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课堂与其他学科课堂最明显的区别就是书声琅琅,没有朗读的语文课堂几乎不能称之为语文课。然而怎么才能将朗读的效果真正发挥出来,这就要看教师对朗读时机的把握是否到位,真正实现有效的课堂朗读,而不是毫无意义的“滥读”。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朗读;时机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人们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讲的就是朗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对各学段阅读教学提出了要求:“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的总要求。”“注意加强对学生平日诵读的评价,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感悟。”
一、朗读用在学生对文章内容不熟悉时
(一)自由地、大声地朗读
在一堂新课授课开始前,教师都有让学生阅读全文的习惯,不管是朗读,还是默读,有的教师还会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看起来是十分民主且有利于学生阅读课文,但是实际上却不然。默读或者跳读虽然能加快阅读速度,但是也伴随着出现了阅读不细致的弊端,甚至一些自制力不强的学生,在默读的过程中出现了走神的现象。所以,在初读课文时,应该要求学生朗读。由于一个班级中,学生的语文基础参差不齐,对于一篇新的文章,基础扎实的学生读得很顺利,基础薄弱的学生就可能会磕磕巴巴,前后不连贯,所以初读课文时,最好采用自由朗读的方式,而不宜全班齐读。
(二)不带任何问题地读
有很多教师在学生朗读前会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如“文章写了几件事”“文章的大意是什么”等类似的问题。教师认为这样的问题很简单,读完之后就能解决,但是却忘记了这样一个事实:学生为了能回答出老师提出的问题,必然会分散精力去关注问题的答案,将注意力放在了寻找答案中,于是朗读的效果就被弱化了。所以,让学生初次朗读课文时,不宜布置任何的问题,这样学生才能专注于文字本身,专心朗读。
二、朗读用在整篇课文教学结束时
再次梳理文本,加深对课文主旨的理解。如散文《背影》,钱理群先生在《“做”与“不做”之间》再次凸显了《背影》一文的第七段,将主题深刻地定格在“在人世艰难的年代,父子之间曾经有过的深刻的隔膜,终于被天性的爱的力量所消解、融化以后,显示出的父子之爱的伟大与永恒。”这样丰厚而深刻且极具震撼力的“人性”的力量,要求十四五岁的初中生完全理解显然是不太可能的。因此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必然要补充很多的背景知识,去逐步引导学生理解了文章的思路与情感。这样一来,文章所蕴含的内容就显得极为庞杂,而无论课堂教学中教师讲了些什么,最终还是要回归到文章本身,这个时候,朗读课文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已知的基础上再去整体感知文章蕴含的情感与哲理,既梳理了文章脉络,也能使学生加深印象。
三、朗读用在文章中出现精美语段时
(一)朗读优美词句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文章内容
平时我们要求学生读书时遇到精美的词句就进行摘抄,其实课堂教学也是如此,遇到精美的词句就应该叫学生去朗读。精美的段落、词句都具有美感,学生在朗读时也很容易受到感染,不但可以加深对课文的印象,也有助于对文章的理解。教师在进行授课时注意力总是放在文章的中心主旨上,或者是作者为了表现思想而采用的手法上,容易忽略词句恰当且优美的语句。
(二)朗读优美词句更能使学生感受到文字魅力
汉字是集音、形、意于一体的文字,本身就具备无穷的魅力,这些经过精心打造的优美词句从各方面展现了作者的审美过程和人文精神。对于阅读量本就比较匮乏的初中生来说,能在课堂上发现并去朗读这些优美的文字,就变成了语言积累的最直接途径,可以熏陶学生的情操,受到美的教育。
四、朗读用在出现承载着作者思想主旨的段落、词句时
(一)朗读让作者的思想主旨更明朗
如季羡林的《幽静悲剧》,作者通过幽径中一株古藤萝被无端砍伐的悲剧来表现时代与社会中“真善美”被愚氓所滅的悲剧。这个主题是十分深沉和含蓄的,在课堂教学中,为了能让学生理解这株古藤萝承载着作者的思想,就是“真善美”的化身,就需要引导学生去读相关段落语句,如“每到春天,紫色的花朵开得满棚满架,引得游人和蜜蜂猬集其间,成为春天的一景。”“隐约看到一朵朵紫红色的花,颇有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意味。”“它在这里一景二三百年了,同它所依附的大树一向和睦相处。它虽阅尽人间沧桑,却从无害人之意。”通过朗读这些内容让学生去体会古藤萝“真善美”的特性,以及古藤萝被毁前后的不同情态去体悟“越美的事物被毁灭时悲剧力量就越强”,来理解季羡林对愚氓的谴责,对“真善美”的维护之情。教师若只是一味地去补充背景知识,去讲季老在“十年浩劫”中的经历,去讲本文的创作时代特点,而不让学生去踏踏实实地感悟真正的文本内容,那么学生对这种深沉的主题的理解,只能是“从云里来,依旧回到云里去”。
(二)朗读让学生对思想主旨的理解更轻深刻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通过朗读来达成对文章思想主旨的理解,这无疑是最有效的捷径。如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中苏轼自称“闲人”,这个词包含的意思多而深,很多教师在授课时总是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这种做法是欠妥当的。一方面,由于总是低估学生的能力而导致学生对文章失去兴趣;其次,教学效果持续时间短。如果让学生反复去朗读“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让学生结合苏轼自身的经历和他乐观豁达的心胸去理解“闲”的内涵,那么学生的理解必定十分深刻。
“松声、涧声、琴声、鹤声,皆声之至清者,而读书声为最。”语文课堂与其他学科课堂最明显的区别就是书声琅琅,没有朗读的语文课堂几乎不能称之为语文课。然而怎么才能将朗读的效果真正发挥出来,这就要看教师对朗读时机的把握是否到位,真正实现有效的课堂朗读,而不是毫无意义的“滥读”。
