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素描艺术的教学浅探

来源 :小说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muw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素描不仅可以作为“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用来训练艺术家对事物的观察、分析和表现能力,还可以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来进行艺术构思和创造。
  关键词:素描艺术;教学浅探
  西方在文艺复兴以后至19世纪中期,其艺术形式不断翻新。尤其是出现印象派,立体主义、野兽主义、抽象主义、后现代艺术之后,其多元的形式令我们目不暇接。艺术永远是社会现实的反映,我们这个时代的艺术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精神观念的反映,有什么样的思想观念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艺术形式。素描不仅可以作为“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用来训练艺术家对事物的观察、分析和表现能力,还可以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来进行艺术构思和创造。
  1 素描的表现形式具有多样性
  素描的多样性是在现代社会趋于多元化的观念下形成的,作为造型艺术基础训练的素描教学也在不断改革与创新。面对现代绘画的发展,美术教学的改革逐步深化,要求艺术与科学并列。进入现代社会,素描的多样性是在人的认识不断发现、不断创造过程中形成的,因此我们的素描教学应该是尊重每一个人的创造潜能。
  现代艺术的历史已有近百年的时间,它与更古老的写实艺术一样已成为传统的一部分。同样,形式意向素描和写实素描是当代素描艺术两种基本形态,它们在艺术出发点上具有本质的不同。但是,各专业院校根据所开设的专业特点把素描的教学方向分为了油画素描、国画素描、版画素描、结构素描、抽象素描等多个方向。然而,这种徒具针对性的画种划分,因缺少对绘画本质的概括和提炼,已失去提升造型基础的意义。由此看来,素描教学的内容应更宽泛些,素描不仅是技巧与方法的训练,也应是思想与观念的培养。
  2 素描教学是一种造型观念和思维方式
  安格尔说,“除了色彩,素描包括了造型艺术的一切”,“素描中包括着艺术的尽善尽美”。素描既然已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那就要具有一切造型艺术的一般规律、特征。造型艺术的基础是由艺术形式决定的,不同的思想观念产生不同的素描形式,最突出的特征就是侧重于“观念造型”。歌德说,“对于大多数画家来说,困惑他们的不是题材和内容而是围绕题材的艺术形式,艺术形式才是他们终生的难题”。而这种表达方式就是素描教学所倡导的一种有感而发的、独具个人特色语言符号的表达方式。
  现代素描教学摆脱了传统素描教学中“再现式造型”观念,摆脱了以往以“形准”和“结构比例”作为评判依据,将学生引入“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物为中心”的教学思想中。它强调个人视觉体验参与的重要性,在物我相融互为映射状态中,不断通过视觉去发现对象的形态和内在结构,将“以技入道”的教学观念转变为“以理入道”的教学思想。
  3 当代素描艺术的教学实践
  素描是视觉的艺术,它不仅是思想的表达,也是一门技术。技术训练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应该先有相应的思想观念作指导。选择工具材料是观念的问题,而熟悉工具材料就是技术性问题。在素描训练对“造型”的把握中,技术问题就摆到了眼前。对技术的探求会带来观念的变化,之所以现当代素描艺术分为写实素描和形式意向素描就是艺术观念发展的结果。
  写实素描的绘画过程是一个模仿自然的过程,是它所再现的自然形象。而形式的诸元素,如点、线、面都是为描述、塑造和表现自然形象而存在的。也就是说,形式为内容服务,形式是手段,内容是目的。而形式意向素描是一种艺术樣式训练而非造型基础训练,它旨在使人们了解绘画中的抽象内容和特指,是一个感觉和构想形式结构的过程。因此,形式意向素描实际上是一种艺术创作行为。
  4 素描教学的具体问题就是技术和观念
  由于阶段性不同、专业性质不同、思想观念不同,导致素描训练针对性不同。首先,根据教学阶段、学生生理年龄和专业年龄阶段的不同,进行学生个性素质的开发,以科学的方式正确引导,为将来艺术实践打下宽厚坚实的基础。其次,制定不同的课题训练,将素描艺术形式因素分解剥离开来,有针对性的分别训练,以强化对视觉形式要素的感受力。让学生多了解不同的造型艺术特点,了解多种造型艺术语言的经典与素描的关系。根据这些因素,可以看出形式意向素描其实是写实素描的一种升华,是思想观念的一种产物,是高年级学生对素描由习作转化为作品的必然结果,所以学生在初级阶段只有熟练掌握素描的技术表达方式,才能做到“心存目想,神领意造”,使“丘壑成于胸中,既悟发之于笔墨”,才能使意向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技术性”是素描教学不可回避的问题。它包括看的方法,工具材料和理论知识的运用。“看”即是用“心”去看,“整体的看”与“比较的看”。在素描教学中如何引导,这既是观念问题也是技术性问题。运用理论知识就能将素描教学分阶段、分层次、分专业的循序渐进,所以当代素描教学是教技术还是教艺术在教学实践中至关重要。
  作者简介:司海珍,汉族,辽宁省,硕士研究生,辽宁师范大学,研究方向:国画。
  (辽宁师范大学 辽宁 大连 116029)
