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终身教育理念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影响

来源 :教育与职业·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_fly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1923年,“终身教育”作为一个专有名词被英国学者提出。自此,人们开始广泛地讨论其对人类教育的意义和执行的方式,它的理论也在不断地扩展当中。《教育法》第十一条规定,国家要“推行教育改革,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这就确定了终身教育在我国的法律地位。文章阐述了高等教育和终身教育的意义与发展历程,探讨了如何建设好高等教育并服务于社会的策略。
  [关键词]终身教育 高等教育 改革 关联
  [作者简介]黄珊(1976- ),女,华东交通大学外语学院讲师,南昌大学在职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实用语言学和中国近现代文学。(上海 330013)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33-0174-02
  
  1923年,英国成人教育学者耶克斯里出版了《终身教育》一书,成为最早提出“终身教育”名词的学者。1968年,罗伯特·M·哈钦斯出版了《学习社会》一书,他的基本理念是:要使个人继续成为有人格的人,必须不断地学习。随着这些理念的推广,各国对终身教育的重视程度也逐渐加大。作为高等教育的工作者,我们应该认识到高等教育与终身教育之间的关联及如何通过贯彻终身教育理念而发展高等教育的策略。
  
  一、终身教育理念的形成过程
  
  终身教育其实是一个很古老的话题,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就曾经主张“有教无类”并身体力行。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也以不同的主张表达了终身教育的概念,例如亚里士多德就主张“最好使全部的公民都受到同样的教育”。
  1965年,法国教育思想家保罗·朗格朗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第三届促进成人教育国际委员会”会议上向国际成人教育促进委员会提供了一份关于终身教育构思的提案,要求建立一个新的一体化教育体系:应当使教育从纵的方面贯穿于人的一生,从横的方面联结个人和社会生活的各个侧面,使今后的教育在每一个人需要的时刻,随时都能以最好的方式提供必要的知识技能。
  1972年由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提出的研究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更加明确地指出“终身教育这个概念,从个人和社会的观点来看,已经包括整个教育过程”,教育的功能不再“局限于按照某些预定的组织规划、需要和见解去训练未来社会的领袖,或想一劳永逸地培养一定规格的青年”,而是要面向整个社会成员;受教育的时间也不再局限于“某一特定年龄”,而是向着“个人终身的方向发展”。①
  纵观终身教育理念的发展过程,我们可以看到终身教育并不是一个自发形成的社会思想产物,而是被世界各政府作为一个政策目标而加以肯定和实施的教育方针,是一个强调贯穿各教育领域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
  
  二、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回顾
  
  在中国的历史上,直到20世纪20年代前后才产生了中国近代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国立综合大学——东南大学。之后虽然在30年代曾经出现了教育的繁荣,但随着环境的变迁,大学教育的质量良莠不齐,而国立和私立大学的发展有着极大的悬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由于摒弃欧美大学模式而采用苏联模式让中国的大学遭到灾难性的打击,随后的30年里,由于政策的误导,中国的高等教育受到严重创伤,教学非正常化,而科研的冲击就更大;同时由于封闭的集权无法容忍自由的学术研究,大学的精神和存在的意义已经丧失。
  直到1978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高等教育获得了恢复发展的机遇,并且开始重新回归欧美的大学模式,但是由于政府盲目扩张高校规模和不断渗透的政治干预,大学的整体质量在不断下降。在新世纪前后,国家开始重点建设“211工程”和“985工程”,但是由于整个教育体制缺少良好透明的评估标准和公平的自由竞争体制,政府对于大学的发展思路亦不完整和完善,同时大学的风气没有得到一贯良好的培养,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和欧美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教学科研的质量还有待全面提高。
  1995年《教育法》第十一条规定,国家要“推行教育改革,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最终确定了终身教育在我国的法律地位。另外,第四十条提到“国家鼓励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社会组织采取措施,为公民接受终身教育创造条件”。
  2003年,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在庆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20周年暨200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上,发表了题为“坚持教育创新不断推进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的讲话,提到我国高等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主要在于:高等教育的发展不能达到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发展的投入和面临的需求达不到平衡;师资问题还有待解决;教育质量还存在问题;教育体制的发展有滞后现象;私人办学的体制尚欠完善以及学生的就业形势等等问题。
  对于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吴启迪提出在总体上要坚持“巩固、提高、深化、发展”的工作思路,有四个方面的工作要抓好:进一步调整、优化高等教育办学和布局结构,促进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实施高等教育质量工程,全面提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推进教育信息化;加强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建设,增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促进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结合;深化各项改革,大力推进体制和机制创新。②
  
