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周坏死性筋膜炎临床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19年版)

来源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T0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肛周坏死性筋膜炎是一种发生于肛周、会阴部的严重软组织感染性疾病,多种细菌协调作用(包括需氧菌和厌氧菌)造成皮肤及软组织化脓性坏死。本病进展迅速,可经血液循环引起全身脓毒血症,常并发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甚至死亡。对早期感染诊断和治疗的延误,可能导致更高的病死率。由于我国目前缺乏统一规范的诊治流程,故中国医师协会肛肠医师分会临床指南工作委员会组织国内专家,通过借鉴国外最新指南及文献,结合我国的研究成果及临床实践,针对肛周坏死性筋膜炎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术前准备、治疗(抗生素的应用、清创的时机及要点、辅助手术)、术后伤口管理、营养支持治疗、外科重建、康复等多方面相关问题,进行了多次讨论,最终于2019年4月形成了专家共识。

其他文献
动脉狭窄和栓塞是肝移植术后动脉最常见并发症,引起胆管缺血坏死,继而引起胆道并发症、移植肝脓肿、败血症等一系列问题,一旦发生将严重影响移植物和受者存活。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联合球囊扩张、支架植入、脾动脉栓塞等技术,可以有效处理肝移植术后动脉狭窄和栓塞,具有及时、安全、快速、成本低等优点。移植术后动脉夹层引起肝动脉狭窄比较少见,本文报道一例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联合支架置入成功治疗肝移植术后肝动脉
特殊疾病合并痔出血是临床上常见疑难病例,手术创伤大、风险高,易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延长住院时间,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针对这部分患者,通常采取保守治疗或创伤微小的注射疗法。2017年本专业委员会规范化芍倍注射疗法操作流程并制定相应临床指南,仍缺乏特殊疾病合并痔出血指导意见。鉴于此,本指南编写委员会的专家基于目前医学条件,结合多年临床实践,经过反复多次讨论,综合多学科观点,针对凝血功能障碍、高血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背景:该项NCTN多臂随机二期临床研究,通过模块化临床研究平台,在局部进展期直肠癌中利用全程新辅助治疗平行对照联合不同试验组进行探索。该研究试验组间并非直接比较,而是用相关生物标记物探索在同样的高风险患者人群中的各种研究假设。本次主要报道其中使用PARP抑制剂维利帕尼(veliparib)联合同步放化疗的研究队列的主要终点及可及的次要研究终点(NCT02921256)。方法:Ⅱ期或Ⅲ期的局部进展期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