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泰罗伊当代艺术博物馆 悬崖上的“太空飞船”

来源 :优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pcum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Part1
  色彩里约
  自从Nicolas Ghesquière当上Louis Vuitton的创意总监,它家的大秀就越来越令人期待。除了看这个天才设计师还能玩出什么新花样之外,秀场地点也会进行特别的选择,其结果往往是极具艺术感的地标性建筑,且对当季主题有所启发。
  


  2017早春度假系列大秀,Louis Vuitton就选择了在巴西里约热内卢的尼泰罗伊当代艺术博物馆举行。这个拉丁美洲最大的博物馆建在瓜纳巴拉湾的一处悬崖绝壁上,从远处看过去,像是降落在海岸边的一只白色飞碟,背倚群山,脚下是壮阔的海面,站在建筑里可以感受到山海相连的磅礴气势。Louis Vuitton系列发布会举行之际恰逢博物馆落成 20 周年庆,这是博物馆第一次举办类似的时装秀,也是庆祝在大规模整修后重新向公众开放。
  据设计师奥斯卡·尼迈耶(Oscar Ribeiro de Almeida Niemeyer Soares Filho)说,当代艺术博物馆的设计理念来自于对“岩石中绽放的花朵”的场景构筑,所以建筑整体注重了对自然和地理的尊重,同时又合理融入了自己的设计理念。
  


  Nicolas Ghesquière 正是看中了当代艺术博物馆在自然环境与建筑设计师个人风格间的完美融合,建筑本身的美感和可见的自然风光激发了他的灵感,大秀上的 Louis Vuitton 17年早春系列中也对这种理念有所呈现。Nicolas Ghesquière 说到,“我十分钦佩Oscar Niemeyer的执着、远见、坚持,甚至些许乌托邦式的幻想风格。在这样个人风格极为强烈的建筑中举办一场时裝秀,也正是感官的饕餮盛宴。”
  Part2
  曲线——不断增长和蔓延
  如果直线是两点之间最短的路径,那么曲线才真是无止境的追寻。与其他现代主义建筑师相比,尼迈耶建筑中的曲线更加自由灵动,并成为其建筑中主导性的要素。尼迈耶早期对这种“混凝土曲线美学”的解释是:“巴西的建筑师,像所有当代建筑师一样受到柯布西耶的影响,但几年后就出现了另一种趋向……曲线搞得自由,跨度也很大……主要是由于我们的气候、习俗和感情与别处不同”。
  尼迈耶成长于阳光灿烂的里约热内卢,那里有绵延的海岸线与植被浓密的群山。他在回忆录《时间曲线》(The Curves of Time,2000)里写到:“我不喜欢人为的直线、直角,或者任何坚硬缺乏弹性的东西。我喜欢自由的、富有动态的曲线。譬如我在我的祖国所看到的,山峦的起伏、河流的蜿蜒、海浪的汹涌,以及爱人曼妙的身姿。我的作品不是那种由功能推导出形体的建筑,而是追随者美学的脚步,更进一步说,是追随着女人的脚步。”
  


