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来源 :祖国·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weiwc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们如何更好地结合学科特点在数学中进行德育教育?本文将从实施德育渗透的内容、要求方法,原則及应注意的问题五个方面,阐述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关键词】数学教学;德育;渗透
  数学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传授数学知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同时也要结合数学教学时学进行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这并不是让教师在数学魔掌上进行说教,而是根据数学教育的特点,通过知识教育思想渗透,提高人的审美意识树立辩证观点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等,所以,数学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结合教学内容,渗透德育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就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渗透进行探讨。
  1数学中蕴含的的内容
  1.1理想教育
  数学源于实际,且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华罗庚说“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迷,日月之繁无处不用数学。”结合数学教学内容使学生了解数学知识在现代化建设和科技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必将激发学生学好数学,以报祖国的情感将现实和理想结合起来、发奋学习从而可为学生树立革命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1.2利用数学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我国历史悠久,有着光辉灿烂的文化史,数学史商高勾股定理、祖恒原理、杨辉三角、《周髀算经》、《九章算术》……是传统数学的宝贵财富,历史名人举世瞩目,仅公元前三世纪的刘微一人就取得了多项世界之最如:分数除法法则,给最小公倍数以严格定义,应用小数,提出非平方数的近似值公式等,刘微的辉煌成就不时的在教材,习题中闪光、结合于教学必将激发学生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1.3结合数学实际对学生进行言语唯物主义教育
  恩格斯指出:“数学是辩证的辅助工具和表现形式连初等数学也充满着矛盾。”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变化、发展、、故反映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数学处处充展的过程中,人们积累了一整套科学规律和处理问题的方法,这些数学思想方法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立论基础和科学证明,如正负整数,正负分数对立统一于有理数,有理数无理数对立统一于数,实数和虚数对立统一于复数;引入负数后,加减法对立统一于加法,引入分数后,乘法对立统一于乘法,引入分数指数后,乘方和开方的立统一于乘方;而函数,轨迹,数形结合,化归换元又是运动、变化、联系转化思想的体现。
  数学教师不仅是数学知识的传授者,也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传播者,如圆的定义为平面内到定点距离等于定长的轨迹,教学时经上述分析,不仅给学生静圆以动感,而且使学生认识到运动变化是有章可循的,这样有助于学生运动、变化、联系等观点的形成,在数学教学中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可为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奠定良好基础[1]。
  1.4对学生进行人生价值的教育
  数学是逻辑性最强的科学,通过对定理法则的严格推导,可真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言必有据,正直讲理的思想品质;结合学生作业错误,从公面领会数学的严密性,从而逐步树立一丝不苟,严肃认真的科学作风,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又可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激发学生不断探索,勇于创新的变革精神……,这些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发展学生特长,对于学生进行人生价值观的教育十分有益。
  1.5利用数学美对学生审美教育
  数学自身的特点,简洁美、精确美、统一美、奇异美、开放美的异彩,因此在教学中,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数学美感,引导他们去发现美其名曰,欣赏美,从而提高审美能力,陶冶美的情操。
  2实施德育渗透的要求
  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是寓德育于智育之中,要将德育目标与数学教学内容,所具有的德育因素有机结合起来组成合理的科学的教学结构,通过教师有目的有意识地教学活动,使德育内容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逐步内化为学生的思想品德,为此对教师提出下列相应要求。
  2.1贯彻素质教育原则
