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裁军”

来源 :家庭科学·新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cll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卫生部药政司副司长姚建红在公开场合表示,抗生素毁掉中国一代人,我国是全球抗生素滥用最严重的国家。除了经济利益,抗生素滥用还来自于病人的压力以及医生的用药习惯,规范抗生素的使用已经刻不容缓——
  
  上世纪40 年代,当青霉素在二战的硝烟中坠地之初,那近乎神奇的疗效使所有人为之欢呼。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开始发现,青霉素变得不再那么强大,细菌在发生变化,而药物学家们也想出了种种妙计来对付细菌的这些变化,于是抗生素在对细菌一波又一波的战争中所向披靡。现在,人们已习惯身体稍有风吹草动就“随手”拿起抗生素这一有效“武器”。但慢慢地人们又发现,抗生素对付敌人越来越不“锋利”,尤其是近年来,类似“超级病菌”一类的细菌明显是“魔高一丈”,而抗生素之所以节节败退,与人们不能正确使用有撇不开的干系。
  
  我国现状
  
  滥用严重,毁掉中国一代人
  卫生部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委员肖永红教授2007年与同事做了一个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每年生产抗生素原料大约21万吨,除出口约3万吨外,在国内使用18万吨(包括医疗与农业使用),人均年消费量在138克左右,是美国人的10倍。我国平均每年每人要“挂8瓶水”,远远高于国际上2.5-3.3瓶的水平,我国俨然已成“吊瓶大国”。
  据卫生部调查,在我国住院患者中,抗生素的使用率达到70%,是欧美国家的两倍。其中外科患者几乎人人都用抗生素,比例高达97%。外科清洁切口手术预防性应用抗生素达到95%,但其实真正需要使用抗生素的病人还不到20%。
  可以说,临床上基本每一个专业医生都在使用抗生素。在医院里抗生素的使用占用药总量的30%-50%。其中一部分是需要使用的,另外一部分属于不合理使用。除了医院,老百姓的家里都会备有抗生素,药店里的药品很大一部分也是抗生素。
  
  史上最严管理办法将实施
  日前,新版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结束征集意见,和4月第一版“征求意见稿”相比,被称为“史上最严”的抗菌药物临床管理办法。
  
  【新抗菌药物管理指标】
  抗生素使用率由现在的70%-80%降至60%
  三级医院抗菌药物不能超过50个品种,二级医院不能超过35个品种,比现有情况压缩了1/3
  外科清洁切口手术预防性应用抗生素降至30%以下
  对此,肖永红表示,卫生部今年开展了抗菌药物管理专项整治活动和拟定了抗菌药物管理办法,其中专项整治设定了严格的抗菌药物管理指标。即以往住院患者抗生素的使用率达到70%,甚至高至80%,现在设定目标为60%,如果能够实现这一目标,算是相当大的成绩。
  同时,对其他方面也有严格指标,如三级医院抗菌药物不能超过50个品种,二级医院不能超过35个品种,比现在压缩了1/3;要求外科清洁切口手术预防性应用抗生素降至30%以下,这与整治前95%的比例相比,是非常高的要求。从全球来看,都是最严格的管理办法,到现在为止,没有哪个国家出台过此类办法。
  另外,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下发了关于开展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宣传活动的通知,号召民众不要自买抗菌药,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抗菌药。这样才能促进我们国家抗生素的合理使用,避免药物的不良反应、细菌耐药的不断加剧。
  
