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帝国衰败原因初探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bo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古印度是南亚次大陆的文明古国。当列国时代终结,经过旃陀罗笈多、宾头沙罗和阿育王的努力与扩张,最终实现了印度次大陆历史上第一次的大统一。孔雀帝国时期的出现,标志着印度文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他在印度历史上占有着重要的地位,是印度史上第一个全印统一的大帝国。而对于这样一个大帝国的衰败,在学术界存在着多种研究成果,本文总结了学术界关于这一原因的多种分析,对这一帝国衰败原因有了初步的认识。
  关键词:印度;孔雀帝国;衰败
  作者简介:聂琦(1993.4-),女,汉族,辽宁锦州人,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K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9--01
  自孔雀帝国灭亡这一时刻开始,印度就回到了分裂、割据的局面。一度强势昌盛的大帝国的灭亡引人深思,根据学术界的诸多对于孔雀帝国衰亡原因的研究成果,总结出如下原因:
  第一,后续继承者们的软弱无为
  阿育王之后的历任君主,大多是软弱无力的继承者,对于他们所不得不面临的任务是不能够胜任的。当普世亚密多罗在摩揭陀实行朝代革命的时候,地方与中央的关系变得疏离,曾经的辉煌早已不再。阿育王是一位强大的君主,他有着果断的行动、灵活的政策,维护了全印度的统一。但在阿育王去世之后,这样的大帝国就好像瞬间失去了顶梁柱,随之变得软弱无力,这样帝国的稳固也就难以为继了。
  第二,政治制度存在弊端
  这样一个庞大的帝国是依靠着武力而建立起来的,如果仅仅只是依靠着强有力的国王的个人能力来维系,而缺乏内部广泛的经济联系作为凝聚统一的牢固基础,昭示了这样的行政制度存在弊端。
  各地区间经济联系薄弱,发展极为不平衡,这样的情况下,此时政治的统一并不彻底。而为了尽量地减少在统一时所受的阻力,孔雀帝国的帝王们,在对待大多数被他们所征服的地区时,可以允许他们不同程度地保留其原有的体制。但是这种权利的本地化,对于帝国的稳定存在着极大的威胁。即使阿育王提倡达摩说同时加强对行政的控制等方法来加强内部的凝聚力。但是在经济并不发展的情况下,仅仅是行政的手段,结果非常有限。
  第三,阿育王对佛教的大力推崇
  阿育王向佛教慷慨的捐赠引起了婆罗门上层的不满逐日加深。随着佛教的传播,婆罗门教在当地的影响日趋削弱。在孔雀帝国以前,多数国家的统治者们大都信奉的还是婆罗门教,所以婆罗门上层们依然是有恃无恐的。而当阿育王成为了全印度统一大帝国的君主时,他的信仰的更改可以说对一个宗教是致命的打击,所以当他的宗教由婆罗门教改为了佛教时,对于婆罗门教来说可谓是一种灾难。
  尽管阿育王信仰佛教的同时对其他宗教并不采取排挤与歧视的政策,但婆罗门上层从过去的特权地位跌落,心中迫为不满,遂妄图推翻阿育王的统治。所以在阿育王之后,他们就利用帝国的分裂趋势,妄图推翻帝国重建婆罗门王朝。
  第四,民族众多、人种的复杂多样
  印度民族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有着十多个大民族,少数民族也有几百个,这些民族无论是在生活习惯还是在社会发展中,文化活动上,经济活动中都千差万别。人种之复杂,也就导致了他们无论是语言亦或是宗教信仰都处于一种复杂的状态。所以在当时的印度,民族意识还未形成,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国家的概念。因此后世想再重振阿育王的大业很难成功。
  第五,财政方面的沉重負担
  孔雀王朝时期的印度并不是很富裕的社会,农业是主要的税收来源,工商业的剩余财富多归宗教势力以供养各派的僧人。这样不仅仅是要维持庞大的帝国的行政与军事开支,再加上要大量的修建佛塔、石窟以及大批的与宗教相关的一切都会造成财政的负担。此时如果中央政府不能够提供出充足的财源以满足各省的需要,地方与中央的嫌隙加大的趋势也就无法阻止了。并且由于财政来源有限,国家的军队虽庞大,但由于财政的制约,战斗力也就有限。
  第六、种姓制度的深刻影响
  纵观印度的历史,就是在不断地被征服,究其根本原因,与种姓制度造成的社会之中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与利己主义逃不开关系。可以说,正是种姓制度妨碍了印度人形成统一的意识,导致了政治上的不团结。种姓制度所瓜分的人的若干等级,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彼此仇视,纠纷迭起,所以说,种姓制度使印度社会产生了大量的矛盾,导致互相之间不能够团结。这种负面影响极大,孔雀帝国亦不能逃脱。
  如此一个强大的,印度历史上首个统一的大帝国,在整个印度的历史上占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它的诸多君主,尤其是阿育王对于整个印度的宗教、文化的传播起到了促进和推动的作用。在当时所实行的制度:政治制度、土地制度、赋税制度对于后世有着很重要的借鉴作用,可以说是影响深远。这样一个盛极一时的大帝国的衰败,令人深思。之所以会衰亡,必有其原因,而这样一个帝国的衰亡,必然是由多个原因导致的。我们今天就是要分析原因,吸取教训,以免重蹈覆辙,在总结失败的经验教训的同时发现着这一时期的诸多闪光点,并且加以总结,留以借鉴。
  参考文献:
  [1]林承节.印度古代史纲.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0.
