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学习”彰显课堂活力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X227669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己酿的酒最甜”,强调的是做好自己能做的事情就会带来成功的喜悦和幸福。将俗语的哲理运用到教学中,就是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既是新课程理念的核心,又是对语文本质规律的理解和把握,语文能力需要学习者在自主探究的实践中发展提高,因此语文教学必须有学生自主的探究摸索、积累建构的过程。自主学习是语文学习的标志性特征,又是现代教育理念的体现,更成为现代教育改革的方向,因此我们有必要在传承的基础上,在新课改理念下作深入地探讨。
  自主学习倡导的是一种知道学,爱好学,乐于学的学习自觉性,关键点是自主精神,培养的是自主意识。但在高中新课改的教育教学运作中,仍大量存在以知识传授为中心,以灌输为基本方式,以知识再现能力为终极目标的现象。面对高中新教材,学生感到很新鲜,但受应试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式的影响,学生在新的知识面前缺少主动性,自主性,常常不会主动去探讨研究;教师在教学中也感到茫然不知所措,改来改去,依然是“穿新鞋,走老路”。在此现状下,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如何在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中体现实施,使师生养成具有鲜明自主探究意识的教风学风,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使每个学生得到最优化的发展,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这是摆在我们每个走进新课改的语文教师必须研讨的问题。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于教学生学”,如何贯彻这些理念,最重要的途径就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角,在积极主动中,调动自身的学习潜能,进行自主学习。
  一、体验感悟,读是关键
  教学要加强诵读,以便进入文本情景,积累存储语言知识和情感体验感悟。在语文课堂上,平时的习惯性积累很重要,课前的预习不可少,诵读先行。自主学习的前提条件是必须具备一定的语言感悟,没有诵读,感悟从何而来?读得多,记得多,感悟的思维才能打开。所以中学阶段,要多背诵积累一些文质兼美的诗文。增加学生的语言库存,这对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实现终身的自主学习是大有好处的。
  “读”是学生自主学习的着眼点,对于具体的语文教学来讲,声情并茂的诵读是必不可少的先导活动,读要贯穿文本教学的始终,当然读的形式根据教学的需要可灵活运用。读的过程是学生对文本内蕴主动建构的过程,是事物的形状、特征,人物的表情、动作等在学生内心逐渐生成,想象再现文本,进行二次创作的过程。所以,读的活动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首要任务。学生有了自读感悟,他们的内心世界就多了几缕明媚的春光,语文的课堂也就有了活力。
  二、激活思维,钻研提升
  进入文本鉴赏教学时,要创设情景,要有研究讨论的氛围,教师还要不时点拨启发。诗词曲文的鉴赏教学,导入是十分重要的,可利用多媒体的演示、音乐渲染、角色的表演、想象描述等活动进行,使师生共同进入文本那种形象化的真切情境之中,通过文本语言与活动、图片等的对应互动中获得直觉的综合的理解鉴赏,从而实现学生由形象化的感悟到理性的思考,达到自主学习质的飞跃。在这一活动中,课文的内容要点还是在老师的启发点拨下,原生态地体验感受思考,而后由学生独立提炼,加工整理为好。因为,这既是在教读课文,也是在严格适时地训练语言能力。自主的体验、感受、想象、联想、思考、感悟,比展示现成的结论要好得多,它没有剥夺学生的思辨、提炼、加工和整合的语文实践过程。有时课堂甚至会出现激烈争论局面,这正是探究的可贵点,也是课堂活力生机所在,教师的点拨启发更是一场及时雨。总之,一节课,通过各种学习情境,通过自主尝试,合作交流,探究钻研,对文本中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归纳抽象概括等思维加工,得出了相应的思维成果,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新课改提倡探究。我们的教学也应有探究意识,尝试让学生自己设计问题,确定目标,不必拘泥僵化的现成答案,给学生充足的自主探究空间,让情境体现的非理性活动与研究讨论的理性活动和谐统一,促使学生学习自主性的生成。研究讨论,发散思维,点拨启发是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最重要环节,是语文能力提升的必要步骤。
  三、方法灵活,读写并进
  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达到知识应用能力的迁移,自主学习创造性成果的展示。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还必须通过具体的运用来展示,真正体现学以致用。课堂应成为学生自主学习成果展示的场地。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后边的教学活动中去,知识才能活,发散思维,迁移能力才能训练,教师要利用阅读教学获取的知识和情感认识,促进写作教学,以读带写。有人说:“一个人语文能力的高低,不取决于他语文知识掌握的多少,而在于它是否坚持了多读多写这一最基本也最重要的语文学习方法。”我认为这句话是切中语文教育的弊端的。方法多样,读写并进,将写作练习化解到课堂的片段训练中,不失为一种减少学生厌倦感的方法。教师在课堂上恰当有序的引导是非常必要的,要大胆地放,让学生畅所欲言,只要能自圆其说,言之有理就可肯定。教师的“引”要有明确的目的,要因人而异,因文而异。
