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鉴于此,教师有必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建立数学模型,并且要教会学生如何有效、合理地建立数学模型。同时,数学模型的建立也是学生认识和掌握数学与生活联系的基本途径。而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所以,联系实际生活帮助学生构建数学模型是很有必要的。下面,笔者结合教学中的实际,谈谈对小学建模教学的几点经验。
利用认知冲突教学
长度单位对小学低段的学生来说有些难度。刚开始,在一年级接触长度单位时,笔者没有直接去讲授厘米和米的概念。而是让学生自己先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建立初步的长短观念,在此基础上,进行长度单位的教学。在学习厘米之前,笔者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物体,如铅笔、橡皮、书等,去量一量自己的课桌的宽。统计结果时,笔者会让学生自己体会到长度单位的标准不同,给他们之间的交流带来一定的困难和混乱,使学生充分体会到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引入“厘米”的概念。“厘米”在学生看来只是汉字,不能具体体会到厘米的空间范围,所以需要先从直尺上找到1厘米,并让学生自己感受1厘米的长短,和生活中什么物体差不多长,从而建立1厘米的空间观念。
认识1厘米以后,笔者让学生小组合作,量一量书、铅笔、桌子等物体的长度,加深厘米的空间感。然后,笔者又请一名学生带着直尺量一量黑板的长,通过实际测量发现再用厘米作为单位去量会很困难,这时,笔者顺势拿出米尺再量,从而引出“米”的概念,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对米有了初步认识。建立了米的初步概念后,学生开始主动找周围的接近1米的物体或者可以用米表示的物体,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米的认识逐步加深,建立了米的长度观念。最后,学生自己总结出:1厘米可以用自己的手指甲去表示,1米可以用一个大大的拥抱去表示,很好地建立了关于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的一个初步数学模型,为在二年级下学期学习更多的长度单位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学生在二年级学习了千米、分米、毫米。虽然是一连三个长度单位,但是,因为在一年级学生已经建立了关于厘米和米的一个初步概念,所以在学习这些新单位时,学生会主动地去寻找与这三个单位有关的物体,去建立一个初步的空间观念。例如:一说毫米,学生会主动地用手势表示一点点,一说分米马上把小手挥一挥,一说千米学生会发出“喔”的声音,来表示千米很大,他们没办法去表示。还可以让学生把自己平时喜欢的东西安上合适的单位,也更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所以,通过把长度单位与生活中物体的比对,把抽象的长度单位变具体,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建立了长度单位的数学模型,从而真正掌握长度单位。
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
对于学生来说,数学中的很多知识点都是抽象的,这就需要教师把这些知识点具体化。特别是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更容易接受生活中的事物,所以,教师应该创设情境,提供给学生生活化的信息,以便于学生更好地建立数学模型。
例如,在二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是有余数的除法,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笔者采取了摆小棒的方法。学生准备好小棒后,出示题目:“要把十本书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分几本?”学生能很快地分好,并能列出算式:10÷2=5(本)。“如果分给3个小朋友,每人分几本?”学生也能很快分好,但是写算式时,有的学生把余下的“1”漏掉了,或者不知道这个余下的“1”怎么表示。这时,笔者引导学生观察刚才分好的小棒,找到剩下的一个,告诉学生“剩下的1个”在除法算式里叫“余数”。然后,学生自己再次尝试写出除法算式:10÷3=3(本)……1(本)。在此基础上,再要求学生把分10本书有剩余的其他情况,独立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10÷4=2(本)……2(本),10÷6=1(本)……4(本)。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直观观察,独立思考去分小棒这个过程,创设生活情景,使课堂教学接近课堂生活,从而真正理解余数这个概念,形成关于余数的数学模型。
从生活中寻找数学信息
数学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但是如何把数学与生活结合起来,需要教师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和对生活的积累。例如:在一年级下册“东西南北方向”学习的新课中,由于学生刚刚接触,对于方向没有明确的概念,笔者就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如太阳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中午太阳在南方、北极星在北方等,引导学生对方向建立初步的概念。同时,因为早上上课,笔者请学生到教学楼前观察太阳所在的方向,把静态的画面变成动态的场景,使学生对东方有了直观的认识。然后,通过东方及相对性,学生对其他的三个方向有了大概的认识。对四个方向有所熟悉后,笔者请学生说说他们周围四个方向的同学和教学楼周围的建筑等。通过让学生在周围找东、南、西、北,学生体验到“东南西北”就在自己的身边,从而较好地掌握了辨认东南西北的方法。在这个教学过程中,笔者把较为抽象的方向概念让学生从生活体验中感悟出来,深入浅出,使学生逐步建立了四个方向的空间感,加深了学生对方向的认识,建立了对方向的数学模型。
