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音”余声

来源 :人民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agond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继上海高校音乐人类学E-研究院在2008年9月于南京师范大学主办的“音乐人类学专家讲习班”之后,上海音乐学院“中国仪式音乐研究中心”(下称“中心”)又于2008年10月24日、11月13日-14日,分别举行了名为“大音田野工作论坛”和“大音讲堂”(下称“论坛”、“讲堂”)的年度系列学术活动。作为成立不到一年的学术研究实体,“中心”以上世纪末贺绿汀先生“大音传人”的题词为自我期许和追求目标,亦重在对本学科建设实践与探索的进一步推进。系列活动不仅努力实践“中心”的建设理念,还为广大学子提供了具有开放性的交流与反思,以及学者、学科、师生之间互动与对话的平台,并产生了积极和持续的学术影响。
  
  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的“田野工作论坛”
  
  在民族音乐学/音乐人类学的学科理论中,“田野工作”一直以来都居于极为重要的地位;而且,随着学科的不断深入与延展,当今学界除了注重对“田野工作”研究成果的关注外,其研究过程及对田野工作本身的反思也越来越受到重视,首届“田野论坛”就是在这样的理念下举办的。这次活动中,有 6名硕士、博士研究生将各自的田野工作经历、方法、收获、心得以及思考等以报告的形式与大家分享,使每个人的“田野”不仅成为研究者个人的体验,还成为一个更加广义、没有界限、共享性的田野场域。
  综合而言,硕、博士们主要以叙事的方式向大家展示自己的田野过程,以音、视频的手段让大家直感研究对象,并集中对自己的田野困境与误区进行了“揭露”与“批判”。论坛聚焦的问题主要有三点:一、仪式音声的描述、分析方法。由博士生林莉君、陈超对于仪式过程的描写和汇报引发大家去思考,面对丰富而又复杂的音声环境应该如何应对?将怎样的音声纳入到自己的考察范围,又以怎样的方式方法进行分析将其文本化、理论化?如果面对的是相对不集中,在仪式中不占主导地位的仪式音声,又该从怎样的角度着手进行研究?音声与仪式信仰、仪式过程的关系怎样定位?二、田野资料的收集、处理方法。博士生黄虎将自己几次田野考察所获得的两种文本资料——现场实录和后期笔记进行梳理后发现还不够直观,还在影响思维逻辑,因此在前两种资料的基础上形成了以表格为主的第三类田野整理资料。聆听汇报的同学在论坛之后对这种处理资料的方式发表了感想:“他的田野资料的数量、质量、分析文本的细致与逻辑性有目共睹。这首先需要时间,还取决于意识。资料收集的真实完整,便是一位合格的‘田野人’;而资料整理与分析的详细严谨,才是一名真正具有科学态度的学者。正是所谓‘人类学不缺乏资料,缺乏的是具体使用这些资料的智慧’。踏踏实实地做田野,踏踏实实地写田野,我们每一个音乐人类学学子都应当谨记在心。”三、对失败的田野工作经历和不成熟的工作心态进行的反思。这是一个具有普遍性的问题,是汇报人在田野考察中都曾遇到的挑战。如博士生高贺杰作的题为《重返“天真”》的工作报告,他所谓的对“天真”的回归,一是因为自己曾经田野工作中的失误,与《天真的人类学家》一书中的描绘有颇多相似之处;二是他在与研究对象——鄂伦春人交往的过程中,都感受到一种真实和真诚,常有一种如遇“初民”一般质朴的天真;三是因为田野工作本身即有“天真”之意指,指引我们寻找“人与人”本身。而他对自己的田野工作进行反思之后,总结出如下感受:田野没有捷径——没有时间的积累,就无法得到不可替代的个人体验;田野没有失败——一个教训,更是一份宝贵的经验;田野永远敞开——但是不付出却从不会有收获。
  “论坛”这样走出自己的书斋,登上公共讲台的田野工作汇报方式,使得现场“互动”的环节尤为重要。尤其是参加论坛教授们(传统音乐、音乐美学、音乐史学等各学科)也兴致勃勃地参与了论坛的讨论,从不同的角度对六个个案、六个考察过程分别提出建设性意见,并重审了田野考察的本质——既是研究者拉近与“他者”距离的过程,也是研究者的“成年礼仪”。
  
  以跨学科交流为目标的“大音讲堂”
  
