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化的儿童世界

来源 :青年作家·中外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fklyg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纪录片的题材非常广泛。在中国,纪录片的题材先后经历了一个从政治新闻报道到大众日常生活的历史性演变过程。作品主题对儿童的关注,为中国纪录片注入了新的活力。张以庆在其执导的纪录片《幼儿园》(2004)中对结构形式、叙述方式、时空变化、音乐处理四个方面进行个性化处理,为观众展示出了一个别样的儿童世界。
  关键词:纪录片;《幼儿园》;儿童世界;平行结构;音乐
  
  都说儿童是祖国的花朵,在中国,孩子更是成为了一个家庭的重心。据有关数据统计,2009年儿童节当天,父母在子女身上的平均花费是四百多元,2010年则上升到五百多元。父母总是把子女的学习、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各种学习班、兴趣班把孩子们的业余时间“瓜分”殆尽。在信息社会、消费社会的环境中,在大众话语、成人语境的影响下,少儿的童真正在渐渐为成熟所替代,我们常会说“这个小孩好大人哦”。
  法国电影理论家安德烈·巴赞认为电影具有记录和揭示的特性。对表象的记录应该是电影发明初期即具有的本性,之后人们渐渐意识到摄影机背后人的作用,摄影机又有了揭示本质的功能。电影在时间上扩展了摄影的威力,电影作品的艺术美感来源于对真实的揭示。在巴赞的观点中,对现实的尊重成为一个准绳。后来巴赞将“现实和影像等同于一体”的观点进化为真实美学,认为“电影是现实的渐近线”,电影会在不同的条件下尽可能地接近现实。显然,巴赞意识到了摄影机背后的人的再创造作用,正如格里尔逊提出的“纪录片的本质是对现实的创造性处理”一样。
  20世纪80年代以来,纪录片的创造者在追求真实影像的同时更多地注重朴实影像背后的艺术性,主要表现在作品主题或关注点从对物体或事件的客观记录转向对人的表现和再创作,重视通过捕捉人物的姿态、眼神、语言等细节,来表达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层情感。尤为突出的是,运用纪录片的即时特性来呈现人物“此时此刻”的真情实感,达到以情动人的艺术效果。纪录片的倡导者要求“题材无大小”,“把大作小”“把小作大”都是“对现实的创造性处理”。
  张以庆的《幼儿园》曾在纪录片的真实性上引起很多争议(纪录片的真实性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业内人士讨论的焦点)。有些人认为作品的人为因素和导演个人介入太多,但是笔者认为,如果纪录片只是单纯地对现实进行完整复制,将失去其记录影像的真谛——“纪录片不但要忠实地反映生活,而且还应该评价生活,帮助人们正确认识生活”[1]。本文将从结构形式、叙述方式、时空变化、音乐处理四个方面来阐述导演的创造性。导演也正是通过对各种创造手法的运用,揭示出《幼儿园》承载的深层意义:成人化的力量对孩子来说是多么强烈。
  