  强化德育意识,数学教师是教师队伍中一支强大的力量,承担着为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的重任,实施素质教育就是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思想品德在学生素质中占据着要地位,所以应在“把德育放在首位”中发挥教师的言为心声作用,寓得自然,合情理,使学生乐于接受,易于生效。
  2.2深入钻研教材,挖掘德育因素
  数学的德育因素很多,但它不像政治课那样外露多蕴含于数学教材的深处,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教材,掌握其科学体系,把握其结构联系,从中挖掘出德育因素,开前后照应理清脉络,而且德育渗透要适时度。
  3德育渗透的原则
  为收到教书育人的双重功效,德育渗透应循以下原则。
  3.1科学性原则
  数学家教学为形成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学习数学需要正确的动机和科学的思维方法,遵循识论的律,因此,德育渗透要符合马克思方义的科学性原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注意数学课的本质特征,把握德育渗透的适度,力度结合度,才能收到良好教育效果[2]。
  3.2渗透性原则
  教学中要将智育和德育融为一体, 防止牵强附会贴政治标签,要找好德育渗透的切入点,抓住道德的基本点,由此深入,辐射、才能收效要根据数学教学的特点将德育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相互渗透,达到课堂教学融知识性,思想性于一体的最高境界。
  3.3系统性原则
  科学世界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形成要经历一个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渐变过程,要根据每学期的教学内容和德育目标制定德育计划,长期地熏陶、渗透、才能水到渠成收到成效。
  3.4量力性原则
  数学教学中的德育,必须根据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认知基础和思维发展水平,确定符合学生实际的目标,有目的,有计划,循序渐进地进行,学生能力的提高,思想品德的形成,总是因人而异,不可能是同一模式,因此,在保证共施教达到统一要求的前提下,还要照顾不同学生的层次特点,以及情感原则和持之以恒原则[1]。   3.5与时俱进原则
  数学的科学体系在不断发展,学生的心理品质不断变化,社会对学生的德育要求也将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变化,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内容,途径等也必须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步伐,因此要不断探索。
  4德育的渗透方法
  4.4同向渗透
  即在教学中随着知识内容的展开而渗透德育内容德育的内容与知识的传授是同步的,这种方法能把渗透的内容与数学知识有机的融合在一起,细流潺潺,水到渠成。
  4.2阶段渗透
  即在课堂小结时,通过巧妙的点拨融入德育内容,这种方法能精确恰当地突出知识和渗透主要内容画龙点睛,言微义中,起到一激起千层浪的作用。
  5實施中应重视的两个问题
  5.1寓德育于数学教学中的关键是教师
  发挥教师在数学教学中体现的人格魅力,教师应面向新世纪,充分认识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深远意义,转变思想、更新观念、真正将每节课的德育目标落到实处,明确自己的职责是教书育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举止言行,学生都在细心观察,甚至效仿通过讲授的科学性,思想性,严谨的治学态度,负责始终的教风诙谐幽默的语言感染着学生,激励他们以坚忍不拔的顽强精神,向理想目标迈进[2]。因此,数学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修养,除了精通自己所教的知识,能把握道德数学教学的脉络,理出思想教育的层次,探索一些具体的德育方法,这就要求教师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新一代为已任,树立打新的教学观,学生观,质量观,准确把握学生所思,所求,所感,所爱,有的放失地教育,才能收到实效[3]。
  5.2着眼课内,放眼课外
  学生个体品德心理的形成,是内部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实践性活动这种相互作用的具体过程,教学中要着眼课内,放眼课外,课内长期渗透,课外集中拓宽,才能促进学生把数学与崇高的理想结合起来,使学生兴趣化为更大的求知内驱力,进而深化德育效果,丰富多彩的课外数学活动是课内教学的延伸,又是德育的生动的大课堂,以此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整体素养,促进学生个性自由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庆平,论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J]华此煤炭医学院报
  [2]张建淳,新课表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科技文汇2006.8:55
  [3]王启民,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甘肃日报2004.9(29)133-134
其他文献
【摘 要】作为新课改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之一的小组合作学习,已经受到越来越多老师的重视,被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之中。农村初中由于受条件的限制,在实践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重形式,轻实质,其实效性得不到有效发挥。怎样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是值得每位教师去探索、去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思想品德课;有效性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里从事学习活动,
