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小学英语课堂阅读教学中的PAP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ke112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阅读能力的一、二级要求,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任务应是培养基本阅读素养的基础阶段,阅读教学过程应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个体的认识过程和发展过程。观察目前的许多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课堂,不同程度存在一些问题:或缺乏情境,不利于整体理解语篇;或缺乏层次性,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或教师在阅读过程中缺乏对学生必要的指导;或没有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拓展等。基于以上认知,笔者建议教师在进行课堂阅读教学时应关注三大方面——有策略地引导学生感知材料(Perception);有策略地培养阅读能力(Ability);有策略地激发阅读后的生成(Production)。
  一、引导学生感知材料(Perception)
  1. 做好铺垫,贴近学生认知范围
  通常,如果阅读内容是我们熟悉的主题,我们一般能较快地理解文章中的信息,甚至能在阅读前联想、猜想到文章的内容。反之,如果文章涉及的内容超出个人的认知范围或者离个人的生活太远,在阅读过程中往往就会出现许多障碍,甚至读不下去。假如教师在学生阅读前,能用语言描绘或提示文章内容,并组织学生相互交流已知的信息,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熟悉文章的相关内容,就能够为获得更好的阅读效果作铺垫。
  例如在教授《Longman Welcome To English Book5B》第2课《Exciting experiences》的阅读材料之前,我给学生们呈现一些相关的图片,如古墓、博物馆、洞穴、庙会等,然后与学生对话,询问他们是否到过这种地方,做了什么事,有什么感受。在对话时,我有意用上阅读材料中将会出现的难度较大的有可能造成阅读障碍的词组,并给以解释,间接地提示阅读内容,如take place, at the site,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instead of等。学生在进行阅读时,精力便可以集中放在对材料的理解与思考上。
  2. 设计问题,引导学生二次阅读
  教师可在阅读前对学生提出一些关乎文章大意的粗略的问题,问题是帮助学生理解、鉴赏文章的切入点,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会大大提高阅读的有效性。这些问题不宜太细,应该是学生在第一次接触材料后便可以大致回答出来的问题。例如文章中提到了哪些人名?文章是关于什么内容的?你看过类似的文章吗?你觉得文章有趣吗? 这类问题大多数可以有多種答案。
  3. 用耳朵感知,引入意群概念
  第一次阅读不妨用声音代替文字——在学生看文字之前,我们可以先播放材料的音频文件,并逐步教会学生如何从停顿中听出意群。“听”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是对阅读材料的感知,在学生用耳朵认真听的时候,他能从声音的渲染、朗读者的停顿、意群的划分等各方面,更好地感受、分辨作者的感情、态度,有利于对阅读材料的正确理解。
  二、培养学生阅读能力(Ability)
  1. 有技巧地处理生词,“模糊阅读”
  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生词、难句是在所难免的。如果碰到生词、难句就停下来,马上查字典,或者教师马上提供中文翻译,其结果不但影响了阅读速度,也不利于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学会“模糊阅读”——先关注文章的篇章结构,跳过少量生词、难句所造成的阅读障碍,尝试领会文章的主体思想,再从整体上对词句进行推敲,对词义进行结合上下文的猜测,最后又回到对全文进行归纳总结。
  汉语教学中,在学生刚开始学汉字时,我们便会逐步提供一些中文故事的简易读本给他们看。他们尽管有部分字词不认识,但并不影响阅读,这就是因为学生具备这种猜测词义的能力。英语阅读也是同样的道理。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是阅读的一大技巧。
  2. 让学生发问,强化“问题”意识
  在现实教学中我们可以发现,我们的学生对教师的提问可以对答如流,但是学生用英语提问的能力却与之相距甚远。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养成按意群阅读的良好习惯,提高阅读的速度及效率。在教学中,为了逐步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笔者经常让学生分小组进行问题设计,然后组与组之间互相问答,在问答过程中组织比赛,看看哪个组问的问题又多又正确。学生非常乐意参与这项活动,实际上,在他们努力寻找问题的时候,他们就无意中反复阅读了文章,而且理解了意群之间、段落之间的联系,训练了阅读技巧,同时,竞赛的方式又让他们阅读时充满了动力,乐此不疲。
  3. 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避免让个别学生的思考代替大多数学生的思考
  很多教师在提问后就马上叫学生回答,不给学生时间去思考。如果一时之间学生答不上来,教师往往会不断重复问题,或者忙着启发学生(很多情况下是暗示)。试想,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学生的思考能有一定深度吗?学生能获得多少“顿悟”和思维的火花呢?此外,学生的思考能力是有不同的,同一个问题,对于思维敏捷的学生来说,可能很快就能作答,如果此时过快让学生回答,就剥夺了大多数学生思考的机会。假如某些问题的确是一问学生便能作答的,那我们便要反思,是否问题过于简单,是否应该进行调整,变成真正能启发学生思考的问题。当学生在回答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教师要用期待的目光鼓励学生积极思考。等待学生思考的时间虽短,却正是学生思维最为紧张活跃的时刻,让我们珍惜这个时刻。