(作者单位: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桃园中心小学)
利用认知冲突教学
长度单位对小学低段的学生来说有些难度。刚开始,在一年级接触长度单位时,笔者没有直接去讲授厘米和米的概念。而是让学生自己先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建立初步的长短观念,在此基础上,进行长度单位的教学。在学习厘米之前,笔者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物体,如铅笔、橡皮、书等,去量一量自己的课桌的宽。统计结果时,笔者会让学生自己体会到长度单位的标准不同,给他们之间的交流带来一定的困难和混乱,使学生充分体会到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引入“厘米”的概念。“厘米”在学生看来只是汉字,不能具体体会到厘米的空间范围,所以需要先从直尺上找到1厘米,并让学生自己感受1厘米的长短,和生活中什么物体差不多长,从而建立1厘米的空间观念。
认识1厘米以后,笔者让学生小组合作,量一量书、铅笔、桌子等物体的长度,加深厘米的空间感。然后,笔者又请一名学生带着直尺量一量黑板的长,通过实际测量发现再用厘米作为单位去量会很困难,这时,笔者顺势拿出米尺再量,从而引出“米”的概念,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对米有了初步认识。建立了米的初步概念后,学生开始主动找周围的接近1米的物体或者可以用米表示的物体,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米的认识逐步加深,建立了米的长度观念。最后,学生自己总结出:1厘米可以用自己的手指甲去表示,1米可以用一个大大的拥抱去表示,很好地建立了关于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的一个初步数学模型,为在二年级下学期学习更多的长度单位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学生在二年级学习了千米、分米、毫米。虽然是一连三个长度单位,但是,因为在一年级学生已经建立了关于厘米和米的一个初步概念,所以在学习这些新单位时,学生会主动地去寻找与这三个单位有关的物体,去建立一个初步的空间观念。例如:一说毫米,学生会主动地用手势表示一点点,一说分米马上把小手挥一挥,一说千米学生会发出“喔”的声音,来表示千米很大,他们没办法去表示。还可以让学生把自己平时喜欢的东西安上合适的单位,也更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所以,通过把长度单位与生活中物体的比对,把抽象的长度单位变具体,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建立了长度单位的数学模型,从而真正掌握长度单位。
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
对于学生来说,数学中的很多知识点都是抽象的,这就需要教师把这些知识点具体化。特别是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更容易接受生活中的事物,所以,教师应该创设情境,提供给学生生活化的信息,以便于学生更好地建立数学模型。
例如,在二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是有余数的除法,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笔者采取了摆小棒的方法。学生准备好小棒后,出示题目:“要把十本书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分几本?”学生能很快地分好,并能列出算式:10÷2=5(本)。“如果分给3个小朋友,每人分几本?”学生也能很快分好,但是写算式时,有的学生把余下的“1”漏掉了,或者不知道这个余下的“1”怎么表示。这时,笔者引导学生观察刚才分好的小棒,找到剩下的一个,告诉学生“剩下的1个”在除法算式里叫“余数”。然后,学生自己再次尝试写出除法算式:10÷3=3(本)……1(本)。在此基础上,再要求学生把分10本书有剩余的其他情况,独立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10÷4=2(本)……2(本),10÷6=1(本)……4(本)。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直观观察,独立思考去分小棒这个过程,创设生活情景,使课堂教学接近课堂生活,从而真正理解余数这个概念,形成关于余数的数学模型。
从生活中寻找数学信息
数学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但是如何把数学与生活结合起来,需要教师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和对生活的积累。例如:在一年级下册“东西南北方向”学习的新课中,由于学生刚刚接触,对于方向没有明确的概念,笔者就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如太阳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中午太阳在南方、北极星在北方等,引导学生对方向建立初步的概念。同时,因为早上上课,笔者请学生到教学楼前观察太阳所在的方向,把静态的画面变成动态的场景,使学生对东方有了直观的认识。然后,通过东方及相对性,学生对其他的三个方向有了大概的认识。对四个方向有所熟悉后,笔者请学生说说他们周围四个方向的同学和教学楼周围的建筑等。通过让学生在周围找东、南、西、北,学生体验到“东南西北”就在自己的身边,从而较好地掌握了辨认东南西北的方法。在这个教学过程中,笔者把较为抽象的方向概念让学生从生活体验中感悟出来,深入浅出,使学生逐步建立了四个方向的空间感,加深了学生对方向的认识,建立了对方向的数学模型。
(作者单位: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桃园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