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设计管理,是指对于设计的管理,还是对于管理的设计?
哈根先生根据他个人的经历,包括学习、工作和教学三方面都非常丰富的实践,郑重指出,当今的设计再也不是我们通常所理解的“创意”、“艺术”、“美学”、“外观”等等,这些仅仅限于表层的东西。
想当年,违背父亲意愿,而选择设计这行,先入学世界知名设计大学德国福尔茨海姆,又先后去法国和英国分别游学兼工作两年,就是抱着“借设计改变世界”的雄心壮志,坚信设计不应该是社会上人们普遍认为的创意或艺术,而容易让人混得穷困潦倒。
进入职场工作,先自家创业,后被雇佣。曾经供职的单位有设计公司,也有大型企业,无论在欧洲或中国,都是比较知名的。曾经涉猎的行业有汽车、手表、消费电子、医疗器械和紧急救援设备等。同时自2012年起,一直兼职在德国名列前茅的慕尼黑科技大学,教授设计管理与品牌战略研究生专业课程。近30年来,他带领团队,先后暂获世界各类设计知名奖项无数!
可是,所有这些成就,通过他亲身体会,都说明一个道理:设计的成功更多地在于它策略、方法与技能技巧的一面,而非在其创意层面上的挑战。
也就是说,设计需要管理,才能确保成功。
设计管理的内容很多,首先要确保:为正确的品牌和正确的客户,在正确的时机,做到正确的事情!
这句话说来简单,但在每一阶段,在各个层面,都危机四伏。真正做到家,可不容易。而且设计师往往在一些地方,习惯性地犯错。
以他个人工作经历为例,2005年他在任西门子手机概念设计主管时,设计开发出一款全触屏手机。当时诺基亚的按键手机统领市场,年出货量达几千万。那时,他的业务主管见到他交上来的全触屏手机,嘲笑他不只,认为消费者永远不会接受任何没有键盘的手机。
但在两年后的2007年,苹果向全球市场推出第一代iPhone手机,就是全触屏的,跟他两年前为西门子设计的,一个样!但却大获全胜,而且在后来的两年时间中,彻底把诺基亚打垮,统领世界手机市场达十年。
事情永远比我们之前想象的要复杂。谈到设计管理,就是要了解全局,把握目标,并为此而牺牲局部,为此而不可逞一时之威风!惟其如此,才可以将风险降到最低。
类似的精神准备和思维定式,其实比按部就班地执行设计任务,要重要一千倍。因此,在与大家分享目前设计管理的内涵之前,在阐述几个具体的设计模型和工具之前,哈根先生特别强调了设计师,特别是设计主管,应该具备的思想状态:
一、勇气:在贯彻实施设计管理过程中,创意的风险会被降低!难道创意不好吗?怎么在这里听上去被当成贬义词?确实,创意的风险贯穿整个设计过程,存在于设计的每一步骤,必需“勇气”,才可以扫除其障碍。
二、大局:一位合格的设计主管,永远需要识大局。他必须清楚,一项决定对于总体和长远目标的影响,而加以把控。对于一款设计的开发,须给予引导,甚至干涉,以保证它向着正确的方向进展。作为一名设计主管,还必须为大局,协调所有利益相关者,取得他们的理解,让大家向着同一目标而努力。为此,他不能对于所有开发层面,面面俱到,否则就更加难以做到识大局。
三、坚韧:项目进展艰难处,时时遭遇垮塌的危险。这时,你要挺住!设计主管如此,每一利益相关者,都需要如此。在这种关键时刻,往往知识基础越牢固,就越容易存活,而更近地奔向目标。而且,将开发层面考虑得越周全,就越容易定义由设计而驱动的目标。设计主管需要与企业其他部门,包括财务、供应链、研发、市场营销和销售等,全面协力,同时准备与任何唱反调者展开激烈奋战。只有企业内外与此设计开发目的相关的所有人,都—直努力,面对困难和挑战,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四、踏实:走好每一步,无论难易,无论离目标远或近。每一步都不可绕过而不走!惟其如此,才可以为胜利或失败留下清晰的轨迹,从而利于总结失败的教训,也有利于获取成功的经验。
五、体系:设计主管须永远考虑,下一步是什么,明白我们所设计的,不只是单件产品,也不是一项服务,也不是单一一种体验。不管我们设计的是什么,都需要为它所处的土壤和体系担负责任,并在这片土壤和这套体系中,构建各种关联,包括人与人之间、产品和服务之间,以及产品和服务与人之间,在这些关联之间搭建信任和梦想的桥梁。未来,我们每个人都是体系架构师。
六、背景:由设计管理的每一项开发,都有根植于它特有的背景,包括社会阶层、文化级别、技术能力,以及接受程度。一段视频,可以说明起初个人电脑的样子。这段视频可以说明,当时这个开发团队非常正确地预见了个人电脑的最终样式,同时也洞察到对于这项新技术的消费行为。样样都完美,只有一个错误:时候早了几十年!
