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博风建筑分别于2012年和近期完成了位于嘉定远香湖公园和德清下渚湖公园的两个公厕项目.文章介绍了这两个项目设计时的思考过程,解读设计如何回应“创造内外连续感”这一基本命题.作者认为当下常见的为建筑进行赋型或者基于某一个设计条件进行“科学的”正向推导的设计方法会使建筑相对于人呈现出一种客体化的状态,消解人与建筑之间最基本的使用关系与相关体验.作者提出从使用者与建筑的基本使用关系相关的体验角度,在总体上对设计进行把握的设计方法.
【机 构】
: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上海博风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上海博风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博风建筑分别于2012年和近期完成了位于嘉定远香湖公园和德清下渚湖公园的两个公厕项目.文章介绍了这两个项目设计时的思考过程,解读设计如何回应“创造内外连续感”这一基本命题.作者认为当下常见的为建筑进行赋型或者基于某一个设计条件进行“科学的”正向推导的设计方法会使建筑相对于人呈现出一种客体化的状态,消解人与建筑之间最基本的使用关系与相关体验.作者提出从使用者与建筑的基本使用关系相关的体验角度,在总体上对设计进行把握的设计方法.
其他文献
在冰雪产业与科学技术的双重驱动下,冰雪建筑创新成为顺应时代发展的迫切需求.文章从建筑的“人工自然”本质入手,分析冰雪建筑这一特殊建筑类型中自然、建筑与人三者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基于冰雪建筑与生俱来的自然属性,结合新型冰壳建筑,从材料、结构和建造三方面,阐释在冰壳建筑创新过程中,环境要素、物质属性和艺术表达相互融合所表现出的与传统冰雪建筑一脉相承的自然智慧,进一步提出冰雪建筑“自然而然”的建筑设计理论框架、建构数字集成的设计体系,并介绍了相应的关键技术研究进展.最后,文章结合第22届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冰雪建筑
随着当下数智时代的来临,基于计算性设计思维的数字建筑设计表达范式正在促使传统建筑形态建构与环境物质呈现技术不断迭代,并向基于“形式/性能”的多元与聚合的建筑智能化设计工作流迈进.受复杂性科学理论的影响,依托数字技术应运而生的“智能生成”设计在极大程度上实现了“形式性”和“物质性”的高度统一.文章旨在以环境物质性能的视角,探讨一套整合了形状生成语法、多目标优化、进化式算法的自我回馈的建筑智能生成设计工作流.该设计流面向梳理与解决静态建筑物质空间形式与动态环境物质性能之间的复杂关系与矛盾,为未来可持续城市与建
明代是园林绘画发展演变的重要时期,“画”与“图”是贯穿其间的一对重要概念,与其他多对概念——写意与写实、精神性与功能性、抽象艺术与具象艺术等相关联.沈周《虎丘十二景图》为明代园林绘画的早期作品.文章通过对图名、景名、景序、绘制时间和背景的讨论,明确其作为功能性绘画的定位;进而从园林绘画发展的角度,分析这套图册在描绘实景、展示景致连续性和整体性等方面进行的探索.《虎丘十二景图》体现了对“图”的重视,引导并启发了此后画家的创作,对于明代园林绘画的发展具有奠基和开拓意义.
虎丘作为邑郊理景的典范具有独特的地形地貌,环千人石区域则集中体现了理景之要义.文章聚焦于虎丘环千人石区域的景观与空间,借助图像分析、史料梳理、现场踏勘及相互检证的方法,剖析现状特征与理景要点,识别自然与人为地形的不同,梳理分析地形的变化与空间分隔的产生,进而阐明景观与空间格局的变化,揭示其理景形成的若干要点.可以发现,人为营造活动造成的地形与空间的衍变,使环千人石区域呈现了从“山林”到“园林”的转变.
嘉兴火车站区域有着重要的历史沉淀,同时也有多类城市空间与功能要素在此交融.面对该区域的整体更新,设计师尝试梳理各类时空要素,并从多层面、多维度进行多要素的整合,以期实现整个区域的场所重塑.
文章从“火车站”这一建筑类型的历史出发,对MAD建筑事务所的新作嘉兴火车站展开解读.传统意义上的火车站是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产物,而嘉兴火车站通过引入“公园”这一类型,实现了对工业化空间秩序的瓦解.更进一步地,项目通过对纪念性的表达及消解、基础设施综合体的工业性特征与日常生活及消费空间对其的渗透,完成了对“火车站”这一源自工业革命时期的建筑类型的重新定义.正如后现代城市空间一般,新的火车站成为了一系列具有差异性甚至是即兴发生的活动与事件的空间框架.
虎丘是苏州最富盛名的名胜地之一,通过不断的维护修缮,数百年内保持着结构的稳定性和自然演进的更新方式.虎丘山顶一直以雄伟的云岩禅寺著称,也是远眺苏州全景之所.清初,为迎接康熙皇帝第六次南巡,在寺院的基址上规划建造了康熙行宫,从而改变了数百年的山顶格局.此后在整个18世纪,山顶空间在“侵入—反应—重构”的动态模式中变得日益政治化,物质性的纪念物取代了过去明代指示性的风景.在这一进程中,空间的认知在文献中逐渐形成了.通过梳理文献及绘画,文章厘清了这一事件前后的格局演变,并试图探讨“空间性”认识是如何在这一进程中
文章聚焦于罗宇杰建筑事务所的作品——浙水村自然书屋的结构设计与建造策略,结合对建筑师的采访,剖析设计思路.建筑师从自然地形出发,采用以木结构为主导的装配式建造方式,轻介入乡村环境,通过建筑界面的空间化和功能的多义化,在极短的时间内,在极小的场地中,用简约的建筑构件,将村庄的边缘场所转化为一处自然教育空间.
中国美术学院良渚校区是中国美术学院在杭州的第三个校区,建成后将容纳全部设计学科,师生规模达4000人.非常建筑的主持建筑师张永和基于他自身的设计与教学经验,以及对未来设计教育体系的理解,为良渚校区设计了“绵延多义、居学一体”的教学空间,协调和满足了项目对“多快好省”的要求,并通过设计中对百年现代建筑史的语言呼应,使得良渚校区自身成为设计教学的高能现场和不言之教.
21世纪以来,伴随着材料技术与数字技术的发展,织物材料正在经历一场重要的计算性转变.这场转变为建筑师提供了强大的设计自由度及物质掌控力,使织物成为了建筑师对物质世界进行编码的重要媒介,并为建筑创新提供了不断扩大的可能性.为了更好地阐释织物的计算性转变及其带来的建筑创新潜力,文章结合作者及相关学者的研究,梳理了织物编码技术的发展,并阐述了计算性织物的编码方法及相关的建筑应用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