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因为对萌发生机的课堂向往,因为对游戏教学的追求,2008年8月,我结束了为期十年的教研员工作,重返课堂,带着课题开始了崭新的课堂实践。从教研员做回老师、从书桌走回课堂、从总是教室后面的听课者到走上讲台的上课者,在这途中,我的课程理念、生活方式、教研方式发生了不少的转变。
今年三月下旬,因学校与浙江省教育学院联合举办全国小学语文特级教师课堂教学峰会,我有了一次与大师切磋、交流的机会。这次,我执教的是一年级下册——《要下雨了》。
印象里最熟悉、最简单不过的老课文,却让我经历了三次不同的转变,给我带来了不少收获。
贴文本内容太近,不行
初次教学,我决定先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再抓住事情结尾,反照全文,引向课文言语的学习。请看教学片段:
师:通过上节课学习,我们知道了大雨真的下起来了!小白兔加快步子跑回家。你看,他一边跑一边喊!
生:(齐)妈妈,要下雨了!
师:小白兔怎么这么准确地知道要下雨了?他怎么这么相信要下雨了呢?
(抓住课文结尾,教师话锋一转,自然地引向课文对话部分)
师:燕子应该怎么飞过?谁来演示演示?(出示燕子图片。)
(学生拿着图片在头上飞。其余学生学着小兔子伸伸腰)
师:你看到燕子这样飞,有什么问题吗?
生:燕子今天怎么飞得这么低呀?
师:小白兔也和我们一样奇怪,于是小白兔大声喊。(出示句子:燕子,燕子,你为什么飞得这么低呀?)谁来读一读小白兔的话?
比较句子:燕子,你为什么飞得这么低呀?你这是喊吗?该怎么读?……
就这样,教师踩着课文内容的弦,按部就班地学完小白兔和燕子的对话,然后接着学习和小鱼的对话。小白兔怎么问、小鱼又怎么回答,课文中都写着呢!学生越学越没劲儿,情绪也越来越低落。到最后练习和小蚂蚁对话时,虽然有可爱的蚂蚁头饰很抢人眼,无奈学生的注意力已经转移,无心再认真投入思考和对话,整节课宣告失败。
脸火辣辣的,看来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就这样紧贴课文内容一本正经地教,已经不行了。
随意打乱文本顺序,也不行
怎么办呢?我重新钻研教材,抛开原有的方案重新备课。很快,在第一块导入时,我就找到了新办法。请看改进后的“链接课文结果,反顾课文重点段学习”教学片段:
1.视频出示课文结果,链接上节课所学内容。
师:小白兔知道要下雨了,一个劲儿往家里跑。你看,大雨真的下起来了!
(学生观看乌云密布、雷电交加以及下雨动画视频)
2.师生互动表演,创设生活情境,引向本课学习。
师:小白兔急匆匆地跑回家,他的妈妈拿着雨伞正要出门去接他,他们之间发生了有趣的对话。下面,我是兔妈妈,谁来当小白兔?
生:(模仿敲门状)妈妈,妈妈,开开门!
师:(开门,手执雨伞)孩子,你可回来了!妈妈担心极了!正想拿雨伞去接你呢!
生:(把篮子放在一边)我知道要下雨了!
师:哦?这么聪明!你怎么知道要下雨了?
生:是小燕子、小鱼他们告诉我的。(师生一起按顺序贴出三个小动物图片)
师:真的?他们告诉你什么了?你能说给妈妈听听吗?
生:能!
师:你先下去,老师待会儿再请你说。谢谢你!(转头问大家)你们知道吗?
生:(纷纷举手)知道!知道!
师:他们告诉了小白兔什么呀?请小朋友们自己再读一读课文,用“——”画出燕子、小鱼、蚂蚁说的话。
这样的角色置换表演,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符合孩子想象需要,激起了强烈的阅读期待。学生纷纷拿起笔来,在明确的任务驱动下,主动找出了三种动物说的话。这样的教学可谓得心应手,不着痕迹。
但是,问题马上又来了。在出示燕子、小鱼、蚂蚁说的话以后,我请他们自己读一读,说一说“ 正忙着 ”,并且分别板书:捉虫子、透透气、搬东西。接下来,我让学生集体讨论燕子低飞捉虫、小鱼出来透气、蚂蚁高处搬东西的原因。在学生自由讨论的同时,穿插学习这三种小动物说的话,弄清他们要这样做的原因。学生一旦离开了文本,思绪也就由不得你掌握了。时间已经过了近一半,我的额头开始冒汗,像一个装运工,我忙着调换课件上的图片、动画、句子,忙着穿插学习重点内容——燕子的话和小鱼的话。在学生基本弄清原因以后,我再折回教小白兔的两次问话,并引导学生抓住一“喊”一“问”,读出不同。
接着,我又出示两组对话图片,请学生自主分配角色,读好文中两组对话,同时体会小白兔的心情变化。学生在其中不断地变换角色,一会儿当小白兔、一会儿当燕子、当小鱼、当蚂蚁,几种小动物说的话也被我拉过来、拉过去,最后连我自己都有些糊涂了。原本很清晰的教学思路,创设情境、原因、对话朗读、串联情境、运用拓展,如今全乱了。顺学而导变成了胡引乱导!
