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复旦博士生仰志斌被誉为“科研的朝圣者”,这个文质彬彬的年轻人致力于科研,已发表SCI学术论文42篇,他同时申请中国发明专利14项,其中6项专利已获授权。还曾获得2012年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2013年国家奖学金,2013年巴斯夫-先进材料院士奖和2012年复旦大学“学术之星”等多项荣誉。
2013年12月5日,在美国波士顿举办的世界材料研究学会年会上,进行着一场隆重的颁奖典礼。这个在材料、物理、化学等多领域极负盛名的国际学术组织将年度优秀博士生奖颁给了从世界范围内层层选拔出的33位青年人。来自复旦大学的博士生仰志斌是其中唯一一位亚洲获奖者。
“自由而散漫”的儿提时代
1986年,仰志斌出生在浙江省湖州市的一个小镇。父母都是生意人,因为工作繁忙,他由爷爷奶奶带大。又因为是家中独子,管束不足,宠爱有余。
宽松的成长环境,让小志斌有了更多发现爱好的选择自由。小学毕业后,他进入湖州市含山中学,因为“离家近”。他回到父母身边,但生活并没有什么改变——父母还是很忙,对他的学业从不多加管束,对他的成绩也没什么要求。“母亲会叮嘱我‘好好读书’。”这是父母关于儿子学习的唯一教诲。
“自由而散漫”的儿提时代,在初中时戛然而止。仰志斌接触了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他惊喜地发现了兴趣所在。于是渐渐收起爱玩的性子,学习开始有了动力与激情。那时的他还想不到,自幼形成的“自觉”性格,已经为他的人生积攒下一笔宝贵的财富,助他在自由的环境里律己上进;他也没想到,这种源于感兴趣的激情,会从彼时起,一直伴随他至今日,冥冥之中决定了他今后的路。
2003年,仰志斌考入浙江省湖州中学。身边同学都是佼佼者,学习氛围自然好。仰志斌像是习惯了自我攀援的常青藤,突然有了可供附着的长杆,更加茁壮地向上生长。和许多典型的“理科男”一样,他对理科有着天然的热爱,却为要死记硬背的文科头疼不已。于是,文理分科的时候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理科。“不是因为喜欢理科……而是因为文科实在太烂”,仰志斌少有地自嘲,“因为那时候老师布置的作业挺多,导致最后文科作业我一律不写,只做理科题,所以文科学不好。”
执着与专注,不惧科研中的拦路虎
“科研的道路对很多人来说枯燥乏味,还会遇到很多拦路虎,但是科学的美是大美无言,她静待朝圣者的信仰与汗水。”光环与荣耀仅仅是仰志斌科研道路的表象,挑战与失败、重复与专注、执着与收获,这才是他科研生活的常态。
2009年,仰志斌还是华东理工大学物理系的一名本科生,经过四年理论物理的学习,他迫切希望自己能做一些更加贴近实际的研究。通过考研,他遇到了自己的“伯乐”——复旦大学彭慧胜教授。彭教授是高分子材料领域的青年领军人才,是2013年度“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他不仅科研上硕果累累,更带领学生们一起探寻着高分子材料科学的大美之境。
跨专业学习是仰志斌遇到的第一个“拦路虎”,面对全然未知的领域,他经常感觉自己在“云中漫步”,一片茫然。“研一有不少高阶化学和高分子课程,但因为本科时没上过一门该领域的专业课,有时连老师讲的基本概念都听不懂。”骨子里不服输不低头的性格敦促仰志斌开始了“恶补计划”,他向学姐借来几本书,从最基础的知识学起,整天泡在图书馆啃书成了他入学后半年间的常态。
“越是钻进去,就越能发现许许多多值得研究的问题,半年的恶补让我这个门外汉对这一领域产生了浓厚的研究兴趣。”2011年7月,仰志斌完成了他研究生阶段的第一篇论文《热处理对碳纳米管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并发表在学术期刊《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上。成功的体验让他树立起信心,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科研之路。
2012年,仰志斌在彭慧胜教授的鼓励和引导下开始攻读博士学位,并启动了一些更具挑战性的研究。面对科研中遇到的一个个困难,有人畏惧了,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渐渐放弃了科研之路;有人没了底气,一个课题做一段时间没进展,就转而开始别的课题。但仰志斌为自己定下了两个关键词:专注与执着。
仰志斌转博之后,彭老师课题组开始了一项制备有机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研究,整个组内都没有过这方面的研究基础,完全得从零开始。仰志斌认为这个课题有很大的研究价值,他开始没日没夜地泡在图书馆阅读国内外研究文献,在实验室一次次地摸索和调整,经过六个月的不断努力和师生合作,终于把自己的研究想法付诸实际,成功掌握了有机薄膜太阳能电池的机理和制备技术。仰志斌的学弟孙浩对他颇有几分崇拜:“他总是能在逆境中绝处逢生,而这种成功凭借的就是他不畏困难的闯劲、不断钻研的勤奋和知识积累带来的开阔视野。”