一个绝妙的想法,但创造的产品销售失败,就是因为背景不成熟。如果对其施加设计管理过程,并以此探测风险和阻碍,就会完全不同。
设计管理的方向和定义,存在分歧,但总起来说,不过如下:
一、由“设计”和“管理”两个专业组成的“设计管理”,这正是此篇文章的主题。但它意味着什么,是否反映今天这一行业的要求?不管怎么看,也不管是构建一套可控的设计过程,还是要在开发周期中让设计取得决策权,哈根先生认为,让“设计管理”仅停留在这个层面上,远远不够。
二、在我们当今所处的时代,要把握时机,应对各种挑战,就需要对“设计管理”这一行当,升级换代,增加新一层级的认知。试看目前全球化市场架构,再看物联网、5G、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等这些被炒得火热的概念,抑或是环境敏感型项目,就很清楚:我们需要将“战略”这个概念请出来。
三、有了“战略设计”和“战略管理”这两个概念,就会让我们发现“战略设计管理”这个关键领域。当今,诸位设计主管的技能技巧和管理手段,已經被它所操控。设计管理发展到这个层面,更加偏离我们最初的理解,即设计创造美观的物件,不过在养眼和促销上起作用。 战略设计管理具备领导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魔力,有利于构建公司内外各种关系,对于一个品牌的生存和盈利至关重要。
如下列举一些战略设计管理的一些工作内容和范畴,以供参考:
☆企业、品牌和产品设计战略的形成
☆为公司各项设计活动而进行的设计模型开发
☆对于设计趋势、设计概念和设计需求的调研,及其机制的建立
☆在战略和运曹设计过程中,对于设计技巧和设计潜力的评估
☆在公司跨领域创新和产品开发过程中,对于战略设计工作内容与组织的协调
☆为公司设计或为公司长远标识体系所开发的指南,以及对它的建立和管理
☆对公司内部所有设计活动的整合协调,以及对其结果的永久性审核。
那么设计管理这一行,起初是如何开始的呢?这个词汇的导入,源于对一个设计项目的过程管理。
明白对一个设计项目的过程,需要进行管理,是一个重大进步。这需要定义一个项目为成功和有效,所需要的技能和步骤,从而有可能按照进度和预算对设计工作进行规划。
这种为取得成功而管理设计的方法,是为了对付不可预见性结果,而组织和构建一组技能技巧互为补充的团队。
设计师的思维,对于一个组织来说,往往杂乱无序,标新立异,或者颇具挑战意味,这对客户或企业都可能造成混乱。每一不确定的因素,都会为管理决策带来风险。
为降低决策风险,创意的无序性必须得到控制,将它们收拢,装进盒子里,进行管控。这一步,对于设计的成功至关重要;没有这一步的操控,设计欲被接受并在开发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也就失去了基础。
也正是这一关键步骤的实施和把控,才开启被称为“阶梯型过程”的设计管理方法,即根据主题、类别、市场和预算,对设计项目进行一个阶梯一个阶梯地管理,每上一阶梯都使项目得到阶段性进展,并且没有前一个阶梯的成功,无以达成前往后一个阶梯的进步。
这张图示是一个真实项目的“阶梯型过程”,一个趋向成功的线性过程。这其中的风险在于,把所需要的步骤,配以各种必要资源,都纳入一个时间框架中,这样准予思考和创意的时间就相对缩减。由于这些创意时间会激发大量无序和不测,设计师的优势,即创造新奇独特的能力,却被挤压入整个设计过程中一小部分。打破常规的创新思维,原本是设计师独特之处,却被纳入框架管理。原本为了创造而开启的设计项目,却要通过过程管理,将创意和新奇的源头缩减到最低程度!
