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五年制高职就业指导课的几点思考

来源 :教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hao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笔者结合授课期间的总结和沟通,对五年制高职就业指导课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问题提出了改革教材、教学安排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实用性建议。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 就业指导
  
  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种新形式,它实现了中等、高等教育的有机衔接,从形式和内容上大大丰富了我国的高等教育,在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多年的办学探索表明,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适应性更强的高技能人才方面具有很大优势。但是随着职业学校毕业生数量大幅度增加和职业学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就业机制给毕业生带来了就业竞争的压力。就业率的高低,就业质量的好坏,体现出一所学校在职业教育中教育能力的强弱,并最终导致学校面临严峻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因而,高等职业学校的职业指导,不仅是国家法律的要求,更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是职业教育主动适应劳动市场的需要,是职业教育生命力所在。如何对五年制大专生这样一个年龄小、社会经验和阅历不足的群体进行就业教育,以完善的职业指导来促进该类型教育的良性发展,就成为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我校陆续在五年制大专的各个班级开设了就业指导课,在此期间,我也先后担任了三个年级共11个班级该课的讲授,在平时的备课、教学中,在和用人单位领导的交谈中,在与兄弟学校教师的沟通的过程中,在潜心研究大量相关资料后,笔者积极探索就业指导这一课程的教学思路,有了自己的一些初步思考。
  
  一、目前五年制大专就业指导课程开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教材存在的问题
  在笔者了解的范围内,有关就业指导或职业规划书籍的共性特点是:理论色彩浓,实践指导少;内容体系不完善,表现为或内容板块缺失、案例陈旧、针对性不强,大多为就业常规技巧的阐释与指导。五年制大专的就业指导教材的问题主要有:
  1.教材实用性不够
  在大多数教材的通篇内容中,理论的内容多,实际的东西少;无用的东西多,有用的内容少;真正对学生就业能起到帮助作用的知识和技能、国内外的一些经典实例少之又少。
  2.内容过于繁、难、偏
  较强的趣味性应该是就业指导课的特点之一。教材也完全可以编写得让学生喜闻乐见,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意境中接受培养。但是,目前我们所使用的教材却非要避简就繁,把一些简单的内容变得不仅复杂而且抽象,直接影响了学生对该课程学习的积极性。
  3.和有些相关课程内容发生重复
  目前,在我校高职课程里还开设了思想品德、法律基础、人际沟通等一些和就业指导相关或相近的课程,在这些课程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和就业指导课程的内容相同或相近,所起作用也都大同小异。
  面对这样的教材,作为任课教师,就处于一个被动地位,不仅影响到该课作用的完全发挥,而且还会禁锢学生的头脑,妨碍学生运用符合时代特色的先进方法掌握更多更有效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了教学效果。
  
  (二)教学安排的问题
  许多五年制大专的就业指导课安排在学生毕业前夕,往往在最后一个学期,才匆忙对毕业生进行指导。这种指导,在提高毕业生面试技巧、让学生了解择业签约过程等方面可能会有一些效果,但是对提高毕业生未来工作能力、调整就业方向及提高创业能力等几乎起不到作用,且与国家要求的全程化就业指导思路相背离。许多开设五年制大专的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还保留着很强的行政工作痕迹,没有以提高毕业生的就业力为着眼点。反映出学校缺乏服务意识,缺乏紧扣经济发展的市场意识,缺乏面向市场、面向社会需要培养人才的职教理念。
  如果就业指导工作只是针对大学毕业阶段的学生,缺乏全程指导,就会使许多学生难以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及早规划,不能为将来的就业工作做好相关的知识、技能和心理准备,学生就会在毕业求职时处于被动的地位。
  
  (三)教学内容和形式的问题
  1.五年制高职职业指导内容不应简单雷同于普通大中专的职业指导。
  笔者认为在五年制大专实施职业指导与在普通大中专实施职业指导的内容是不一样的,所采取的方式、方法是有区别的。这是因为我们面临的指导对象不同,五年制高职与普通大中专相比较不同之处有:(1)所在学校性质不同,五年制高职是为国家培养专业职业技术人才的;(2)学生学习目的不同,五年制高职的学生在职校的哪个专业一经确定,就决定了该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的范围;(3)将来求职意向不同,五年制高职的大多数的同学毕业后要选择与自己所学专业相关的职业。这样就决定了职校《就业指导》课讲授的内容与普通大中专相比应更有针对性,“指导”的内容与方法也有所不同。
  2.内容和形式过于单调落后
  现阶段,大多数五年制大专职业指导的内容不够系统和全面,侧重于就业形势、就业信息收集与整合、求职技巧、就业政策法规、职业素养等方面的就业指导。就业指导仅限于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讲授,而课后学生接受相关指导比较少,缺乏连续性;指导教育内容形式单一,随意性大,主要停留于讲解政策、分析形势、收集信息等表层工作;只是帮助解决学生就业面试中暂时碰到的问题,忽视开展就业指导课、专题讲座、疑难咨询等多种形式结合的途径。这种做法已很难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满足不了高职毕业生对就业工作的各种需要。
  