  “大炮轰蚊子”疗法盛行
  随着慢性病患者增多、人口呈现老龄化趋势,抗生素类药物已成为医院各科室使用最广的药物,尤其是重症监护室、呼吸科、感染疾病科、急诊室等更甚。不完全统计显示,医院内用量前十名的药品中,排在前5位基本都是抗生素,如头孢拉定、左氧氟沙星等。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专家表示,与西方严格按照病情指正使用抗生素药品不同,我国医生开药多是经验优先,因此在抗生素药物的使用剂量、使用时间、使用类别上都存在不合理的情况。
  鉴于痰液等标本培养需三四天时间,门诊病人往往等不及,因此,如果病人有黄痰、白细胞高等情况,医生就会根据自己的经验选用抗生素药物;对住院患者而言,即使培养结果出来,为了保证治疗效果,医生也会使用效果更强的抗生素,“甚至为了保证治疗效果,有的医生上来就用可抵抗多种细菌的抗生素,但实际完全没有必要,这就相当于‘大炮轰蚊子’”。
  此外,为防止术后感染,包括骨科、血液科等的外科手术是需要预防用药的,根据情况会用一次或者一天就够了,但医生往往因担心术后感染,会加大剂量和疗程“保驾”。
  
  【链接】:
  英美等国如何使用抗生素
  美国住院患者中抗生素的使用率大概是40%,比较低的是欧洲,北欧最低,大概是20%~30%。在北欧,并无明确法规,也无行政管理,而是通过教育培训,医师和患者形成自觉行动,避免抗菌药物滥用;对医师管理,主要是经常对医生进行用药评估,一旦发现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会对其进行谈话。
  在美国,为防止滥用抗生素导致耐药菌增长,美国疾病管理中心出台了对策,内容包括什么样的疾病可以使用抗生素,医生如何详细指导患者用药,还编制了抗生素使用指南小册子。芬兰等国通过宣传活动较成功地控制了抗生素滥用。
  英国国家医疗服务系统所属“全国卫生与临床学会”也出台规定:医生不得给患有轻微耳道感染、咽喉痛、扁桃体发炎、感冒、咳嗽、鼻窦炎、支气管炎的病人开具抗生素类药品处方,取而代之的是建议患者回家休息或服用止痛片。规定还对65岁和80岁以上病人如何使用抗生素分别作出说明。
  
  认识抗生素
  
  严格意义上讲,抗生素就是在非常低浓度下对所有的生命物质有抑制和杀灭作用的药物。抗生素的作用就是杀灭感染我们的微生物,目的是把病原体杀灭,控制疾病,以最终治疗疾病。
  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医疗当中所指的抗生素种类是相当多的,大概可以分成十余种大类。在临床上常用的应该有一百多品种。每一种类都有自己的特点,在使用时应该按照不同的人群、疾病来予以适当地选用。
  
  抗生素不等同于消炎药
  沈阳药科大学药剂科邸东华老师说:消炎药和抗生素是不同的两类药物。但长期以来,很多人搞不清楚消炎药和抗生素之间的区别。
  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炎症。炎症的主要来源是微生物感染人体后,由机体的免疫导致的一系列反应。比如发烧,红肿,疼痛,化脓等,根本原因是微生物感染导致。消炎药只是人们的一种“俗称”,而在专业上,是没有消炎药这个分类的。从理论上说,消炎药跟抗生素是两个概念。
  消炎药一般医学上所指的是解热镇痛抗炎药,它是一类具有解热、镇痛,多数还有抗炎、抗风湿作用的药物。在我们的生活中常用的有阿司匹林、扑热息痛、保泰松、布洛芬等。除扑热息痛这一类,其他类大都具有抗炎的作用。可以说,它们是直接针对炎症的,是对症治疗;而生活中常用的抗生素大多属抗菌药,它们对细菌有抑制或杀灭作用。老百姓所说的消炎药,大多指的是抗菌药,但事实上,消炎药和抗菌药是不同的两类药物。
  
  抗生素不能直接消除炎症
  抗生素的全称叫作抗微生物药物,它的功能就是尽可能消除造成机体感染的微生物,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抗生素本身并不能消除感染后的炎症,只能使由于微生物感染导致的炎症反应不再继续。已经发生的炎症反应,抗生素并不能消除。但使用抗生素后杀灭了微生物,对炎症反应的缓解肯定有效果,使得机体不再继续发生感染造成的炎症反应,但已经发生的炎症主要是人体自身的恢复技能去缓解,部分药物可缓解炎症反应,如多数的感冒药里面的消炎成分(这些消炎成分并不能杀菌或杀灭病毒,而仅仅使炎症的症状缓解)。
  
