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普洱长大

来源 :海峡茶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bs3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和普洱茶打交道已经五年有余,积累下了很多与普洱茶有关的记忆,这其中印象最深的是我的那一群普洱茶客。
  这一群普洱茶客虽不像金庸笔下的剑客个个身怀绝技,但对茶的理解却也个性十足,在普洱“江湖”中不可复制。他们对普洱茶的认识和喜爱也始于那段普洱茶红遍大江南北的时期,他们在普洱茶的跌宕起伏中始终保有一颗真诚而平静的好茶之心,面对茶市里的剑拔弩张,他们对普洱荼有的只是一份悠然闲适的品茗之心。
  “因为普洱深沉而又有让人无法抵挡的魅力,也许可能是我们都有点老了,所以喜欢略带沧桑的味道。”他们如是说。
  用快乐的心情去研究普洱茶,主张从新茶喝起,看着它慢慢地长大——这是他们喝普洱茶的理念。
  从最初的盲目跟风,到后来的有的放矢,通过与普洱茶界前辈、友人的不断学习和探讨,在玩味过众多普洱“山场”之后,他们仿佛又回到了最初的原点——从茶质的本身出发,发掘茶更深层次的文化理念和意识,由心而至,摒弃了诸多的纷扰,淡定地追寻自我的同时也追寻着适合自我的好茶。
  “江湖”中的“老邪”有着金庸笔下黄药师玄然于世、超脱物外的洒脱,也有着现代精致男人的特性。他酷爱摄影,为了能记录下事物最真实的色彩,常常会端着相机不知疲倦地记录下光线在一天的不同时刻留下的印记;他爱干净,不管喝茶还是泡茶,永远都是一手茶杯一手茶巾,不允许茶桌上出现一点点的水印。在他看来,普洱茶的好玩就在于它会随着环境、气候的变化而变化: “同一款茶每次喝都会有惊喜”。
  “老邪”认为要真正读懂普洱茶不能只做表面文章,单靠坊间购买而得到的认知难免有失偏颇,况且所谓“有故事”的茶比比皆是,欲得其精髓,必先寻其根源。每年的春秋两季,他们中的一些人都会深入云南茶山腹地,一边向当地茶农以及茶界前辈好友请教相关知识,一边寻找适合大伙口感的好茶。每年他们的收茶量都不会很大,但绝对具有代表性,再由当地民间作坊手工压制,用上自己的内飞,包装后运回福州。每一款茶都由茶友各自储存,定期观察其转化过程。他们也会将茶饼储存于其它城市,由当地茶友保管,这样便可以详细了解普洱茶在不同区域的变化状况。
  与把普洱茶当做古董一样收藏的茶客们不同,他们对普洱的喜爱不在乎其升值的空间,而在于能对每款茶有更清晰的认识。因此在存放和品饮普洱茶的过程中,茶友们会将茶品的图片、冲泡过程、口感等做详细记录或刻成光盘保存,而包装、内飞等也都会做成图册长久保存起来。大家都很享受这个过程,学习之余也总会把自己的心得、藏品等通过网络与天南海北的茶友分享。
  他们迷恋普洱茶,却并不局限于普洱茶。从瓷器中的白瓷、青瓷、建盏、青花、斗彩、粉彩,到铁壶、银壶、台湾现代创意陶器,都是他们涉猎的领域。“空了”沉稳而细腻,他从日本买了一把老铁壶,为了使其壶壁内能迅速充满水垢,特意开车到乡下取回井水来煮,大热天趴在煤气灶前目不转睛地盯着看。“空了”还很喜欢自己动手打磨小叶紫檀、切割铜制铁壶盖、做玉的盖钮、修补茶壶等等。医药学毕业的晓寒轻,也迷上了日本老铁壶和银铜器,总遭遇过被海关扣留,或因搬运寄送损坏了宝贝等诸多波折,却总是乐此不疲。 他们把普洱茶的品格形容为沉稳且包容,这有点像现实中的他们,不排斥其它的茶类,只是普洱茶把他们聚到了一起,又从中衍生出其他的兴趣来,从而在每一位茶友之间形成一种互补,大家互相学习,互相关爱,形成了一个互敬互爱的小群体。他们积极参加社会公益事业:汶川地震,他们第一时间献上爱心;北京奥运,他们组团去为奥运健儿加油;偏远的山区,他们每年都会为孩子们送去温暖……
  他们对茶的感觉,似乎爱上了就再也割舍不掉,长久不见,必是会想念的。就像一首诗所言:你见或者不见。那得天地之精华的茶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你跟或者不跟,这凝集着时光精华的普洱茶就在那里,不来不去;你念或者不念,茶客心底的那份痴情就在那里,不舍不弃,不增不减。
其他文献
谷雨前夜的皖西丘陵地带,清寒仍未褪尽,习习的晚风带来乡野的青草气息。车子从独山镇向齐头山驶出已是晚上八点半,我们兴致高昂,愉悦而轻松地谈论刚才在小镇上吃到的竹笋、田螺、香椿以及河鱼。车窗外快速隐去的是幽幽无语的山影、树影和偶尔一闪而过的灯光。车子拐过一个弯,冷不丁前方跳出一轮明月,才刚升出地平线。山头、树梢似乎染上了一层光晕,朦胧而安静。我们便不说话,月亮远远的,但就在前面,我们迎着她去。今夜,我