其他文献
摘 要:所谓视觉文化的悖论,是指现代文化的发展,尤其是都市文化、媒介文化或影像文化的高度发展,环境意象的高度人为符号化已成为普遍的文化景观,在这样的条件下,视觉文化在成为文化“主因”或主导形态的同时,带来了一个令人困惑的矛盾现象。  这个矛盾现象集体体现为:一方面,视觉文化生产、传播和消费越来越丰富和复杂。另一方面,视觉形象的过度生产与消费特征越来越明显,尽管种种新奇古怪的视觉形象或花样不断被创造
期刊
摘 要:卷云纹是汉族传统装饰纹样之一。青铜器纹饰之一。起源于战国,秦时得到进一步发展。而当今时代其经过大量设计师的提炼创新,卷文纹在现代设计应用的领域中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本文主要对中国传统卷云纹样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进行探究,主要研究内容从卷云纹的发展史,寓意内涵以及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运用加以分析,主要研究当代设计师如何在标志设计中运用卷云纹元素,并加以综合论述。  关键词:传统纹样;吉祥寓意;结
期刊
摘 要:传统的书画艺术在中国传统的历史文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文明中的宝贵财富和精神食粮。在社会商业化、全球经济化的大环境的今天,中国传统书画的这个行业,面临着传统艺术与信息社会融合并进,继承传统书画与创新、繁荣与发展的诸多问题。互联网作为现代传播的新潮流、新文化具有自身独特的文化特征,并为传播传统书画带来了新的革命。互联网通过对传统书画的传播,突出了传统书画的交流,展示了
期刊
摘 要:玛克斯·德索,德国美学家,客观主义美学的代表人物,于1906年创建《美学与一般艺术科学评论》,致力于阐述美、美学与艺术三者在本质上的区别与联系。本文受其代表作《美学与艺术理论》的启发,通过细读德索的文字艺术理论,理清他对文字和语言艺术的理解,以探讨他坚持并强调分离美学与艺术科学的真正意义。在他看来,语言文字作为交流工具含有双重功能,即“语言的理性能力,必定向他們展现出感觉世界”①。因文字是
期刊
摘 要:本文主要通过对《语丝》的历史考察,和“语丝体”的介绍,来了解许钦文与《语丝》的关系,以及许钦文与鲁迅的关系,来探寻其创作特色,以及许钦文的《语丝》的研究和鲁迅研究中的价值与贡献,为《语丝》研究和鲁迅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同时也为现代文学增添了一抹色彩。  关键词:《语丝》;许钦文;鲁迅;乡土文学作家  谈及期刊杂志,当下流行的期刊杂志以及报纸种类繁多,同时也分类有别,诸如《上海文学》、《文学
期刊
摘 要:彝族是我国历史悠久、人口众多的古老民族之一。彝族舞蹈是彝族文化的重要代表形式之一,其独特的舞蹈语汇和鲜明的风格特点,成为中国舞蹈百花园中一朵美丽的奇葩。四川省凉山彝族舞蹈形式与风格的多样性,是彝族舞蹈艺术中的重要代表。  关键词:彝族舞蹈;风格特点;发展现状  1 凉山彝族民间舞蹈的分类及特点  凉山彝族民间舞蹈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地域特色,从内容上看大多表演狩猎、耕种、放牧、丰收的场面,以
期刊
摘 要:《论语》是儒家几千年的经典著作,也是后人经常研习之作。虽然《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共同完成的,但是,其中的句子也是被后人认为是佳句,甚至奉为做人做事之准则。历代文人墨客,对《论语》的解释不少《论语集注》《论语注疏》等。但是,人们关注的只是语句的整体意思,对于有些语句的具体意义内容,却较少关注。本篇论文旨在从各个方面进行探讨,分析出“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这句话的新的含义。  关键词:论语;个;
期刊
摘 要:法国的诗歌多姿多彩且变化万千,既有浪漫主义的热情奔放,也有帕纳斯派的客观冷静。而我们今天研究的象征主义诗歌则是朦胧晦涩,特立独行的。本文主要通过分析波德莱尔,魏尔伦以及兰波的诗歌来探索他们的美学观。从而加深对象征主义诗歌特点的了解。  关键词:象征主义诗歌;波德莱尔;美学  1 象征主义诗歌的起源及形成过程  象征主义广泛应用于绘画,戏剧,音乐,文学等领域。本文主要探索的则是象征主义诗歌。
期刊
“重写文学史”这一学术命题于二十世纪80年代提出,至今已有三十多年,关于这一命题的文学史著作亦日益丰富。尽管这些新著文学史的学术价值良莠不齐,但其中仍不乏优秀者。台湾学者龚鹏程所著的《中国文学史》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构筑出文学自主营生,文学性不断演变的发展历程。本文将考察龚鹏程文学观,力图解释其文学史理论的基本观念,并结合龚氏《中国文学史》著作,进一步讨论其文学史写作理论的阐释效用。为重写文学史、重
期刊
摘 要:《诗经》中的婚恋诗大多从女性的角度来抒写她们的婚恋体验,从而塑造了丰富多彩的女性形象。本文拟对这些女性的情感体验和生活状态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揭示造成《诗经》女性的情感态度及其在恋爱婚姻中的处境的原因。  关键词:《诗经》;婚恋诗;女性形象  《诗经》是我们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是古代人民的智慧结晶。其中收入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的诗歌。《诗经》内容涉及了社会多个方面,为今人了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