  【TIPS】:
  常见的消炎药
  确切的说,是没有消炎药这个分类的,不过一般所指消炎药主要有非甾体类和甾体类。非甾体类药物包括: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芬、双氯芬酸、消炎痛(吲哚美辛)、布洛芬、芬布芬等等。甾体类主要就是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即糖皮质激素。
  
  抗生素包括
  一.β-内酰胺类抗生素:
  1.青霉素类抗生素:如青霉素、阿莫西林;
  2.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如头孢拉定、头孢噻肟;
  3.碳氢霉烯类和青霉烯类:如亚胺培南;
  4.单环类抗生素:如氨曲南;
  二.氟喹诺酮类抗菌素药物:如环丙沙星、氧氟沙星;
  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罗红霉素、克拉霉素;
  四.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丁氨卡那霉素;
  五.其它抗生素及抗菌药物:
  1.四环素类;
  2.氯霉素类,
  3.林可霉素,
  4.利福霉素类:利福喷丁;
  5.多肽类:万古霉素;
  6.磺胺类;
  7.甲硝唑类;
  六.抗真菌药物:如二性霉素、达克宁;
  
  滥用抗生素的危害
  
  抗生素“养大”超级病菌
  12岁的苗苗得了感冒,并伴有恶心腹泻,家长赶紧把持续高烧的苗苗送到当地卫生所看病。医生给苗苗静点抗生素。挂完七天吊瓶后,病情开始好转,可家里人刚松一口气,苗苗却再次出现高烧不退情况。这次医生开出了更为“高档”的抗生素,但并没有使苗苗病情好转,相反却越来越重,还出现了肺炎并伴随肝肾功能障碍,甚至有呼吸衰竭等危急情况。父母赶忙把苗苗送到了城里的大医院,经检查,苗苗肺内散布着大量耐药病菌——原来,孩子生命垂危并不是药不好,而是体内病菌因产生了强烈抗药性而变得更为“强大”。滥用抗生素导致患儿体内产生了一种“超级病菌”,足以抵抗原本应有效的药物治疗。
  抗生素的发明给人类健康带来了福音,但应辩证看待抗生素,随着科技进步使抗生素更新换代,在广泛的临床应用中,其缺陷也逐渐暴露出来:使用抗生素会对身体产生毒副作用;长期滥用导致耐药性……
  
  一半耳聋因滥用抗生素所致
  有关统计显示,我国每年因抗生素滥用导致800亿元医疗费用增长,中国每年约有250万人因药物不良反应致病住院,同时致使8万病人因不良反应死亡。一半左右的耳聋患者因滥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所致。邸东华说:很多抗生素在杀灭致病菌的同时,也会杀死人体内正常菌。几乎所有的抗生素都存在过敏反应,严重者会出现休克,甚至死亡。像庆大霉素、链霉素容易导致耳聋,氯霉素易产生血尿,致使肾功能减退,使人体菌群失调。
  邸东华提醒,抗生素的副作用很多,比如肝、肾毒性,胃肠道反应,造血系统毒性等等,最为常见的危险就是抗生素容易引起患者耳聋。少数病人在服食抗生素后,可能会出现短暂性的副作用如头痛、恶心、呕吐、便秘或腹泻等。如情况持续或转趋严重,病人应停止服药并尽快请教医生。
  
