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器十年拍卖(上)

来源 :文物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ao01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9月16日纽约佳士得在纽约洛克菲勒中心推出的何安达“思源堂古代青铜器珍藏”专拍消息甫出,即在内地引起了各界人士的关注。这是继2002年纽约苏富比春拍“罗伯特(Robert Hateield Ellsworth)藏中国雕塑及铜器”专拍后,近十年来上拍青铜器数量最大的一场拍卖,也是过去十年里唯——场中国青铜器专拍。此场专拍全部拍品达到了122件/组,许多拍品曾是中国、欧美地区20世纪上半叶甚至更早时期收藏名家的经典藏品,且部分精品有着明确的来源、收藏传承及著录。
  历史的原因,中国19世纪末期、20世纪初期曾有大量高古铜器被盗劫、掠夺、贩卖到海外市场,而今这些不知道经过了多少次换手的珍品,每季都会有不少被公开拍卖。在中国内地,高古铜器一直是国家文物法规重点保护的对象,只有1949年以前出土且有着明确收藏传承记录的传世青铜器才能交易。长期以来,国家文物保护部门为了切断内地与海外市场联系非法买卖高古铜器的现象,坚决严厉打击盗墓、走私。
  1949年以后,内地先后经历了多次重大的变革,民间私人收藏品大量流散,几经风雨,现如今尚留在私人收藏者手中的青铜器可以说凤毛麟角。高古铜器的拍卖、收藏交易主要集中在纽约、伦敦等海外市场,交易对象绝大多数是早年流失海外的器物。内地市场偶尔有海外回流高古铜器上拍,但是数量少,成交的价格也很不稳定,在艺术品拍卖市场上影响面极小,并不具参考价值。但需要注意的是,据经常往返于纽约、伦敦等海外市场的古玩经纪人、收藏者介绍,即便在海外,高古铜器向来也都是在台面下交易,特别是一些上三代的青铜器精品,被送往拍场上拍卖的仅仅是为数甚少的一小部分。
  内地政策、法规限制青铜器的拍卖、交易,无形中也影响到了对青铜器的收藏、保护、修复以及鉴定的研究,特别是对于民间私人收藏传世青铜器的鉴定评估更是缺失,因此内地收藏者对青铜器的兴趣不大。
  然而,青铜器是中国最重要的一类古代文物,尽管我们应该全民支持国家保护文物的法律法规,不参与,不买卖,打击盗墓、走私。但是,对于海外市场每季都上拍的青铜器,以及其高昂的成交价格,我们还是有必要了解的。
  有鉴于此,笔者大略搜集、整理了近十年来纽约、伦敦、巴黎等海外市场以及香港、澳门和内地市场拍卖成交过的部分高古铜器,我们可以从这一小部分拍品出发,一窥那些因各种原因流落异国他乡的青铜之珍。
  就近十年的海外拍卖情况来看,青铜器上拍的数量相当有限,远不及瓷器、玉器量大,平均每年的上拍量不超过百件,每年成交价格超过10万美元的拍品约十余件。2001年“皿天全”方罍器身拍出924.6万美元以后,将青铜器名品的交易价格抬到了百万美元级别。此后青铜器价格大涨,中档水平的成交价稳定在几十万美元,普通品多在数万美元。
  若从上拍青铜器的时代来看,商、周时期制品大约占到了总量的六成以上,平均成交价居首位,其次是战国、秦汉制品,汉代以后的多为铜镜、雕像等小件器物,平均成交价不高,无法与商、周器相提并论。若从上拍青铜器的类别来看,高价成交品多数为食器、酒器、水器以及乐器,如鼎、鬲、簠、豆,爵、斝、觚、尊、卣、盉、罍、壶,盘、匜、盂、鉴,铙、鼓,等等;兵器、车马器、日用工具、杂器等数量不多,且价格不高。
  