  二、就业指导课程的几点建议
  
  (一)教材的改革
  1.融合多种教材和教学资源。
  按照常规,一部教材从编写、审稿、印刷到出版,最快也需一到两年,就业指导的教学内容,跟国家的经济形势、就业政策、就业势态有着紧密的联系,而上述的这些内容变化又十分迅速,几年以前出版的教材很难确切地反映这些。教材里提供的知识不再具有绝对的确定性、权威性和垄断性。鉴于该课具有的“灵活性”“艺术性”的特点,教师可以根据所发的教材,并综合相关书籍、实时政策、市场变化,写出较为详细的教案,根据教案上课,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要把补充教材和教学资源、收集和编写教学资料,及时补充本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来做。积极扩充教材和教学资源,保证课程知识结构的更新,内容力求通俗易懂。笔者认为可以适当地收集一些本校的毕业生如何擇业、如何在职场中拼搏的典型事例,成功的经验也好,失败的教训也罢,都可以纳入到教师的教案。
  2.针对五年制大专生特点确定课程内容。
  五年制大专学生入学年龄为15岁左右,专科教育完成毕业时年龄为19岁或20岁,这个阶段在心理学上称为“青年初期”。根据学生们年龄小、社会阅历浅等特点,整个课程内容可以分为两篇:上篇为应知篇,也就是学生应该知道的内容,它所达到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择业观、正确的就业观,使学生逐步养成适应社会的能力,为顺利走入职场做好准备;下篇为应会篇,也就是学生应该会的,它要求学生掌握在踏入职场时应该掌握的一些技能,包 括怎样写简历,如何应付面试,如何签订劳动合同,上班的第一天该做些什么等内容。它所达到的教学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实现由合格学生向合格职员的转变。
  
  (二)积极开展全程化就业指导工作
  五年制高职教育的就业指导不应该只是学生毕业时才进行的一个阶段性工作,而应该是一个择业的准备过程。全程化的就业指导工作应该涵盖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全部内容,包括职业生涯规划、政策指导、信息服务、思想指导、应聘指导、创业指导等内容。全程化的就业指导要列入常规的教学计划,面向不同年级的在校生,有针对性、分层次地开设相应课程。
  1.入门教育阶段。这是职业指导的基础阶段,任务是入门教育。要引导学生尽快完成从接受基础教育到接受职业教育的角色转换,明确进入五年制高职教育的某个专业,就意味着结束了基础教育,进入了为终身不断接受定向教育奠定基础的阶段,要为自己即将开始的职业生涯做好具体而实在的准备,这是人生道路上的一次重大变化。要通过帮助学生了解市场就业机制,知道毕业生作为一种人才资源最终将进入人才市场,在双向选择的过程中,人人平等,谁输谁赢,谁胜谁汰,是个体间综合素质的竞争;明确角逐在进入市场前的学习期间就开始了,实力来源于在校期间的全部努力。要通过帮助学生了解社会、了解职业、了解自己,使他们珍惜在校生活,挖掘潜能、完善自我、设计未来、奋发图强,主动适应即将从事的职业,适应即将开始的职业生涯。
  2.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教育阶段。这是职业指导的关键阶段,任务是对学生提高自身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进行指导。要在入门教育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初步形成的正确理念落实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引导学生主动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品德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和专业素质,主动提高适应社会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继续学习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强化职业理想,并以此形成持久、稳定的、奋发向上的动力。
  3.就业教育阶段。这是职业指导的完成阶段,在毕业年级针对学生即将迈入社会的实际及其特殊心理需求,拾遗补缺地进行以就业技巧为重点的教育,是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
  同时,职业指导可渗透于专业教学之中,把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群与专业教学联系起来,将学习内容与未来的职业要求联系起来,使学生的学习更具有目的性,从而可以坚定学生的专业思想,提高学生学习专业和技能训练的自觉性与主动性。
  
