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班主任是班级的领导者、管理者和组织者,是整个班级的灵魂和核心人物。与其他中等及高等学校的班主任相比,中职学校班主任的工作更加复杂、烦琐,在班级管理中也存在着更多的问题。本文试从中职班主任管理的现状分析入手,探究中职班主任管理的发展趋势,并给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中职;班主任;管理现状;发展趋势
中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学生的年龄小、招收范围广、基础普遍较差已成为社会共识。同时,近年来,中职班主任的年龄也普遍偏于年轻,缺乏管理经验。再者,学校与家庭之间得不到有效的交流、互动,不能有效地形成教育合力,这些都使得中职班级管理困难成为了一个较普遍的教育问题。
一、中职班主任管理的现状
(1)班主任队伍年龄普遍偏低、管理经验不足。
目前,中职学校班主任以刚上任的年轻教师居多,一方面,这些教师活力四射,容易与学生打成一片;另一方面,这些年轻班主任的管理经验不足,资历尚浅,遇到问题不能有效解决的情况也不容忽视。像很多班主任都是“80后”刚参加工作没几年的年轻人,对自身责任感认识不足,班级一出问题,就归咎于中职学生本身素质差,对于解决问题、提升管理显得无所适从,没有充足的自信,有些甚至出现了厌倦情绪,思想意识和管理水平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偏差。
(2)“差生”的转化教育工作困难。
中职教育是于高中阶段进行的职业教育,学生大都尚未成年,入学录取标准较低,普遍分数低,学习积极性不高,还有很多“顽劣生”被家长逼着送入学校,厌学情绪与对抗情绪较重。“问题生”“后进生”“差生”较多,这些都导致了班主任的管理工作特别难做。
(3)就业形势当前,班主任重技能、轻管理。
中职学校本身就是以练就学生过硬的专业技能与就业本领为宗旨的,在当前社会就业形势非常严峻的情况下,很多班主任为了追求班级就业率,而出现了重技能、轻管理的现象。在他们的意识里,培养好学生的一两项专业技能比管理好班级更重要,而这往往也陷入了一个误区。
二、中职班主任管理的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的不断变革,在新形势下,中职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依然不能松懈,而是要不断与时俱进,强化管理。
1管理基点:建立健康和谐的班级人际关系
班级人际关系包括师生关系和同学之间的关系,有效的班级管理工作必须以融洽的班级关系为前提。在一个班集体中,良好的班级关系能使学生感受到被接纳、被重视的归属感,而这对于中职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很容易消除其叛逆、孤独、对抗等不良情绪,懂得与他人相处,增强自觉性、主动性。
在这一点上,班主任要充分地理解学生、包容学生,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指导,多与学生座谈沟通,而非僵硬地训斥。同时,班主任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时常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真正以身示范,树立好榜样作用,双方共同营造健康和谐的班级关系。
2策略转变:由“被动管理”转向“主动管理”
可以说,中职班级管理问题的出现很大程度上都是班主任“被动管理”的结果。“被动管理”模式下,班主任被学生所牵制,非常劳累而且效果较差。因此,根据中职学生的特点,班主任不要一味“被动管理”,而应该在管理过程中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让学生既是管理的对象,又是管理的主体。要勇于肯定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班级、学校的日常管理工作中来,在实践中不断锻炼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3综合管理:强化班级、学校与家庭的良性互动
中职班主任要管理好班级,也必须取得家长的配合与支持,做到班级、学校、家庭三方互动,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合拍共进。
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家长的教育和期望对孩子的作用非常大。而现实中,中职学生家庭成员普遍学历较低,工作繁忙,对孩子无暇顾及。班主任也普遍感到与家长沟通难,更无从取得家长的支持配合。在这一点上,班主任要想办法多与学生家长联系沟通,将学生的在校表现和心里想法及时告知家长,同时家长也要把自己的想法反馈于学校,三方做好沟通,就能全面地管理教育好学生,促使学生不断努力奋进。
总之,中职学生的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这不是班主任一个人就能解决的问题,而是需要班级、学校、家庭、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形成合力方能彻底解决的问题。因此,各方都应努力,给中职学生更多的理解与呵护。
参考文献:
