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电交界时代传统编辑最需要转换的思考

来源 :书香两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shenxiaom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这个纸书和电书交界的时代,编辑被迫要学习两种媒体的工作模式,其中有个问题对纸书编辑特别困难,那就是“我要全权控制内容在版面上长成什么样子”的执念,大部分纸书编辑都很难放弃。
  对纸版面而言,这件事情是天经地义的,我要它长什么样,它就要,而且也就会长成什么样;但在电子屏幕上这却行不通——你不可能精准规划你的内容在屏幕上要长成什么样,也许你有可能针对一个屏幕完成精准规划,但你不可能针对所有屏幕做同样的事。纸编辑特别难以理解的就是这件事,为什么电子屏幕伟大的高科技,竟然办不到低科技纸张能做的事?
  在纸版面上,如果有缺字,我们就补缺字;如果字压图,我们就改边界。打不出游锡堃的“堃”,王建煊的“煊”吗?我们就打游锡“方方土”、王建“火宣”,由美编在排版软件上组合拼字,只要最后印刷版上显示的是正确的字,前面到底用什么方法完成,根本不重要。
  在更早的时代,编辑还会用剪刀糨糊的技巧,把应该出现在完稿纸上的东西,剪剪贴贴,缝缝补补出来。这个精神一直延续到桌上排版时代都可以一脉相传没有误差。当然专业排版软件更“清洁”一点,编辑不用实际拿针笔画线,或拿相片胶贴图了。
  由于纸张尺寸是死的,因此编辑只要用所有力气对付最后会印在纸上的印刷版就好。五百年来的编辑的心力都花在这件事上面,不管用什么手段,只要印刷版符合要求,印出来就一定符合所需。这种固定的刺激与反应传承太久,以致于我们一旦面对新媒材,脑筋就很难转过来。
  最近我参加的一个讨论会,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这个电子时代注音符号表示法的讨论会,出席的有传统编辑,也有电子世代的编辑,而大家对注音符号的表示法,也刚好分成两种意见。一种是延续纸书时代的想法,注音符号应该用字型直接定死跟着文字一起走;另一种则是现代许多浏览器上支持的ruby注音标记法,把字型和注音符号切开分别标记。
  维基百科上有个范例,我把截图贴过来,ruby语法长得像这样:
  每个看到语法的传统编辑当场就崩溃了,怎么可能这样写注音符号的文章?以前排版注音文章,并不需要另外写注音,字形本来就内建好了,你照普通字排版,只要选了配有注音的字形,注音自然在上面,编辑再花力气校对一下多音字,换成正确注音即可,并,不,需,要,写,内,码。
  但对程序人而言,ruby注音标记法才是合理的做法,这种做法是“字形独立”的,不仰赖某种特定字形才能显示,任何程序只要支持这种标记法,就可以用任何字形显示出注音来。
  以前我也是传统编辑派,认为这种注音方式根本不切实际(竟然还要写内码!)。但这几年下来,我越来越明白“内容与表现分离”的价值。
  用字形内建注音,意思就是没有那种字形,你就显示不出那种注音,为了要到处都可以显示,你的文件就得带着那种字形。而且因为多音字太多,每个多音字你都要额外指定适用的不同字形,所以你不能只带一套字,你可能要带两套甚至三套注音字形,才能满足一本书的显示需求(如果不幸你又有明体,又有楷体,那搞不好你得带上六套字)。
  这种做法的原始文字文件上,显示的“语意”是:这个字用A字形,下个字 B字形,再下面换回A……如果你把文字文件单独打开,你只知道换了字形,而无法知道是换了哪个读音(因为读音只显示在字形上)。
  而ruby注音标记法没有这样的问题。单独解开文字文件,你仍然可以知道哪个字跟着哪个发音。语意完整,任何字形都可以显示出正确读音。它只欠一件事:ruby注音标记法需要的是一个“所见即所得”的编辑器,消除“低打字还要写注音,甚至还要写内码”的误会。不管任何解决方案,绝对是不可能让作者、编辑、排版者动手写注音、写内码的。作者只要写字,注音是编辑器自动产生,然后经由校对修正多音字,最后由程序输出完整的ruby注音标记文文件。这才会是真正的流程。
  这样的流程其实跟纸书时代并无差别。纸版本的工作逻辑,不需要管文字文件长成什么样,纸编辑只要确保印出来是正确的注音就行了。但电时代的工作要求,得要往前延伸,要要求到文字文件包含了什么必要的东西。可以满足纸版面的解决方案,可能不能满足电屏幕的显示需求,而这正是纸电交界的时代,传统编辑得要转换的思想。
  电书的要求不再是“控制准确的形状”这件事了(反正你也控制不了),电书的要求是文字文件必须有完整的“结构语意”。更白话说,就是要有完整的结构标记(再白话一点就是你要好好下tag啦)。这件事情是新时代编辑要赶快学会的事。
其他文献