  [2]刘炳荣.印度史纲.太平洋书店印行,1926.
  [3]刘欣如.印度古代社会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4]陈峰君.印度社会述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5]尚会鹏.种姓与印度教社会.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其他文献
摘 要:游牧是新疆哈萨克族最早的生活方式。改革开放后,政府在牧区实施了定居工程,改变了牧区的社会环境。伴随着牧区的社会变迁和经济转型,牧区的传统文化体系出现了结构性的变化。本文使用文化变迁理论和文化滞后理论,对新疆哈萨克族传统文化的变迁内容及特点进行阐释。  关键词:哈萨克族;传统文化;文化变迁  作者简介:张茵(1994-),女,新疆特克斯县人,新疆大学民族学专业2016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
本设计基于超声波测距原理,以单片机(AT89S52)+CPLD作为控制核心,采用渡越时间测量法测距,步进电机配合完成正反转等各种动作,实现了全方位超声测距。系统可在LCD上实时显示
我们江南之有佛法,乃是自三国孙吴始.虽然嘉兴佛教历史悠久,但是很少有专门针对嘉兴佛教传播现状的研究.寺庙建筑是佛教文化的重要载体,香海禅寺的建筑极具特色.香海禅寺广为
摘 要:在语言研究的大范畴中,各类语言事实都需要运用一定的概念作为描述工具,在研究前能够明确某一研究对象所涉及的语言概念,是保证可以继续阐述理论的大前提。一直以来,学术界围绕词义构成以及褒贬义词的界定所运用的各种相关概念有很多交叉和重复,因此,本文旨在对其进行区分、阐述和定位,希望有助于理清研究脉络,推进相关研究的步伐。  关键词:感性意义;理性意义;褒贬意义  作者简介:李雨萌(1993.2-)
摘 要:“撩妹”一词是最近在网络上流行起来的词语,它着重体现了网络对现代汉语的影响。本文分析了从“撩”的本义出发探究“撩妹”一词的深层语义,并且注重分析“撩妹”的指向转变。  关键词:撩妹;网络流行语  作者简介:姚英杰(1992.9-),男,漢,安徽庐江人,湘潭大学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语言文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H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
摘 要:本文主要利用语用学相关理论来研究交际策略中的委婉语,并对其进行分析。理解委婉语,要依赖于具体的语境,有时会故意违反合作原则,同时也遵循着礼貌原则以及间接言语行为等。  关键词:委婉语;语境;合作原则;礼貌原则  作者简介:李晓萌(1993-),女,汉族,黑龙江人,哈尔滨师范大学西语学院2016硕士,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字。  [中图分类号]:H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
2012年4月15日十一次党代会上省委书记栗战书提出:“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大规模推进种植业、养殖业结构调整,大幅度提高经济作物、畜牧业在农业中的比重,加快构建符合喀斯特
作者简介:陆婷(1990.5-),女,汉族,江苏常州人,泰州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助教,研究方向:语文教育。  [中图分类号]:H1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9--01  现代汉语中存在大量丰富的量词, 使得汉语具有了区别于其他语种的特点和优点,量词的语义是复杂多变的,对其语义作用的分析必然不能一概而论。本文从名量词、动量词的语义分类及两者的语义作用
期刊
摘 要:语言中的拟声拟态词都是通过象征性的语言来模仿和表达自然界以及人与动物的声音或者状态的词汇,由此二者可以统称为“象声词”。两者存在异同,在日语学习过程中尤为重要。作为学习日语过程中的一个难题,简单了解其语音特征有助于以后的学习。  关键词:拟声词;拟态词;异同;语音特征  作者简介:王会芳(1992-),女,汉族,河南省漯河市人,日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  [中图分类号]:H36 [文献标识码
中国人民大学荣誉教授、新闻学院教授蓝鸿文著《面向新闻界》(增订本)最近已由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出版。此书是一本融实践性和学术性为一体的新闻文集,它展示了作者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