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俊:“越小越弱”,想起终结者

来源 :大学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yyy12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孙俊16岁进入东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就读,现为MEMS(即微电子机械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纳皮米中心的博士研究生。他是闻名全校的科研先锋,以第一作者身份在材料界公认的顶级学术期刊《自然材料(Nature Materials)》(IF=36.4)上发表封面文章,这是国内论文第二次登上该期刊封面。他的研究成果对下一代纳米加工工艺有着重要的意义,可广泛应用在生物医学、电子器件、计算机、军事等领域。孙俊连续两年获得美国Gatan公司博士生奖学金,2015年获得江苏好青年之“最善创新好青年”称号,并获首批国家留学基金委针对突出潜质学生学者的“未来科学家”项目资助。
  2012年,在孙立涛教授的指导下,孙俊与中科院微电子所合作,成功获得了导电细丝生长和破灭的动态过程。该研究被认为是“本领域的重要发现”,被《先进材料(Advanced Materials)》选为封面文章予以发表。由于实验观测结果与经典理论预测的导电细丝生长过程完全相反,来自德国的经典理论创立者当即撰文质疑。孙俊等人经过一年的周密准备和后续实验,用实验成果回复了德国专家的质疑,不仅让“学术大牛”承认了他们的成果,而且获得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和认可。2013年,美国惠普公司实验室研究人员在顶级期刊《自然纳米技术(Nature Nanotechnolgy)》的综述中多次提及该工作。目前,该理论模型已经得到了学术界的公认,论文被引次数达148次。这次与德国大牛的过招,被孙俊列为“大学期间值得一晒的壮举”中。
  一天夜里,孙俊在一次实验中,不小心从电极上蹭下一块极小的高质量银颗粒。“试着直接挤压它,看看是什么情况?”在导师的建议下,孙俊小心翼翼对其进行了挤压和拉伸,但当撤去外力时,它又恢复了原状。这样的结果令孙俊大感意外,随着研究的展开,他成了这次意外收获的有心人。
  孙俊和团队成员在两年里进行了上百次的实验,并邀请麻省理工学院合作人员进行计算机模拟后,他们发现,室温下10纳米以下纳米晶体银颗粒在挤压、拉伸等外力作用下,会如同揉面团般柔软,甚至如液态般任意变形。更为奇特的是,外力撤除后,纳米颗粒可以像科幻电影中的液态金属人那样,自动恢复其原形。这一发现暗示随着金属颗粒尺寸减小,经典的Hall-Petch规律中“越小越强”不再适用,会逐渐过渡到“越小越弱”。
  2014年,孙俊作为第一作者,向国际著名期刊《自然材料(Nature Materials)》(IF=36.4)投出了《关于小于10纳米的固态银颗粒的液态赝弹性行为》的文章,通过严谨的实验数据和缜密的理论分析,他们直面审稿人接连提出的21个高难度问题,论文最终获得了高度评价,并被选为当年11月的封面文章,引起了广泛的国内外关注。MIT News、Yahoo、IBT、PhyOrg等国外主流网站以“Iron hands in velvet gloves”(一双带天鹅绒手套的铁手)、“Unexpected finds”(意想不到的发现)为标题进行了详细报道。《人民日报》、《科技日报》等媒体对此也做了大篇幅的专题报道。《自然材料(Nature Materials)》评价文章社会影响力统计软件Articles Metrics显示,该文章在同时段文章中名列第三。
  “要把科研当成一件很有趣的事。”导师孙立涛教授的这句话一直是孙俊的座右铭。对孙俊而言,科研不只是面对卷帙浩繁的文献挑灯夜读,也不只是对海量实验数据的条分缕析,更是有趣优美的体验。孙俊相信科学与艺术是相通的。有一次他发现,电化学制备的一根钨纳米探针在提出液面时,针尖由于表面张力发生了周期性弯曲,他立刻抓拍下来。这张名为“钨的诗意螺旋”的照片获得了2015年度中国电镜年会显微摄影大赛优秀奖。
  孙俊说:“国家之间的竞争是科技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科技人才的竞争。我愿不断锤炼自己,为国家科技强盛尽绵薄之力。”2016年,他将在“未来科学家”项目资助下前往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学成后回国继续他的科研报国志向。