“科研就是我的兴趣,我的生活,我的梦想”
“手巧、胆大、心宽”,这是导师彭慧胜对仰志斌的评价。在实验室微型器械的精细操作中有一双巧手,在科研中有敢想敢做的大胆,在实验室里很乐意帮助低年级同学,心胸宽阔,这些良好的科研品质也是仰志斌能不断获得科研成果的基础。
“在科研中,最难的不是解决问题,而是提出问题。”仰志斌给自己定下要求:选方向就要选最前沿的,找课题就要找有难度的,要在不断地挑战中磨砺自己。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站位和视野,他几乎不会错过任何一场业内著名学者的报告,也不会少读一篇国际高水平的科研文章,在日复一日的踏实积累中,他对前沿问题越来越敏感,也开始研究和攻克重大科研难题,不断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他设计的线状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达8.45%,目前仍然保持着国际记录;他设计的弹性线状超级电容器,在拉伸75%的情况下仍然能够维持基本不变的充放电性能,这一工作被国际顶尖期刊《Nature》所报导。
2013年暑期,在导师的鼓励下,仰志斌向世界材料研究学会递交了自己的科研工作摘要,经过严格的审核,他受邀参加年会并被推荐参加优秀博士生奖的答辩。12月4日,在华盛顿海因斯会议中心,仰志斌通过精彩的演讲获得了在场的国际学术界专家一致认可,成为唯一一名来自亚洲高校的优秀博士生奖获奖者。他代表中国年轻一代的科研人才,在国际舞台上展示了自己的科研水平和成果,为祖国争得了荣誉。
老一辈科学家的杰出代表——钱学森,是仰志斌心中的典范。“他将自己的荣誉和成就镌刻在国家的发展史上,也为我们这些年轻的科研工作者照亮了前行的道路。”在仰志斌看来,一个年轻的科研工作者就是要恪守对学术的追求,用老一辈科学家的精神激励自己,耐得住寂寞,不畏艰难险阻,勇攀科学高峰,为祖国的科技事业奉献青春。
从2010年起,仰志斌养成了每月撰写科研小结的习惯,对当月阅读文献进行梳理,对科研进度进行总结,对研究内容进行反思。有时候,他还写一些激励自己的话:“每天叫醒你的不是闹铃,而是梦想”,“让研究早日转化为生产力”。他带着赤诚的理想走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他期待着做出更有意义的研究成果,为人类造福。科研对他意味着什么?他坦率地说:“科研就是我的兴趣,我的生活,我的梦想。”
2014年3月4日,2013年上海大学生年度人物评选活动表彰会在华东理工大学举行,仰志斌荣获“2013上海大学生年度人物”称号。作为传说中的“学霸”,这位文质彬彬的年轻人表示自己只是一位执着科研的“朝圣者”。
(编辑 王娜)
2013年12月5日,在美国波士顿举办的世界材料研究学会年会上,进行着一场隆重的颁奖典礼。这个在材料、物理、化学等多领域极负盛名的国际学术组织将年度优秀博士生奖颁给了从世界范围内层层选拔出的33位青年人。来自复旦大学的博士生仰志斌是其中唯一一位亚洲获奖者。
“自由而散漫”的儿提时代
1986年,仰志斌出生在浙江省湖州市的一个小镇。父母都是生意人,因为工作繁忙,他由爷爷奶奶带大。又因为是家中独子,管束不足,宠爱有余。
宽松的成长环境,让小志斌有了更多发现爱好的选择自由。小学毕业后,他进入湖州市含山中学,因为“离家近”。他回到父母身边,但生活并没有什么改变——父母还是很忙,对他的学业从不多加管束,对他的成绩也没什么要求。“母亲会叮嘱我‘好好读书’。”这是父母关于儿子学习的唯一教诲。
“自由而散漫”的儿提时代,在初中时戛然而止。仰志斌接触了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他惊喜地发现了兴趣所在。于是渐渐收起爱玩的性子,学习开始有了动力与激情。那时的他还想不到,自幼形成的“自觉”性格,已经为他的人生积攒下一笔宝贵的财富,助他在自由的环境里律己上进;他也没想到,这种源于感兴趣的激情,会从彼时起,一直伴随他至今日,冥冥之中决定了他今后的路。
2003年,仰志斌考入浙江省湖州中学。身边同学都是佼佼者,学习氛围自然好。仰志斌像是习惯了自我攀援的常青藤,突然有了可供附着的长杆,更加茁壮地向上生长。和许多典型的“理科男”一样,他对理科有着天然的热爱,却为要死记硬背的文科头疼不已。于是,文理分科的时候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理科。“不是因为喜欢理科……而是因为文科实在太烂”,仰志斌少有地自嘲,“因为那时候老师布置的作业挺多,导致最后文科作业我一律不写,只做理科题,所以文科学不好。”
执着与专注,不惧科研中的拦路虎
“科研的道路对很多人来说枯燥乏味,还会遇到很多拦路虎,但是科学的美是大美无言,她静待朝圣者的信仰与汗水。”光环与荣耀仅仅是仰志斌科研道路的表象,挑战与失败、重复与专注、执着与收获,这才是他科研生活的常态。
2009年,仰志斌还是华东理工大学物理系的一名本科生,经过四年理论物理的学习,他迫切希望自己能做一些更加贴近实际的研究。通过考研,他遇到了自己的“伯乐”——复旦大学彭慧胜教授。彭教授是高分子材料领域的青年领军人才,是2013年度“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他不仅科研上硕果累累,更带领学生们一起探寻着高分子材料科学的大美之境。