  2000年:圆明园铜兽首拍卖引发回流热潮
  
  2000年国际国内的艺术品拍卖市场均表现一般,中国市场更受美国股市下跌影响,以香港、台湾为主导的主要市场受股市,房地产业不稳定因素的影响,拍卖场上始终不温不火,成交率偏低,仅少数明清官窑精品之作以及明清书画大家的作品拍出高价。如,高46厘米的明代嘉靖五彩鱼藻纹盖罐在香港苏富比秋拍中就拍到了4404.475万港币的高价,创造了当年中园艺术品交易的最高纪录。此年青铜器拍卖的市场主要集中在英国伦敦、美国纽约等地,苏富比在上述两地上拍的数十件青铜器备受关注,最终成为了判断年度青铜器行情走向的标杆。
  苏富比6月7日在英国苏塞克斯(Sussex)、11月14日在伦敦的中国瓷器工艺品专场分别上拍了两批欧洲藏家的青铜器藏品,成交情况引人注目。两季拍卖中成交价超过1万英镑的青铜器约16件,春秋两季各有1件价超lO万英镑。春拍中,高26厘米的商代铜鼎估12万至16万英镑,以12万英镑拍出,圆鼎双耳冲天,下承三圆柱足,鼎腹两层纹饰一为凤鸟、神兽,一层为连续的蝉纹;27厘米的西周铜簋估4万至6万英镑,7万英镑拍出;高36.5厘米的商代铜壶3.5万英镑成交;高21.5厘米的西周铜方鼎3.2万英镑拍出。秋拍时上拍了十余件青铜器,成交6件,29.9厘米的西周青铜簋估12万至18万英镑,以17.4万英镑拍出,成为年度最贵的中国青铜器,此簋1960年由日本收藏家收藏,后转入欧洲藏家之手;口径82厘米的1对东周铜鉴3.5万英镑成交。
  当年纽约市场苏富比、佳士得以及旧金山伯得富均有少量青铜器成交,全年成交价超过1万美元的拍品大约12件。苏富比春拍,口径73.7厘米的战国铜鉴以及高26.7厘米的商代的铜觚均以4.6万美元拍出;秋拍时高26厘米的商代铜斝以4.675万美元成交。佳士得春拍,高36.8厘米的1对战国铜壶以4.6万美元拍出;长12.2厘米的东周铜鎏金嵌玉带钩以3.45万美元拍出;长35厘米的宋/元时期铜嵌银动物型器以7.95万美元成交;高24.2厘米的隋代铜净水瓶以3.22万美元拍出。旧金山伯得富上拍的高28.6厘米的商代铜斝也拍出了5.75万美元。
  中国市场铜器拍卖的焦点是香港佳士得、苏富比上拍的3件圆明园十二生肖文物铜兽首,3件均被北京保利集团竞得。佳士得春拍铜猴首、铜牛首分别以818.5万港币、774.5万港币成交,而到苏富比秋季上拍铜虎首时,成交价已经被抬到了1544.475万港币。此后,当年被用于圆明园中的铜质兽首身价暴涨,动辄成交价达数千万元。而这一回购举动对后市产生了巨大的联动效应——国际古董商由此看到了中国内地企业。收藏者的潜力,开始将经营的重点区域转向了中国内地,港台古董商也加快了进入内地的步伐,很多古董店谋划进驻内地,最终催热了内地市场。
  