2013年3月13日,未来的小间书菜的主人在部落格上写下了这段话:  我们有一个梦。  有一间小店,门口贩卖自家种的有机蔬菜,门口进来的左手边是一整面的二手书墙,右手边是几张四人桌,客人可以享用自家蔬菜制作的餐点,喝果汁聊聊天。  如果可能的话,我们也希望能有小庭院,种上几棵果树,这样下午的斜阳照下来,可以有光影摇曳的感觉。  这是我们的梦,这个blog是我们记录这个梦的地方,也许3年,也许5年,
期刊
相信绝大多数人都还记得,就在前几年,仿佛一夜之间,幾米风格的物品在我们的生活中“铺天盖地”。书店里,《向左走,向右走》《月亮忘记了》《蓝石头》等绘本,让读者们熟悉并喜欢上了这位台湾绘本作家兼具观赏性与思考性的作品;剧院中,根据其作品改编的电影、音乐剧,以更为立体的方式为大家演绎书中的故事;而在日常生活中,文具、寝具,甚至城市里呼啸而过的地铁、公交车上,都能看到幾米作品中的元素。而让幾米作品如此大范
期刊
时间如白驹过隙,一晃《书香两岸》杂志已创刊五年多了。  今年年底,杂志获得两项殊荣,一是收获福建省新闻出版局(期刊协会)全省首届评奖金奖,二是获得了龙源期刊网“全国杂志数字阅读影响力top100”第64名。  更让人欣慰的是,所有客户都认为《书香两岸》杂志越办越好,对人有启发,有帮助。杂志能获得大家的肯定,主要原因是杂志社同仁心中有读者,他们认为既然是书香两岸杂志,就那个应该真实、客观反映两岸出版
期刊
其实很多设计师不甘寂寞,都在参与编辑,他们甚至是作者、策划。我没有写过什么东西,但是特别想参与编辑。参与多了之后,我就在问自己一个问题:为什么书籍设计师要参与编辑?可能是因为我很喜欢编辑的工作,很喜欢整理资料、内容;也有可能出版社的工作需要设计师和编辑来一起做,是工作上的义务,但是我认为它是一个出版行业的趋势。  首先我们必须了解用以储存知识/信息、被阅读和传递的书籍这个媒介是怎么演变过来的?从最
期刊
《亲爱的小孩》虽然是刘梓洁新近的作品,创作时间的跨度却很长,其中一些作品是早在十二年前,她在大学时期便开始创作的。  刘梓洁说自己从高中开始便凭着文艺女青年的兴趣和热情投入文字创作,但是并不算太认真,即便是2003年以一篇《失明》获得当年的联合文学小说新人奖,之后也没有积累创作、结集出版任何作品。要晓得,骆以军以及已故作家邱妙津等青年作家,当年都是获得“联合文学新人奖”这张进入文坛的“入场券”,遂
期刊
飞氘的作品常常需要慢慢咀嚼,才能体会它的妙处。这部中短篇作品集一共有六个故事。《苍天在上》、《荣光年代》、《大道朝天》这三个,是用现代宇宙学,重写了盘古开天辟地、后羿射日和夸父逐日的神话;《蝴蝶效应》则以一系列西方现代科幻小说和电影为由,再现了斑斓多姿并诡异恐怖的中国古代史;而《一览众山小》是写孔子求道,登上泰山,最后与未来世界相遇;《城堡》借用了卡夫卡那部名著的名字,却装入了后现代梦境一般的全新
期刊
前一阵子跟一位老朋友闲聊,她提及不知道怎么跟三岁的小女儿谈“生命教育”的问题,感到很是棘手。原因是,前一阵子朋友老公的外婆过世了,小女儿问她:“曾祖母怎么不见了?”她不知道如何向小女儿解释“曾祖母已经离开人世”这一事实。说她“去很远的地方旅行”,小女儿会觉得奇怪,因为当时老人家已经相当年迈,不良于行,没法子随意活动。而且,小女儿会问:“为什么曾祖母不想跟大家在一起,却要自己一个人去旅行?”“那她还
期刊
南方有光,彼岸有花。  观诸地理文化流变,台湾自1895年(明治二十八年)成为日本殖民地之后,便不乏有许多日本人把台湾和野蛮的“蕃人”划上等号,对台湾各地风土民俗也充满了猎奇心态;且随着明治中期到昭和时期“南进论”的形塑,即以台湾作为帝国扩张主义“南进政策”的起点。如是,一处“未开化”需要被征服、被开拓、被启蒙的“南方”形象俨然浮现。至于早期一度盛行书写、描绘台湾的诸多图像与文学作品,则是主要出自
期刊
早在《日本进化:流行文化解毒》中,当汤祯兆以日本杂志《Around Forty》讨论中女/剩女问题时,就试图在书中以日本流行文化作为香港社会问题的参照系。作为知日作家,汤祯兆对日本社会问题的了解并非第一手研究,却旨于以日本社会话题、流行文化甚至文学等作为一个坐标,既让读者了解其中反映的日本社会问题,亦藉此反观香港与日本社会的异同。而汤祯兆最近出版的《人间开眼》,就以日本流行文学反观日本社会的下流现
期刊
谈到孩子,父母都有共同感受,那就是孩子问题特别多,像问题机器人一样,一个问题还没回答完,孩子早就想好了下一个问题;而且问题还特别奇特,父母远不是对手;一些问题让人难以启齿,让父母羞愧难言。开始,家长还很兴奋,乐于回答,后来就变得山穷水尽,无从应对;再后来就开始烦恼,抱怨孩子为什么那么多问题。  其实孩子提问题是一件非常可喜的事情,他们有问题说明在动脑筋,在渴望了解世界、认识世界。我们给孩子一个答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