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学生的回答 恰当为教学服务

来源 :心事·教育策划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ywhy_wh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课堂教学中,随着新课程的推进,学生有了更多的发表自己观点的时间空间,思维空前活跃,个性愈发张扬,使得教师对课堂学习活动的预设性大大减弱,随机性和偶然性急剧增强。这对教师的教育观念、应变能力和语言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教师在课堂提问的评价上,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1.课堂提问的评价缺乏针对性。学生无法及时了解对错的原因,教师的主导作用也无法体现,使原本活泼的课堂变得死气沉沉。
  2.课堂提问的评价缺乏情感性。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师生间在情感上便难以沟通。
  3.课堂提问的评价缺乏主体性。有的老师很少提供学生相互评价及自我评价的机会,忽视了发展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的能力。
  4.课堂提问的评价过分夸张。有的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切合实际,部分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产生怀疑,严重影响教师的尊严和威信。
  怎样解决当前评价中的问题,提高评价的有效性呢?下面笔者借钱老师的一堂《公共设施让生活更美好》中的提问、回答以及评价来谈谈我的思考。
  一、把握好激励与赏识的主导性
  古希蜡的普罗塔戈说过:“头脑不是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被点燃的火把。”教师对学生的“激励与赏识”,对于点燃这个“火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在课堂评价中处在主导地位。在课堂上,我们的教学评价要能准确简练、自然真诚,能使学生产生情感的体验,品味到成功和被老师赏识的喜悦,从而焕发出更大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钱老师的课上,当学生回答了小区公共设施的变化后,老师只是说了“嗯,好的”,然后,就开始让第三小组开始展示学校的公共设施情况,这个学生也就自行坐下了。其实,这个学生的发言非常好,讲得比较全面,面对这样的回答我们老师可以说“你的观察非常细致,看到了社区设施的细小的变化,那你们看到了学校公共设施的变化吗?”这样的评价一方面可以体现出赞赏的力量,激励学生的进一步思考,同时也自然地衔接到了下一环节。
  二、把握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课堂终归是学生的,课堂提问评价不是教师的“专利”,不应该都是教师一手包办。当钱老师提问“你感受到上海的变化了吗?”学生讲述了越江的变化,然后钱老师就简短地作了评价,没有实质性的意义。如果我们教师能这样说“他讲述了越江的变化,你想对这位同学说点什么?”这就使得每个学生都成为平等的参与者和对话者,都可以自由表述自己的观点,促使学生在解读同学的意见过程中取长补短,在相互交流中,意见得到及时补充调整而趋于完善,从而有效地使教学在“倾听、解读、交流”这一动态中向更深层次推进。在评价中教师适当地“让权”给学生,让学生参与评价过程中来,把师评、生评、自评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对学习情况包括知识掌握情况、能力发展情况、学习态度和情绪情感等方面进行评价,从而达到自我激励、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目标。
  三、把握评价的时机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应该给予适时的评价,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时,都特别希望得到教师的反馈,尤其是对他答案的肯定。如果答错了受到冷落,或者问题答对了教师不予及时肯定,都容易损害学生的自尊心,会直接影响其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有时当学生的发言不正确,或不完善,或一时答不上来时,就不能立即给予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应合理运用延时评价,给学生一个自由思考的空间,互相启发,使个性思维得到充分的展示和发展。在评价过程中,可以采用瞬时评价和延时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通过瞬时评价,使学生逐步养成了质疑、敢问的习惯,同时学生的创新意识的萌芽也得到保护。通过延时评价,在纠正学生思维的偏差的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一次极好的思考、改正机会。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也培养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信心,使其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四、把握评价的过程性
  以问题带动学生的思维,这是提问的目的。对待学生回答的反应,不应停留在重复、更正层次,停留于学生的回答结果,而应及时引领,巧妙提升,使学生实现更大的发展。本课中,在世博会方案设计时,由于时间关系没有完成,作为课后作业布置了下去。在下节课交流时,建议钱教师先选择了一份并不完善的设计方案,恰恰因为学生这不完善的探索结果,为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思维空间;其次,在交流过程中,教师评价重点放在探索解决的过程和方法上,并及时组织学生对不同的设计方案进行比较,拓展学生的思路,沟通联系,使其自主实现方法的优化;最后,引导学生对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反思,对方案进行提炼,使学生从零散感性的认识得到提升,引导学生在“学会”的过程中向“会学”迈进。
  五、把握评价语言的艺术性
  教师善于运用真诚亲切、幽默风趣的课堂评价语言,会使课堂显得生机勃勃。然而,对学生的评价不局限于言语,而是更多地通过无声的语言来传达教师的评价信息。语言评价和非语言评价相结合,能够帮助把话说得更明确、更有力,还能强化说话的感情色彩,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让学生感到更亲切。
其他文献
王国印在《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年第6期撰文指出,科技进步是科学进步和技术进步的合称,它具有强大的社会经济功能。科技进步分为两大类:一类为开发生产型科技进步,主要被用来开
采用查阅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多种方法,对健美操运动项目教与学双方个性气质类型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健美操教学者气质类型以粘多混合型为
文献资料的研究方法,探析了复杂性思维在体育教学中应用的意义。结果显示,复杂性思维的体育教学启示有:体育教学的元基点是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淡化教学规律和教学的情境化,挑战决定
就空间论空间的思维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市场化、多元化的社会经济进程。城市规划必须研究空间背后的利益机制。城市规划的目标就在于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为此,需要克服几个
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的效率与公平,必须由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来定义.是否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效率与公平的衡量标准,效率与公平都是人借以
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高职教育对“双证书”制度的要求及目前“双证书”教育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结合集群式课程体系的特点,提出在集群式课程体系下实施“双证书”教育具有较大的优势,集群式课程模式更有利于“双证书”制度的真正落实。  关键词:集群式课程体系;高职双证书  一、高职教育对“双证书”制度的要求  高等职业教育是为经济社会培养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是以学生的就业为导向
利用人工神经网络的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简称BP)思想,建立个人信用评估模型。通过该模型进行个人信用评价,弱化了评价中的人为因素,提高了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科技教育将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也是时代赋予基础教育的历史任务。科技教育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阵地,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石。通过几年的努力,我校的科技教育已经形成品牌特色文化教育,把科技教育与德育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润物无声,学生在通过在各种科技活动的同时,不但学到了一些科技知识和技能,还从中加强了思想品德的教育,升华了自己的理想和感情,熏陶了自己的情操。  一、依托科技读物读本,引导学生热爱
摘 要:在全球化发展的影响下,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开始愈加激烈,不论是在政治上还是在经济的发展上,都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其实竞争的本质上来讲就是人才与科学技术之间的竞争。因此也可以说,只有抓住创新型人才,国家才能得到长远的发展。因此就要注重优等生的培养工作。本文针对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优等生的措施进行了简要阐述,以期望为后续的培养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数学;优等生;培养研究  前言:对高中数
庄子哲学是一种以追求超然生命为旨趣,以"道"的体认,齐万物、齐生死为认识前提,以"坐忘"为践履的系统的生命哲学,现代性场景中的自我生命呈现出自我张裂、批判性反思力的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