设计管理这一行业,由此开启,并非完美,但却迈出重要的一步。因此,设计师的工作才得以信赖,设计师也开始不断被委以重任。由此开拓的形势和局面,也迫使设计师,不断学习创意之外的学科,例如财务预算、资源配比、团队技能配套整合、过程管控、项目按计划交付等。
类似的“阶梯型过程”设计管理方法,仍在使用,而且在应用和实施中不断得到修改。我在欧洲一家知名设计咨询公司VanBerlo任执行总监那段时间,接过一个案例,就是这种“阶梯型过程”设计管理方法的成功应用。
有家企业叫ZUMRO阻姆罗求援,当时拿着一款救援用的剪刀,说让我们重新设计下。我们觉得那种剪刀很奇特,就问他们,重新设计的战略目标是什么。他们回答说,是为扩大国际市场份额。
我们头—次拒绝了客户,原因很简单:产品设计本身,无法足以强大到夺取新的市场份额,因为整体品牌状况欠佳。品牌在此案例中缺乏统一性,而且在公司网站上呈现得像一款游戏,而非可靠性、专业度、胜人一筹的资历等,这些挽救生命所应该具备的特质。
幸运的是,我们成功说服客户,让他们对整个企业,进行彻底重整,而非仅仅重新设计一件产品。由此,我们启动—项开创性的“设计管理”项目,不单针对一件产品,而是整个企业和品牌。
按照这个项目的“阶梯型过程”,分为14个层级和几个步骤。第一个阶段是对现有品牌、环境、竞争力和SWOT(优略势、机会与危机)的彻底分析。我们仔细看过品牌的所有层面,包括数字呈现、产品和品牌价值、包装和公司文化等。
基于这一调研,我们利用卡普法拉KAPFERER开发的品牌棱镜这个品牌战略工具,重新定义了未来的企业战略。我们也重新定义了品牌定位、品牌价值、品牌利益和品牌特性。
根据这些调研结果和品牌新视角,我们重新设计了品牌标识,我们把企业颜色从红改为绿。
在第二个层级,我们定义了产品定位,并为整套产品系列制定了设计指南,包括贯穿始终并融入品牌价值的产品价值。
接着,对11个层级进行充分思考之后,我们终于开始绘制草图,设计第一个产品,就是客户起先拿着,来找vanBerlo设计团队的那件东西。
我们对视觉传达和数字外观,甚至总部环境,都进行了一番彻底修整,就是这几张图所呈现的样子,就是设计管理过程之后的视觉印象。
結果对客户来说,非同寻常:
☆崭新的视觉感受和图像,无法让同类前来竞争。
☆一套连贯统一的产品组合开发,改变了对公司能力的整个印象。
☆客户因为这套产品的设计,赢得无数的设计奖项,而且仅在美国市场一年的销售额就增长四倍!
这正是项目开启时的目标,因此算成功完成任务。如果事先没有一套深入的设计管理过程,或者仅仅重新设计一件产品,这样的成功便无以实现。
战略设计管理过程,与简单的阶梯型过程之间,存在差异。在其整个过程中,并非将创意和设计过程纳入管理框架,而是将创意部分控制在一定的方向,让设计不再基于心血来潮的感觉或梦想,而是有把握地为正确客户在正确的时间设计正确的东西,同时将风险尽可能降低到最小。
我们从中学到什么?战略设计管理,能够使得高层管理者做出有效决策,同时允许设计师发挥最大作用。每一套有效的设计管理过程,都不应该降低人们思考的能力,也不应该缩减人们的创造水准,而是应该为问题的成功解决,利用意识和情感,准予最大程度的创造机会! 最终,战略设计管理,能够在一定方向,做出非常有把握的决定。
Kano模型,也很管用,但不知为何,却在日常设计工作中,不怎么经常使用。这种模型有助于确认,在哪些方面,可以下功夫,就容易为消费者产生惊喜。它也有助于理解,在哪些方面,如论如何下大力气,都差别不大。借用这个工具,就可以帮助决策,钱值得投在哪些关键环节,又应该省在何处。
帮助理解决策时机的重要性的,还有很多工具和模型。“漏斗过程”有助于项目开启阶段,综合吸纳各方意见,以便预测整个项目在各个阶段的财务预算。
项目启动前,把握所有利益相关者的意见,获取一切可能的信息,以确保项目顺利进行,这是设计主管的责任,但却经常不被重视,或做得不够,而导致糟糕的结果或局面。