  2001年:方罍之王“皿天全”方罍
  
  2001年青铜器拍卖出现了一轮高潮,这轮高潮以纽约和香港市场为中心,3月20日纽约佳士得成交5件青铜器,其中商代晚期/西周铜“皿天全”方罍器身成为全年的焦点,这件高63.6厘米的铜方罍拍出了924.6万美元(约合7000万元人民币)的天价,创造了当年中国青铜器、中国艺术品的最高纪录。
  这件方罍上个世纪20年代初流落海 外,先后经A.W.Bahr、G.F.Yau、c.T.Loo、Asano等人收藏,1928年以来著录不断,是一件广为人知的中国青铜器名品。在国内有“方罍之王”的美誉,其准确的名称应该是“皿天全”方罍,是次拍卖的仅为方罍的器身部分,盖子则一直收藏于湖南省博物馆。器身通高63.6厘米,器盖高21.5厘米。形体高大、富丽堂皇,是迄今为止出土的方罍中最大、最精美的一件。据内地媒体报道:湖南省博物馆原馆长高至喜曾在接受《潇湘晨报》记者采访时称:“根据当时(民国时期)任桃源驻军团长周磐的‘坦白材料’,1922年夏的一天,‘皿天全’方罍被桃源漆家河的一个农民无意中发现,并被放在家中作为盛器。一位湖北的石姓商人闻讯而来。看到精美至极的方罍,石某欣喜若狂,当即出价400块银元购买。此时正赶上物主长子回家,得知‘宝物’有人愿出高价收购,马上拿着方罍盖到附近小学校钟校长处询问。钟校长见方罍盖绝非一般古物,当即决定出800块银元购买方罍,并将方罍盖留下,让物主长子回去将器身送来。物主长子十分高兴,一路兴奋大喊,却被石某听见,石某知道事情不妙,匆忙抱着方罍器身离开。从此,方罍盖、身分存异处。‘皿天全’方晷器身被石某拿走后,钟校长只剩下方罍盖,心里一直牵挂着方罍器身,曾里请当时的桃源驻军周磐团长‘缉拿奸商’,希望能得全器。终未遂,方罍盖反为周磐所有。当时的段祺瑞亦获知方罍出土,曾‘严令追缴’。周磐采取拖延策略,使政府的追缴未成功,直至其被捕后,才主动献出方罍盖,后于L956年由湖南省博物馆保存至今。”“据悉,方罍器身被石拿到后,即以高价将其转售给上海的李文卿和马长生,后流至国外,先后为美国石油大亨洛克菲勒和日本收藏家所有。洛克菲勒和日本收藏家都曾出高价,向湖南省博物馆购买方罍盖,但均被拒绝。”
  这一年伦敦市场全年成交价超过1万英镑的青铜器大约20件,其中3件价超10万英镑:伦敦佳士得秋拍,高39.2厘米的东周铜罍以10.495万英镑居首,直径72厘米的1对战国铜鉴以10.2757万英镑成交;伦敦苏富比秋拍,高44厘米的周代青铜方罍以10.47万英镑拍出。
  纽约市场同年成交价超过1万美元的青铜器拍品大约40件,其中价超百万美元的1件,2件价超10万美元:苏富比秋拍中高23.8厘米的西周铜簋以26.975万美元拍出,佳士得秋拍中长36.8厘米的汉代青铜牛以28.1万美元成交。
  同年10月29日,香港佳士得推出了1件高57.8厘米的商代青铜饕餮蝉纹兽耳方罍,估320万至400万港币,结果拍至609.5万港币的高价。同场中1件东周青铜双龙耳盖壶以79.3万港币成交,高44厘米,长颈侈口,肩部饰双虎耳,盖冠镂孔作花瓣状,壶腹的主纹饰为兽而纹,此种壶出现于商代,春秋,战国时期盛行,以方壶、扁圆壶最具代表性。
  值得一提的是,同年唐代铜镜开始走上拍场,并有精品创出高价——4月25日中国嘉德春拍,1枚直径30厘米的唐代平脱庭院仕女游乐图铜镜估15万至20万元,结果拍出了45.1万元的高价,创造了中国铜镜拍卖的第一高价。10月16日纽约佳士得拍场上,1枚直径24.2厘米的唐代狮鸟缠枝纹大铜镜以1.2973美元拍出。11月14日伦敦苏富比上拍的直径25.3厘米的唐代嵌银葵口铜镜,也拍出了2.028万英镑。
  