经历了两次伤筋动骨的折腾,我终于明白,像这一类叙述性很强的课文是不能任意打乱行文顺序随手拈来、任意发挥的。我没必要放弃行文内在规律,刻意翻新,这样的结果只能是自讨苦吃。我不断地问自己:是否在努力体现新课程理念的同时忘记了根本?是否在追求精致完美的同时丢失了简单淳朴?这是怎样的一种得不偿失?于是,我重新静下心来,进入第三次备课。
返璞归真才是真
这一次我吸取前两次的成功经验,在课的开始从结果出发反顾前文,创设情境学习课文,激起全体学生的求知欲望。接着,我把小动物们在要下雨时出现异常表现的原因与两次分角色对话朗读巧妙整合,以小白兔心情变化为线索品读全文,最后进行适度的拓展、运用,结果课堂效果大大增强。
请看学生找出三只小动物说的话后,教师实施的片段教学:
师:要下雨了,他们为什么会忙着做这些呢?你知道燕子为什么要忙着捉虫子吗?
(这一次我不放任自流,让学生自由发挥,爱说哪儿就说哪儿了,该引导的时候马上引,该教的时候直接教,别绕道太远)
师:是啊。燕子说的话很长,但是一句一句说得很有条理。你看!(点击PPT)
要下雨了
↓
空气很潮湿
↓
虫子的翅膀沾了小水珠
↓
虫子飞不高
↓
我正忙着捉虫子呢
我们连起来再读一读。这是我们学到的最长的话,记住顺序了吗?
(教师在学生读通顺的基础上,很自然地运用了角色置换游戏,学生的情绪在情境里被唤醒,在竞争和激励中被鼓舞、被激发,朗读、理解、倾听、表演等多种能力同时得到了有效的滋养,可谓教学有效、游戏无痕。)
师:小白兔相信燕子说的话吗?
生1:不相信。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1:相信的话就不会去问小鱼了。
生2:下面有一句话:“是要下雨了吗?”所以我知道他不相信。
师:你们能联系下文来读课文,真了不起。
师:那小白兔又是怎么问小鱼的呢?
(学生读小鱼的问话)
师:你知道小鱼为什么出来透透气吗?
生:小鱼在水里“闷得很”。
师:我们一起来体验体验“闷”的味道。
(引导学生手捏鼻子,吸一大口气,然后憋住不呼气,憋一小会儿再松手)
师:什么感觉?
生1:难受极了。
生2:觉得快憋死了。
生3:喘不过气来。
师:下雨的时候,空气中的氧气减少,水里的氧气就更少了,小鱼就会透不过气来。“闷得很”就是怎么样?
生:就是很闷很闷。
(在这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来读一读,学生的体会自然就深刻了。接着引导同桌互读,一人读,一人问。读着读着,学生自然又有了新的发现)
师:这还是一只怎样的小白兔?
生1:爱关心人。
师:请你读一读。
生2:善良。
师:也请你读一读。
师:这下子小白兔心里相信了吗?
生:相信,因为小白兔连忙挎起篮子往家里跑。
师:你会联系下文学习了,真好。
(在小白兔碰到蚂蚁,并把下雨的消息告诉蚂蚁时,学生内化并及时运用了前面所学的知识,多么令人惊喜)
生1:小蚂蚁,小蚂蚁,你快回家吧,要下雨了。
生2:小蚂蚁,小蚂蚁,赶快跑啊,小鱼、燕子都说要下雨啦!