这个“漏斗过程”可以应用到一个项目的所有阶段,从分析到创造本身,往往是不确定因素过多,而無法抉择时。一般来讲,在项目开始阶段,财务预算的作用最紧要,因为缺失的信息或链接会导致不必要的开支,或者由于纠错而使预算增加,而在项目结尾时却没钱可用。
还有一种战略设计管理工具,是为一家奥地利医疗企业创建设计基因时,由我自己开发的。基于心理学家罗伯特普拉特切克对于各类情感的理论,我在设计语言开发过程中,开发了一种特定工具,便于调动消费者积极的情感。
简单地说,这一战略设计管理工具,就是一套机制,能够将品牌价值和情感价值结合起来,共同调动和调整各类设计基因,就不同的情形而编写与其相对应的设计基因组和。
由设计语言激发哪些价值和情感,它有助于在这方面达成共识。因此才能集中精力解决一个问题:医疗器械方面的一个工具,如何围绕情感因素,传承以往,并且达到何种专业程度。在企业、医生和病人之间创造一种情感和信任关系,就是最终的意图。
我们利用这_工具,创建了三种设计基因方向,最终与高层管理者沟通起来,很容易就被认可和通过。
这一案例说明,设计管理就是能够设计管理决策,同时将品牌的所有价值呈现到桌面上。
我们最终将所有战略设计决策,都制作成为一份《设计和品牌手册》,至今仍然稳定,并成功被应用。
需要清楚的是:类似的工具并不能自行产生,像计算器似的,输入几个数字,就能显示一个数字结果。但是,确实能够为决策问题提供支持,而所有决策问题的基础,都不仅仅是审美或感觉,而更多的是科学调查依据。
前面提及,传统的线性设计管理过程很实用,但会限制创造的机会。所以才导致近年来“设计思维”的火热,似乎“设计思维”现在已然成为创造一个崭新世界的新魔力。
我们来提取几个指标,来说明这一想法:从这页随便找来的东西,可以看出,“设计思维”基于开发中的不断重复和迭代,因此呈循环往复状。在此循环往复中,不断有消费者的反馈添加进来,并被加工为简易而廉价的模型。
结果,目标消费者成为合作创作者,如下是基于真实人物身上的真实调查详情:
在用户体验和用户界面开发中,这一过程尤其有效,因为广泛的软件开发特别烧钱,只有在概念得到证明之后,才能开始。
请记住,漏斗式的过程管理,适用于设计项目开始阶段,便于吸纳各方信息和意见,进行财务评估,避免决策失误。
“设计思维“提供了一个管理框架,让我们可以基于消费者反馈,进行循环往复的产品模型优化和开发。在此过程中,也有更加重要的工具可以使用。
在设计开发中,有一种强有力的方式,即将各种使用情景细化,肢解并呈现出来,这在“设计思维”过程中经常使用。一款电子显微镜和造影成像器件的开发,就是采用这种方法而实现的。
使用周期对某些产品来说,会非常复杂,但可以帮助找到,哪些方面具有创新或优化的空间。
使用周期在这个例子上很简单,因为需要采取行动的地方很有限,不过是整合调研和分析之后,再拿出来。
但如果以彻底而细致的方式审查那些行动,则在每一步骤都会发现合理问题,需要在最终设计产品时综合考量,予以回应。
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无需创建复杂的概念。相反,模型或草图越简单越好。这一过程要求很多分析和创造工作。
大量不同的使用界面,创建出来,不过是为了分析各种潜力和优劣势。基于此,设计团队直接创建了简单的三维模型,并在几个循环过程中,同时开始用户测试。大量分析工作,但很实用,最终在设计,特别是用户体验上,导致的结果非常令人满意。
用户周期不仅适用于分析设计问题,也适用于分析人类行为本身。通过对一位欧洲消费者一天的周期活动调查和分析,结果发现,只要加以时日,不同的饮品和零食最终都是可以被接受的。
使用周期和对使用周期的调查分析,并以此为依据,进行设计开发和模型制作,适用于各种设计管理问题。
为实施和完成世界一流的设计任务,并做到顶级的设计管理工作,有很多工具和过程,可以借用,但都必须事先理解,而且并随时间推移,进行更新或调整后灵活采用。
成事不易,时刻需要坚忍不拔的精神挺住!这是成功的法宝。
从事设计这行,从基层到管理,又到管理的最高层,近三十年来的经验,让哈根先生比最初选学设计时,更加相信设计的力量!
初心未改,改变世界的雄心犹在!