  他的日常稿纸上布满了各种弯曲的线条,无论是博物馆、教堂、艺术馆还是学校,建筑如同雕塑一般在想象力之外不断延伸,动人的女性、奔放的波浪、起伏的山峦,一切令他迸发灵感的美好事物都近在眼前。
  20世纪40年代初,尼迈耶的“混泥土曲线美学”理论基本成型,他认为“当面对巨大空间的挑战时,曲线是战胜它的最佳武器。”因此,他有意忽视了所谓的“正确的方方正正的建筑”,忽视了用尺规设计的理性主义,转而拥抱了曲线的世界。从圣方济教堂(Igreja Sao Francisco de Assis)的连续曲面屋顶,到16组抛物线支撑而起的巴西利亚大教堂穹顶,尼迈耶的曲线自由奔放,无所畏惧。如他所言:“不是形式服从于功能,而是形式服从于美。”直到尼泰罗伊当代艺术博物馆的设计中,他再一次运用了充沛而隽永的想象力,让博物馆如同一朵从岩石中升起的花,意图表现梦中所见的“从地面”和“不断增长和蔓延”的形式。
  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巴西利亚这座落成不到30年的城市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这是世界对巴西现代建筑设计的最高评价,建筑师奥斯卡·尼迈耶尔随之名扬天下。他在91岁高龄时获得世界建筑界的最高荣誉——英国大不列颠皇家建筑学院金奖。这位跨世纪的先驱,103之岁时仍在设计。
  Part3
  黑白相间,红色长廊
  1996 年,89岁高龄的尼迈耶“建筑生涯中的最佳设计”——尼迈耶当代艺术博物馆落成。
  这座倒圆锥状建筑主体共3层,高约16米,包括一共817平方米的游泳池,400平方米的圆形观景走廊。建筑里面建设了一个旋转的,铺着红地毯的斜坡,该斜坡长达98米,人们就是通过这个斜坡来抵达足以容纳60人的博物馆大厅,博物馆中有两道门通向观景廊,通过它可以看到瓜纳巴拉湾(Guanabara Bay)、休格洛夫山(Sugarloaf Mountain)。 远远看去,这个UFO就像漂浮在海上。此外,这栋建筑采用了一种曾被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用在火箭上的隔热材料。
  尼泰罗伊当代艺术博物馆为人们提供了360°的观赏视野,从而与周围的自然建立了全新的关系。尽管批评们一度指出,这座夺目的建筑抢去了展品的风头,但它所传达的平和而积极的态度,以及对待建筑与社会、建筑与自然关系,使之成为了巴西历史上最重要的公共建筑之一。
其他文献
10月不愧是丰收季,成都高端腕表殿堂IFS迎来了德国精密制表品牌朗格,也迎来了优雅绅士的朗格全球总裁Wilhelm Schmid先生,见证品牌在中国发展的新里程。朗格成都IFS专卖店延续品牌一贯的简约美学,店内汇聚朗格各腕表系列,包括具有精确跳字装置的ZEITWERK、延续朗格科学天文台表传统的RICHARD LANGE,以及精密计时代表之作的DATOGRAPH UP/DOWN等。GRACE对话朗
期刊
我并不是一个逢展出必看的人,但这并不能说明我没文化或是不渴求进步。之所以落得大部份展出已经结束,我才听说的境地也是有原因的。一来,现在大小展出实在是太多,做不到身边的每次展览都有去看,对于上升星座落在处女宫的轻度强迫症患者来说,这真是如卡在齿间的花椒皮一般,令人难受却又不便在公众场合下手止痒,只得一直忍着。二来,看展也是件体力活,在相同站立的时间内,这一走一停往往却比正常的行走来得累人。有些规模较
期刊
法國艺术家Miranda Van Dijk在帆布、棉布、薄纱制作的绢花上使用数码印刷技术印制上人物的照片,图片隐藏在花瓣的曲线上,或者显示在植物的叶子上。这些作品被放置在自然环境中,融入花园和森林等自然场景中。她想表达的含义是,无论人们分散在何处,都能与彼此紧密相连。不仅如此,Miranda Van Dijk在逛花园时,发现蒲公英、杂草、壁花与细腻敏感的女性也有许多共通之处,Miranda Van
期刊
這是大地艺术家 Christo 巨大的户外公共雕塑,名叫The London Mastaba ,漂立在伦敦海德公园Serpentine蛇形湖的中央。这座20米高的梯形的金字塔由7,506个被漆成红,白,蓝,淡紫的圆筒堆砌而成,与埃及Sphinx人面狮身像一样高,有如在英伦遥想着美索不达米亚文明。
期刊
纽约时间10月9日,Tiffany & Co.蒂芙尼以The Four Seasons of Tiffany为主题,全新揭幕2018 Blue Book高级珠宝系列,该系列包含六大主题:冰霜奇境(Winter)、韶光春华(Spring)、盛夏光年(Summer)、一叶知秋(Autumn)、斑斓之作(Color Theory)、经典之作(Classics)。蒂芙尼首席艺术官Reed Krakoff将
期刊
杭州富春开元芳草地乡村酒店坐落在建德富春江畔,梅城古鎮东约五公里处,而船屋则“漂浮”在酒店30亩湖面西岸。“船屋”的概念和形态,源自当地的古老风俗。明初至清中几百年间生活在这里的水上部落——“九姓渔民”,形成独有的船居文化。站上延伸至湖面的超大露台靠着麻绳网栏杆,凭栏远眺,野旷天低树,夜幕降临,江清月近人。
期刊
瑞士著名制表品牌欧米茄(OMEGA)于上海隆重推出全新星座系列曼哈顿腕表,并举办星光熠熠的庆祝活动。活动特别邀请了品牌最具代表性的四位女性挚友——辛迪·克劳馥、妮可·基德曼、亚历桑德拉·安布罗休与刘诗诗以动人风姿华丽亮相。作为发布活动的尊贵嘉宾,她们闪耀着星座系列所传达的美丽自信与卓越不凡的气质。  星座系列一直以来是欧米茄在制表工艺上融合精致外觀和精准性能的典范。1982年欧米茄星座系列推出了一
期刊
出生于波兰的80后艺术家Gosia的作品多为瓷器、聚合物石膏和树脂雕塑,目前居住并创作与多伦多。这些女性雕塑在看似平静的环境中,似乎想要挖掘表象之下的真实,她通过一些严峻的手势和肢体符号来揭示一场内在的动乱。设计师善用这些静止的雕塑来阐释着内在的情绪,這些好像充斥着恐惧、无辜、美丽、精致的面纱,正是我们身处社会中的女性的种种心灵的写照。她将对于世界与社会的认知和期待融于作品之中,传达出即便在彷徨的
期刊
荷蘭多学科艺术家Vera van Wolferen所制作的微型轻木雕塑,既可以合并到动画中,也可以一动不动地讲述自己的故事。她的静态作品经常展示在玻璃钟罩里,让观众想象出小树屋和露营者自己的宇宙中。她用像棉花这样的简单工艺材料来增强想象空间,使其看起来好像她的雕刻家房屋在云层中静静休息。不仅如此,她还将微型轻木模型运用到移动房屋的设计中,她将轿车安装上活动车轮,建造时添加棉花作为云或微小的烟囱烟雾
期刊
星星发亮是为了让每一个人有一天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星星,如果你爱上了某个星球的一朵花,那么,只要在夜晚仰望星空,就会觉得漫天的繁星就像一朵朵盛开的花。如果不去遍历世界,我们就不知道什么是我们精神和情感的寄托,但我们一旦遍历了世界,却发现我们再也无法回到那美好的地方去了,當我们开始寻求,我们就已经失去,而我们不开始寻求,我们根本无法知道自己身边的一切是如此可贵。所有的大人都曾经是小孩,虽然,只有少数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