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庄油田王58块沙四段3砂组测井评价方法研究

来源 :中国科技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ngxiaok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王58区块主力含有层组为沙四段3砂组,由于储层性质复杂,测井解释难度大,本文在研究储层“四性”关系的基础上,分析研究测井响应特征,并结合交会图、直方图技术对该区块25口井进行储层精细再评价工作,提升解释结论8口井29.5米,為本块后续解释工作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储层特征;电性标准:评价方法;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TU6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14-0081-01
  1 前言
  王58块位于牛庄洼陷东坡缓坡带构造上,构造简单,为一向东北抬起向西南倾没的单斜构造。本区主力产油层为沙四段3砂组。由于该区块沙四段3砂组油层属于储层性质复杂[1],加之区块油水界面不清等原因的影响储层性质判定,给测井解释带来很大难度。严重影响了采油厂后期的勘探开发工作。本文依据岩屑录井、试油和生产资料、井壁取心资料等对该区20余口新、老井进行储层精细再评价工作,建立低阻油层评价方法,优选目标井进行试油,为该区沙四段油层的试油、勘探及综合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2 储层“四性”关系分析研究
  2.1岩性特征
  根据王58井20块样品岩石铸体薄片鉴定报告,该区储层为中细粒岩屑长石砂岩,分选中等,磨圆度以次棱状为主,支撑方式为颗粒状,接触关系为点-线接触。胶结类型为孔隙式,孔隙类型以微孔隙为主,其次为粒间孔,原生孔占2-10%,次生孔占1-2%。岩性非均质较强,微电极曲线毛刺状,正负差异明显 。
  2.2物性特征
  根据王58井65块样品岩心常规分析报告,主力油层渗透率约为 10.3×10-3-53.6×10-3μm2 ,孔隙度约为10%-22%,平均孔隙度16.1%。沙四段储层属于中孔低渗油藏。
  2.3含油性特征
  依据该段储层取心资料显示油层含油以油浸和油斑细砂岩、粉砂岩为主,其次为油迹级别的含油砂岩,含油性较好。原油粘度约为2.77mPa.s,地层水矿化度为12万左右。储层敏感性为非速敏、弱盐敏、弱水敏、弱酸敏、弱碱敏。
  2.4电性特征
  沙四段砂层为正韵律砂层,底部颗粒较粗,自然电位曲线呈箱形,微电极曲线具有相对较大的正幅度差,但数值相对较低,电阻率值也相对较低。典型的低电阻率油气层电阻率一般小于3?·m,大多数在1~3?·m之间,电阻增大率小于3。
  岩性对测井响应特征影响较大,储层岩性含灰质,微电极曲线数值偏高且呈毛刺状,非均质性较强。在储层物性较好处,微电极具有明显的正差异,自然电位具有明显的负差异,且与自然伽玛对应较好。声波数值增大,与三电阻率曲线有较好的对应关系,电阻率值较围岩低。呈现典型的油层低电阻率特征,双感应曲线呈现无侵或高侵特征。
  3 建立储层电性评价标准
  电阻率与孔隙度交会图是应用阿尔奇公式的一种快速直观的解释方法[2],此方法为常用的判断油水层电性标准的方法。所做的电性标准只适用于本区块的研究层段。
  通过对本块25口井目的层段曲线特征值的选取,得到本块沙四段3砂组区声波-电阻率交会图(如图1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目的层为高、低电阻率共存,最高可达7Ω.m,油层最低出油下限值为1.2Ω.m,其中低阻油层与含油水层电性接近,但低阻油层段对应的孔隙度值偏大。
  4 划分储层油水界面
  在单井精细解释的基础上,开展多井的综合分析对比,研究油水层的纵横向变化规律,可以对储层进行精细评价。根据研究区块内25口井的构造高度、储层连通性、岩性及物性的变化规律等特征,自东向西将NW58-X4、NW58、NW58-X25、NW58-X19、NW58-X24井做联井图,进行多井地层对比(图2)。由图可以看出处于构造高部位的井均解释油层,而处于构造低部位的井,测井解释为油水同层。同时在构造图上确定油水界面为3075米,此深度已经通过试油证实,油水界面的确定为下一步勘探开发提供了重要依据。
  5 应用效果分析
  依据得出的电性标准,对该区块内25口井进行了再评价工作,对8口井10个层进行了结论提升,提升油层结论厚度为29.5米,试油获工业油流。
  图3中NW58-X22井的26号层声波数值88μs/ft左右;电阻率数值大于1.2Ω.m;依据电性标准,为低阻油层特征,将该层结论从油水同层提升至油层。
  图4中NW58-X23井的34、35号层声波数值85μs/ft左右;电阻率数值大于1.4Ω.m;依据电性标准,为低阻油层特征,将这两层结论从油水同层提升至油层。
  6 结论及认识
  通过以上各项的研究总结,得到以下结论及认识:
  (1)依据电阻率与声波之间的关系,建立该区块沙四3砂组电性标准,确定了最低出油界限值为1.2Ω.m(建立的电性标准仅适用于本区块),为测井解释提供依据;并依据电性标准,对该区块内25口井进行了再评价工作,提升油层结论厚度为29.5米;
  (2)通过多井分析法,确定该区块的油水界面,为本块储层的后续开发工作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曾文冲 油气藏储集层测井评价技术 石油工业出版社2001.5
  [2]洪有密.测井原理与综合解释,石油大学出版社1993.3.