  以下几种比较鉴赏是很适用的自主探究学习拓展式读写训练形式:
  对同篇文章不同评价。教材大多数篇目有“探究讨论”练习,后接“相关链接”,有的是对创作背景缘起的介绍,有的是后人对选文的相关论述,有的是与文本相关的选读作品。具体教学时大多数教师对此不予重视,让学生自己看看,不了了之。其实这是我们指导学生拓展延伸,深挖教材内涵,学会比较鉴赏的最佳材料,要引起高度重视。练习时灵活运用材料,通过学生的思考,试着对同篇文章作出不同的评价,形成多角度看问题的能力,提升思辨性。
  不同文章一同比较。新课程教材选修与必修有紧密的联系,如必修《鸿门宴》同选修《垓下之围》,项羽都是其中的主人公,教学时进行比较鉴赏,同时拓展,指导学生概括整理《史记》人物刻画的特点,全面分析项羽、刘邦等人的个性特征,有写作需求的随堂练习写历史人物短评。像这样随文本鉴赏的写作练习可进行的素材有很多,以小作文的形式让学生灵活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大多数同学由于有对文本的自主学习探究积累的底蕴,所以喜欢写,有感而发,小习作各具特色,有独到的思考感悟,言之有物,言之有情,言之有理,这种写作训练,是一种提升感悟能力和表达水平的有效途径。教材中还有许多同体裁题材文章的比较鉴赏,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与《长恨歌》,杜甫的《蜀相》与陆游的《书愤》等,鉴赏时要具有高屋建瓴的意识,充分挖掘教材资源,整合归类,通过引导学生自我的钻研、探究、感悟,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特别是比较阅读能力,同时将他们比较之后独到的体验认识,诉诸笔端,达到阅读和写作的双提升。
  新课改的理念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改变陈旧落后教学观念,想法设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达到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学习语文、运用语文、享受语文的目的,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发展奠定基础,这是我们做教师定要乐而为之的事业。让课堂的主人读思说写结合,课堂深层次的活力才能彰显,从而真正体现课改促高考,高考随课改,两者相得益彰。
其他文献
听、说、读、写能力是语文素质重要构成因素,也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任务。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听说读写的训练,都很重要,听也是读,用耳朵来读;说也是写,是用嘴写;读也是听,用眼睛听;写也是说,用笔来说。”要有效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说话表达能力的培养是轻视不得。然而怎样来培养学生“说”的能力呢?  一、创设和谐语境,重视课前说话训练  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多是“不敢说”。究其原因,一是传统教
艾默生过程管理启动全球服务计划,旨在加强为客户提供支持服务。2012年,艾默生在全球374个服务中心的基础上,新建8个全方位的服务机构,工作人员皆经过专业培训和认证。在未来
学起于疑。高中语文教师引导学生学会质疑,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至关重要。笔者针对当前高中语文课堂共有的“填鸭式、被动式”教学模式,提出在课堂中创设问题情境的途径与方法。  一、通过身边熟悉的人来创设问题情境  高中课本中的文章都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它从艺术的高度反映了现实生活。学生阅读课文就是一种再创造,通过自己的质疑、释疑来获得学习的进步。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紧密联系
故障现象:一辆一汽-大众迈腾轿车,装备了1.8LTSI发动机。行驶里程800km。据用户反映,该车在凉车起动时非常难着车,起动机能够正常工作,就是不能着车,同时仪表上的多功能显示屏显示电
介绍了开式及闭式阀侧引线的发展情况及国产化设计、制造、电场计算和对比分析等内容。目前,闭式、开式阀侧引线已经在多台换流变压器上成功使用,各项指标的实测值均满足协议要
带有ABB标识的全新涂装列车亮相达沃斯,为ABB与瑞士最大私营铁路公司之间的百年合作喝彩由瑞士最大私营铁路公司雷蒂亚铁路公司运营的Allegra系列双电流制动车组由于配备了AB
进入21世纪,全球经济发展呈现出了新的态势,各行业各领域都在积极地寻求有效和可持续的发展模式,早在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以后,“环境保护”这一术语便被广泛的采用,时至今日
西门子冶金技术部近日收到来自一家中国钢铁企业订购两条Arvedi无头带钢生产线(ESP)的订单。与传统铸轧工艺相比,新铸轧设备的能耗和相关成本将降低45%,意味着CO2排放量将大幅度降
作文与相亲,风马牛不相及。但中考、高考应试作文却与相亲有异曲同工之妙。  相亲,讲究的是短时间内给彼此留下美好印象,这十分关键,它为以后能否进一步交往起决定性作用。中考、高考应试作文同样如此,中考、高考作文阅卷受人力、物力限制,一般一篇作文批阅在两三分钟之间。如此短的时间,怎么样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球,给你打高分,这与相亲怎么样在短时间引起对方的注意和好感,从而进一步交往的道理是一样的。  为了给对方
美,是不灭的,因为她是永恒的。一、美之吾解本人认为美是可观、可闻、可触、可味、可悟、可人的意象或物象,可获得心身的享受。即"六可"说。"可"在《庄子·天运》里解析为"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