教学经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难以与学生有效沟通。同时,辅导员之间缺乏交流,好经验得不到充分的推广,存在个别辅导员闭门造车的现象。因此,应该注重辅导员的团队建设,为大家交流工作经验搭建平台。
网络社交平台上出现的问题得不到足够重视。大学生正处于青春的过渡期,在人际交往、沟通方式等方面尚未真正成熟。一些大学生和老师、同学交往时,存在以自我为中心、缺乏换位思考等问题,面对他人指出的不足或提出的意见、建议,往往采取消极逃避的方式,甚至产生逆反心理。他们无法在现实交往中解决分歧,只能选择在网络上倾诉,甚至借助网络暴力宣泄情绪,最后慢慢淡化现实中的人际关系。據调查,当问及“学习、生活中有压力或遇到烦恼时,愿意和谁交流、倾诉”时,大多数学生选择网友、身边的亲人同学朋友,选择和老师交流的只有少部分。这说明,身为老师,辅导员会让学生产生距离感,很难捕捉学生真实存在的人际交往问题及学生的心理变化,面对存在突出问题的学生也很难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
三、高校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途径
充分发挥辅导员教师身份的作用。要强化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课中的作用。高校应主动强化辅导员的“教师身份”意识,帮助其走进课堂,讲好思政课。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课堂教学主渠道,要发挥辅导员教书育人的本质属性,避开保姆式教育模式。比如在组织学生开展活动时,辅导员应主动参与其中,发挥思政育人的作用:活动前听取学生想法、指导学生制定活动方案;活动中交给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组织,同时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其中;活动结束后开展“思政小课堂”进行总结提升,使学生在实践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水平。
要强化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的作用。面向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改革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课程,通过社会实践将书本上的知识真正融入学生思想。以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延边大学为例,可以根据民族地区的特殊性,安排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如社会志愿服务、参观东北红色抗联基地、社会调查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社会实践课的参与度与教学质量,并与辅导员的理论讲解相结合,社会实践后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展开讨论并形成总结文字,使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和实践环节有机结合,更加贴近社会实际,引导学生树立“关心社会、认知社会”的观念,促进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进一步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大学教师对学生承担着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塑造正确人生观的职责。辅导员要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要坚定信念,始终同党和人民站在一起,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要着眼世界学术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致力于解决实际问题,善于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理论。要以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中青年骨干团队为抓手,选取政治信念坚定、师德师风优良、素质能力过硬、敢于担当作为、育人实效突出的优秀辅导员,发挥先进模范带头作用。对从事辅导员工作未满三年的年轻教师开展有针对性的专业培训,全面提高辅导员业务能力,既强调实际工作经验的传授,也要注重理论水平的提升,帮助他们探索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的新路径、新方法,逐渐摸索出一套具有自身特色的育人新模式。
发挥网络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辅导员的九大职责之一,网络社交平台也逐渐成为辅导员了解学生思想动态、与学生交流的主要渠道之一。因此,结合网络新媒体优势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变得尤为重要。辅导员要主动融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探索并制定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网上工作方案,对于思想存在问题的学生,做到第一时间关注,第一时间掌握有关信息,开展有针对性的指导。同时,辅导员可以充分发挥党团班级建设的组织育人优势,积极发挥学生干部、学生党员的引导作用,参与和引领青年话题,积极发声,传播正能量,形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朋友圈”,从而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引导学生理智地在网络社交平台上与人交往,不盲目从众,做到明辨是非。
总之,开展辅导员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既有利于辅导员提高自身素质、工作能力,也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为学生更好地走向社会、服务社会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广大高校辅导员务必深刻认识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效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作者单位:延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赵 鹏
一、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的角色定位
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同路人。目前,越来越多的高校采用“1+3”或“2+3”的模式录用本科毕业生从事辅导员工作,发挥其与大学生年龄相近、专业相通的优势,担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同路人”的角色。辅导员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过程中,与学生同受教育、共同提高,既是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也是学生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
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带头人。青年正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是一个人成长、成才的关键起点。作为大学生日常教育管理的组织实施者,辅导员要坚持立德树人的原则,切实做到身体力行、率先垂范,用理论知识和人格魅力引领大学生成长、成才。
