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紫砂壶“奋飞”的光素之美和文化内涵

来源 :江苏陶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uoj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紫砂光素器是一种更纯粹、更抽象的紫砂器型,带给我们简约之美,把紫砂艺术的传统技艺和紫砂艺人的思想情感不加装饰地表现出来,让我们能够把聚焦的目光更集中于紫砂壶本身,更加能够体会到紫砂艺术的无穷魅力,从而感受到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紫砂作品“奋飞壶”就是在“简约而不简单”的指导思想的引导之下,壶嘴、壶身、壶把的设计特别的舒展大气,壶钮的设计抽象而又带有现代艺术的气息,宛如奋力飞行鸟类的脖颈一般,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在传统技艺和现代艺术审美完美结合的同时,我们在喝茶品茗的过程之中,更加能够感受到蕴含其中翱翔天下的愉悦之感。
  关键词  紫砂壶;奋飞;光素之美;文化内涵
   中国传统艺术包罗万象、涵盖广泛,其中我们最为熟悉的就是书法、绘画等等,作为中国独有的书法艺术,不仅仅展示了汉字之美,更重要的是把我们国人的精气神韵也蕴含其中,让我们可以欣赏到历史的厚重和创作者的性格特征。宜兴紫砂艺术亦是如此,作为从窑工们冲泡茶叶的实用器型开始,紫砂壶逐步升华成为了一种精美的艺术品,与书法、绘画等等形式的结合可谓是功不可没。然而,还有一种更纯粹、更抽象的紫砂器型,带给我们简约的光素之美,把紫砂艺术的传统技艺和紫砂艺人的思想情感不加装饰地表现出来,让我们能够把聚焦的目光更集中于紫砂壶本身,更加能够体会到紫砂艺术的无穷魅力,从而感受到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1  紫砂壶“奋飞”的光素之美
   紫砂作品“奋飞壶”在设计的过程之中力求简约,同时具有非常高超的技艺水准,特别考验紫砂匠人的传统基本技能,所谓的扁而立的特征在这把壶中展示得淋漓尽致。此壶壶身扁圆,腹部宽阔,用来冲泡绿茶也是非常的合适;壶嘴、壶把仿佛从壶身自然长出一般,线条的流畅、衔接的融洽程度令人叹为观止,壶嘴微微上扬,修长隽永,出水非常的爽利;壶把则圈卷自然,非常的宽阔,端起来特别舒适;壶盖压合壶口,严丝合缝,气密性良好。最能够代表此壶主题的点睛之笔就是壶钮的设计,看起来非常简单随意地一勾,却彰显出作者对于整体器型的把控和空间的掌握,从细细的端部到最后压合壶盖之上,气势逼人,呈现出一种奋力飞翔、一往无前的大无畏精神。在设计和制作此壶的过程之中,沉迷于紫砂历史之上许多的经典光素器,充分地把紫砂泥料的质感和纹理天然地展示出来,于是自己也在临摹古人的基础之上,希望能够利用明针的功力把青灰泥的特点呈现出来。这件紫砂作品“奋飞壶”(见图1)就是在“简约而不简单”的指导思想的引导之下,壶嘴、壶身、壶把的设计特别的舒展大气,尽管看起来没有什么多余的装饰,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之中能够实实在在地体会到那种得心应手。壶钮的设计抽象而又带有现代艺术的气息,宛如奋力飞行鸟类的脖颈一般,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在传统技艺和现代艺术审美完美结合的同时,我们在喝茶品茗的過程之中,更加能够感受到蕴含其中翱翔天下的愉悦之感。
  2  紫砂壶“奋飞”的文化内涵
   飞翔,是我们人类最希望掌握的技能之一。在历史上,我们最具有代表性的图腾“龙”的技能之中,飞翔就是其中之必选项,我们对于天空的向往由来已久,大儒庄子在《逍遥游》中记载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用我们现代的语言翻译的意思是:鹏往南方的大海迁徙的时候,翅膀拍打水面,能激起三千里的浪涛,环绕着旋风飞上了九万里的高空,乘着六月的风离开了北海。作者用充满了无穷的想象力和浪漫主义色彩的手法,把鹏这种神奇飞鸟天马行空地带给我们,直到今天依然具有深刻的影响。在紫砂艺术的作品之中,用来表现飞翔这个概念的艺术作品也非常之多,我们比较熟悉的有“神鸟壶”,陶刻的装饰上面也是把雄鹰展翅等等的元素结合起来,让我们感受到飞翔不仅仅是一种技能,更是我们人类精神和内心深处的向往,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中,隐忍、内敛、低调一直是所倡导的美德,所以无论是在仕途之中还是归隐山林,都是一种闲散的修炼和脚踏实地的勤奋工作,但是内心深处我们总有一种“并负垂天翼,俱乘破浪风”的期待,于是创作了这把“奋飞壶”,以不显山、不露水的光素器形态,把我们古人几千年来向往的奋力飞翔的概念表现出来,最重要的是在继承紫砂壶实用为先的基础之上,几个关键元素的设计简直浑然天成,有一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贴切,也让我们充分地了解到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启迪我们在以后的生活之中奋力前行、飞翔九州。
  3  结  语
   对于刚开始入门的壶友来说,外形是最为关注的元素之一,其中包括壶形设计本身的繁复程度和陶刻的装饰,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把玩之后,最终还是回归到最初的、最能够凸显紫砂质地、紫砂艺人技艺的光素器之中,这样才能够回归到玩壶的初衷,能够纯粹地感受到紫砂艺术带给我们的无尽快乐。
  参 考 文 献
  [1]孙悦.缓缓流动的玉珠--从“掇只壶”观紫砂壶的光素之美[J].艺术时尚:理论版,2014(10):245.