  孙俊业余爱好不少,喜欢玩一些小模型,爱看小众电影,对历史、军事、音乐、美食都感兴趣。说着说着,他又说回了科研:“其实,孙老师给的课题,我很感兴趣。这个领域有五光十色的新奇现象和丰富的物理内涵,阅读国际同行的最新报道,和同学讨论,或者做实验,带来的愉悦其实并不亚于看电影和旅游,而且更持久。此外,还有一种不可替代的满足感。所以说是在学术,其实也是在玩。”
  问:你在大学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答:11年大学生活,有很多老师、同学对我影响深远。最深的当属导师孙立涛教授,在方方面面教育影响了我。孙老师自从2008年回国后,一直以身作则,经常加班工作到凌晨子夜,令我们不敢懈怠。以我们2015年发表在Nature Materials的文章为例,其中有一次实验,孙老师带领着我亲自上机,一直做到夜里3点半。孙老师在每周的组会上,教育我们看淡科研得失,注意科研选题方向的立意高远,广泛涉猎各个学科的知识,主动和国际一流同行交流切磋,这些卓越的科研品质令人耳目一新,浸润到我们纳皮米中心每个学生的科研过程中。还有,孙老师庖丁解牛的分析方法,高屋建瓴抓住问题本质的能力,在科学共同体中卓越的社交能力,都是我学习的楷模。
  问:在大学哪个阶段,你对自己的规划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答: 本科的时候并不清楚自己将来要做什么。但是在大三的专业学习过程中,我觉得自己还是喜欢器件材料等底层方面的东西,这可能和我中学时候喜欢物理有关系。我一直觉得,只有对一件事情有兴趣,才能把它做好。所以,在读硕士期间,就有意识地往这方面靠拢,选择了我们学院的微电子机械实验室,据说这个有很多未知的问题尚待解决。后来认识了导师孙立涛老师,领略到了科研的魅力和美,并逐渐接触了一些业内的大牛,开始给自己规划,转博士,希望自己能做一名原位透射电子显微学方面的行家。这个时候,职业规划逐渐清晰起来。   问:在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评选中,你不仅在学校是佼佼者,还从全国优秀大学生中脱颖而出,你认为自己是如何胜出的?
  答: 2014年11月的那篇Nature Materials封面文章。这篇文章是中国科研单位为第一单位的第二篇封面文章。第一篇系2003年2月复旦大学赵东元院士课题组文章。《Nature Materials》2014年影响因子36.4,在材料学领域期刊中高于任何其它期刊。
  这是一个十分有趣的工作。我们发现室温下,10nm以下纳米晶体银颗粒在挤压、拉伸等外力作用下,会如同揉面团般柔软,甚至如液态般任意变形;更为奇特的是,外力撤除后,纳米颗粒自动恢复其原形。这种奇特的变形,已经不能用经典的位错滑移和孪晶变形来解释,我们翻遍了“材料力学”的书,也找不到合理的解释。于是,我们打算把“材料力学”书丢在一边,一切从最基本的物理学概念出发,从表面原子扩散,surface diffusion出发,解释了这个奇特的现象。这一发现暗示随着金属颗粒尺寸减小,经典的Hall-Petch规律中“越小越强”不再适用,会逐渐过渡到“越小越弱”。
  由于我们的颗粒可以自我修复,所以有些媒体在做科普报道时,用了电影“终结者3”中的液态金属人这个标题,当然这是一种形象的说法。我们的工作,既有丰富的科学内涵,又很有趣,所以引起了很多媒体的关注。
  问:进入大学后,你是否有过做最艰难选择的时候?请简单叙述下当时面临的选择,以及自己做出决定的理由。
  答:因为我们专业是很热门的,像我这样从热门工科转向基础科学的是属于小众。读研究生时,我的很多同学的职业规划都是去华为中兴,去德州仪器,做程序员或电路工程师。这样的工作在市场上会有一份丰厚的薪水。我选择了科研,就选择了和他们不一样的道路,放弃了高薪。但我总在想,人一辈子,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才是最重要的。只有喜欢,才能把它做好。
  问:你在大学时期有后悔或者遗憾的事情吗?
  答:可能是研究生期间没有选择国家留学基金委(CSC)出国联培一段时间吧。当时觉得现在国内实验设备条件已经很好了,国内国外的实验条件都差不多了,只要能做好工作,在哪里都一样。现在,很多师弟师妹们联培回来,感觉他们的交流学习收获还是挺大的。能够当面和第一流的科研人员交流,看看他们是怎么选题,怎么分析问题,是很好的。所以,打算毕业后,出去做个博后。
  问:压力大的时候会做什么?