  三、终身教育理念对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的影响
  
  在当今社会,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当中,美国的教育改革取向是朝教育国家化、共性化及科技化发展;日本是以终身教育的构想来设计、改革并实施整个日本的各级各类教育,形成学习化社会特征和公民在学习上的主体性特征;俄罗斯是积极实行教育结构的多元化和多层次化;英国是置科学教育和科技开发于举足轻重的地位;而法国是把教育与经济的联系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综观我们现在的形势,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已在世界范围内从教育思潮转化为政府行为,我国已经是落后了几十年,但是我们要有强烈的追赶意识,以发达地区带动落后地区,最终实现全民的终身教育化、终身学习化,逐步达到全民“学习型社会”的理想目标。③对于中国这个教育大国而言,如何成为教育强国是我们在新世纪的重要研究课题。
  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刘向信同志在2004年关于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中谈到,我们要力争做到“六化”,即普及化、国际化、品牌化、终身化、多元化和综合化。④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除了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外,还提出了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任务,这实际就提出了学习型社会和终身学习及终身教育的联合理念,也就指明了中国教育发展的最终目标。
  
  四、终身教育理念影响下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策略
  
  在现阶段,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科技的发展、知识的日益需求、产业结构的调整、劳动力市场的变迁以及对精神需求的不断增长对大众提出的更高要求,使得我们在面对终身教育思潮时要全面发展。我们必须鼓励全民开展终身学习,同时也要认识到,我们国家正在努力构建一个大众化、普及化的高等教育体制,因为只有全面公平地发展高等教育并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我们才能够让全民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因此,在发展高等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高等教育要专业化、职业化。当前有些思想认为高等教育应该专门化,但它们其实是一种缺少人文科学精神的暂时利益行为,因为对于受教育者而言,职业的追求是完善人生的关键,但是我们不能等他们进入社会之后再去明确职业的发展方向,那么这样的任务就交给了高等教育机构,让受教育者在学习期间学会规划人生的航向。⑤
  2.高等教育要社会化、经济化。早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发达国家就进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而现在是进入普及化,因此就出现了社会民众的高素质现象。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仅仅规模的发展并不能作为水平发展的衡量标准,更不能认为从此就进入了高素质的社会发展阶段。同时我们要认识到,在国际上享有盛名的大学往往是私立大学,并不是仅仅因为他们有经济实力,而是在经济实力的支撑下,他们的科研能力、教学能力以及教育体制更具有多变性和灵活度。⑥我们要高等教育经济化,并不是要高校去片面追求经济利益,而是在合理利用教育资源上要追求效益。教育机构可以通过市场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把教育纳入市场经济的轨道,把教育办成产业,教育机构按市场经济规律运行,从而实现教育的价值。⑦
  3.高等教育要制度化、规模化。由于我国高等学校在20世纪80年代速度发展过快,造成了我国高等学校的布点多、规模小的状况,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许多不利的影响。从高等教育的管理方面看,由于学校数量多、规模小,容易造成管理机构的重复设置,行政效率低、开支大,不利于高等教育总体质量的提高。从学校内部办学效率的角度来看,由于学校数量多,规模小,容易造成专业的重复设置,而专业的规模又相对较小,造成了高等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在学习化程度加强的社会当中,在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前提下,要重视学生的自主选择,达到“双赢”的效果。
  4.高等教育要全球化、技术化。教育要面向现代化,则高等教育要面向国际化、全球化,尤其是在当今社会,我们高等教育培育出来的人才要能够代表我们的发展水平和其他国家进行竞争,成为全球人才。我们也要清楚地意识到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深化,计算机技能的全民化,高等教育的远程教育在新的世纪是必然的一个发展途径,我们需要在建设真实校园的同时提倡虚拟大学的建立,达到资源的共享,尤其是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正如格罗斯利所说的:“如果不考虑全球化过程,要想理解教育,那将越来越困难。”⑧