其他文献
陶瓷文化艺术源远流长,历经时代的变迁留下了每个时代特有的文化印记与艺术气息,总能让后来者辨识其古老而又焕发着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独特魅力。仿古瓷的出现首先源于市场上流通的古陶瓷真品少,文人的品评吸引了一批人的关注。历代帝王的喜好更推动了仿古瓷的制作,加上外国对中国文物的疯狂收购与掠夺,促进了仿古瓷市场发展,终其原因是物以稀为贵。
摘 要 紫砂泥良好的可塑性结合全手工成型,使宜兴的紫砂艺人可以充分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为我们奉献许多精妙绝伦的艺术作品,直到今天依然熠熠生辉、影响深远。从整体来看紫砂艺术作品“束柴三友壶”,作者在传统经典之上更加凸显出整体的简约明朗,全器浑若天成、和谐大气、构思巧妙、工艺精湛。“束柴三友壶”成为了来许多紫砂仿生器临摹的对象,也是一代又一代的紫砂艺人必须学习的器型之一,除了要学习它的紫砂技艺之外,更
摘 要 有名茶的地方自然也有着称手的茶具相匹配,紫砂泥料就蕴藏在这片土地之下,宜兴的紫砂艺人把自己聪慧的头脑和巧妙的技艺运用其中,演绎出了一件件巧夺天工、包罗万象的紫砂艺术品,让我们在喝茶品茗的过程之中,还能够感受到其中的匠心独运和浓郁的文化内涵。从整体上来看这件紫砂艺术作品“灵犀壶”,主要的特点就是淡化了它的实用功能,壶嘴的开口非常的巧妙和隐蔽,而注重了艺术形式的表现和对于当下艺术设计潮流的迎合
在一把小小的紫砂壶之中,我们可以看到日月星辰,看到山水连绵,看到世间百态,看到参禅悟道,许多的壶友在其中找到了内心深处的共鸣.在今天,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我们对于茶文化的
一把“荷塘情趣提梁壶”充分运用夏天田园的味道,承载于江南田野,情趣为先、步步有景,将壶的各大要素和江南风情有机完美结合。以逼真的色彩、独特的造型、匀称的泥色,让人感受了无限的江南夏季风:一朵夏日丰盈翠绿的荷叶之下,一弹碧水悠悠,窗外蝉声鸣叫,夏日的光晕迷离,一只小青蛙跃跃欲试,在荷叶上犹豫几秒后一跃而起入荷塘,惊起夜来幽梦忽还乡。西瓜很甜,池水很绿,青蛙很可爱,江南很美,这是“荷塘情趣提梁壶”带给藏家和观赏者的美好情愫。一如江南夏日的田园,有微风、青苔、花草,还有大自然万物在磅礴生长。
摘 要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许多都令人震撼。从古代发展流传的祭祀礼仪繁杂多样,所需的器具大都精美绝伦,有些物件更是成为了中国文化当中的艺术瑰宝,青铜礼器也由此发展,历史十分的悠久。几千年来,它的地位一直都很高,青铜器的特殊质地和精致的细节装饰,使得它具有极高的艺术审美价值,甚至对其它艺术品的创作灵感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所介绍的紫砂“吉金·合”套壶就是借鉴青铜器的风格特点进行创新设计的,实现了
沉寂地把篱门紧紧掩上,在苍茫暮色中望着斜晖。鹤栖宿遍布周围的松树,柴门来访的人冷落疏稀——这是“山居即事陶刻套瓶”表现的清寂画面、中国美学的生活方式让山水、景物融为一体,表达出内心“修篱种菊”的坦然。在“山居即事陶刻套瓶”的构图上,左景为合、右景为开,左右开合演绎出空间的无限悠远,用睿智的观察方法表达山水之境,达到主次分明、主题突出、赏心悦目的效果,让思想感情与艺术表现形式统一的完美效果,让人沉醉于古诗词意境的同时,在每一处、每一面的创作中,充分运用紫砂材质的可塑性、陶刻技艺的特殊性,以砂土为画布,以天地
摘 要 宜兴本来就是古老的茶叶产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紫砂艺术在许多文人雅士的推波助澜下发展迅速,进入了寻常百姓家,极大地推动了中国茶文化和紫砂艺术的发展。从整体上来看这套作品“越来越好”,通过壶、杯的设计搭配,把我们国人心目之中最为朴素的期盼和祝福呈现出来,祥云水波、飞黄腾达、鱼跃龙门,希望在今后的生活之中有更高的追求和更为远大的前途,这一切都是通过紫砂这一独特的材质和紫砂艺人的巧夺天工,在灵巧
宜兴紫砂花塑器的创作素材,大多取源于大自然中各种生物的形态,这些自然生物千姿百态、形象生动,有着顽强的生命力与丽质天成的美感.自然界中的松、竹、梅作为“岁寒三友”,
摘 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艺术发展也迅速进入多元化进程,传统雕塑正面临着失语的境况。当代雕塑朝着多元化方向迅速发展,“城市雕塑”在公共艺术全面崛起的情况下面临着日益边缘化危险。城市雕塑不完善和艺术质量问题发人深省,大量使用耗材,城市雕塑应该如何面对生态环保的趋势,如何将其进行下去?这些问题不得不引起人们重视,在更深层面上思考雕塑发展的未来,这就使其促进了科技参与进来,产生了3D打印雕塑和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