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朱自清的散文《春》描绘了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早春图,不但给人以美的享受和诗意的体验,还给人以热情向上的激励。关于“春”的文章很多,每篇都会带给读者不一样的感受。下面向同学们推荐冰心的《我们把春天吵醒了》,让我们跟随冰心的笔触,走进20世纪50年代,去欣赏生机盎然的春之美景,感受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劳动激情。
【美文在线】
我们把春天吵醒了
冰 心
季候上的春天,像一个困倦的孩子,在冬天温暖轻软的绒被下,安稳地合目睡眠。
但是,分秒必争的中国人民,是不肯让它多睡懒觉的!六亿五千万人商量好了,用各种洪大的声音和震天撼地的动作来把它吵醒。
大雪纷飞,砭骨的朔风扬起大地上尖刀般的沙土……我们心里带着永在的春天,成群结队地在祖国的各个角落里,去吵醒季候上的春天。
我们在矿山里开出了春天,在高炉里炼出了春天,在盐场上晒出了春天,在纺机上织出了春天,在沙漠的铁路上筑起了春天,在汹涌的海洋里捞出了春天,在鲜红的唇上唱出了春天,在揮舞的笔下写出了春天……
春天揉着眼睛坐起来了,脸上充满了惊讶的微笑:“几万年来,都是我睡足了,飞出冬天的洞穴,用青青的草色,用潺潺的解冻的河流,用万紫千红的香花来触动你们,唤醒你们。如今一切都翻转了,伟大呵,你们这些建设社会主义的人们!”
春天,驾着呼啸的春风,拿起招展的春幡,高高地飞起了。
哗啦啦的春幡吹卷声中,大地上一切都惊醒了。
昆仑山,连绵不断的万丈高峰,载着峨峨的冰雪,插入青天。热海般的春气围绕着它,温暖着它,它微笑地欠伸了,身上的雪衣抖开了、融化了,亿万粒的冰珠松解成万丈的洪流,大声地欢笑着,跳下高耸的危崖,奔涌而下。它流入黄河,流入长江,流入银网般的大大小小的江河。在那里,早有亿万个等得不耐烦的、包着头或是穿着工作服的男女老幼,揎拳掳袖满面春风地在迎接着,把它带到清澈的水库里、水渠里,带到干渴的无边的大地里。
这无边的大地,让几千架的隆隆的翻土机、几亿把上下挥动银光闪烁的锄头,把它从严冬冰冷的紧握下,解放出来了。它敞开黝黑的胸膛,喘息着,等待着它的食粮。
亿万担的肥料从猪圈里、牛棚里、工厂的锅炉里、人家的屋角里聚集起来了,一车接着一车、一担连着一担地送来了。大地狼吞虎咽地吃饱了,擦一擦流油的嘴角和脸上的汗珠,站了起来,伸出坚强的双臂来拥抱千千万万、肥肥胖胖的孩子,把他们紧紧地搂在怀里。
这些是米的孩子,麦的孩子,棉花的孩子……笑笑嚷嚷地挤在这松软深阔的胸膛里。泥土的香气熏得他们有点发昏,他们不住地彼此摇撼,呼唤着:“弟兄们,姐妹们,这里面太挤了,让我们出去疏散疏散吧!”
他们隐隐听到了高空中春幡招展的声音;从千万扇细小的天窗里,他们看到了金雾般的春天的阳光。
他们乐得一跳多高!他们一个劲地往上钻,好容易钻出了深深的泥土。他们站住了,深深地吸了一口春天的充满了欢乐的香气,悠然地伸开两片嫩绿的翅叶。
俯在他们上面,用爱怜亲切的眼光注视着他们的,有包着花布头巾笑出酒窝来的大姑娘,也有穿着工作服的眉开眼笑的小伙子,也有举着烟袋在指点夸说的老爷爷……
原来他们已经等得不耐烦了!
春天在高空中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它笑着自言自语:“这些把二十年当作一天来过的人,你们在赶时间,时间也在赶你们……”
春天掮上春幡赶快又走它的云中的道路。它是到祖国的哪一座高山、哪一处平原,或是哪一片海洋上去做它的工作,我们也没有工夫去管它了!