设计管理统领一切!
哈根先生根据他个人的经历,包括学习、工作和教学三方面都非常丰富的实践,郑重指出,当今的设计再也不是我们通常所理解的“创意”、“艺术”、“美学”、“外观”等等,这些仅仅限于表层的东西。
想当年,违背父亲意愿,而选择设计这行,先入学世界知名设计大学德国福尔茨海姆,又先后去法国和英国分别游学兼工作两年,就是抱着“借设计改变世界”的雄心壮志,坚信设计不应该是社会上人们普遍认为的创意或艺术,而容易让人混得穷困潦倒。
进入职场工作,先自家创业,后被雇佣。曾经供职的单位有设计公司,也有大型企业,无论在欧洲或中国,都是比较知名的。曾经涉猎的行业有汽车、手表、消费电子、医疗器械和紧急救援设备等。同时自2012年起,一直兼职在德国名列前茅的慕尼黑科技大学,教授设计管理与品牌战略研究生专业课程。近30年来,他带领团队,先后暂获世界各类设计知名奖项无数!
可是,所有这些成就,通过他亲身体会,都说明一个道理:设计的成功更多地在于它策略、方法与技能技巧的一面,而非在其创意层面上的挑战。
也就是说,设计需要管理,才能确保成功。
设计管理的内容很多,首先要确保:为正确的品牌和正确的客户,在正确的时机,做到正确的事情!
这句话说来简单,但在每一阶段,在各个层面,都危机四伏。真正做到家,可不容易。而且设计师往往在一些地方,习惯性地犯错。
以他个人工作经历为例,2005年他在任西门子手机概念设计主管时,设计开发出一款全触屏手机。当时诺基亚的按键手机统领市场,年出货量达几千万。那时,他的业务主管见到他交上来的全触屏手机,嘲笑他不只,认为消费者永远不会接受任何没有键盘的手机。
但在两年后的2007年,苹果向全球市场推出第一代iPhone手机,就是全触屏的,跟他两年前为西门子设计的,一个样!但却大获全胜,而且在后来的两年时间中,彻底把诺基亚打垮,统领世界手机市场达十年。
事情永远比我们之前想象的要复杂。谈到设计管理,就是要了解全局,把握目标,并为此而牺牲局部,为此而不可逞一时之威风!惟其如此,才可以将风险降到最低。
类似的精神准备和思维定式,其实比按部就班地执行设计任务,要重要一千倍。因此,在与大家分享目前设计管理的内涵之前,在阐述几个具体的设计模型和工具之前,哈根先生特别强调了设计师,特别是设计主管,应该具备的思想状态:
一、勇气:在贯彻实施设计管理过程中,创意的风险会被降低!难道创意不好吗?怎么在这里听上去被当成贬义词?确实,创意的风险贯穿整个设计过程,存在于设计的每一步骤,必需“勇气”,才可以扫除其障碍。
二、大局:一位合格的设计主管,永远需要识大局。他必须清楚,一项决定对于总体和长远目标的影响,而加以把控。对于一款设计的开发,须给予引导,甚至干涉,以保证它向着正确的方向进展。作为一名设计主管,还必须为大局,协调所有利益相关者,取得他们的理解,让大家向着同一目标而努力。为此,他不能对于所有开发层面,面面俱到,否则就更加难以做到识大局。
三、坚韧:项目进展艰难处,时时遭遇垮塌的危险。这时,你要挺住!设计主管如此,每一利益相关者,都需要如此。在这种关键时刻,往往知识基础越牢固,就越容易存活,而更近地奔向目标。而且,将开发层面考虑得越周全,就越容易定义由设计而驱动的目标。设计主管需要与企业其他部门,包括财务、供应链、研发、市场营销和销售等,全面协力,同时准备与任何唱反调者展开激烈奋战。只有企业内外与此设计开发目的相关的所有人,都—直努力,面对困难和挑战,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四、踏实:走好每一步,无论难易,无论离目标远或近。每一步都不可绕过而不走!惟其如此,才可以为胜利或失败留下清晰的轨迹,从而利于总结失败的教训,也有利于获取成功的经验。
五、体系:设计主管须永远考虑,下一步是什么,明白我们所设计的,不只是单件产品,也不是一项服务,也不是单一一种体验。不管我们设计的是什么,都需要为它所处的土壤和体系担负责任,并在这片土壤和这套体系中,构建各种关联,包括人与人之间、产品和服务之间,以及产品和服务与人之间,在这些关联之间搭建信任和梦想的桥梁。未来,我们每个人都是体系架构师。
六、背景:由设计管理的每一项开发,都有根植于它特有的背景,包括社会阶层、文化级别、技术能力,以及接受程度。一段视频,可以说明起初个人电脑的样子。这段视频可以说明,当时这个开发团队非常正确地预见了个人电脑的最终样式,同时也洞察到对于这项新技术的消费行为。样样都完美,只有一个错误:时候早了几十年!