  4. 指导阅读技巧和方法
  小学生的单词量普遍不大,注意力范围有限,很有必要掌握一些阅读技巧,以提高阅读效率。例如略读。略读是指先阅读文章开头第一段,然后阅读每一个段落的第一句,再阅读文章的结尾,或者除了阅读开头和结尾之外,阅读每一个段落的第一句和最后一句。因为一般文章的结构总是金字塔式或者倒金字塔式,即中心观点放在开头或结尾,而每一段的第一句或最后一句是该段落的中心句。略读这一阅读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在第一次阅读时便快速了解文章的主题以及作者的部分观点。
  三、激发阅读后的生成(Production)   1. 给出话题,组织讨论,深化文本范例
  一篇好文章能为学生打开一扇通往精彩世界的大門,教师要善于利用文章,组织学生进行拓展性的思考与讨论。首先,教师应自己对材料读熟、读透,正确把握作者的立场和意图。其次,找出文章与学生实际生活的关联,找到切入点,提炼出适合学生进行深度思考与讨论的话题。最后,以该篇材料为蓝本,引导学生在日后遇到类似的话题、主题时怎样形成自己的写作思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阅读能为写作做铺垫,关键的一点就体现在阅读后的拓展环节上,教师一定要善于把握教学契机。
  然而,并非每篇文章都必须拿来深入地讨论,事实上更多的文章适合学生“泛泛而读”,只要掌握文章大意,能够回答最基本的粗线条的问题,能够有所收获,阅读就达到了目的。遇到立意非常好或独特,内容与学生实际密切相连,而且能通过讨论升华学生认识的文章,教师便可多下功夫去设计话题、精心组织讨论。
  2. 整理、归纳, “滚雪球”,重视词汇积累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会接触到与主题相关的比较典型的一类词汇。在阅读后,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将这些词汇进行整理、归纳,然后询问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或教材里是否出现过相似的、可以同样用来描写该主题的词汇。可以进行小组比赛,看看哪个组提供的词汇多。这样,在学习了新知识之后又及时让学生对旧知识进行回忆、复习,这一“滚雪球”的方式能大大促进学生对词汇的掌握,而且帮助他们学会如何以旧带新,通过联系、比较,进而扩大词汇量。
  3. 双管齐下,以读代讲,优化阅读效果。
  有许多专家指出,在学习过程中,越多的感官参与,学习效果就会越好,也越持久。阅读也一样,在听、看之后,在充分理解文章内容之后,我们可以让学生一边听音频文件,一边阅读文章,甚至最后跟着音频文件一起朗读。当视、听、说各种手段共同参与学习过程时,学生将更进一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记住许多新单词、新知识,并且在音频的帮助下,掌握更多的朗读技巧。
  4. 基于阅读内容,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对于一篇结构清晰,语言简洁生动的文章,教师可以让学生模仿写作,模仿创作对话,也可以组织与文章内容相关的语言活动,听、说、读、写全面兼顾,整体训练,还可以挖掘阅读内容中含有跨文化背景和社会内容的语言现象,并结合这些语言现象,广泛地向学生传授文化、语言、认知等方面的知识。
  责任编辑 龙建刚
其他文献
在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小流域治理(水保项目)、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等三项涉农涉水建设项目开展预防工作时,为了方便起见,笔者将其简称为“三水”.众所周知,这三种类型的水
期刊
为了使广大农村党员了解电网运行和安全用电常识,宣传优质服务,更好地开展增供扩销工作,6月17日,玉林供电局开展“农村党员看电网”活动,邀请该局支部联建合作村--城北街道睦
本刊编辑部收到郭平英女士来信,指出郭沫若学刊2013年第1期第21页刊载堀川英嗣《郭沫若先生游晋祠二三事》中郭沫若手迹释文的失误如下:昨在龙门见先寺碑……此足见武氏于中国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碳排放量日益增多,温室效应也日趋严重.针对环境的日益恶化,低碳经济正成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催生了环境会计的一个重要分支—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对于我国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和外国投资者在我国投资都有重要的影响。本文将分析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重要意义,并通过探索我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之间的差
一、保康县概况rn保康县地处鄂西北山区,襄阳市西南部,东依襄阳,南接宜昌,西连神农架,北交武当山,是襄阳市唯一的全山区县.是秦巴山区扶贫攻坚重点县,也是湖北省脱贫奔小康试
期刊
期刊
各种智能设备的出现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冲击着现代社会的方方面面,我们的生活和计算机信息技术密不可分.但对于多数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讲,由于家庭生活水平和过去当地教育
城市供水管道工程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之一,其质量的好坏不仅直接涉及到原建单位的声誉问题,更关系到下属施工单位的生存与发展,且是关系到上至城市建设发展下至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