  一、结构形式
  
  《幼儿园》在结构上处理为两条主线平行剪辑,一条是小班、中班、大班的孩子们日常生活的全景式展现,一条是被提问的孩子们回答问题的单镜头特写。在第一条主线索内又组合有多条副线索:上课、睡觉、吃饭、打架、哭泣、户外游玩;第二条主线索主要是由心算、对日本的印象、关于爱、对家庭和金钱的认识、对9·11事件以及足球赛的看法等问答组成。这两条线索在各自发展的同时又有一定的融合点:在第一条线索中,一个孩子在吃饭的时候问另一个孩子:“你爸爸是警察呀?”,在第二条线索中记者就在镜头外对孩子提问:“你妈妈是干什么的?”,回答是“老师”,再问“你爸爸呢?”,回答是“警察”(还特地强调“是所长”)。从这个简单的问题以及回答上,可以看出孩子们对警察的社会地位认同度很高(这也符合小男孩大多有“长大后当警察”的梦想的情况)。此外,在线索一中孩子们玩玩具钞票,线索二中记者就问:“快乐、金钱、游戏,你选择什么?”,孩子的回答是:“我选快乐,因为钱买不到快乐。” 可以看出,两条线索在结构上是有关联的。导演从摄录到的表层画面中提炼成人化的观点,进而把儿童的心理和成年人的世界联系在一起。
  很明显,在线索一中,创造者真实地记录着孩子们的日常生活,把摄影机当作眼睛,观察着孩子们有意义的一举一动,毫不修饰(摄制组刚来幼儿园时,孩子们对摄影机有强烈的陌生感和排斥感。时间长了,孩子们已经与摄制组成为朋友,摄影机在孩子们眼前“不存在”了)。孩子们要学习、玩耍,已经无暇顾及摄影机。从刚离开父母、哭闹着要回家的小班孩子到听话、懂事、认真上课的“大人样”的大班孩子,创作者隐含了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被教化的过程,每个小孩在经历小班、中班到大班后都变得顺从。在线索二中,记者所提的问题都具有导演主观意识的导向,但是孩子们的回答都折射出一个成年人的世界。
  《幼儿园》全片以大班拍毕业照结束,孩子们的童真就在拍下这张照片后成为过往,他们所面对的将是更加复杂的世界。创作者通过影片结构暗示出:孩子们的童年并不如成年人想象中的那样快乐。
  
  二、叙述方式
  
  《幼儿园》的叙述方式是反常态的,它没有过多地记录孩子们的游玩嬉戏、无忧无虑,更多的是关注孩子们的悲痛愤怒、烦躁不安,这样的情绪线增强了这部纪录片的感召力。但张以庆开拍前不是这样想的,而是在和孩子们接触了解后才知道孩子们的心思,才知道“不拍什么”——“不拍上课,不拍老师,不拍家长,不拍室外实景,甚至不拍‘六·一’……总之,大家熟悉的概念性的东西一概不拍”[2],他凭借的是敏锐的直觉判断。
  这部纪录片大部分是在一个封闭的空间——幼儿园内——拍摄的。影片第一个镜头就是全托小班开学的第一天,家长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创作者选择了一个典型小孩,他一直哭闹着“要回家”——吃饭时说“吃完就回家”、边吃梨子边说要回家;最后,在第一个全托午睡时间,这个孩子安静地睡着了,为要回家挣扎得累得睡着了。打架是小、中、大班都存在的现象,如片中两个小孩互相掐手臂,被掐的小孩一定要反掐。儿童的这种本能也是社会生存状态的一种折射——成年人的世界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穿衣服太难、系鞋带太复杂、生病了一个人坐在角落、洗澡时大喊“我要逃”“麻烦的凳子”“看到你就烦”……小小年纪的孩子就有无数烦恼,以至于有个小孩直接说出“我在这里好烦呢”。孩子们在成人眼中快乐而单纯,但实际上他们并不是。在这里,创作者看似在拍摄孩子们的生活,表达的却是自己对社会的认识。通过深入别人的内心,导演也是在深入自己的内心、深入社会的本质。
  
  三、时空变化
  
  在幼儿园这个环境中,影片并没有太多的空间变化,室内是主场,户外是辅场,片中的景别多是中景、特写,拍摄时也多是固定机位、单机单镜头拍摄。我们可以看到片中也有场面调度,摆凳子、小孩生病坐着和因玩具坏了打架等场景,周围都没有小孩,创作者就是要孤立出主体,使画面利于控制。这种镜头内调度是必要的。片中有几处户外场景,创作者用了虚化效果,隐藏的意义是:对于孩子们来说,只有在户外尽情地玩耍才是让人憧憬的,这是美好的,也是虚幻的。几个小孩像大人似的蹲坐在墙角,偷偷地说:“今天有户外活动,我们可以紧玩紧玩紧玩。”
  影片的时间变化通过四季的交替来表现,这样的处理也是为了暗示孩子们的成长:一叶知秋,孩子们手中的黄叶意味着秋天来了;“一年有四季”的诗歌朗诵让我们知道冬天来了。影片结尾处,大班的孩子们毕业了,袁老师顺利产下了一个男孩,三年后她的孩子也将上幼儿园。这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四、音乐处理
  