一个绝妙的想法,但创造的产品销售失败,就是因为背景不成熟。如果对其施加设计管理过程,并以此探测风险和阻碍,就会完全不同。
设计管理的方向和定义,存在分歧,但总起来说,不过如下:
一、由“设计”和“管理”两个专业组成的“设计管理”,这正是此篇文章的主题。但它意味着什么,是否反映今天这一行业的要求?不管怎么看,也不管是构建一套可控的设计过程,还是要在开发周期中让设计取得决策权,哈根先生认为,让“设计管理”仅停留在这个层面上,远远不够。
二、在我们当今所处的时代,要把握时机,应对各种挑战,就需要对“设计管理”这一行当,升级换代,增加新一层级的认知。试看目前全球化市场架构,再看物联网、5G、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等这些被炒得火热的概念,抑或是环境敏感型项目,就很清楚:我们需要将“战略”这个概念请出来。
三、有了“战略设计”和“战略管理”这两个概念,就会让我们发现“战略设计管理”这个关键领域。当今,诸位设计主管的技能技巧和管理手段,已經被它所操控。设计管理发展到这个层面,更加偏离我们最初的理解,即设计创造美观的物件,不过在养眼和促销上起作用。 战略设计管理具备领导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魔力,有利于构建公司内外各种关系,对于一个品牌的生存和盈利至关重要。
如下列举一些战略设计管理的一些工作内容和范畴,以供参考:
☆企业、品牌和产品设计战略的形成
☆为公司各项设计活动而进行的设计模型开发
☆对于设计趋势、设计概念和设计需求的调研,及其机制的建立
☆在战略和运曹设计过程中,对于设计技巧和设计潜力的评估
☆在公司跨领域创新和产品开发过程中,对于战略设计工作内容与组织的协调
☆为公司设计或为公司长远标识体系所开发的指南,以及对它的建立和管理
☆对公司内部所有设计活动的整合协调,以及对其结果的永久性审核。
那么设计管理这一行,起初是如何开始的呢?这个词汇的导入,源于对一个设计项目的过程管理。
明白对一个设计项目的过程,需要进行管理,是一个重大进步。这需要定义一个项目为成功和有效,所需要的技能和步骤,从而有可能按照进度和预算对设计工作进行规划。
这种为取得成功而管理设计的方法,是为了对付不可预见性结果,而组织和构建一组技能技巧互为补充的团队。
设计师的思维,对于一个组织来说,往往杂乱无序,标新立异,或者颇具挑战意味,这对客户或企业都可能造成混乱。每一不确定的因素,都会为管理决策带来风险。
为降低决策风险,创意的无序性必须得到控制,将它们收拢,装进盒子里,进行管控。这一步,对于设计的成功至关重要;没有这一步的操控,设计欲被接受并在开发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也就失去了基础。
也正是这一关键步骤的实施和把控,才开启被称为“阶梯型过程”的设计管理方法,即根据主题、类别、市场和预算,对设计项目进行一个阶梯一个阶梯地管理,每上一阶梯都使项目得到阶段性进展,并且没有前一个阶梯的成功,无以达成前往后一个阶梯的进步。
这张图示是一个真实项目的“阶梯型过程”,一个趋向成功的线性过程。这其中的风险在于,把所需要的步骤,配以各种必要资源,都纳入一个时间框架中,这样准予思考和创意的时间就相对缩减。由于这些创意时间会激发大量无序和不测,设计师的优势,即创造新奇独特的能力,却被挤压入整个设计过程中一小部分。打破常规的创新思维,原本是设计师独特之处,却被纳入框架管理。原本为了创造而开启的设计项目,却要通过过程管理,将创意和新奇的源头缩减到最低程度!