……
脑科学最新研究表明,儿童的思维水平具有情境性、完整性,他们更多是通过认图式来记忆的。最后的教学对应开头,串联情境,适度扩展,使学习的情境更完整,认知的过程更清晰,思维更深入。
距离产生美,此话一点不假。我们可以创新,但是不能远离文本,要尊重文本呈现的内在规律;我们可以创新,但是心里不能没有孩子,要尊重相应年龄阶段特定的认知规律。相信随着课堂实践的深入,我们的认识会更科学、更完善。
今年三月下旬,因学校与浙江省教育学院联合举办全国小学语文特级教师课堂教学峰会,我有了一次与大师切磋、交流的机会。这次,我执教的是一年级下册——《要下雨了》。
印象里最熟悉、最简单不过的老课文,却让我经历了三次不同的转变,给我带来了不少收获。
贴文本内容太近,不行
初次教学,我决定先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再抓住事情结尾,反照全文,引向课文言语的学习。请看教学片段:
师:通过上节课学习,我们知道了大雨真的下起来了!小白兔加快步子跑回家。你看,他一边跑一边喊!
生:(齐)妈妈,要下雨了!
师:小白兔怎么这么准确地知道要下雨了?他怎么这么相信要下雨了呢?
(抓住课文结尾,教师话锋一转,自然地引向课文对话部分)
师:燕子应该怎么飞过?谁来演示演示?(出示燕子图片。)
(学生拿着图片在头上飞。其余学生学着小兔子伸伸腰)
师:你看到燕子这样飞,有什么问题吗?
生:燕子今天怎么飞得这么低呀?
师:小白兔也和我们一样奇怪,于是小白兔大声喊。(出示句子:燕子,燕子,你为什么飞得这么低呀?)谁来读一读小白兔的话?
比较句子:燕子,你为什么飞得这么低呀?你这是喊吗?该怎么读?……
就这样,教师踩着课文内容的弦,按部就班地学完小白兔和燕子的对话,然后接着学习和小鱼的对话。小白兔怎么问、小鱼又怎么回答,课文中都写着呢!学生越学越没劲儿,情绪也越来越低落。到最后练习和小蚂蚁对话时,虽然有可爱的蚂蚁头饰很抢人眼,无奈学生的注意力已经转移,无心再认真投入思考和对话,整节课宣告失败。
脸火辣辣的,看来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就这样紧贴课文内容一本正经地教,已经不行了。
随意打乱文本顺序,也不行
怎么办呢?我重新钻研教材,抛开原有的方案重新备课。很快,在第一块导入时,我就找到了新办法。请看改进后的“链接课文结果,反顾课文重点段学习”教学片段:
1.视频出示课文结果,链接上节课所学内容。
师:小白兔知道要下雨了,一个劲儿往家里跑。你看,大雨真的下起来了!
(学生观看乌云密布、雷电交加以及下雨动画视频)
2.师生互动表演,创设生活情境,引向本课学习。
师:小白兔急匆匆地跑回家,他的妈妈拿着雨伞正要出门去接他,他们之间发生了有趣的对话。下面,我是兔妈妈,谁来当小白兔?
生:(模仿敲门状)妈妈,妈妈,开开门!
师:(开门,手执雨伞)孩子,你可回来了!妈妈担心极了!正想拿雨伞去接你呢!
生:(把篮子放在一边)我知道要下雨了!
师:哦?这么聪明!你怎么知道要下雨了?
生:是小燕子、小鱼他们告诉我的。(师生一起按顺序贴出三个小动物图片)
师:真的?他们告诉你什么了?你能说给妈妈听听吗?
生:能!
师:你先下去,老师待会儿再请你说。谢谢你!(转头问大家)你们知道吗?
生:(纷纷举手)知道!知道!
师:他们告诉了小白兔什么呀?请小朋友们自己再读一读课文,用“——”画出燕子、小鱼、蚂蚁说的话。
这样的角色置换表演,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符合孩子想象需要,激起了强烈的阅读期待。学生纷纷拿起笔来,在明确的任务驱动下,主动找出了三种动物说的话。这样的教学可谓得心应手,不着痕迹。
但是,问题马上又来了。在出示燕子、小鱼、蚂蚁说的话以后,我请他们自己读一读,说一说“ 正忙着 ”,并且分别板书:捉虫子、透透气、搬东西。接下来,我让学生集体讨论燕子低飞捉虫、小鱼出来透气、蚂蚁高处搬东西的原因。在学生自由讨论的同时,穿插学习这三种小动物说的话,弄清他们要这样做的原因。学生一旦离开了文本,思绪也就由不得你掌握了。时间已经过了近一半,我的额头开始冒汗,像一个装运工,我忙着调换课件上的图片、动画、句子,忙着穿插学习重点内容——燕子的话和小鱼的话。在学生基本弄清原因以后,我再折回教小白兔的两次问话,并引导学生抓住一“喊”一“问”,读出不同。
接着,我又出示两组对话图片,请学生自主分配角色,读好文中两组对话,同时体会小白兔的心情变化。学生在其中不断地变换角色,一会儿当小白兔、一会儿当燕子、当小鱼、当蚂蚁,几种小动物说的话也被我拉过来、拉过去,最后连我自己都有些糊涂了。原本很清晰的教学思路,创设情境、原因、对话朗读、串联情境、运用拓展,如今全乱了。顺学而导变成了胡引乱导!