  2002年:罗伯特旧藏青铜器大放异彩
  
  在上一年“皿天全”方罍高价成交的带动下,2002年纽约、伦敦等地的高古铜器行情走高,上拍品的数量以及成交的价格都远胜于前两年。据笔者大略统计,全年海外市场成交价超过1万美元的宋以前高古铜器至少在百件以上。纽约市场成交价超过10万美元的高古铜器至少超过5件,伦敦市场成交价在5万英镑以上的有2件,巴黎市场上成交价超过5万欧元的有2件。
  3月19日纽约苏富比重点推出的“罗伯特(Robert Hateield Ells-worth)藏中国雕塑及铜器”专场,是年度高青器拍卖的一场盛宴,172件上拍品以高古铜器为主体,成交98件,成交额达167.828万美元,成交的青铜器数量高达79件。其中2件拍品成交价超过101g美元:高22.9厘米、曾经多位日本、欧洲收藏者收藏的西周师甫益估30万至40万美元,最终以46.77万美元拍出,成为年度价格最高的高古铜器;高47.3厘米的商代铜三足鼎以12.675万美元拍出。高44.8厘米的稀见东周铜壶也拍到了9.5625万美元。
  随后3月21纽约佳士得的中国瓷器工艺品专场上,青铜器上拍32件,顺利拍出23件,2件战国青铜器成交价居前:长41.6厘米的锕神兽以17.1万美元拍出,长33厘米、造型独特的铜茧型壶以8.46万美元成交。
  伦敦市场同年成交的高古铜器数量较少,价超1万英镑的不足20件。6月19日苏富比成交了4件,高26厘米的商代铜鼎13.865万英镑的成交价晟高,此鼎曾是纽约收藏家David A.Berg的藏品。11月13日该公司秋拍也成交过9件青铜器,但乏善可陈。伦教佳士得此年成交的的青铜器值得一提的仅1件:高23.5厘米的商代晚期/西周早期青铜尊以7.17万英镑拍出,2000年11月该公司曾上拍过1件类似者,上海博物馆收藏有类似风格的青铜尊。
  巴黎佳士得11月26日秋拍成交了十余件青铜器,首件上拍的是收藏家G.T.Loo旧藏的商代兽面纹铜鼎,6.425欧元,鼎高22.7厘米,直径18.4厘米。高27.7厘米的商代青铜四足饕餮纹方鼎以12.3375万欧元拍出,类似造型和纹饰的商代青铜方鼎私人收藏中极为少见。
  10月23日,上海崇源推出了一件商代晚期的青铜餐壶,高24.8厘米,估60万至80万元,以82.5万元拍出。此壶颈部两侧饰贯耳,颈下、腹上部饰兽面纹,腹上主题纹饰为蕉叶形纹,壶内有“飨”字铭文。“商代青铜壶多为锁耳,圈足,壶体较扁,一般饰有饕餮纹,云雷纹等。”
  
  2003年:香港市场青铜器走热
  
  2003年海外市场青铜器的拍卖略显冷清,一方面缺少重要收藏家的藏品释出。全年都鲜有精品重器出现,另一方面。上拍品总量也相当有限,成交价超过50万元人民币的不足10件。纽约、伦敦市场之外,香港市场则表现突出。年度青铜器拍卖成交前十名中,4件出自伦敦、4件出自香港,2件出自纽约,其中4件成交价超过百万元。高古青铜器往年在海外市场的走热,带动了明清铜器的价格走高,中国铜器年度成交前十名中,青铜器与明清铜器已经平分天下。青铜器方面,伦敦市场全年成交价超过1万英镑的大约有8件,其中2件价超10万镑;纽约市场4件价超5万美元;香港市场出现了8件价超20万港币的青 铜器,共中1件价超百万港币。
  伦敦苏富比春拍成交了5件青铜器,其中长26.7厘米的战国青铜貘镇估7万至8万英镑,以17.36万英镑成交,成为年度最贵的青铜器,类似造型的器物海内外博物馆收藏数量不多。该公司秋拍以12.88万英镑成交的西周中期青铜卣价居第二位。纽约苏富比秋拍中以17.6万美元成交的商代晚期青铜鼎则价居首位,鼎高24.8厘米,宽21.5厘米。
  7月7日香港佳士得秋拍一举推出了22件/组青铜器拍品,成交20件,高27厘米的西周青铜斜角目雷纹簋估20万至30万港币,结果拍出了101.575万港币,此簋在腹内底铸“弱作鼙毁”四字铭文,蹄形四高足上分别刻画出足趾,粗犷大气,同场中,高27,6厘米的西周初期青铜窍曲瓦纹带盖簋估40万至60万港币,以89.625万港币拍出,这种造型的簋出现于西周,晚期非常流行。10月26日香港佳士得秋拍再上拍的3件青铜器悉数成交,高23厘米的西周初期青铜夔龙纹方座簋以77.675万港币拍出。
  