设计管理这一行业,由此开启,并非完美,但却迈出重要的一步。因此,设计师的工作才得以信赖,设计师也开始不断被委以重任。由此开拓的形势和局面,也迫使设计师,不断学习创意之外的学科,例如财务预算、资源配比、团队技能配套整合、过程管控、项目按计划交付等。
类似的“阶梯型过程”设计管理方法,仍在使用,而且在应用和实施中不断得到修改。我在欧洲一家知名设计咨询公司VanBerlo任执行总监那段时间,接过一个案例,就是这种“阶梯型过程”设计管理方法的成功应用。
有家企业叫ZUMRO阻姆罗求援,当时拿着一款救援用的剪刀,说让我们重新设计下。我们觉得那种剪刀很奇特,就问他们,重新设计的战略目标是什么。他们回答说,是为扩大国际市场份额。
我们头—次拒绝了客户,原因很简单:产品设计本身,无法足以强大到夺取新的市场份额,因为整体品牌状况欠佳。品牌在此案例中缺乏统一性,而且在公司网站上呈现得像一款游戏,而非可靠性、专业度、胜人一筹的资历等,这些挽救生命所应该具备的特质。
幸运的是,我们成功说服客户,让他们对整个企业,进行彻底重整,而非仅仅重新设计一件产品。由此,我们启动—项开创性的“设计管理”项目,不单针对一件产品,而是整个企业和品牌。
按照这个项目的“阶梯型过程”,分为14个层级和几个步骤。第一个阶段是对现有品牌、环境、竞争力和SWOT(优略势、机会与危机)的彻底分析。我们仔细看过品牌的所有层面,包括数字呈现、产品和品牌价值、包装和公司文化等。
基于这一调研,我们利用卡普法拉KAPFERER开发的品牌棱镜这个品牌战略工具,重新定义了未来的企业战略。我们也重新定义了品牌定位、品牌价值、品牌利益和品牌特性。
根据这些调研结果和品牌新视角,我们重新设计了品牌标识,我们把企业颜色从红改为绿。
在第二个层级,我们定义了产品定位,并为整套产品系列制定了设计指南,包括贯穿始终并融入品牌价值的产品价值。
接着,对11个层级进行充分思考之后,我们终于开始绘制草图,设计第一个产品,就是客户起先拿着,来找vanBerlo设计团队的那件东西。
我们对视觉传达和数字外观,甚至总部环境,都进行了一番彻底修整,就是这几张图所呈现的样子,就是设计管理过程之后的视觉印象。
結果对客户来说,非同寻常:
☆崭新的视觉感受和图像,无法让同类前来竞争。
☆一套连贯统一的产品组合开发,改变了对公司能力的整个印象。
☆客户因为这套产品的设计,赢得无数的设计奖项,而且仅在美国市场一年的销售额就增长四倍!
这正是项目开启时的目标,因此算成功完成任务。如果事先没有一套深入的设计管理过程,或者仅仅重新设计一件产品,这样的成功便无以实现。
战略设计管理过程,与简单的阶梯型过程之间,存在差异。在其整个过程中,并非将创意和设计过程纳入管理框架,而是将创意部分控制在一定的方向,让设计不再基于心血来潮的感觉或梦想,而是有把握地为正确客户在正确的时间设计正确的东西,同时将风险尽可能降低到最小。
我们从中学到什么?战略设计管理,能够使得高层管理者做出有效决策,同时允许设计师发挥最大作用。每一套有效的设计管理过程,都不应该降低人们思考的能力,也不应该缩减人们的创造水准,而是应该为问题的成功解决,利用意识和情感,准予最大程度的创造机会! 最终,战略设计管理,能够在一定方向,做出非常有把握的决定。
Kano模型,也很管用,但不知为何,却在日常设计工作中,不怎么经常使用。这种模型有助于确认,在哪些方面,可以下功夫,就容易为消费者产生惊喜。它也有助于理解,在哪些方面,如论如何下大力气,都差别不大。借用这个工具,就可以帮助决策,钱值得投在哪些关键环节,又应该省在何处。
帮助理解决策时机的重要性的,还有很多工具和模型。“漏斗过程”有助于项目开启阶段,综合吸纳各方意见,以便预测整个项目在各个阶段的财务预算。
项目启动前,把握所有利益相关者的意见,获取一切可能的信息,以确保项目顺利进行,这是设计主管的责任,但却经常不被重视,或做得不够,而导致糟糕的结果或局面。
这个“漏斗过程”可以应用到一个项目的所有阶段,从分析到创造本身,往往是不确定因素过多,而無法抉择时。一般来讲,在项目开始阶段,财务预算的作用最紧要,因为缺失的信息或链接会导致不必要的开支,或者由于纠错而使预算增加,而在项目结尾时却没钱可用。