  综上所述,要最终建立一个完善的终身教育体制是漫长的过程,只有先去培养终身学习的思想,制定终身教育的政策,我们才能通过高等教育的改革去发展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在21世纪的发展当中,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会得到新的不断的冲击,尤其是在国家的政治和经济都在发生变革的过程中,教育理念和目标将不断地更新并面临重大的挑战。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终身教育的理念是发展和改革高等教育所应当追求的目标,是当今世界最有生命力的一种教育思想,但是它的实现不是简单的政府政策的推行,而是要以一系列社会的、教育的物质设施等客观条件的具备和国家政策决策人、教育工作者与广大民众的教育观念等主观因素的成熟为依托和基础的。⑨这样,我们才能最终真正地建立起一个学习型的和谐社会,并将最终有《终身教育法》的立项,使教育法律体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注释]
  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68.
  ②吴启迪.坚持教育创新不断推进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J].中国高教研究,2003(10):3.
  ③王义高.当今世界教育思潮与各国教改趋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271-277.
  ④⑤刘向信.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六个趋势[J].工会论坛,2004(1):1.
  ⑥⑧Anthony.R.Welch.Globalization,Postmodernity and the State.Comparative Eduation Facing the Third Millennium[J].Comparative Education,Vol.37,No.4,2001:475.
  ⑦傅奇丹.中国“教育产业化”论争综述[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06(3):11.
  ⑨巨殷梅.20世纪教育学名家名著[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493.
其他文献
以油页岩灰渣为原料制备了高效无机高分子絮凝剂聚合硅酸铝铁(PFAS),研究了聚硅酸(PS)稳定性及PFAS的混凝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当pH小于5.6时,随pH值增大,PS形成速度加快,稳定性降低,pH大
研究目的:南昌至赣州城际铁路是京九客运专线先期实施部分,是江西省以南昌为中心“十”字型快速铁路网的组成,承担着大量城际和长途跨线客流。新建昌赣城际铁路引入既有枢纽
目的:研究糖尿病患者巨大血小板比率P-LCR、低密度脂蛋白LDL和脂蛋白aLP(a)的变化。方法:应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XE-2100L和全自动生化仪DXC-800检测67例糖尿病患者巨大血小板比
目的评价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RE)的临床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15年7月—2017年7月该院收治的RE患者11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7例,两组均予以雷贝
针对煤矿的生产特点,详细分析巷道掘进成套设备掘进方式和施工技术,希望通过对生产设备管理和高效施工技术的改进,能进一步提高煤炭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提高煤炭企业整个生产水平
目的评价普米克令舒、万托林联合甲强龙辅助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接收的82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资料,随机分研究组(41例)、对照
针对煤矿机电设备故障,通过分析机电设备故障“浴盆”曲线,探讨其产生原因,并提出相应的维修策略和维修方法,以达到设备高效、安全运行的目的。
目的探讨文拉法辛联合利培酮应用于精神病性抑郁症患者中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SDS评分的影响。方法方便选取2015年1—12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74例精神病性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
提出了一种新的节点负荷阻抗模的求取方法,利用广义Tellegen定理求取节点负荷阻抗模对网络参数的灵敏度,对节点负荷阻抗模进行修正,避免了大量的潮流迭代计算。实例证明,该方
目的为肿瘤介入术后疼痛患者实施个性化疼痛护理,分析其效果。方法随机选择该院在2014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50例肿瘤介入术患者实施研究,将其分为常规组和个性组,每组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