经历了两次伤筋动骨的折腾,我终于明白,像这一类叙述性很强的课文是不能任意打乱行文顺序随手拈来、任意发挥的。我没必要放弃行文内在规律,刻意翻新,这样的结果只能是自讨苦吃。我不断地问自己:是否在努力体现新课程理念的同时忘记了根本?是否在追求精致完美的同时丢失了简单淳朴?这是怎样的一种得不偿失?于是,我重新静下心来,进入第三次备课。
返璞归真才是真
这一次我吸取前两次的成功经验,在课的开始从结果出发反顾前文,创设情境学习课文,激起全体学生的求知欲望。接着,我把小动物们在要下雨时出现异常表现的原因与两次分角色对话朗读巧妙整合,以小白兔心情变化为线索品读全文,最后进行适度的拓展、运用,结果课堂效果大大增强。
请看学生找出三只小动物说的话后,教师实施的片段教学:
师:要下雨了,他们为什么会忙着做这些呢?你知道燕子为什么要忙着捉虫子吗?
(这一次我不放任自流,让学生自由发挥,爱说哪儿就说哪儿了,该引导的时候马上引,该教的时候直接教,别绕道太远)
师:是啊。燕子说的话很长,但是一句一句说得很有条理。你看!(点击PPT)
要下雨了
↓
空气很潮湿
↓
虫子的翅膀沾了小水珠
↓
虫子飞不高
↓
我正忙着捉虫子呢
我们连起来再读一读。这是我们学到的最长的话,记住顺序了吗?
(教师在学生读通顺的基础上,很自然地运用了角色置换游戏,学生的情绪在情境里被唤醒,在竞争和激励中被鼓舞、被激发,朗读、理解、倾听、表演等多种能力同时得到了有效的滋养,可谓教学有效、游戏无痕。)
师:小白兔相信燕子说的话吗?
生1:不相信。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1:相信的话就不会去问小鱼了。
生2:下面有一句话:“是要下雨了吗?”所以我知道他不相信。
师:你们能联系下文来读课文,真了不起。
师:那小白兔又是怎么问小鱼的呢?
(学生读小鱼的问话)
师:你知道小鱼为什么出来透透气吗?
生:小鱼在水里“闷得很”。
师:我们一起来体验体验“闷”的味道。
(引导学生手捏鼻子,吸一大口气,然后憋住不呼气,憋一小会儿再松手)
师:什么感觉?
生1:难受极了。
生2:觉得快憋死了。
生3:喘不过气来。
师:下雨的时候,空气中的氧气减少,水里的氧气就更少了,小鱼就会透不过气来。“闷得很”就是怎么样?
生:就是很闷很闷。
(在这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来读一读,学生的体会自然就深刻了。接着引导同桌互读,一人读,一人问。读着读着,学生自然又有了新的发现)
师:这还是一只怎样的小白兔?
生1:爱关心人。
师:请你读一读。
生2:善良。
师:也请你读一读。
师:这下子小白兔心里相信了吗?
生:相信,因为小白兔连忙挎起篮子往家里跑。
师:你会联系下文学习了,真好。
(在小白兔碰到蚂蚁,并把下雨的消息告诉蚂蚁时,学生内化并及时运用了前面所学的知识,多么令人惊喜)
生1:小蚂蚁,小蚂蚁,你快回家吧,要下雨了。
生2:小蚂蚁,小蚂蚁,赶快跑啊,小鱼、燕子都说要下雨啦!
……
脑科学最新研究表明,儿童的思维水平具有情境性、完整性,他们更多是通过认图式来记忆的。最后的教学对应开头,串联情境,适度扩展,使学习的情境更完整,认知的过程更清晰,思维更深入。
距离产生美,此话一点不假。我们可以创新,但是不能远离文本,要尊重文本呈现的内在规律;我们可以创新,但是心里不能没有孩子,要尊重相应年龄阶段特定的认知规律。相信随着课堂实践的深入,我们的认识会更科学、更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