[1] 李 迪做一个优秀的中职班主任[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
[2]文 萍做一名出色的中职班主任[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关键词:中职;班主任;管理现状;发展趋势
中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学生的年龄小、招收范围广、基础普遍较差已成为社会共识。同时,近年来,中职班主任的年龄也普遍偏于年轻,缺乏管理经验。再者,学校与家庭之间得不到有效的交流、互动,不能有效地形成教育合力,这些都使得中职班级管理困难成为了一个较普遍的教育问题。
一、中职班主任管理的现状
(1)班主任队伍年龄普遍偏低、管理经验不足。
目前,中职学校班主任以刚上任的年轻教师居多,一方面,这些教师活力四射,容易与学生打成一片;另一方面,这些年轻班主任的管理经验不足,资历尚浅,遇到问题不能有效解决的情况也不容忽视。像很多班主任都是“80后”刚参加工作没几年的年轻人,对自身责任感认识不足,班级一出问题,就归咎于中职学生本身素质差,对于解决问题、提升管理显得无所适从,没有充足的自信,有些甚至出现了厌倦情绪,思想意识和管理水平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偏差。
(2)“差生”的转化教育工作困难。
中职教育是于高中阶段进行的职业教育,学生大都尚未成年,入学录取标准较低,普遍分数低,学习积极性不高,还有很多“顽劣生”被家长逼着送入学校,厌学情绪与对抗情绪较重。“问题生”“后进生”“差生”较多,这些都导致了班主任的管理工作特别难做。
(3)就业形势当前,班主任重技能、轻管理。
中职学校本身就是以练就学生过硬的专业技能与就业本领为宗旨的,在当前社会就业形势非常严峻的情况下,很多班主任为了追求班级就业率,而出现了重技能、轻管理的现象。在他们的意识里,培养好学生的一两项专业技能比管理好班级更重要,而这往往也陷入了一个误区。
二、中职班主任管理的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的不断变革,在新形势下,中职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依然不能松懈,而是要不断与时俱进,强化管理。
1管理基点:建立健康和谐的班级人际关系
班级人际关系包括师生关系和同学之间的关系,有效的班级管理工作必须以融洽的班级关系为前提。在一个班集体中,良好的班级关系能使学生感受到被接纳、被重视的归属感,而这对于中职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很容易消除其叛逆、孤独、对抗等不良情绪,懂得与他人相处,增强自觉性、主动性。
在这一点上,班主任要充分地理解学生、包容学生,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指导,多与学生座谈沟通,而非僵硬地训斥。同时,班主任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时常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真正以身示范,树立好榜样作用,双方共同营造健康和谐的班级关系。
2策略转变:由“被动管理”转向“主动管理”
可以说,中职班级管理问题的出现很大程度上都是班主任“被动管理”的结果。“被动管理”模式下,班主任被学生所牵制,非常劳累而且效果较差。因此,根据中职学生的特点,班主任不要一味“被动管理”,而应该在管理过程中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让学生既是管理的对象,又是管理的主体。要勇于肯定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班级、学校的日常管理工作中来,在实践中不断锻炼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3综合管理:强化班级、学校与家庭的良性互动
中职班主任要管理好班级,也必须取得家长的配合与支持,做到班级、学校、家庭三方互动,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合拍共进。
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家长的教育和期望对孩子的作用非常大。而现实中,中职学生家庭成员普遍学历较低,工作繁忙,对孩子无暇顾及。班主任也普遍感到与家长沟通难,更无从取得家长的支持配合。在这一点上,班主任要想办法多与学生家长联系沟通,将学生的在校表现和心里想法及时告知家长,同时家长也要把自己的想法反馈于学校,三方做好沟通,就能全面地管理教育好学生,促使学生不断努力奋进。
总之,中职学生的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这不是班主任一个人就能解决的问题,而是需要班级、学校、家庭、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形成合力方能彻底解决的问题。因此,各方都应努力,给中职学生更多的理解与呵护。
参考文献:
[1] 李 迪做一个优秀的中职班主任[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
[2]文 萍做一名出色的中职班主任[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