  (三)五年制大专职业指导课适宜采用多种灵活指导方法
  职业指导涉及面广,头绪较多,恰当的职业指导方法能提高职业指导的成效。
  1.案例教学与理论探讨相结合
  针对本课程涉及知识面广、实践性强的特点,在课程改革中适宜使用理论探讨与案例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即在教学中即时引入人力资源管理、管理心理学、组织行为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点,并用这些知识来分析毕业生的求职案例,然后将案例教学细分为分析性案例、模拟性案例、调研性案例等,把每阶段的教学环节系统化,从实际问题人手,把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和能力培养结合起来,把书本知识与经验积累结合起来。
  2.招聘现场观摩与课堂仿真模拟相结合
  职业指导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因此指导教师应该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针对每一个实践性问题,组织学生到进行现场观摩,把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和能力培养结合起来;课堂练习和实战演练相结合;书本知识与经验积累相结合;一般能力培养与创造能力培养相结合;通过实战帮助学生掌握职业生涯规划方案的制定、应聘表的设计、应聘方法的选取以及劳动力市场资料整理、职业发展预测等操作技巧。为增强学生的实战能力,还应该多组织学生到招聘现场观摩,同时广泛收集适合本课程教学的视频、图片等多媒体资料,开展课堂模拟招聘等活动,提高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有效地增强学生在求职应聘方面的实战能力。
  3.教师讲解与学生参与相结合
  本课程成功与否取决于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在课程建设中,指导教师要吸引学生参与制定教学计划,满足学生不同的自我诉求,启发和诱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既激发学生探索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潜能,又给予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表现自己才干的机会。可以将学生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作为新的教学资料引入教学活动中,在课堂上开展一些辩论。这样经过数年的积累,就可以形成一套内容丰富的实践教学资料。
  4.课外实习、课堂教学与网络学习相结合
  为了使本课程能跟上时代步伐,指导教师最好经常到人才市场了解最新需求情况,并请企业人力资源部经理对本课程教学大纲、实训实践环节和方案等的制定修订提供指导性意见。学校要争取与多家企业在学生实习、就业等方面建立较稳定的合作关系。课程建设中,应大力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制作系统的多媒体教学课件、视频录像、案例库、习题库、问题实时解答等丰富的网络资源,既有利于指导教师通过网络平台建立良好的人机对话管理界面,自由地进行备课和修改、添加、更新资料,又促进学生研究型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虽然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每个工作人员都能形成独特的系统的指导方法,但我们要强调的是这些方法应根据不同的指导对象和内容灵活运用,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五年制大专生的职业指导工作应该是全程化、阶段式进行的,既应有课堂上的传授、规划,又要有对高职毕业生进行就业实践活动的各种指导。努力完善五年制高职就业指导课,实现就业指导的系统性、职业化、專业化,使学生面向市场、立足职场、发挥特长,成为工作中的智者、生活中的强者,成为符合社会发展的技能型、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郭玉春,关于高职院校中五年制大专就业因素的分析与研究[J]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8)
  [2]徐明,影响高职就业指导效果的因素分析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9(5)
  [3]冯旭芳,李海宗,用系统论方法构建高职就业指导工作的有效机制[J]职业教育研究,2008(3)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元程序化死亡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reticulum stress,ERS)机制和雷公藤甲素单体T10(Tripterygium Wilforddi Hook Fmonomer T10,T10)对大鼠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能力教学目标由于教师理解的不同,理念认识的差异,出现了能力培养过度化、片面化的现象。正确理解和把握知识主干与能力教学的关系,能更好地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关键词]地理教学 知识与能力 教学有效性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
学位
[摘要]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形成和激发动机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的是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在学的过程中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索,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关键词]英语教学 学生主体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没有学生的学习活动,就没有现代意义的教學。要把人类积累的认识成果和经验转化为学生的精神财富,要把知识转化为学生的智力、能力和思想观点,必须通过学生自己的认识和实践才能实现
全身亚低温对脑缺血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局部亚低温比全身亚低温更为安全,本实验将研究局部亚低温对实验性脑出血不同时间点脑损伤的作用。  购买230只雄性Wistar大鼠,利用胶原
[摘要]本文就我校2009級《线性代数》考试情况做了一些分析,并结合统计结果和评卷情况给出解释和建议。  [关键词]信度 难度 区分度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学位
学位
目的:利用不同月龄的快速老化小鼠(Senescence accelerated mouse8,SAMP8)研究凋亡相关蛋白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 celllymphoma/lewkmia-2,Bcl-2)抑制剂Obatoclax对该模型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