跨专业学习是仰志斌遇到的第一个“拦路虎”,面对全然未知的领域,他经常感觉自己在“云中漫步”,一片茫然。“研一有不少高阶化学和高分子课程,但因为本科时没上过一门该领域的专业课,有时连老师讲的基本概念都听不懂。”骨子里不服输不低头的性格敦促仰志斌开始了“恶补计划”,他向学姐借来几本书,从最基础的知识学起,整天泡在图书馆啃书成了他入学后半年间的常态。
“越是钻进去,就越能发现许许多多值得研究的问题,半年的恶补让我这个门外汉对这一领域产生了浓厚的研究兴趣。”2011年7月,仰志斌完成了他研究生阶段的第一篇论文《热处理对碳纳米管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并发表在学术期刊《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上。成功的体验让他树立起信心,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科研之路。
2012年,仰志斌在彭慧胜教授的鼓励和引导下开始攻读博士学位,并启动了一些更具挑战性的研究。面对科研中遇到的一个个困难,有人畏惧了,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渐渐放弃了科研之路;有人没了底气,一个课题做一段时间没进展,就转而开始别的课题。但仰志斌为自己定下了两个关键词:专注与执着。
仰志斌转博之后,彭老师课题组开始了一项制备有机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研究,整个组内都没有过这方面的研究基础,完全得从零开始。仰志斌认为这个课题有很大的研究价值,他开始没日没夜地泡在图书馆阅读国内外研究文献,在实验室一次次地摸索和调整,经过六个月的不断努力和师生合作,终于把自己的研究想法付诸实际,成功掌握了有机薄膜太阳能电池的机理和制备技术。仰志斌的学弟孙浩对他颇有几分崇拜:“他总是能在逆境中绝处逢生,而这种成功凭借的就是他不畏困难的闯劲、不断钻研的勤奋和知识积累带来的开阔视野。”
“科研就是我的兴趣,我的生活,我的梦想”
“手巧、胆大、心宽”,这是导师彭慧胜对仰志斌的评价。在实验室微型器械的精细操作中有一双巧手,在科研中有敢想敢做的大胆,在实验室里很乐意帮助低年级同学,心胸宽阔,这些良好的科研品质也是仰志斌能不断获得科研成果的基础。
“在科研中,最难的不是解决问题,而是提出问题。”仰志斌给自己定下要求:选方向就要选最前沿的,找课题就要找有难度的,要在不断地挑战中磨砺自己。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站位和视野,他几乎不会错过任何一场业内著名学者的报告,也不会少读一篇国际高水平的科研文章,在日复一日的踏实积累中,他对前沿问题越来越敏感,也开始研究和攻克重大科研难题,不断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他设计的线状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达8.45%,目前仍然保持着国际记录;他设计的弹性线状超级电容器,在拉伸75%的情况下仍然能够维持基本不变的充放电性能,这一工作被国际顶尖期刊《Nature》所报导。
2013年暑期,在导师的鼓励下,仰志斌向世界材料研究学会递交了自己的科研工作摘要,经过严格的审核,他受邀参加年会并被推荐参加优秀博士生奖的答辩。12月4日,在华盛顿海因斯会议中心,仰志斌通过精彩的演讲获得了在场的国际学术界专家一致认可,成为唯一一名来自亚洲高校的优秀博士生奖获奖者。他代表中国年轻一代的科研人才,在国际舞台上展示了自己的科研水平和成果,为祖国争得了荣誉。
老一辈科学家的杰出代表——钱学森,是仰志斌心中的典范。“他将自己的荣誉和成就镌刻在国家的发展史上,也为我们这些年轻的科研工作者照亮了前行的道路。”在仰志斌看来,一个年轻的科研工作者就是要恪守对学术的追求,用老一辈科学家的精神激励自己,耐得住寂寞,不畏艰难险阻,勇攀科学高峰,为祖国的科技事业奉献青春。
从2010年起,仰志斌养成了每月撰写科研小结的习惯,对当月阅读文献进行梳理,对科研进度进行总结,对研究内容进行反思。有时候,他还写一些激励自己的话:“每天叫醒你的不是闹铃,而是梦想”,“让研究早日转化为生产力”。他带着赤诚的理想走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他期待着做出更有意义的研究成果,为人类造福。科研对他意味着什么?他坦率地说:“科研就是我的兴趣,我的生活,我的梦想。”
2014年3月4日,2013年上海大学生年度人物评选活动表彰会在华东理工大学举行,仰志斌荣获“2013上海大学生年度人物”称号。作为传说中的“学霸”,这位文质彬彬的年轻人表示自己只是一位执着科研的“朝圣者”。
(编辑 王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