  2004年:青铜精品动辄价超百万元
  
  受“后非典时代”的影响,2004年艺术品拍卖市场不仅中国区域行情飙升,国际市场亦表现非凡,高古铜器、明清铜器的拍卖方面亦然。纽约市场尤其引人关注,成交价在5万美元以上的高古铜器比比皆是,其中10件成交品价格超过10万美元,价超百万美元者就有2件,价超50万美元者2件;伦敦市场稍逊于纽约,全年约7件价超1万英镑,仅1件价格在10万英镑之上;香港市场同年没有出现高古铜器的成交品。反而是内地的上海崇源,继续有高价品成交。
  纽约佳士得此年表现突出,3月24日春拍中8件成交的青铜器3件价超10万美元,而高23.7厘米的商代青铜方彝拍出了140.75万美元的高价,创造了同年中国铜器拍卖的最高价格。方彝是欧美市场知名度较高的一件精品,最早曾是Gladys Lloyd Robinson的旧藏品,1976年10月23日由纽约苏富比拍出,其后又经英国著名的铁路养老基金会以及英国大古董商Eskenazi收藏,1989年12月12日再次被伦敦苏富比拍卖,曾多次公开展出。存世稀少的商代晚期/西周早期的青铜饶拍至22.03万美元,是所知最贵的一件青铜乐器,高61厘米,器型巨大,私人收藏中不多见。9月21日该公司秋拍,虽然也仅仅成交了8件青铜器,但可谓件件精品,6件价超10万美元,其中2件价超50万美元,1件价超百万美元。曾经A.E.K.Cull andJames Cull、伦敦Spjnk&Son Lid收藏的商代晚期/西周早期青铜卣,高29.8厘米,自1939年以来著录不断,拍出了107.15万美元的高价。商代青铜青铜枭形卣。西周青铜三足鼎皆以51.15万美元拍出,枭形卣1937年3月曾以1万美元在纽约售出,后归Yamanaka&Co收藏,陈梦家先生1962年编辑出版的《美帝国主义劫掠的我国殷周铜器图录》一书中曾收入这件铜器;三足鼎曾是Oeder的旧藏,早在1952年已经被著录,1984年被伦敦苏富比拍卖流向市场。商代晚期高31.7厘米青铜三足盉、高21.6厘米的青铜立耳方鼎皆以32.11万美元拍出。
  伦敦、中国内地市场同年值得一提的高古铜器各有1件:伦敦苏富比11月秋拍,高27.8厘米的西周早期青铜鼎以12.32万英镑成交,此鼎最早是仇焱之eEdward T.Chow)旧藏品,1980年交由伦敦苏富比拍卖,后归王季迁家族(c.c.wang)收藏,1988年曾著录于该家族的藏品集中,1990年11月再由纽约公司推上拍场,当年7月3日,上海崇源推出了1件罕见的商代晚期“父己祖辛”尊,以550万元拍出,尊通高134厘米,口径24厘米,底径14.7厘米,重4.5公斤,“口沿下饰蕉叶纹,腰和底上部装饰饕餮纹”圈足内有铭文“父己祖辛”,是内地藏家自国外购回的商代晚期青铜标准器。古代青铜器研究专家陈佩芬鉴赏此尊时表示:“此件觚形尊不仅体现了青铜制作的精湛技艺和高超水准,更是这一时期的优秀代表之作。”
  