还有一种战略设计管理工具,是为一家奥地利医疗企业创建设计基因时,由我自己开发的。基于心理学家罗伯特普拉特切克对于各类情感的理论,我在设计语言开发过程中,开发了一种特定工具,便于调动消费者积极的情感。
简单地说,这一战略设计管理工具,就是一套机制,能够将品牌价值和情感价值结合起来,共同调动和调整各类设计基因,就不同的情形而编写与其相对应的设计基因组和。
由设计语言激发哪些价值和情感,它有助于在这方面达成共识。因此才能集中精力解决一个问题:医疗器械方面的一个工具,如何围绕情感因素,传承以往,并且达到何种专业程度。在企业、医生和病人之间创造一种情感和信任关系,就是最终的意图。
我们利用这_工具,创建了三种设计基因方向,最终与高层管理者沟通起来,很容易就被认可和通过。
这一案例说明,设计管理就是能够设计管理决策,同时将品牌的所有价值呈现到桌面上。
我们最终将所有战略设计决策,都制作成为一份《设计和品牌手册》,至今仍然稳定,并成功被应用。
需要清楚的是:类似的工具并不能自行产生,像计算器似的,输入几个数字,就能显示一个数字结果。但是,确实能够为决策问题提供支持,而所有决策问题的基础,都不仅仅是审美或感觉,而更多的是科学调查依据。
前面提及,传统的线性设计管理过程很实用,但会限制创造的机会。所以才导致近年来“设计思维”的火热,似乎“设计思维”现在已然成为创造一个崭新世界的新魔力。
我们来提取几个指标,来说明这一想法:从这页随便找来的东西,可以看出,“设计思维”基于开发中的不断重复和迭代,因此呈循环往复状。在此循环往复中,不断有消费者的反馈添加进来,并被加工为简易而廉价的模型。
结果,目标消费者成为合作创作者,如下是基于真实人物身上的真实调查详情:
在用户体验和用户界面开发中,这一过程尤其有效,因为广泛的软件开发特别烧钱,只有在概念得到证明之后,才能开始。
请记住,漏斗式的过程管理,适用于设计项目开始阶段,便于吸纳各方信息和意见,进行财务评估,避免决策失误。
“设计思维“提供了一个管理框架,让我们可以基于消费者反馈,进行循环往复的产品模型优化和开发。在此过程中,也有更加重要的工具可以使用。
在设计开发中,有一种强有力的方式,即将各种使用情景细化,肢解并呈现出来,这在“设计思维”过程中经常使用。一款电子显微镜和造影成像器件的开发,就是采用这种方法而实现的。
使用周期对某些产品来说,会非常复杂,但可以帮助找到,哪些方面具有创新或优化的空间。
使用周期在这个例子上很简单,因为需要采取行动的地方很有限,不过是整合调研和分析之后,再拿出来。
但如果以彻底而细致的方式审查那些行动,则在每一步骤都会发现合理问题,需要在最终设计产品时综合考量,予以回应。
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无需创建复杂的概念。相反,模型或草图越简单越好。这一过程要求很多分析和创造工作。
大量不同的使用界面,创建出来,不过是为了分析各种潜力和优劣势。基于此,设计团队直接创建了简单的三维模型,并在几个循环过程中,同时开始用户测试。大量分析工作,但很实用,最终在设计,特别是用户体验上,导致的结果非常令人满意。
用户周期不仅适用于分析设计问题,也适用于分析人类行为本身。通过对一位欧洲消费者一天的周期活动调查和分析,结果发现,只要加以时日,不同的饮品和零食最终都是可以被接受的。
使用周期和对使用周期的调查分析,并以此为依据,进行设计开发和模型制作,适用于各种设计管理问题。
为实施和完成世界一流的设计任务,并做到顶级的设计管理工作,有很多工具和过程,可以借用,但都必须事先理解,而且并随时间推移,进行更新或调整后灵活采用。
成事不易,时刻需要坚忍不拔的精神挺住!这是成功的法宝。
从事设计这行,从基层到管理,又到管理的最高层,近三十年来的经验,让哈根先生比最初选学设计时,更加相信设计的力量!
初心未改,改变世界的雄心犹在!
设计管理统领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