  片子本身没有太多解说词,用画面就足以展现主题。背景音乐是创作者为了《幼儿园》的拍摄制作,特地重新找合唱团演唱的《茉莉花》。这首歌曲中国人再熟悉不过了。《茉莉花》的旋律是悠扬的,但它在片中的几次响起似乎都带着淡淡的忧伤、浅浅的悲凉。儿童化和成人化、虚与实、悲多喜少在《幼儿园》里暴露无遗。诚然,片中也有一些太过刻意的画面:看足球赛时,孩子们的穿着打扮很有可能是老师或拍摄者事先安排好的。总体来说,《幼儿园》选取的不是重大人物或事件,却支持主流意识形态,成为隐性主流文化形态的作品。它不以说教者的面孔出现,反而更有力地阐释了主流意识形态希望传达的意愿:孩子们的世界在哪里?
  人们通常不但把看纪录片当成一种学知识、受教育的手段,还把它看做一门艺术。纪录片不仅仅是简单的对客观世界的消极复制和再现,它还要有艺术上的剪辑、加工和再创造,它应当有多种表现形式和风格:有诗一般的节奏、音乐一般的旋律、散文一般的韵味、绘画一般的绚丽多姿。它可以是抒情的,也可以是叙事的,可以是哲理性的,可以是社会评论性的,也可以是政论性的。在这方面《幼儿园》可以说是一部艺术作品。2004年6月,《幼儿园》获得第10届上海国际电视节白玉兰奖之“人文类纪录片最佳创意奖”,国际评审委员会对作品有这样一段评语:“《幼儿园》以一种纪实的形式,表达了孩子与成年人之间的关系与影响,既充满童趣又具有社会内涵,是一部寓意式的纪录片。”[3]
  
  注释:
  [1] 单万里主编:《纪录电影文献》,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版,第805页。
  [2] 何炜:《纪录片〈幼儿园〉的艺术表现手法》,http://www.cnhubei.com/200503/ca789561.htm,2005年6月20日。
  [3] 参见刘洁《〈幼儿园〉:一种审视的方式——张以庆访谈录》,http://video.sina.com.cn/tv/2005-01-10/15507382.html,2005年1月10日。
  