  当今学界各学科间广泛而普遍的交融已成为基本事实,正如“中心”成立所明确的建设理念,在音乐学定位下的仪式音乐研究中,人类学、历史学、语言学、宗教学、心理学、生理学等多学科的交叉及综合运用,已成为本领域研究的必然趋势。鉴于此,“中心”与相关兄弟学科积极联络,策划举办了“大音讲堂”。
  著名教育家梅贻琦先生曾在半个多世纪前提出“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乃有大师之谓也”,无疑强调了“大师”级学者对于学科建设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与“田野论坛”定位于年轻学子形成鲜明的对照,“讲堂”将主讲人锁定在国内外各领域的资深专家、学者;同时,与“田野论坛”强调师生互动相呼应的是,“大音讲堂”更注重学理上各学科之间的对话。首届“大音讲堂”的两位主讲人,分别为香港中文大学宗教系主任的黎志添教授和北京大学王铭铭教授。
  “讲堂”的设置极有特点,在为期两天的活动里,两位学者分别从各自的学科角度出发,进行专题学术报告,而在最后又与“中心”师生进行跨学科的圆桌讨论。黎志添的《宗教学与仪式研究》讲座,以宗教学大师伊利亚德的理论为基础,对宗教学中有关仪式、神圣、信仰等概念与观点进行了阐述,指出伊利亚德眼中的宗教学学者的任务,是回归宗教本身,站在信仰者的精神世界,以“同情的理解”之态度,去明白和揭示宗教仪式如何蕴藏着信仰者在神圣经验里所获得的对自身和世界的终极意义和转化的希望。在面对传统意义上的人类学的关注社会结构以及功能主义的视角来说,这种回归宗教信仰本身的“反化约论”的宗教学观点,无疑为仪式音乐的研究提供了对于研究对象进行多元阐释的可能性。
  王铭铭在其《人类学中的仪式研究》专题报告开篇,即借用法国的希腊学家维纳的观点,向大家阐明了他所认识的人类学。他认为人类学的性质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穿梭于无限的宇宙和有限的人类个体之间的、Z字型并富于时间感的实践。人正是因为不满足于有限的生命,才试图通过精神存在获得一种不朽,这种不朽就是文化。演讲重点呈现了人类学的仪式研究发展脉络,给出了西方20世纪仪式研究的三个发展阶段——以拉德克利夫·布朗为代表的整合理论,以葛兰言、列维·施特劳斯等为代表的联合理论,和以克利福德·吉尔兹为代表的文化理论。同时指出,仪式研究第二阶段的到来跟中国文明在西方社会学和人类学地位的上升有很大关系,对这个问题的阐述引出了他讲座的第三部分——复杂社会中的仪式应该如何看待。进而,面对中国这样的复杂社会研究,那种割裂的、孤立的村庄研究范式有其反省的必要。他以冯友兰先生的人生四大境界之“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为框架,指出我们要具备哲学家的想象力,去触及任何一个可以被想象的地方。那么,如何突破西方人类学所经历的前三个境界,真正以一种哲学式的思想达到“天地之悠悠”,我们还是要切实地通过基于现实的观察和体验,通过表达方式的多样化,以呈现出一种丰富和多边对话的学科景观。
  在“圆桌讨论”中,论者就学科定位,西方理论的本土化,以及学术研究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其中对于西学中用的理论问题引起了诸位学者的强烈共鸣。同样是具有深厚西方学术传统的学科,同样是需要面对中国实践的理论,如何将二者进行有机而又有效的结合,是如何超越西方话语基础之上,以具有中国本土特征的——“说中国话”这一表达方式的获得。幸运的是,我们正在对这样一种语言进行探索。黎志添教授同样认为,在这一问题上需要具备的学术自觉,就是不仅仅做机械的“翻译”,停留在对西方理论的介绍层面;对照西方理论对自己文化的批判、再批判、又批判的特征,要把学到的理论知识放入到西方学科传统的发展中,以历史和批判的眼光看待学科问题,才能真正获得自我的理解。民族音乐学/音乐人类学也是如此。我们既要把握其源自西方的理论方法的内核与发展,又要充分面对中国音乐文化研究的自身学术传统,兼收并蓄本土传统音乐研究的理论资源。曹本冶教授站在音乐学立场阐发了上述观点,并认为中国的民族音乐学学者们,也应该在充分了解学科在西方的脉络、不同时期不同学派的着重点和出现的问题之基础上,反省学科,冷静评估,择其适者而用之。
  通过“讲堂”搭建的平台,不同学科之间对于共同话题进行的探讨,可以使我们能准确地把握国内,乃至国际范围的学术动向,从而保证知识观念之“新”;同时也有益于在复杂的全球化局势中摆正、理顺理论学科的位置和功能,以此保持学术天地之“纯”。此次活动吸引了来自中央音乐学院、星海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沈阳音乐学院等各院校的学者,我们所期望的是一种不断发展的学术研讨、交流互动的机制,使这种影响力得以更好地延续。
  无论是促进后学力量的培养,还是注重跨学科的交流与对话,都是“中心”在一个持续的实践过程中长期深化主要理念。“论坛”与“讲堂”作为首次的尝试,围绕一些中心论题,在学科之间的对话、中西关系的定位、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中,履行了“知行合一”的传统学术信仰,和多元共存、知识创新的当代学科建设理念,而“大音”作为上海音乐学院一个学术活动品牌,将会不定期举办各种形式的、具备一定学术规格和张力的活动,是为“中心”对于音乐学学科和学术发展做出的有益探索。
  高贺杰 上海音乐学院07级在读博士
  徐 欣 上海音乐学院08级在读博士
  (责任编辑 张萌)
其他文献
雷是20世纪中国文学艺术史上著名的翻译家、文学家和评论家。纵览其著述,傅雷的评论多集中在文学、美术领域,不过他的音乐评论同样需要重视。这不仅是因为傅雷翻译过艺术巨匠罗曼·罗兰的《贝多芬传》及借鉴贝多芬形象创作的传世名著《约翰·克里斯朵夫》,更因为傅雷本人有着极高的音乐修养,他的音乐观、他对音乐的评论已经成为其整体艺术观和艺术评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0世纪中前期国内的乐评本来就不多,傅雷以其圈外人的