  答:似乎博士生都会遇到压力大的时候,这种感觉,《平凡之路》的几句歌词描述很贴切:“我曾经毁了我的一切,只想永远地离开;我曾经堕入无边黑暗,想挣扎无法自拔。我曾经拥有着一切,转眼都飘散如烟;我曾经失落失望失掉所有方向,直到看见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导师孙立涛教授和我们说过,瓶颈期应该放一放,不要死扛,可以看看其他方向,甚至玩一玩,换换脑筋后,再回头看,想问题的角度会不一样,可能又有新的Idea出现。我觉得这是很好的解压方法。
其他文献
2012年周晓宇通过转专业考核,从复旦材料科学系转入中文系。这在他的朋友圈子里曾引起不小的震动:一个前途光明的理工科尖子,为什么想转进“冷门”的中文系呢?周晓宇坦言,“我自己也经历了很长时间的思想斗争,毕竟想从工科转入文科,整个人生一下子就不一样了,心里有些迷茫。不过最后,我决定坚持自己的梦想。”  带着黑框眼镜,喜欢穿T恤衫休闲裤的周晓宇看起来是一个标准的理工男形象,但他“闷骚”的外表下早已有了
作为一名北京体育大学的学生,没做过和体育搭边的工作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体大的。2015年,我有幸获得了在某体育网站实习的机会,对于又喜欢体育又喜欢新闻的我来说简直是天赐良机。事实证明,这次实习的确称得上我人生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零食和咖啡八卦,根本没有  2015年,我正式成为S网站的实习体育编辑,主要工作包括:处理日常体育资讯、大型赛事报道、发掘新闻线索以及策划轻互动产品等等,说白了就是发新闻、
除了在上文中列出的北京、上海等城市,及其新材料产业企业名单外,此图按东北三省、渤海湾、长三角、珠三角、中部和西部六大部分,列出其他省、市新材料产业企业名单,供同学们在找工作时参考。
2015年11月,研究发起者禾木和我在青年志的蘑菇趴上变着法搜集各种有趣的年轻人对性别的疑问和评论。大家的语句跳跃又热烈,便利贴贴满了整个窗户大小的白板纸。那时我还想不到,5个月后发布的报告,有一半的内容角度将来自于这些鲜活的、粗糙的便签文字带给我们的启发。这场百人参加的趴体式的“头脑风暴”所带来的开放精神,是接下来贯穿整个研究过程的精神之一。  为避免和以往的本土性别研究一样囿于理论框架的纠缠中
我在中戏上学,大三了,也快毕业了,现在回顾起大学生活,觉得挺迷茫也挺失落的。我学的是戏剧管理,这个专业特别水。曾经预期能在这个学校里学到更多的东西,认识更多不同的人,反正就是觉得大学和高中相比,应该在各种资源、平台上都更上一层才对。其实我以前更喜欢拍片子,想学导演,一直想自己做点什么东西出来。可是现实并不能是预期得那么好,我学这个专业是走弯路了,但是现实就是这样,能怎么办?我现在的状态就是,做的事
在杨帆看来,每个职业都有它的崇高,而他们快递行业的崇高,就是源于“被需要”。  快递小哥杨帆四年前开始在北京从事快递行业,他回忆:“那时候骑着一辆破破烂烂的自行车,不管酷暑还是寒冬总是担心客户的快递会被送晚,所以就拼命地骑着自行车飞奔,还记得一年八月十五送月饼,我一辆自行车带了三十多盒月饼,天又下着大雨,不得已把衣服脱下来盖在月饼盒子上。”  现在他做快递兼职外卖,他说:“说实话真的很累,每天风吹
RLU风云  1978年出生的兰大电台,最初叫“兰州大学广播站”,1987年试播无线调频广播,更名为“兰州大学广播电台”。直到2001年4月23日,电台正式播出无线调频广播节目,才有了自己的英文名:Radio of Lanzhou University,也就是让很多“退休台胞”念念不忘的RLU。  电台设置了专题部、新闻部、技术部、体育部、听众服务部等部门,每一年纳新完毕,台长、编辑、记者、播音、
我最喜爱的一本书是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先生的遗著《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992年春天,在大一下学期的“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史”课上,我第一次听老师提到陈旭麓,直到1996年才真正读到这本“精心构思、反复推敲、凝结着先生大量心血的学术著作”。从那时起,这本书陪伴了我20年,我已记不清通读了过多少遍,书早已被我圈点勾划的不成样子了。在这本书的扉页上,是我1998年1月30日写的一句话:“一本好书,
尹采绿第一次见到苏叶是在图书馆楼下。  远远看到那个男生,穿着白衬衫、拿着大喇叭,  为来参观的小学生介绍学校的光荣历史,  采绿扑哧笑出了声。  男生齐楚像是听到了她的笑声,  转过头来,四目相对,  采绿只觉得曾在小说里看到的白衣胜雪的男子似乎从书页里一步步走了出来,  立在她面前,目不转睛地看着她,  败笔是手里捏着一只发出噪音的大喇叭。  遇见  再次看到苏叶是在舞台上,镁光灯下,他和女主
2016年年初席卷了全国的“霸王级寒潮”为广州带来了一场百年一遇的降雪,这场雪让广州人激动的原因不仅是罕见,还因为意外——各大气象台都没有预报说广州要下雪。  不过,在1月16日的“中大追风足迹”个人公众号中,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应用气象专业的大三学生周明灏发了一篇名为《极地涡旋南下:“超级寒潮”下周扫荡全国》的原创文章,在文中,周明灏参考美国气候预测中心(CPC)气候监测预报图,通过观察北极涛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