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之魅

来源 :初中生世界·七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zhanghuaduzhang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春的风还未完全褪去冬的凛冽,一阵阵地扑面而来,灌入口鼻,那特有的料峭更增添了随风而来清幽香气的浓郁。闭上眼,任它在身边一点点地蔓延,划过每一寸裸露的皮肤,留下温柔的印迹。即刻,便被芳香包围,沉醉于梦境,睁眼,朦胧的太阳照得树影斑驳,惬意的温暖增添了几分真实。放眼望去,大片大片的梅花互相重叠,或浓或淡,被大自然赋予了颇有层次的和谐,主调是淡粉色的,如傍晚的云霞,开得灿烂。
  不忍打扰这一片绚丽的平静,任何的喧嚣在此刻似乎都成了罪过。走到一棵梅树下,香味更甚,轻抚略带沧桑的粗糙树干,似枯笔勾勒,为一片娇嫩奠下了厚重的一笔。细看清秀的梅花立在枝头,俏皮而可爱。花瓣大约五六片吧,全都展开了,薄而柔,触碰,初有一种沁人心脾的凉意,转而成了舒适的温润。颜色也是不一的,好像古时少女用蘸满绯红颜料的笔尖在每朵的正中画上了小点,与墨色氤氲,化作一团或红或浅,染上惹人喜爱的色泽。未被染上色的便成了边框,交融着。也有洁白如玉的,多了一份素雅。有一对老年夫妇,七八十岁的样子吧,互相搀扶着,在花间行走,笑若梅花,更是美丽。梅花,小小的一朵,平凡而普通。也许只有成群成片时,才有一朵玫瑰十分之一的热烈。但它的骨子里透着一种倔强,一种在刚与柔之间的韧,一种凌寒争放的傲骨。
  漫步无人的林间小路,余光偶瞥,一枝河岸边的梅花占據了我所有的视线。我从未见过这样的梅花,它的颜色好像是由多种红重复渲染而成,深到了极处,却无一点灰暗,就如血红色,刺目却美得惊心动魄。远处,传来微凉的琴声,低头,才发现地上似铺上了一层精致的地毯,拾起一片,感受着它对世间最后的依恋。风将它轻轻卷起,助它义无反顾地奔向最初生长的地方——泥土。枝头又有花蕾含苞待放。才明白“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不是普通的奉献,而是生于此归于此的幸福,让生命在下一代中继续更是一种传承。
  江南,少有“梅雪争春未肯降”的奇观,但在阳光下盛放也不失为最美的姿态。每一朵梅花都在为共同的美丽付出,成就更好的自己。它们尽展少女的灵动,又不失俏皮的倔强,每年,都如约而至,用一身傲骨装点了寂寞的冬末春初。梅花坦荡走过一生,又安睡于泥土,等待下一次生命的唤醒,无怨无悔。
  不禁想:人若如梅,安有烦恼?

点评


  小作者以独特的抒情笔调向读者展示了或浓或淡、或深或浅、或近或远的梅之魅力,笔法娴熟,见解独到,读来令人有一种余音绕梁的韵味。梅之魅力不仅仅是她有美丽的姿态,更在于她能温暖人心,让人觉得平静而安详。人若如梅,这世间一切烦恼皆可抛却。作者以细腻的文字,向我们娓娓道来这简约而不简单的道理,个中滋味,大家不妨一品。
  (指导教师:蔡洪钧)
其他文献
艾伦得意地对我说:“看,我这件西服五块钱,皮鞋三块,衬衣两块,领带一块,都是二手货,只有我的诗是一手的。”提起艾伦·金斯堡,在美国几乎家喻户晓。这位美国“垮掉的一代”之
期刊
“民主”强傍晚六点,任志强从位于华远总部二层的办公室踱到一层的演播厅。这里马上要开始一场读书会,由任志强和金融博物馆联合主办。现场500个预约座位,全部坐满。任志强对
期刊
一座古桥横跨河两岸,它已有些年头了,岁月无情地侵蚀着它,在它身上留下了许多印迹。正是这样一座桥,见证了历史的沧桑,人生的多变,命运的无常……  桥上依旧人来人往,凡世的喧嚣如同不灭的岁月在桥上流转不息,日升月沉,草木枯荣,桥上的繁荣也渐渐没落。百年静立的桥默不作声地承受着俗尘的种种,多少朝代在它的注视下兴盛衰亡,它却屹立不倒,将自己的身躯奉献,如同横跨河道的飞虹,成为沟通古今的重要纽带。它不仅联系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英语翻译是将一种语言表达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的创造性的语言活动.翻译能力的提升是一种不断实践长期积累的过程.而对于初中的学生来说,能够对文章中的句子、段落等
随着职业教育的迅猛发展,学校数量、招生数量迅速增加,各个专业不断细化,使得近年来职业教育中新增专业的人才培养面临新的挑战.对电子商务专业这个新兴的专业在人才培养的几
小学数学课堂已经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小学数学教师开始采用新型的教学方式,在小学数学课堂上采用各种各样的途径来吸引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本文主要分析了在小
升格支点rn一件事写得清楚明白,就要交代清楚记叙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要把事情的发展过程记叙得完整、明白、清晰,就得讲究记叙的顺序.最基本
期刊
音乐教学的过程实际是一个探究性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精心组织,并且按照严格的程序进行.本文就音乐教学的探究性组织原则、形式和实施程序进行了探讨.
改革开放的步伐,正向缺乏活力的教育提出新的要求.“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再也不能停留在口头上或纸面上了.中国的教育必须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全面转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