  2005年:西周青铜器一枝独秀
  
  尽管2005年海外市场上拍的高古铜器数量有限,但是西周青铜器表现非凡,高价成交的四五十件青铜器精品中,西周时期的占到二十余件,几近半数,进入年度铜器拍卖成交前十名的5件青铜器均为西周制品。
  7月13日伦敦苏富比以32.16万英镑拍出的西周青铜罍,高45厘米,是年度最贵的拍品,肩饰的纹饰来自古代青铜兵器“戈”的造型,腹部饰兽面纹,陕西扶风齐家村出土过类似风格的器物,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藏有类似纹饰的商代晚期/西周早期器物。
  9月20日纽约佳士得拍出12件青铜器,2件价超10万美元:编号151的商代晚期/西周早期青铜兽面纹卣队46.4万美元成为纽约市场年度价最高的中国铜器,卣通高30.2厘米,带有完整的盖,器内所刻的“牛头”图案所知并不常见,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所藏的1件青铜鼎刻有类似图案,学者罗振玉的著作中也曾出现过类似的纹饰拓片;高28.5厘米的西周青铜蟊及盆2件套则以35.2万美元拍出,从铜盉以及铜盆上所饰的水波纹,神鸟纹可以判断,这2件器物原来就属于一套,而且铜盉的盖顶也以神鸟雕塑装饰,与此造型、纹饰风格相同的藏品尚未出现过,以神鸟雕塑作为盖顶装饰的则多见于西周青铜器中。
  9月21日纽约苏富比成交过10件青铜器,造型特殊的西周青铜方晷以37.44万美元成交,这种矩形截面的青铜容器非常少见,方罍的比例及外型线性设计与众不同,河南安阳。新乡市博物馆收藏有类似风格的方罍。
  11月14日德国纳高在斯图加特举办的亚洲艺术品拍卖中,高23.5厘米的西周青铜古纹卣以29.26万欧元成交,高出拍前最低估价12万欧元的2倍多,卣虽然尺寸不大,但是造型古朴,纹饰风格粗犷,腹下部所饰纹饰为牛头图案,两眼大如铜铃,牛角粗壮有力,富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上海崇源当年6月29日曾上拍了1件曾经近代著名金石学家罗振玉先生旧藏的青铜器珍品——商代青铜“卫父”提梁卣,以154万元成交,此件拍品曾著录于罗氏的《三代吉金文存》,器高33.2厘米,为扁圆形,颈部一周饰龙纹,间饰一羊头。制作精巧素雅,内插式盖顶同样装饰龙纹,提梁两端饰羊首,羊角盘曲成圆形,珍稀之处在于,器腹内底及盖内有六字铭文:“卫父作宝尊彝”。罗振玉是近代的金石学家、文物收藏家,“收集历代石刻及商周秦汉铜器极富”,编著有《秦金石刻辞》《贞松堂集古遗文》等,以《三代吉金文存》影响最大,“该书收录商周铜器铭文拓本4831器,资料丰富,易于查检,为金文研究者所必备。此卫父卣即著录于《三代吉金文存·卷十三·卣下》。”罗氏当时对此卣有长跋:“此器通盖高九寸二分,口径长四寸,幅二寸九分。制作精巧,形式典雅,而铭曰:‘卫父作宝尊彝’六文字,饰以螭龙纹,铜色清润。青绿斑斑,其光泽如玉,是土中自然之古锈,可喜矣,殊提粱羊面其趣甚轻妙可爱也。平子,藏六观。”
其他文献
油画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油画对中国来说是个舶来品。意大利人郎世宁在清康熙帝五十四年(1715)作为天主教耶稣会的修道士来中国传教,随即入宫成为宫廷画家,历任康、雍、乾三朝,为中国带来了西洋绘画技法。  从民国时期才开始在美术学校始有了油画的说法,最早的画油画写生的画家是李铁夫,后来出现了许幸之等老一代的艺术家。之后的刘海粟先生,在巴黎留学,他的油画比国画好。  1949-1966年这段时间有很
期刊
中国从美国成功追回的唐代石椁正式移交文物部门    6月17日下午,陕西省公安机关将从美国追回的唐贞顺皇后陵墓(敬陵)被盗石椁正式移交给陕西省文物部门,专家们对石椁进行修复和复原后。将长期存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内免费供人参观,至此,流失美国6年之久的珍贵文物唐贞顺皇后陵墓(敬陵)石椁终于回到了中国。这是近年来陕西省公安机关从境外成功追回的重量体积最大、文物级别最高、件数较多的唐代文物珍品。  自20
期刊