  (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广播影视学院)
其他文献
本版讯:2010年10月31日下午3点,值成都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建宫60周年之际,由成都市劳动人民文化宮、《中外文艺》杂志社共同举办的“诗词成都——新诗朗诵会暨作家、编辑、作者见面会”在成都市劳动人民文化宫梦想剧场隆重举行并取得圆满成功。  本次活动所朗诵诗歌皆选自《中外文艺》和《青年作家》(下半月,中外文艺版)两本杂志。活动旨在传承诗歌文化、彰显语言魅力;进一步激发广大诗歌爱好者的创作激情,营造良
期刊
父亲坐在秋天的小板凳上  一口一口地吸烟  飞鸟向北,白云朝南  他眼里的天空正在暗下来    寂静来自无边的田野  父亲挽起消瘦的袖子  把小河折叠,把大山折叠  把我也轻轻折叠    我的父亲喃喃低语了什么  晚风就改变了方向  然后他坐在一堆干凈的落叶里  一口一口地吸着烟
期刊
摘要:一直以来,每当一部改编的电影或电视问世,都会引发一场是否“忠实原著”的争论,这种争论更像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没有所谓的胜与败,只是当我们静下心来,回到电影、电视本体时,我们必须面对和思考的是这种“忠实原著论”是否具有合理性,以及在现在社会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性。  关键词:影视改编;“忠实原著论”;存在性与合理性    法国电影理论家乔治·萨杜尔曾说:“一种艺术绝不可能在未开垦的处女地上产
期刊
张义奇,文艺评论家,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成都市文联委员、李劼人研究学会副秘书长,发表文学评论、影视评论等作品一百多万字,曾获四川首届全兴文艺评论奖、成都市金芙蓉文学奖等。    摘要:电影《坚强》以灾后重建并且以心灵重建为切入点,没有表现那个地动山摇的瞬间和惊心动魄的救灾场面,完全以一种平淡得近乎生活原色的叙事,表现灾难过后人们家庭的破碎和感情的无可寄托,以及为修复往昔美好生活而作出的努力。本文从
期刊
朱一卉,江苏南通人,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以小说创作为主,作品散见于《人民文学》《山花》《小说月刊》《西南军事文学》等刊物,代表作有长篇小说《红肥绿瘦》,中篇小说《预谋杀人》《没有真相》,短篇小说《谎言灿烂》《寻找》等。现供职于某晚报。    摘要:蒋林长篇小说《爱与忠贞》讲述了体育老师陈博“补肾”的故事,折射出当下中国男人“心虚的一代”在充满诱惑的裂变时代中的精神状态和人生抉择。正因如此,对小说文
期刊
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向来是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随着行为金融学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信心与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但目前就信心是否会影响货币政策效果这一关键问题尚无统一定论。因此,本文以货币政策效果作为研究对象,考察信心因素是否会对货币政策效果产生影响及其背后的作用机制。
  首先,本文在阐述研究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思路的基础上,介绍市场主体信心和货币政策效果的内涵。其次,以货币政策相关理论为指导,构建市场主体信心对中国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机制。然后对中国货币政策体系与货币
在城镇化进程中,农业转移人口的城市融入状况作为推进市民化的关键一环,如何促进使其顺利融入所流入城市成为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对推进中国城乡一体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是否能真正实现城市融入同时也成为学术界所探讨的重要课题。
  本研究以2017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为样本,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构建城市融入指标体系,将农业转移人口城市融入划分为经济融入、社会接纳、心理融入、身份认同共四个维度,计算整体城市融入度权重得出目标群体融入水平,对样本数据个人特征与流动经历现状与城市融入状况进行描述性统计与水
摘要:新生代导演贾樟柯早期导演的影片《小武》,无疑是一部打破了很多套路的作品,以小偷为绝对主角的叙事话语、最大限度发挥现场环境声音的写实手段、以“道具”(诸如旧墙)的深层应用为凸显意义的符码解读,都彰显其跨时代的创新。  关键词:“镜子”;声音;墙;秩序危机     《小武》(1997)是贾樟柯导演早期的一部作品,影片以小偷为绝对主角、最大限度地利用现场声音、充分运用道具,呈现了一种反英雄的语境。
期刊
摘要:特征鲜明的“霍夫曼小说”是德国浪漫主义文学中的一朵奇葩。《沙人》作为霍夫曼的代表作,曾被弗洛伊德用做心理分析的案例。本文从《沙人》使用的特殊文本叙事方式及小说人物之间的复杂关系建构方面分析霍夫曼的创作意图,并适当引入德国浪漫主义者极为重视的“自我”概念作为动机根源,希望提供新的阅读视角。  关键词:E.T.A.霍夫曼;《沙人》;创作意图;“自我”二重化    E.T.A.霍夫曼作为德国浪漫主
期刊
摘要:如何有效地挖掘散文诗创作与时代语境的深层次联系,是散文诗写作需要解决的课题之一。散文诗不是散文和诗歌的杂糅,而是诗歌的自然延伸、拓展。应加大努力,有效地增强散文诗自身写作的文本性。皇泯先生的散文诗,透露出其所特有的气质,让人感觉到诗人特有的思想穿透力。如何在继承前辈诗人的基础上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皇泯先生的创作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散文诗;创新;皇泯;《生存方式》    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