  未来可能“无药可用”
  抗菌药物滥用的危害不仅导致药品不良事件和药源性疾病的发生,而且导致抗菌药物耐药性,该事态正在逐步增加并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命。
  由于人们滥用抗生素,给细菌创造了与抗生素频繁接触的机会。在与抗生素的反复较量中,细菌逐渐熟悉了抗生素的特性,少数狡猾的细菌随机应变,发生了基因突变,它们有的构筑更强大的防御工事,阻止抗生素到达要害部位;有的改变自身结构,让抗生素与自己和平共处;有的则反作用于抗生素,使其结构发生改变,作用大大减弱。总之,在人们的精心培养下,发生基因突变的细菌在抗生素面前非但活了下来,而且肆无忌惮地发展并壮大,有些毒力很强且耐受大多数高效抗生素的超级细菌也因此产生了。
  今年世界卫生日的主题是——“抵御耐药性:今天不采取行动,明天就无药可用”。卫生部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委员肖永红教授表示,无药可用并非耸人听闻。比如前阵子出现的超级细菌,它的可怕之处在于超级耐药,没有抗生素药物能对它起作用。现在,越来越多的细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全球将面临药物无效,好像又回到了以前没有抗生素的时代一样。
  
  被抗生素“污染”的环境
  此外,环境中存在较多抗生素,已是不争的事实。根据海关的检查报告,因抗生素残留而被拒绝在海关之外的产品,占出口产品的20%。即使是出口产品,也能检测出20%残留。可以推断,如果不是出口产品,数字恐怕更高。
  而让肖永红更加不安的是:“牛奶、鸡蛋、肉类……畜牧业使用抗生素量也很大,我们的环境中细菌已产生耐药性。人体被动地接受了抗生素,一旦受到耐药菌的感染,将会加大治疗难度。”
  
  正确使用抗生素
  
  能不用抗生素尽量别用
  以前很多人将抗生素作为万能药,不管得了什么病,都用抗生素治疗。其实,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的局部软组织淤血、红肿、疼痛、过敏反应引起的接触性皮炎、药物性皮炎及病毒引起的感冒等疾病,都不宜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现在,人们知道了滥用抗生素的不良后果,于是很多人所关心的是,究竟该如何合理使用抗生素呢?
  邸东华说:抗生素只能医治由病菌感染而引起的炎症,故应由医生诊症后,因应病情而处方。病人不应勉强医生开消炎药或自行到药房购买。
  
  使用抗生素的基本原则
  首次服用两倍剂量。抗生素进入血液,要达到一定浓度后才能发挥抗菌作用,为了迅速使抗生素发挥作用,可在首次服药时按常规剂量的两倍剂量服药,使药物的血浆内浓度快速升高,起到尽早抗菌效果。
  严格掌握适应证,可用可不用尽量不用。一种抗生素奏效,就不要同时用两种抗生素;一种抗生素连续三天以上使用无效,即表明致病菌对该药可能已产生抗药性,应更换另一种敏感的抗生素或采取联合用药。
  应避免长期用药。长期使用抗生素,容易引起人体正常菌群死亡。我们目前所用抗生素大多数为广谱型,在杀灭致病菌的同时,也可将体内对药物敏感的非致病菌杀死,因而可引起菌群失调症,发生继发感染,因此对于较严重的炎症,易采用大剂量短期静脉给药或联合用药,以减少长期用药。另外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和局部应用抗生素,也可引起菌群失调症的发生,应尽量避免。
  联合用药时注意配伍禁忌。联合用药时存在抗生素之间或抗生素与其它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在不清楚使用方法前,应在医生指导下配合使用,切不可自行主张,以免发生毒副反应。
  