期刊
所谓素质,是以人的先天禀赋为基础,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生理、心理及文化的整体质量水平。包括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化学科学素质是科学文化素质的构成因素之一。学生的化学科学素质包括学生的化学学科的知识水平 、能力、思想水平和品质。在初中化学义务教育中,教师应注意从这四个方面着手,培养和全面提高学生的化学科学素质。  义务教育初中化学教学大纲
期刊
古人云:“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可见,情景会激发人的情感活动,情感活动又会促进人的认知。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学一线的教师,笔者在历史课创设情景方面做了一点尝试。  1 利用历史人物创设情景  初中历史主要讲述人类社会诞生、演变、发展的历史,是讲人的历史。因此历史人物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地位尤为重要,离开历史人物,历史就是干瘪的、无味的。有血有肉的历史人物才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因此,笔者在历史教学中尤其注
期刊
口语交际作为一种有声的语言,它主要是依靠口语进行双向或多向信息交流的一种活动。小学生应当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培养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有助于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发展,有助于促进智力、发展思维,有助于学生良好气质的形成。新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不再單提听话、说话,而是综合起来提“口语交际”。
期刊
【摘 要】情感是运用语言文字来表达,作者缘情而发,把自己强烈的情感演变为文字。因此,激发情感必须根据文情,才能深切感受作者传递出来的感情。  【关键词】学习目的;设置悬念;调动情感;教学媒体;知识对比  适时运用“激趣、启思、导疑”,是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学规律,采取各種手段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思维,以获取新知识的教学方法体系。其实质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启发学生思维,激起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挖
期刊
以新课标为标志,我国新一轮课改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范围向前大力推进。如何按照国家颁布的《数学课程标准》,树立新的教学理念,突破过时的传统教法,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对初中数学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能力要求。  1整体把握新课标的教学能力  国家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即:通过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学习,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
期刊
1案例背景  新学期开校后,我班的“调皮大王”简直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上课能用心听讲了,作业按时完成了、不打架惹事了。对于他的变化,我百思不得其解,要知道从四年级接到他,每学期他不知道会给我惹出多少事端来,我曾经暗暗祈祷哪一天他如果能转学离开我的班,我可就算解脱了。如今,他的变化让我有点受宠若惊的感觉,总害怕是暴风雨将来的前奏。我终于忍不住问了他:“是什么原因让你变了?”他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之外:“
期刊
曾听说这么一个故事。古时候,有个叫黄喜的官员微服私访。 走累了便停下休息。他看见路旁一个农夫正驾着两头牛在耕地,就攀谈起来。他问农夫哪头牛更棒。农夫没有回答。等耕到地头,农夫让牛去吃草后,来到黄喜旁附在他耳边轻轻地说:“告诉你吧,靠近路旁的那头牛更棒。”“为何这么小声?”“要是大声说,我怕另一头牛听到后伤心。它虽然不够棒,却已经尽了力。”  由故事想到了人,想到了孩子,想到了教育,想到了评价。相比
期刊
原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所说:“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儿童。”教育的真谛也就是一个“爱”字。爱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能使教育行为对学生产生巨大的感召力、影响力和亲和力,推动学生进步,是历练高尚师德的源头活水。  爱是教育事业的灵魂。爱的情怀是从教师灵魂深处飘散出来的温暖,它能够驱散黑暗的寒夜,消融心底的坚冰,滋润焦渴的心田,不断苏醒着学生的精神世界。当学生的心灵被教师的爱浇灌之
期刊
形象思维活动只局限在幼儿阶段,甚至在小学阶段就忽视了形象思维训练,即使象音乐这样一门主要是开发右脑功能的学科,也忽视了形象思维训练。音乐是兼有表情性和造型性的艺术,又具有不确定性的特点,在培养情感和联想、想象力方面有很重要的作用。过去的音乐教育忽略了这方面的培养,过多地注重音乐知识和技能的传授,限制了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我们有必要在音乐教学中加强形象思维的训练。  根据形象思维的特点,我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