期刊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贵州省人民政府主办,贵阳市人民政府、贵州省农业委员会承办的2011中国·贵州国际绿茶博览会将于2011年7月8日~10日在中国避暑之都贵州省贵阳市举办。  世界之茶,源于中国;中国之茶,源于西南。贵州是国内保存茶树品种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之一;贵州晴隆的四球茶茶籽化石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唯一的茶籽化石。《茶经》记载:“茶之出黔中……往往得之,其味极佳”。史书记载:贵州有中国最早的茶
期刊
14国学员天福学茶    5月11日,漳州天福茶学院举行2011援外茶叶培训班开班仪式,来自14个国家的27名学员参加了本次为期56天的培训。这批参训学员来自埃塞俄比亚、卢旺达、南非、莫桑比克、布隆迪、泰国、坦桑尼亚、尼泊尔、肯尼亚、格鲁吉亚、乌干达、加纳、斯里兰卡、津巴布韦。乌干达工业研究协会研究员查理德·查布森在开班仪式上说:“自从踏上中国的土地,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你们的热诚与友好。希望通过培
期刊
寻茶纪行,一路芳香。  行走贵州,我们识茶香而来,只为寻觅茶在这里的芳踪。尽管我们有备而来,但甲秀天下的黔茶还是给了我们意想不到的感动和震撼。  这里繁花似锦,落英缤纷,梅花、油菜花、桃花、杜鹃节次第开放,为喜欢“寻花问柳”的人们开启一场视觉盛宴。  贵州,是一个迷人的“天然公园”,大自然用它的鬼斧神工,雕刻出千姿百态的俏石灵壁,又用大大小小的河流装点修饰,创作出形态诡谲的岩石、俯仰可拾的瀑布、清
期刊
6月22日,“2011年中国红茶高峰论坛”在坦洋工夫的原产地——福建福安市启幕。这个论坛虽由福安市政府承办,但作为坦洋工夫的守望者与继承者之一的福建坦洋工夫集团又岂能袖手旁观?总经理林小灵半个多月前就在忙前忙后地筹备了,直到活动开始的前一天下午,他才轻轻松了一口气,到门店里择一个较幽僻的包间,泡上一壶茶,端来两盘水果,悠哉地品几道茶。他在喝茶的时候,还不时地跟上几句话,比如这泡茶用什么品种做的、有
期刊
5月初,连日不断的几场春雨,让不少茶友担心今年铁观音春茶的质量会受到怎样的影响。故此,在铁观音春茶上市之际,《海峡茶道》特别甄选了茶友们关注度较高的4家铁观音企业的春茶,并特邀茶学专家陈郁榕与茶友一起对今年的、来自不同茶企的12款清香型铁观音春茶进行对比品鉴,共同关ii2011年铁观音春茶的品质。  为更为客观之缘故,我们将12款茶叶按其售价等级分3轮品鉴:    首轮品鉴    此轮品鉴的4款铁
期刊
5月20日上午,由中共信阳市委、信阳市人民政府主办,信阳市知名茶企“九拓信阳红”茶业公司承办的2011年“信阳红风暴”福建宣传活动周在福州市金牛山茶城正式启动。来自中国+大名茶之一信阳毛尖产地的河南省信阳市政府和众多茶商,为信阳市红茶新品“信阳红”现场“叫卖”,“信阳红”正式挺进有“红茶故乡”之称的福建。  仪式上,九拓信阳红、五云、文新等信阳实力茶叶企业携手八马茶业、坦洋工夫集团等福建知名茶企,
期刊
于是乎,热爱紫砂的人们开始在浩瀚的宋诗中寻找紫砂壶和紫砂盏的踪影:欧阳修说“喜共紫瓯吟且酌,羡君潇洒有余情”;米芾说“轻涛起,香生玉尘,雪溅紫瓯圆”;苏东坡说“明窗倾紫盏,色味两奇绝”……流传最广的当是梅尧臣的句子:“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千百年来,文人骚客给我们留下了太多华美的诗句,一件平凡无奇的小物在他们眼中焕发了新的生命力。紫砂壶,经历了许久的沉寂终在文人的笔下历久弥新。    
期刊
“矮脚乌龙”一直给人一种不起眼的感觉。早些时候和朋友喝过一次建瓯的矮脚乌龙,因其叶片小,滋味薄,故而没留下太深刻的印象。  但做为历史名茶的矮脚乌龙,应该有它的独特之处。为觅得这份“独特”,用心搜罗了3款不同产地、风格各异的矮脚乌龙茶,籍此找回那份“曾经的美好”。    毛茶也精彩    这款矮脚乌龙出自建瓯,而且是毛茶。干茶呈墨绿色,条索比较完整,但不如精制茶来的紧结细小,单看稍显肥大的叶张,还
期刊
春夏祭礼    作者:老古  茶品:台湾高山乌龙茶  茶道:功夫茶泡发  茶具:白瓷若琛杯;陶制托盏;白瓷茶则;竹制茶荷;海棠花插花;竹帘为茶席底布。  茶席主题:春天的某日,天气微漾,高山茶的清冽韵致能够在这样的天气里更深长细腻地表现出来。茶器除品杯以甜白釉的品杯来感受纤回的香气和细腻的口感外,茶碗、杯托、花器多是暖色调的陶器,而蓝色席布上一枝北方早春的海棠更是微带清寒季节的鲜明意味。  茶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