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好的关系胜过好的教育,作为经常与学生打交道,肩负教书育人重任的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必须掌握与学生有效沟通的策略,不断提升自身教育水平。教师在有效沟通的基础上,才能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育和引导,在愉快的氛围中健康成长。
一、尊重孩子,批评对事不对人
班主任在批评学生时,要尊重孩子。批评学生要注意表达方式,成人对孩子不满时,往往会在言语间对孩子的人格做出评判,使孩子不甘心认错。不良的沟通方式很常见,如指责型:“为什么你总是贪玩,根本不知道学习!”挖苦型:“你除了玩还能干什么?”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与肯定性评价相比,否定性评价会对孩子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贬低的话语会像种子一样洒落在孩子心中,贬损越多,埋藏得就越深,并逐渐成为他们自我评价的标准,最终使自己真的成为被教师指责的那种人。澳洲的一位心理学家称这种无意识行为是一种“无心的催眠”:多数人都不知道,这种催眠每天都在发生,而且深入孩子心中的无意识层面,即使没有这种意思,但孩子的人格依然会按照我们暗示的言行发展,于是,性格中软弱、自卑、胆怯和自暴自弃就会伴随而来,甚至终生无法摆脱。如果老师习惯用孩子的弱点与其他孩子的优点做比较,长此以往,就会使孩子不断积累“我不行”的消极情感体验,逐渐失去自尊心和自信心,变得不自信和胆怯。经常指责孩子,孩子就会朝向这个方向发展,而且孩子遇事也会习惯性地指责他人,推卸责任。
批评学生时,教师要换一种说话方式,学会尊重孩子,批评要对事不对人。例如,考试后老师要求学生将试卷带给家长签名后交回,有成绩不理想的学生便模仿家长的笔迹自己签名。这时,教师的沟通方式会有两种:“你替妈妈签名,真是一个不诚实的孩子。”“你替妈妈签名,这是不对的,因为这是一种弄虚作假的欺骗行为。”前者否定了孩子这个人,后者则否定替妈妈签名这件事。说话方式不同,传递出的是不同的教育理念,后者才能真正做到尊重学生,实现有效的沟通。
二、情商修炼,用“我信息”代替“你信息”
“我信息”指说话者自己的感受,“你信息”则是说话者对对方的一种认识、评价或判断。当学生出现不良行为时,教师直接批评、指责学生“你很笨”“你很懒”等,就是在提供“你信息”。
在教育交往中,教师使用“你信息”,会让孩子感受不到接纳和温暖,这种负面的评价或判断往往会令学生感到窘迫,难以接受,乃至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和行为。而教师如果通过“我信息”,如“我对你的行为感到生气”“我对你的行为感到很失望”等,用情感的表达代替直接的指责,就会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情感,感到内疚,从而产生改善自身行为的动机。因此,教师要不断修炼情商,学会用“我信息”代替“你信息”,在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中实现教育目标。例如,“你这个捣蛋鬼,对班级不负责任,损害班级荣誉”是一种结论,而“对你那些影响班级荣誉的行为,我感到痛心”则是老师的感受;“你是给老师做作业吗?”是一种质问,“你不跟我商量就不做作业,我可不高兴”表达的是一种心情;“今天你能屈尊来上课,鄙人深感荣幸”是一种讽刺,“这个学期你好多天没有来上课,我很担心”传递的是教师对学生的关爱。
“我信息”使学生把教师看作一个真实的人——一个会失望、难过、愤怒的人,一个也有缺点和弱点的人。在“我信息”中表达的是教师的自我感受以及学生的行为对教师的影响。“我信息”比“你信息”更能够有效地面对学生,它具有促使学生愿意改变自己行为的高度可能性,包含最小程度对学生的否定评价,不损害师生关系。
三、耐心倾听,做引领孩子的“自己人”
耐心倾听学生的心声是教师师德修养的体现。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谈话方式,亲切、平和、耐心地倾听学生的想法,让学生把话说完,不要急于判断,教师才能了解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倾听更是教师表达尊重的一个明显标志,是满足学生感情上被接纳、受重视以及安全感需求的最为重要的方式。