  【TIPS】:
  使用抗生素的“三不”、“三问”原则
  ?茺 三不原则:
  1)不自行购买——抗生素是处方药物,不要自己当医师,有病一定要去看病!
  2)不主动要求——抗生素是用来对付细菌的,所以要在确定细菌感染时才有疗效,这就需要专业的评估。而且抗生素并不能加速复原,不必主动向医师要求开抗生素。
  3)不随便停药——抗生素治疗针对不同的细菌及目的,有一定的疗程,一旦需要使用抗生素来治疗,就要按时服药,直到药物吃完为止,以维持药物在身体里的足够浓度,以免制造出抗药性细菌而让它伺机而起。
  ?茺 三问原则:
  1) 我生的病与细菌感染有没有关系?只有向医师询问,才能了解自己的身体及疾病的成因。
  2) 我需要吃抗生素吗?针对不同的疾病,有不同的治疗方法,只有细菌感染才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有些疾病甚至不需要使用药物也会自己痊愈。
  3) 我应该如何吃抗生素?一旦确定诊断须使用抗生素治疗,也应询问正确的用药方式,包括多久吃一次、该吃多久。如果症状改善,是否可以自行停止服药,及这次领的药吃完后,是否还须返诊,并在领药时询问药师哪一种是抗生素,服药时需注意些什么。
  
  普通感冒不必吃抗生素
  一些人有点感冒、咳嗽就服抗生素。其实感冒大多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细菌引起的很少,病毒是一类比细菌小得多,一般需要电子显微镜才能看见的微生物。它们的生长特点是细胞内寄生,即侵入人的细胞后,躲在细胞内生长繁殖。目前使用的各种抗生素几乎都很难进入细胞内,对病毒是完全没有作用的。因此,用抗生素来对付感冒,基本上是没用的。
  也有人说,感冒发热,用了抗生素热就退了,难道这不是抗生素的作用?其实感冒发热,主要是因为病毒侵入了血液从而刺激人体的免疫系统而发生的反应。发热,也正是人的防卫机能与入侵病毒进行“战争”的时候,从这个意义上讲,发热是好事而非坏事。包括发热在内的免疫反应受到极为复杂和各种因素的调节,一般要持续3-7天,多数为4天左右。用或不用抗生素,均不能影响这一过程。
  只有当感冒者出现有黄鼻涕、黄痰、咽喉疼痛剧烈、扁桃体肿大出现脓点等症状,并发气管炎、肺炎、中耳炎、扁桃体炎、风湿病、肾炎,并确诊有溶血性链球菌等感染时,才需要用相应的抗生素治疗。
  
  抗生素不是越贵越有效
  李女士的儿子今年刚刚上一年级,三个月来,儿子先后发了两次烧。“第一次看病,医生说是着凉了,没给开抗生素,只是吃了一些普通的退烧药,前后花了80多元钱治好了病。第二次我觉得孩子烧得厉害,一着急就让医生开些抗生素,花了260多元,虽然花费多了,但孩子的病也好得比上次快多了。”李女士表示,这次用的抗生素是头孢曲松,这是抗生素中的高级药。她认为,药品也是“一分钱一分货”,越贵的药自然越有效。
  对此,邸东华表示,药品不是普通的商品,“便宜没好货”的规律并不适用于药品,只要用之得当,价值几元钱的药物也会达到药到病除的疗效。这就是对症下药的重要意义。
  从专业角度来说,每种抗生素的抗菌谱不同,用药不当,轻则达不到疗效,对治疗不起作用,重则可能会增加药物的毒副作用,损害身体健康。抗生素的使用必须遵循这样一种原则:能用低级的就不用高级的,用一种药能解决问题的就不用两种。简而言之,就是要从低到高使用抗生素,而很多患者的认识却恰恰相反。
  
  用量不足也属“滥用”
  萧炎患了咽喉炎,发烧、头疼,上医院看病后医生给开了阿莫西林,每天3次,先吃一周。吃了三天后,萧炎觉得好多了,而朋友那些诸如“抗生素不能多吃”的话突然在他脑海中不断出现,于是他停了药。谁知停药没几天,咽喉炎复发了,他就又吃了几天,症状有所缓解。一周后,病又犯了,不得不再次去医院检查开药。
  现在许多人都知道滥用抗生素的危害。但说到滥用,一般人的概念是不对症下药和超剂量使用。其实,抗生素剂量不足也是滥用的一种表现。
  以萧炎为例,在侵袭他咽喉的几百万个链球菌中,对阿莫西林的抵抗力并不是一样的。由于他自行缩短了疗程,用药不足,一般的细菌被杀死了,“强壮的”却可能幸存,生成新的菌株。再次用药,会杀死它们大部分,但“最强壮的”仍可能侥幸逃生,生成抵抗力更强的菌株。结果,被这种菌株感染致咽喉炎的人,服阿莫西林就会没什么用,甚至产生抗药性。
  