(编辑:龙贤东)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朗读;时机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人们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讲的就是朗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对各学段阅读教学提出了要求:“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的总要求。”“注意加强对学生平日诵读的评价,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感悟。”
一、朗读用在学生对文章内容不熟悉时
(一)自由地、大声地朗读
在一堂新课授课开始前,教师都有让学生阅读全文的习惯,不管是朗读,还是默读,有的教师还会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看起来是十分民主且有利于学生阅读课文,但是实际上却不然。默读或者跳读虽然能加快阅读速度,但是也伴随着出现了阅读不细致的弊端,甚至一些自制力不强的学生,在默读的过程中出现了走神的现象。所以,在初读课文时,应该要求学生朗读。由于一个班级中,学生的语文基础参差不齐,对于一篇新的文章,基础扎实的学生读得很顺利,基础薄弱的学生就可能会磕磕巴巴,前后不连贯,所以初读课文时,最好采用自由朗读的方式,而不宜全班齐读。
(二)不带任何问题地读
有很多教师在学生朗读前会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如“文章写了几件事”“文章的大意是什么”等类似的问题。教师认为这样的问题很简单,读完之后就能解决,但是却忘记了这样一个事实:学生为了能回答出老师提出的问题,必然会分散精力去关注问题的答案,将注意力放在了寻找答案中,于是朗读的效果就被弱化了。所以,让学生初次朗读课文时,不宜布置任何的问题,这样学生才能专注于文字本身,专心朗读。
二、朗读用在整篇课文教学结束时
再次梳理文本,加深对课文主旨的理解。如散文《背影》,钱理群先生在《“做”与“不做”之间》再次凸显了《背影》一文的第七段,将主题深刻地定格在“在人世艰难的年代,父子之间曾经有过的深刻的隔膜,终于被天性的爱的力量所消解、融化以后,显示出的父子之爱的伟大与永恒。”这样丰厚而深刻且极具震撼力的“人性”的力量,要求十四五岁的初中生完全理解显然是不太可能的。因此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必然要补充很多的背景知识,去逐步引导学生理解了文章的思路与情感。这样一来,文章所蕴含的内容就显得极为庞杂,而无论课堂教学中教师讲了些什么,最终还是要回归到文章本身,这个时候,朗读课文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已知的基础上再去整体感知文章蕴含的情感与哲理,既梳理了文章脉络,也能使学生加深印象。
三、朗读用在文章中出现精美语段时
(一)朗读优美词句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文章内容
平时我们要求学生读书时遇到精美的词句就进行摘抄,其实课堂教学也是如此,遇到精美的词句就应该叫学生去朗读。精美的段落、词句都具有美感,学生在朗读时也很容易受到感染,不但可以加深对课文的印象,也有助于对文章的理解。教师在进行授课时注意力总是放在文章的中心主旨上,或者是作者为了表现思想而采用的手法上,容易忽略词句恰当且优美的语句。
(二)朗读优美词句更能使学生感受到文字魅力
汉字是集音、形、意于一体的文字,本身就具备无穷的魅力,这些经过精心打造的优美词句从各方面展现了作者的审美过程和人文精神。对于阅读量本就比较匮乏的初中生来说,能在课堂上发现并去朗读这些优美的文字,就变成了语言积累的最直接途径,可以熏陶学生的情操,受到美的教育。
四、朗读用在出现承载着作者思想主旨的段落、词句时
(一)朗读让作者的思想主旨更明朗
如季羡林的《幽静悲剧》,作者通过幽径中一株古藤萝被无端砍伐的悲剧来表现时代与社会中“真善美”被愚氓所滅的悲剧。这个主题是十分深沉和含蓄的,在课堂教学中,为了能让学生理解这株古藤萝承载着作者的思想,就是“真善美”的化身,就需要引导学生去读相关段落语句,如“每到春天,紫色的花朵开得满棚满架,引得游人和蜜蜂猬集其间,成为春天的一景。”“隐约看到一朵朵紫红色的花,颇有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意味。”“它在这里一景二三百年了,同它所依附的大树一向和睦相处。它虽阅尽人间沧桑,却从无害人之意。”通过朗读这些内容让学生去体会古藤萝“真善美”的特性,以及古藤萝被毁前后的不同情态去体悟“越美的事物被毁灭时悲剧力量就越强”,来理解季羡林对愚氓的谴责,对“真善美”的维护之情。教师若只是一味地去补充背景知识,去讲季老在“十年浩劫”中的经历,去讲本文的创作时代特点,而不让学生去踏踏实实地感悟真正的文本内容,那么学生对这种深沉的主题的理解,只能是“从云里来,依旧回到云里去”。
(二)朗读让学生对思想主旨的理解更轻深刻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通过朗读来达成对文章思想主旨的理解,这无疑是最有效的捷径。如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中苏轼自称“闲人”,这个词包含的意思多而深,很多教师在授课时总是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这种做法是欠妥当的。一方面,由于总是低估学生的能力而导致学生对文章失去兴趣;其次,教学效果持续时间短。如果让学生反复去朗读“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让学生结合苏轼自身的经历和他乐观豁达的心胸去理解“闲”的内涵,那么学生的理解必定十分深刻。
“松声、涧声、琴声、鹤声,皆声之至清者,而读书声为最。”语文课堂与其他学科课堂最明显的区别就是书声琅琅,没有朗读的语文课堂几乎不能称之为语文课。然而怎么才能将朗读的效果真正发挥出来,这就要看教师对朗读时机的把握是否到位,真正实现有效的课堂朗读,而不是毫无意义的“滥读”。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