9月16日,纽约佳士得受何安达(Anthony Hardy)委托,在亚洲艺术周期间隆重推出“思源堂中国古代青铜器珍藏”,上拍了其收藏的艺术品122件,估值逾1500万美元,当天共成交98件,拍出了2075.1万美元的总成交额,成为了近十年来中国青铜器成交额、成交率最高的一场专拍。  佳士得亚洲名誉主席及美洲副主席杜超惠(Theow H.Tow)表示:“何氏苦心孤诣,搜集了一批当世罕见的重量级中国古
期刊
博物馆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重新开放  8月15日,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之际,全国唯一一家全面反映中国人民伟大抗日战争历史的大型综合性纪念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经过展陈维护,重新对外开放。  自7月29日起,该馆开始5年来的首次闭馆改造,对“伟大胜利”基本陈列进行升级维护,在保证原有展陈图片不增减不修改的前提下,撤展文物18件(套),新增文物37件(套),基本陈列文物达到9
期刊
景德镇龙珠阁即官窑博物馆以展出御窑厂遗址出土官窑瓷器而闻名于世,不过,该馆所藏瓷器却并不能全面涵盖景德镇明清官窑瓷,展品为明早期和明中期制品,明晚期直至整个清代都未列其中,究其原因,是与明清御窑厂的管理制度密切相关,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明清御窑厂对落选瓷即次色瓷的处理方式的变化。  龙珠阁所藏官窑瓷均为明清御窑厂遗址出土后修复的器物,只有在发掘出较完整器物的情况下才可能进行粘拼修复工作。明洪武二年(
期刊
人们常用“无价之宝”来赞美古玩文物,顾名思义就是“无法估量价格的宝物”。此句成语一语道破了古玩交易中最深奥、最难以回答的一个问题:一件古玩能值多少钱?对于收藏者而言,最难掌握,最微妙的问题莫过于此。  笔者这里要说的是一件明代永乐时期的浆胎青花折枝花果纹碗。去年秋天与此类似的1件在北京拍卖会上以92.96万元成交,而今年春天上拍的这件却大约以716万元的高价售出。我们看到去年那位买家未来可能会大赚
期刊
提到世博会的奖牌,对中国人来说,耳熟能详的是张裕葡萄酒和茅台酒获得巴拿马博览会奖牌的故事,两家公司都在自己的广告中说“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原来,在1915年美国加利福尼亚旧金山市举办的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来自中国张裕公司的“可雅白兰地”获得了“大奖”证书,及“金牌”一枚,从此改名为“金奖白兰地”,而茅台公司获得的是第二等的“荣誉奖”证书,及一枚和张裕公司一样的“金牌”。从此,张裕葡萄酒和茅
期刊
中国古代将表现孩童的绘画命名为“婴戏图”,内容大多是描绘无邪天真的孩童,无不活泼可爱,惹人喜欢,他们或玩耍。或嬉戏:钓鱼、赶鸭、捻草、折花、弄木偶、骑竹马、放风筝……千姿百态,憨掬可人,妙趣横生。古人认为婴戏图可以象征多子多福、生活美满。  以儿童游戏为题材的装饰图案,萌芽于战国时期,以后又大量被运用装饰于玉器、漆器、陶瓷和织绣等工艺美术品中。婴戏图寄托了人们对孩童的无限关爱与期望,也表达了人们对
期刊
老人干瘦,晚年走路颤颤巍巍的。但那孱弱瘦削的身体里有着一个傲然不屈的灵魂,有着蓬勃饱满的艺术生命,有着认真狂热的艺术激情,让他担当起了中国美术从僵化的创作模式转向现代绘画艺术的开路先锋,扛起了中国美术进入开放时代的旗帜。大师已经远去,但一个特立独行的艺术家的背影却无比清晰的留在世人的眼里和心里……    因为朱德群的一句话投身艺术    生前吴冠中曾不断提起,自己的艺术生涯的发端是因为朱德群的一句
期刊
2006年5月30日香港佳士得春拍,编号1248的明洪武釉里红缠枝牡丹纹玉壶春瓶拍出了7852万港币,创造了迄今为止明代瓷器的全球最高成交纪录。此瓶高32.5厘米,数度易手,因传承清晰,且为釉里红瓷器的典范之作,拍卖时引起了中外买家的激烈竞争,最终被澳门藏家史提芬永利(steve Wynn)竞得,后捐于澳门博物馆展出。  此瓶原为苏格兰一对夫妇继承家族遗产时获得,1984年4月10日委托伦敦佳士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