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映煤矿工人的第一篇小说《矿工起义》在长治市发现

来源 :文史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guoqing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文学史上,煤矿文学独辟劲旅,描写煤矿工人生活的作家苗培时、萧军、康濯3人被文史学家誉为煤矿文学之祖。他们首先接触煤矿工人,描写了中国的煤矿工人的斗争与生活。苗培时1945年写的短篇小说《矿工起义》、萧军1955年出版的长篇小说《五月的矿山》和康濯解放初期发表的有关湖南煤矿工人生活的作品。
  苗培时创作的《矿工起义》,描写的是山西石圪节煤矿工人在1945年8月抗战胜利前夕英勇起义的故事。日寇阴谋在撤退时炸毁煤矿,煤矿工人在共产党地下组织的领导下,展开了保护煤矿的斗争,与八路军里应外合,消灭了顽抗的敌人,取得了胜利。
  《矿工起义》写成后,首先发表在当时的《华北文化》杂志上,后出单行本。全书共五回,第一回:日本鬼子炸矿山。第二回:任昌孩怒打汉奸。第三回:石根喜布置起义。第四回:张大妈完成任务,第五回:矿山上飘扬解放旗。五回共计8000字。
  别看这8000字,它却是中国文学史上反映煤矿工人斗争的第一篇文学作品,因而在文学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现在发现的这一本《矿工起义》是解放后于1952年10月在北京由工人出版社以“职工业余学校课外读物”套书出版,由杜福寿先生在旧书摊上购来收藏后交给我的。此书32开,竖排繁体字,正文共28页。由于近50年来未再出版,青年读者已经看不到了。
  


  作者苗培时(1918.2—2005.10)笔名大古、草田、有光等,著名作家。与赵树理是好友,是大众文化奠基人之一。读书时期曾参加“一二·九”运动,1936年参加民族解放先锋队,在中法大学文学院创办《草原》杂志,创作诗词、歌谣。抗日战争爆发后,于1938年赴延安陕北公学院高级研究班学习,后转鲁迅艺术学院编译部任编译员,从事口语文学。1940年,苗培时以“全民抗战社”华北战地特派记者兼李公仆先生秘书身份访问了晋冀鲁豫等抗日根据地。1943年夏到晋冀鲁豫边区文联工作,曾任《华北文化》副主编,后调新华书店任文艺编辑。上党战役中,苗培时曾随军参加潞城的解放,随第一批登城墙的17个战士首先登上潞城城头。1946年后任新华社特约战地记者、邢台市文联工作委员会主任、《新大众》半月刊主编、《新大众报》副刊主编。出版的报告文学有《走马太行山》、《风雪之夜访五台》、《过同蒲路遇大雪》;剧本有《祖国青年》、《庆祝太平舞》、《小两口谈和平》、《开渠》、《李闯王》、《杀宋》、《百名英雄》、《赵亨德大闹正太路》等。新中国成立后回到北京曾任《说说唱唱》执行编委、《大众日报》、《工人日报》编辑部主任,出版有《红树岭》、《慈禧外传》、《甲午风云》、《玉堂春》、《尼姑怨》等近百部文学作品。
   (责编 郝家正)
其他文献
岳麓书社出版过一本《包青天奇案》(以下简称《奇案》),原名《百断奇观重订龙图公案》,系“古典通俗小说文库”中的一种。该书迄今已重印六次,可谓畅销。从艺术的角度来看,这
新千年第一个“六一”儿童到来之际,我们重温江泽民同志《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进一步感受到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对青少年一代的亲切关怀和殷
纪念馆是为纪念有卓越贡献的人或重大历史事件而建立的陈设实物、图片等的场馆。它是历史传承的重要载体,存放的各类物品和资料,直观地展示人物及事件,使我们能够客观的深入
在创业初期,比尔·盖茨想招一名女秘书。经过认真的招聘考核后,他的手下为他送来了几位过关人选的应聘资料。在这些应聘资料中,有不少写着自己年轻、大学学历、精力充沛、有
在人们的印象中,中国的科举可能只是吴敬梓笔下的范进和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己那种把人变得可笑、可悲的制度,所考的内容也只是八股文的记忆,而诞生的状元,这一中国传统知识分
由温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的《东瓯撷珠——第二届温州民间藏品展暨首届温州博物馆之友藏品展》目前正在温州博物馆展出,并将持续到7月18日。这既是2013年《首届温州民
电子文件的管理是信息时代的全新课题,需要来自理论研究和实践两个方面持续的科学探索,本文着重介绍电子文件的概念和特性,并结合电子文件的特性介绍管理电子文件的实践方法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安康机务段原配属SS_1型电力机车23台,担负着襄渝线中段283公里的运输任务,在线路最大坡道为12‰的条件下,单机牵引定数为2400吨。1987年,我段先后发生车钩尾框断裂6件,严重
一、本刊近年来致力于学术批评实践的探索,希望通过学者之间认真、深入、坦率的交流、论辩,促使当前学术批评缺乏的状况有所改善。为此,本刊相继开设了“当代批评”、“书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