二、高校辅导员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困境
辅导员教师身份的发挥不够充分。目前,辅导员多忙于学生的日常生活管理,在课堂上却很少出现,而通过每周一节的思政课又难以让学生系统全面地理解、掌握理论知识。辅导员没有真正地走进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导致社会实践教学活动、社会调查研究等形式新颖的思想政治教育无法得到有效的开展,不仅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无法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在国家倡导“创新发展”的今天,高校也要不断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充分发挥辅导员的教师身份作用,使辅导员不只做“学生保姆”,更在思想上起到育人作用。
辅导员的队伍建设不够完善。高校采用“1+3”或“2+3”的模式录用本科毕业生担任辅导员,使辅导员队伍趋于年轻化。一些年轻辅导员缺乏教学经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难以与学生有效沟通。同时,辅导员之间缺乏交流,好经验得不到充分的推广,存在个别辅导员闭门造车的现象。因此,应该注重辅导员的团队建设,为大家交流工作经验搭建平台。
网络社交平台上出现的问题得不到足够重视。大学生正处于青春的过渡期,在人际交往、沟通方式等方面尚未真正成熟。一些大学生和老师、同学交往时,存在以自我为中心、缺乏换位思考等问题,面对他人指出的不足或提出的意见、建议,往往采取消极逃避的方式,甚至产生逆反心理。他们无法在现实交往中解决分歧,只能选择在网络上倾诉,甚至借助网络暴力宣泄情绪,最后慢慢淡化现实中的人际关系。據调查,当问及“学习、生活中有压力或遇到烦恼时,愿意和谁交流、倾诉”时,大多数学生选择网友、身边的亲人同学朋友,选择和老师交流的只有少部分。这说明,身为老师,辅导员会让学生产生距离感,很难捕捉学生真实存在的人际交往问题及学生的心理变化,面对存在突出问题的学生也很难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
三、高校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途径
充分发挥辅导员教师身份的作用。要强化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课中的作用。高校应主动强化辅导员的“教师身份”意识,帮助其走进课堂,讲好思政课。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课堂教学主渠道,要发挥辅导员教书育人的本质属性,避开保姆式教育模式。比如在组织学生开展活动时,辅导员应主动参与其中,发挥思政育人的作用:活动前听取学生想法、指导学生制定活动方案;活动中交给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组织,同时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其中;活动结束后开展“思政小课堂”进行总结提升,使学生在实践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水平。
要强化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的作用。面向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改革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课程,通过社会实践将书本上的知识真正融入学生思想。以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延边大学为例,可以根据民族地区的特殊性,安排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如社会志愿服务、参观东北红色抗联基地、社会调查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社会实践课的参与度与教学质量,并与辅导员的理论讲解相结合,社会实践后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展开讨论并形成总结文字,使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和实践环节有机结合,更加贴近社会实际,引导学生树立“关心社会、认知社会”的观念,促进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进一步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大学教师对学生承担着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塑造正确人生观的职责。辅导员要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要坚定信念,始终同党和人民站在一起,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要着眼世界学术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致力于解决实际问题,善于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理论。要以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中青年骨干团队为抓手,选取政治信念坚定、师德师风优良、素质能力过硬、敢于担当作为、育人实效突出的优秀辅导员,发挥先进模范带头作用。对从事辅导员工作未满三年的年轻教师开展有针对性的专业培训,全面提高辅导员业务能力,既强调实际工作经验的传授,也要注重理论水平的提升,帮助他们探索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的新路径、新方法,逐渐摸索出一套具有自身特色的育人新模式。
发挥网络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辅导员的九大职责之一,网络社交平台也逐渐成为辅导员了解学生思想动态、与学生交流的主要渠道之一。因此,结合网络新媒体优势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变得尤为重要。辅导员要主动融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探索并制定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网上工作方案,对于思想存在问题的学生,做到第一时间关注,第一时间掌握有关信息,开展有针对性的指导。同时,辅导员可以充分发挥党团班级建设的组织育人优势,积极发挥学生干部、学生党员的引导作用,参与和引领青年话题,积极发声,传播正能量,形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朋友圈”,从而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引导学生理智地在网络社交平台上与人交往,不盲目从众,做到明辨是非。
总之,开展辅导员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既有利于辅导员提高自身素质、工作能力,也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为学生更好地走向社会、服务社会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广大高校辅导员务必深刻认识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效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作者单位:延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赵 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