对学生而言,教师的耐心倾听意味着自己被理解,并感觉到自己的思想和感情是有意义的。耐心倾听、不轻易下结论应是老师熟练掌握的一种沟通方式。反思我们日常的教育行为:边批改作业边处理学生间发生的矛盾;边玩电脑边听学生讲话;没等学生说完就草率打断学生;对“差生”的话置若罔闻
一、尊重孩子,批评对事不对人
班主任在批评学生时,要尊重孩子。批评学生要注意表达方式,成人对孩子不满时,往往会在言语间对孩子的人格做出评判,使孩子不甘心认错。不良的沟通方式很常见,如指责型:“为什么你总是贪玩,根本不知道学习!”挖苦型:“你除了玩还能干什么?”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与肯定性评价相比,否定性评价会对孩子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贬低的话语会像种子一样洒落在孩子心中,贬损越多,埋藏得就越深,并逐渐成为他们自我评价的标准,最终使自己真的成为被教师指责的那种人。澳洲的一位心理学家称这种无意识行为是一种“无心的催眠”:多数人都不知道,这种催眠每天都在发生,而且深入孩子心中的无意识层面,即使没有这种意思,但孩子的人格依然会按照我们暗示的言行发展,于是,性格中软弱、自卑、胆怯和自暴自弃就会伴随而来,甚至终生无法摆脱。如果老师习惯用孩子的弱点与其他孩子的优点做比较,长此以往,就会使孩子不断积累“我不行”的消极情感体验,逐渐失去自尊心和自信心,变得不自信和胆怯。经常指责孩子,孩子就会朝向这个方向发展,而且孩子遇事也会习惯性地指责他人,推卸责任。
批评学生时,教师要换一种说话方式,学会尊重孩子,批评要对事不对人。例如,考试后老师要求学生将试卷带给家长签名后交回,有成绩不理想的学生便模仿家长的笔迹自己签名。这时,教师的沟通方式会有两种:“你替妈妈签名,真是一个不诚实的孩子。”“你替妈妈签名,这是不对的,因为这是一种弄虚作假的欺骗行为。”前者否定了孩子这个人,后者则否定替妈妈签名这件事。说话方式不同,传递出的是不同的教育理念,后者才能真正做到尊重学生,实现有效的沟通。
二、情商修炼,用“我信息”代替“你信息”
“我信息”指说话者自己的感受,“你信息”则是说话者对对方的一种认识、评价或判断。当学生出现不良行为时,教师直接批评、指责学生“你很笨”“你很懒”等,就是在提供“你信息”。
在教育交往中,教师使用“你信息”,会让孩子感受不到接纳和温暖,这种负面的评价或判断往往会令学生感到窘迫,难以接受,乃至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和行为。而教师如果通过“我信息”,如“我对你的行为感到生气”“我对你的行为感到很失望”等,用情感的表达代替直接的指责,就会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情感,感到内疚,从而产生改善自身行为的动机。因此,教师要不断修炼情商,学会用“我信息”代替“你信息”,在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中实现教育目标。例如,“你这个捣蛋鬼,对班级不负责任,损害班级荣誉”是一种结论,而“对你那些影响班级荣誉的行为,我感到痛心”则是老师的感受;“你是给老师做作业吗?”是一种质问,“你不跟我商量就不做作业,我可不高兴”表达的是一种心情;“今天你能屈尊来上课,鄙人深感荣幸”是一种讽刺,“这个学期你好多天没有来上课,我很担心”传递的是教师对学生的关爱。
“我信息”使学生把教师看作一个真实的人——一个会失望、难过、愤怒的人,一个也有缺点和弱点的人。在“我信息”中表达的是教师的自我感受以及学生的行为对教师的影响。“我信息”比“你信息”更能够有效地面对学生,它具有促使学生愿意改变自己行为的高度可能性,包含最小程度对学生的否定评价,不损害师生关系。
三、耐心倾听,做引领孩子的“自己人”
耐心倾听学生的心声是教师师德修养的体现。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谈话方式,亲切、平和、耐心地倾听学生的想法,让学生把话说完,不要急于判断,教师才能了解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倾听更是教师表达尊重的一个明显标志,是满足学生感情上被接纳、受重视以及安全感需求的最为重要的方式。
对学生而言,教师的耐心倾听意味着自己被理解,并感觉到自己的思想和感情是有意义的。耐心倾听、不轻易下结论应是老师熟练掌握的一种沟通方式。反思我们日常的教育行为:边批改作业边处理学生间发生的矛盾;边玩电脑边听学生讲话;没等学生说完就草率打断学生;对“差生”的话置若罔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