其他文献
[摘 要]当前,乳山市正处在城镇化快速发展期,高质量、内涵式新型城镇化是乳山市率先实现小康社会、建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市的必经之路。新型城镇化建设资金需求大、期限长,社会外部效益强但商业效益不高,需要以改革创新的思维,推动建立市场化、可持续的资金保障机制。  [关键词]创新融资机制 新型城市化 发展  中图分类号:TU6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14-006
期刊
中图分类号:TU6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14-0072-01  设计目的:针对在生活中发生很多带有“杯”剧性的事件。如满心欢喜的在网上购买个玻璃杯,等打开快递的时候却看到一堆玻璃渣。就是因为没有良好的保护产品,在运输的过程中确保环璃杯的安全性和完整性。以致于带有“杯”剧的事情司空见惯。  基本思路:从易碎品安全运输的角度进行设计,寻找创新点,使易碎品如何从厂
期刊
[摘 要]在火电厂运行的过程中,锅炉燃烧能够为正常运行提供可靠的保障。但同时是在锅炉燃烧过程中释放出的大量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以及硫化物等会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因而必须要对火电厂锅炉的燃烧进行优化。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和规定来对火电厂锅炉燃烧的污染物排放进行限制,火电厂也对锅炉燃烧进行了优化和改进。  [关键词]火电厂;锅炉燃烧;优化关键技术  中图分类号:TU6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期刊
[摘 要]大数据技术可以有效确保电网能够稳定、安全的运行。介绍我国电力调度自动化发展现状以及电力调度系统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并提出了安全的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构建途径。  [关键词]大数据;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安全与实现  中图分类号:TU6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14-0066-01  0引言  随着互联网技术、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大数据技
期刊
[摘 要]针对致密砂岩或油页岩非常规油气藏,进行实验分析测量,综合分析研究岩性、物性及孔隙结构特性、含油性特性、地化特性、可压特性与测井特性之关系,建立针对性的测井解释模型,为油气层的识别、定量评价和压裂选层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致密砂岩;油页岩;储层;解释模型;实验方法  中图分类号:TP273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14-0069-01  1. 前言  
期刊
[摘 要]经济发展推动着油田建设进入蓬勃阶段,而其相关的修井技术也走向成熟,逐渐向着新型化修井作业靠拢。本文主要对修井技术进行探讨分析,对其新工艺以及新型化技术进行总结,以期为提升油田生产质量、效率作出贡献。  [关键词]油田井下作业;修井技术;新工艺;新技术  中图分类号:TP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14-0070-01  引言  修井作业作为油田开发、采
期刊
[摘 要]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矿业企业的数量不断增多,矿山测量的技术水平逐步成熟,社会对于矿山测量工作提出全新的标准及要求。如何有效解决矿山测量常见问题,是测量人员在实际测量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矿山测量;常见问题;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TD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14-0077-01  一、矿山测量作用和任务  通常所指的矿山测量为结合
期刊
[摘 要]提高油田开采量和抽油井采油时率是油田开发生产的重要任务。采油时率是指油井月累计实际生产时间与月累计生产日历时间的比值。油井停井时间可分为三部分:作业停井、日常维护保养停井、其它停井三部分组成。对造成采油时率低的各种问题以及主要因素与油井生产实际相结合,积极采取措施促进油井采油时率的不断提升,由“单一型管理”向“技能型管理”转变,同时能有效的促进单井产能的提升,保证油井合理生产。  [关键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当前智能交通运输系统作为未来交通运输的主要发展方向,其发展与应用的质量更是得到了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本文首先介绍了城市智能交通运输系统的定义与内涵,然后分析了城市智能交通运输系统在城市交通中的应用情况,希望可以为行业进一步健康发展创设条件。  [关键词]智能交通运输系统;城市;发展  中图分类号:TU6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
期刊
[摘 要]2017年12月,“无人驾驶公交车”项目进入了试运营阶段,它是由深圳巴士集团与我国智能交通系统(ITSC)共同研发的,该项技术的产生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人工智能的新领域。该公交系统将视觉计算、自动控制与人工智能等技术融为一体,从而令自动按站停靠、变道、阻碍物绕行、紧急停车、紧急避让、车辆检测等众多功能得以实现。据此,本文主要对无人驾驶公交中主要运用的技术进行分析,首先对无人公交的发展及其重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