  这些抗生素宜空腹服
  抗菌药物的服用,很多人都认为应在饭后,理由是抗菌类药对胃肠道的刺激大,饭后服用可减轻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其实,这是个误区。每一种药宜怎样服用,都是经过实验室实验,临床试用观察多次,取得可靠数据,国家医药管理部门才审核通过,同意生产投入临床使用。现在有些常用的抗菌类药物,恰恰应是空腹服用,因为饭后服用,食物可影响药物吸收或使药物利用率明显降低。
  应空腹服用的药物——
  头孢氨苄(先锋4号)、头孢羟氨苄、头孢拉定(先锋6号)。
  诺氟沙星(氟哌酸)、环内沙星(环丙氟哌酸)。
  红霉素、四环素、林可霉素。
  异烟肼(雷米封)、利福平。
  
  【链接】:
  抗生素服用的对与错
  ?茺药品要避光保存(√)
  请将药品放在阴凉干燥处,以免药品变质;存放地点最好固定,以免该吃药的时候找不到就不吃了。
  ?茺清水服用抗生素(√)
  尽量用白水送药,茶水或是其他饮料都可能会减低药效。更不可与酒精饮料一同“下肚”,因为部分抗生素中一些成分会抑制酒精在人体内的代谢,造成酒精在体内蓄积,损伤肝脏、肾脏和心脏等器官,引起机体的毒性反应,即使少量的酒精和这类药物混合也可能导致中毒。
  ?茺吃以前剩下的药(ㄨ)
  虽然同是抗生素,但从前用剩下的药可能不针对这次的病症,或者已经过期。另外,吃剩下的药,很可能不够一个疗程的药量,如果现成的药吃完了,病症也可能缓解了,患者就会停止服药,这样不但没有起到真正的服药作用,同时会增强病菌的耐药性。
其他文献
现在减肥的话题很时髦,有些老年人担心超重会增加患慢性病的危险。日前《美国老年学会杂志》发表富立克博士研究显示,70岁以上的老年人没有太多理由要减肥,只要不是久坐的生活方式,稍胖还可以长寿。  来自西澳大利亚大学健康与老化中心的老年医学教授富立克博士等,对70岁以上的超重老年人随访10年结果证实,他们比正常体重老年人的死亡危险低13%。  富立克博士在美国老年学会的新闻发布会上说:“除非因超重导致糖
老马有个坏习惯,晚上不爱刷牙。久而久之,他与“牙周炎”就成了一对焦不离孟的老搭档。这天,老马又捂着腮帮子哼唧。含了口白酒,疼痛稍缓,他就照例去邻居家打麻将。邻居家在6楼,老马住底楼,老房子没有电梯,他就得爬楼。平时走这几层楼就有些气喘,今天似乎格外厉害了,老马觉得胸口像被大石头压住一样,越往上走越堵得难受,甚至还感觉到一丝丝疼痛。等他一咬牙,终于爬到6楼,人都几乎要脱形了。牌友们见他这幅样子,不敢
跑步机上姿势很重要  有些人在跑步机上锻炼后出现腰椎、膝部及脚踝等部位和关节不适,这是由于忽视了使用跑步机的正确姿势所致。  有人跑步时习惯含胸弓背,重心前倾,这会加大腰椎压力,时间久会造成腰椎劳损。而跑步落地震荡下落给脚掌冲击力是体重5倍,重心前倾会给腿部和脚部关节带来更大的冲击力,久而久之便会出现不适。因此,在跑步机上锻炼时要收腹挺胸、收紧腰背部肌肉。另外,不要左右摆臂,这样会造成重心左右摆动