横竖我们已经把春天吵醒了!
(选自冰心散文集《我们把春天吵醒了》)
【品读鉴赏】
本文最初于1959年2月8日在《人民日报》上发表,后收入散文集《我们把春天吵醒了》。
文章以一个新奇的拟人句为标题,总领全篇,并用拟人手法构建全文,热情赞美六亿五千万中国人民吵醒春天,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壮举。语言激情洋溢,暖人心扉。
开篇,作者用比喻的手法,将春天比作一个“困倦的孩子”,为后文设置背景,做好铺垫。接着,作者将笔锋一转,直奔主题,浓墨重彩地描绘分秒必争的六亿五千万中国人民不让春天多睡懒觉,“用各种洪大的声音和震天撼地的动作”去吵醒春天,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热火朝天的壮观场景。
行文中,作者充分调动语言积累,综合运用拟人、排比、比喻等多种修辞手法,将奇特的想象和生动的写实有机结合,使自然景观的描写与劳作场面的描绘交相辉映。文章不但生动地写出了春天万物复苏、活力四射的特点,生动地展示了一幅幅壮美的春景图,而且形象地写出了各行各业的人们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热烈场面,展示了人民充沛的干劲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透过文字,我们既看到了春天的美好,也感受到了春天带给人们的巨大力量。
【思想之光】
学生甲:冰心的文章中饱含的情感像涓涓细流,静谧、温润,读者从她的文字中能得到爱和力量。《我们把春天吵醒了》用细腻的笔触写出了20世纪50年代末人们建设社会主义的激情,让读者既能感受到那一时期人们昂扬的斗志,又能感受到生命焕发的勃勃生机。
学生乙:是的。冰心的情感是细腻的,她在人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和春天万物复苏之间找到了联系,并且用形象、唯美的语言写出了蓬勃向上的气势和力量。
学生丙:冰心用细腻饱满的情感去感知自然,加上她超强的语言运用能力,使得文章富有画面感,我仿佛听到了冰雪融化的声音,看到了满山遍野的鲜花,嗅到了泥土的芬芳。
【美文在线】
我们把春天吵醒了
冰 心
季候上的春天,像一个困倦的孩子,在冬天温暖轻软的绒被下,安稳地合目睡眠。
但是,分秒必争的中国人民,是不肯让它多睡懒觉的!六亿五千万人商量好了,用各种洪大的声音和震天撼地的动作来把它吵醒。
大雪纷飞,砭骨的朔风扬起大地上尖刀般的沙土……我们心里带着永在的春天,成群结队地在祖国的各个角落里,去吵醒季候上的春天。
我们在矿山里开出了春天,在高炉里炼出了春天,在盐场上晒出了春天,在纺机上织出了春天,在沙漠的铁路上筑起了春天,在汹涌的海洋里捞出了春天,在鲜红的唇上唱出了春天,在揮舞的笔下写出了春天……
春天揉着眼睛坐起来了,脸上充满了惊讶的微笑:“几万年来,都是我睡足了,飞出冬天的洞穴,用青青的草色,用潺潺的解冻的河流,用万紫千红的香花来触动你们,唤醒你们。如今一切都翻转了,伟大呵,你们这些建设社会主义的人们!”
