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合并下壁导联ST段下移的临床意义

来源 :临床心电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tian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48例首次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中伴下壁导联ST段平均下移>1mm、持续时间>48h者,CK和CK-MB的平均峰值更高,核素检查左室射血分数<40%,左室下壁运动障碍、出现放射性稀疏或缺损区的发生率也更高(P<0.05或<0.01)。说明这类病人有下壁心肌缺血,且可能心肌坏死面积更广。
其他文献
A型预激综合征合并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阎保国,卢喜烈,鲍冉,贾文兰患者女性,52岁。临床诊断;冠心病、阵发性心动过速。图1记录于1994年11月26日。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心率91次/min,P-R间期0.11s,QRS时限0.17s,各导联QRS波...
37例心肌梗死恢复期患者作运动试验(ET)和动态心电图(AECG)检查,ET 对 ST 段压低的检出率(27%)显著高于 AECG(13.5%);对多支病变两项检查皆有诊断价值;5例两项均有 ST 段压低
射频消蚀右前间隔旁束并发3&#176;房室传导阻滞卢喜烈,阎保国,付广现患者男性,48岁,临床诊断:B型预激综合征伴阵发性心房颤动。1993-8-11行右前间隔旁束射频消蚀术(RFCA)。术中标测旁束位于右前间隔旁
本文报告6例应用体动感知的(DDDR、VVIR)或呼吸感知的(AAIR、VVIR)频率自适应起搏器的临床经验和心电图特点。随访5~36月(平均19.7月)。结果症状皆消失,心功能改善,无合并症。
患者男性,65岁。临床诊断:冠心病,陈旧性前间壁心肌梗死。接受动态心电图检查以作心律失常定量诊断。检查结果发现有三种类型的心律失常。见图1。在上图中第4个搏动是提早出
83例心绞痛患者经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到528次缺血性ST段下移,分析结果表明:1.在心绞痛患者缺血性ST段下移中,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占75%,发生次数是有症状的3倍;2.缺血性ST段下
动态心电图计算机处理存在的问题P波和P-R间期刘霞,戚文航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动态心电图(AECG)的心律失常分析不断趋于自动化。AECG中的QRS波是计算机处理所采集的主要样本。通常计算机通过测
患者男性,15岁,临床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本次入院行室间隔修补术。术后第二天发现心律不齐,记录心电图标肢导联,P-P 间隔匀齐,频率为120次/分。R-R 间期长短交替出
加速型室性自搏心律电生理特征一例余培桢,王方正,孙瑞龙作者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100037)患者女性,34岁,因体检发现心电图异常半年,外院曾怀疑为预激综合征或加速性交界区心动过速,于
对334例出生到6天围产新生儿心电向量图QRS环进行了研究。大部分F面及H面QRS环呈顺钟向运行。出生最初6小时内H面最大QRS向量48.3%指向右后方,19.0%指向右前方,32.7%指向左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