从克林顿再次手术说起——  新闻背景: 2010年2月12日,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因劳累后再次心脏病复发,胸痛不适在美国纽约接受冠脉支架手术,植入2枚支架。2004年他曾因为冠心病行搭桥术,搭了四根桥。  目前,冠心病的治疗“三分天下”,药物治疗、介入支架、外科手术三足鼎立。药物治疗是所有治疗的基础,很多病人经过内科的药物治疗,症状得到了控制。而介入治疗和外科搭桥手术则针对不同的病人,各得其所。介入手
腹部赘肉困扰着不少女性,而这些赘肉的重要来源在于宿便。专家表示,美体界素有夏季是排毒季节的说法。要想去掉腹部的赘肉,不仅要随时为身体保暖,保持血液的循环畅通;还要多按摩腹部,给腹部“压力”:腹部受到压力才会使身体通气,保持血气的通畅才能使宿便排出。  专家还指出,就算是炎热的夏季,也不建议穿露肚脐、露背部的衣服。因为肚脐连着腹部和子宫,背部有着人体重要的经脉络,一旦这些部位受寒,虚胖就更容易“趁虚
“这哪像母子啊,简直就像情侣!”近日,南京一位母亲和高她半头的16岁儿子的“卖萌”合照在网上引起高度关注。与日本“不老仙妻”水谷雅子相联系,人们戏称这位母亲为“不老仙妈”。其实,很多演艺明星驻颜有术,大家早已司空见惯不以为奇,但当不老“仙”术蔓延到普通人,人们真的忍不住惊呼:难道人真的可以“逆天”生长?  从古至今,人们似乎一直在不懈地追求“长生不老”的法宝,但“不老”的神话肯定是不现实的,真正的
一些看起来不起眼的小动作,可预防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张闭嘴  常做张闭嘴运动,即最大限度把嘴张开,同时深吸一口气,闭口时将气呼出,如此一张一闭,连做30次。  [作用]:张闭嘴运动可改善脑部的血液循环,增强脑血管弹性,有利于预防中风及老年痴呆症的发生。  ◆咬牙切齿  把上下牙齿紧紧合拢,且用力一紧一松地咬牙切齿,咬紧时加倍用力,放松时互不离开,反复数十次。  [作用]:咬牙切齿运动可使头部、
1.心胸宽广,不轻易发脾气的丈夫,能够包容迁就妻子,使妻子享受充分的自由。有这样的丈夫,妻子会皮肤光滑细腻,不容易长暗疮和色斑,也不容易衰老,常常容光焕发。  2.内向、寡言少语又心胸狭隘的丈夫,对妻子的事极少过问又不够体贴,他们的妻子大多会郁郁寡欢,皮肤粗糙,还容易长暗疮。  3.粗暴、脾气坏、不会体贴人、极容易吃醋、动不动就责骂妻子的丈夫,他们的妻子皮肤容易长黄褐斑,且黯无光泽,容易衰老,头发
深秋已至,寒意日浓,又到了孩子最容易患病,而家长最担心最焦虑的时候。“每次孩子有病都及时上医院治疗,可为什么越治免疫力越差?”相信很多家长心中都有这样一个“不解之谜”,而这个谜的答案相信很多家长也难以接受——孩子常生病正是因为家长对孩子的病太重视,对孩子的治疗太及时。  现代医学告诉我们,人的免疫分为先天免疫和后天免疫。先天免疫是人生来就有的,比如皮肤黏膜、淋巴、正常体液中的一些非特异性杀菌物质等
唱歌主要是一项声带运动,正常说话时,声带每秒振动几百次,而唱某些高音歌曲时则高达1200次,很容易损伤声带和支配声带的运动肌肉,令声带黏膜充血、水肿,在酒精的强烈刺激下,会导致血管破裂、出血,造成咽喉肿胀、声音嘶哑。严重者会因声带水肿而呼吸困难,因此,酒后不宜K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