春天,驾着呼啸的春风,拿起招展的春幡,高高地飞起了。
哗啦啦的春幡吹卷声中,大地上一切都惊醒了。
昆仑山,连绵不断的万丈高峰,载着峨峨的冰雪,插入青天。热海般的春气围绕着它,温暖着它,它微笑地欠伸了,身上的雪衣抖开了、融化了,亿万粒的冰珠松解成万丈的洪流,大声地欢笑着,跳下高耸的危崖,奔涌而下。它流入黄河,流入长江,流入银网般的大大小小的江河。在那里,早有亿万个等得不耐烦的、包着头或是穿着工作服的男女老幼,揎拳掳袖满面春风地在迎接着,把它带到清澈的水库里、水渠里,带到干渴的无边的大地里。
这无边的大地,让几千架的隆隆的翻土机、几亿把上下挥动银光闪烁的锄头,把它从严冬冰冷的紧握下,解放出来了。它敞开黝黑的胸膛,喘息着,等待着它的食粮。
亿万担的肥料从猪圈里、牛棚里、工厂的锅炉里、人家的屋角里聚集起来了,一车接着一车、一担连着一担地送来了。大地狼吞虎咽地吃饱了,擦一擦流油的嘴角和脸上的汗珠,站了起来,伸出坚强的双臂来拥抱千千万万、肥肥胖胖的孩子,把他们紧紧地搂在怀里。
这些是米的孩子,麦的孩子,棉花的孩子……笑笑嚷嚷地挤在这松软深阔的胸膛里。泥土的香气熏得他们有点发昏,他们不住地彼此摇撼,呼唤着:“弟兄们,姐妹们,这里面太挤了,让我们出去疏散疏散吧!”
他们隐隐听到了高空中春幡招展的声音;从千万扇细小的天窗里,他们看到了金雾般的春天的阳光。
他们乐得一跳多高!他们一个劲地往上钻,好容易钻出了深深的泥土。他们站住了,深深地吸了一口春天的充满了欢乐的香气,悠然地伸开两片嫩绿的翅叶。
俯在他们上面,用爱怜亲切的眼光注视着他们的,有包着花布头巾笑出酒窝来的大姑娘,也有穿着工作服的眉开眼笑的小伙子,也有举着烟袋在指点夸说的老爷爷……
原来他们已经等得不耐烦了!
春天在高空中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它笑着自言自语:“这些把二十年当作一天来过的人,你们在赶时间,时间也在赶你们……”
春天掮上春幡赶快又走它的云中的道路。它是到祖国的哪一座高山、哪一处平原,或是哪一片海洋上去做它的工作,我们也没有工夫去管它了!
横竖我们已经把春天吵醒了!
(选自冰心散文集《我们把春天吵醒了》)
【品读鉴赏】
本文最初于1959年2月8日在《人民日报》上发表,后收入散文集《我们把春天吵醒了》。
文章以一个新奇的拟人句为标题,总领全篇,并用拟人手法构建全文,热情赞美六亿五千万中国人民吵醒春天,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壮举。语言激情洋溢,暖人心扉。
开篇,作者用比喻的手法,将春天比作一个“困倦的孩子”,为后文设置背景,做好铺垫。接着,作者将笔锋一转,直奔主题,浓墨重彩地描绘分秒必争的六亿五千万中国人民不让春天多睡懒觉,“用各种洪大的声音和震天撼地的动作”去吵醒春天,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热火朝天的壮观场景。
行文中,作者充分调动语言积累,综合运用拟人、排比、比喻等多种修辞手法,将奇特的想象和生动的写实有机结合,使自然景观的描写与劳作场面的描绘交相辉映。文章不但生动地写出了春天万物复苏、活力四射的特点,生动地展示了一幅幅壮美的春景图,而且形象地写出了各行各业的人们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热烈场面,展示了人民充沛的干劲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透过文字,我们既看到了春天的美好,也感受到了春天带给人们的巨大力量。
【思想之光】
学生甲:冰心的文章中饱含的情感像涓涓细流,静谧、温润,读者从她的文字中能得到爱和力量。《我们把春天吵醒了》用细腻的笔触写出了20世纪50年代末人们建设社会主义的激情,让读者既能感受到那一时期人们昂扬的斗志,又能感受到生命焕发的勃勃生机。
学生乙:是的。冰心的情感是细腻的,她在人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和春天万物复苏之间找到了联系,并且用形象、唯美的语言写出了蓬勃向上的气势和力量。
学生丙:冰心用细腻饱满的情感去感知自然,加上她超强的语言运用能力,使得文章富有画面感,我仿佛听到了冰雪融化的声音,看到了满山遍野的鲜花,嗅到了泥土的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