一     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突然爆发,一时巨石崩崖,河川咆哮,房屋倒塌,满目疮痍,近9万个鲜活的生命瞬间在废墟下湮灭,给全国人民和全世界留下了极其沉重的记忆。太多的悲痛,太多的眼泪,太多的感动,都留在了2008年的记忆之中。特大灾害所造成的全民的大悲,所展现的民族的大勇,所体现的人类的大爱,所表现的民众的大智,都是激发诗人、艺术家创作灵感的原点。这应该是一个孕育、
马思聪(1912——1987)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著名的作曲家、小提琴演奏家、音乐教育家和音乐社会活动家。今年适逢先生百年诞辰,2012年5月12日上午10点,中央音乐学院举办了“马思聪百年诞辰”纪念活动。活动由中央音乐学院发起,中国文联、中国音协和中央音乐学院共同举办,纪念活动包括“纪念会、学术研讨会和音乐会”。  一、纪念会  主办方代表及诸多嘉宾和中央音乐学院院长王次炤在纪念会中发言,一同表达
我的父亲钱仁康先生今年已95足岁,因撰写缅怀老友的文章积劳成疾,于2007  年11月26日再度发作脑梗塞而住院治疗至今,自此才基本放下了每日从不停歇的笔。可以说,他的思维、喜怒、病痛,都与他毕生从事的著述相关联。    一、音乐道路    1914年4月14日,父亲出生于江苏省无锡县坊前乡的南钱村。  这是一个水清地绿、滋养万物的好地方。祖父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也是一位私塾先生,他的文学功底颇为
2012年5月19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文化部支持,中央音乐学院主办的第十届“北京现代音乐节”在国家大剧院拉开帷幕。北京现代音乐节创办于2002年,致力于推动中国现代音乐的发展,促进中外音乐文化交流,为青年音乐家建立发展平台。  在开幕式音乐会前,北京现代音乐节艺术委员会向十年来全心支持北京现代音乐节的“中华文学基金会”、“中国交响乐发展基金会”、国内指挥当代音乐作品最多的指挥家张艺、“中国
中国近代以来,西乐东渐。在接受西方音乐的同时,中国音乐家也向往着走向世界,在国际舞台上宣传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展示掌握西方音乐艺术的优异成绩,这是我国近代音乐人孜孜以求的理想。这个理想是在50年代新中国参加历届“世界青年与学生联欢节”(以下简称联欢节)和一些其它出访]出、比赛开始逐步实现的。  新中国成立之初的50年代,正值“二战”后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两大阵营开始对峙的冷战时期,社会主义阵营
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由季羡林先生任总主编出版了一套《中外交流史》丛书,该丛书共八册,①分由不同专业的学者执笔。其中《中外音乐交流史》一书由音乐史学家冯文慈先生编著。冯先生以“交流”为线索,以“中外音乐”为具体内容,逐层展示了中国与外国的音乐交流事件与过程。  文化交流对人类有何功用?季羡林先生在丛书序中讲:“文化交流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重要动力之一。”②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些分属于不同学派
引言  从1969年至1972年,中国出现了一个“蔚为壮观”的“八亿人民八部戏”的文化现象。电影生产的停滞越来越无法满足广大电影受众的审美文化需求。从1973年起中国电影开始出现转机,两年左右相继产生了76部故事片。  在这些“难产”的电影中,依然可以寻觅到点点闪光的艺术探索之作,如《青松岭》、《闪闪的红星》、《创业》和《海霞》等。诸影片虽仍带有不可抹去的时代烙印,但在那个“带着枷锁歌唱”的特殊年
2011年8月1日下午,上海龙华殡仪馆银河厅,《在那遥远的地方》、《幻想曲》、《夜景》婉转低回、绵延不绝。社会各界人士怀着沉痛的心情为桑桐先生送行。中国共产党党员,作曲家、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上海市第十届人大代表,上海市第五届政协委员,原国家教委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常务理事、创作委员会副主任,原上海音乐家协会主席、音乐教育委员会主任,原上海音乐学院院长桑桐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
在2011北京现代音乐节上,“中国美育论坛”的主题为“中国新音乐跨界”,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亮点。从5月23日至25日,在三个半天的演讲和自由讨论中,包括美国普利策作曲奖获得者斯蒂文斯塔基,格鲁吉亚作曲家吉雅坎切利,日本作曲家池边晋一郎,美籍华裔作曲家、长江学者陈怡,以及画家、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潘公凯,艺术家、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徐冰,香港作家、批评家陈冠中,电影导演宁瀛,戏剧编剧廖一梅,作曲家郭文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