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M的公路工程施工图识图实训教学改革研究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ngfeng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以公路工程施工图识图实训教学现状为出发点,分析了BIM技术的特点及其在教学中应用的优势,提出将BIM技术应用于公路工程施工图识图实训教学中的改革措施,从实施效果来看可以很好地解决传统教学中学生識图积极性不强、想象力不足的问题,大大提升了施工图识图实训的教学效果。
  [关    键   词]  BIM技术;识图实训;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27-0090-02
   BIM即建筑信息模型,是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的简称。BIM技术主要通过利用工程项目整个建造过程的详细数据来建立数字模型,然后利用BIM 3D模型参数对工程建设项目进行设计、施工和运营。BIM建筑信息模型的推广和应用,将会是建设工程领域又一次革命,是目前项目精细化管理可以预见的最有力的技术支撑手段。
   一、公路工程施工图识图实训教学现状分析
   在传统的公路工程施工图实训课程教学中,图纸往往都是以二维图纸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但实际工程结构是三维的,这就形成了学生认知上的难度。因此,要实现课程目标,必须首先增强学生的空间想象力,然而由于学生普遍缺乏相关实践工程经验,特别是一些局部复杂的结构单纯靠抽象想象能力实现从二维图形跨越到三维工程结构,难度较大。同时由于路桥施工的特殊性,实训过程组织外出受限。针对上述问题,教学中采用图片、现场视频、施工动画等多媒体手段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但是往往多媒体资料和实训图纸难以对应,即使对应也只能体现实训图纸的局部信息,不能实现全构件、全部位、多视角的观察,这样就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因此目前对于缺乏实践经验的初学者来说,在没有对桥梁构件实地观察前,很难理解相关的二维工程图纸,这是摆在相关识图课程教学面前的一道难题。
   二、BIM技术的特点及其在教学中应用的优势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学多是利用实物或多媒体把公路工程构件带进课堂,让学生观察其外观,初步认识构造,教师可以收集实物照片供学生观察,但是这种方式取决于照片的拍摄角度,无法全面反映细部构造。外出参观性质的认识实习,可见到的工程实物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且往往没有相对应的二维图纸。BIM技术的出现,使得教师可以利用BIM技术构建虚拟化公路工程构件,以破解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难题。利用BIM技术可以构建出与工程实物相符的虚拟模型,通过电脑屏幕放大、缩小、旋转模型,实现720度观察,从而实现外部和内部的每一个构造细节的裸眼透视观察。同时利用BIM模型自身承载的几何信息把相关数据进行数字化标注,这给学生带来更加丰富、直观的视觉体验,促进学生的识图能力得到真正提升。教师利用BIM技术建立相关复杂工程节点的三维模型,使学生观察和了解复杂工程构造的结构材料和功能特点,帮助学生准确理解、把握工程图纸内涵,进而降低教学难度。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利用BIM技术帮助学生熟悉图纸标准、规范和结构细节等,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进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基于BIM的课程改革创新措施
   基于BIM模型的三维可视化特性可以保证实训教学全过程的可视化。公路工程施工图识图实训课程传统根据二维施工图的课堂讲授式教学模式,教学效果难以直观量测,虽然课后通过布置一定的作业以验证课堂学习效果,但是过程难以控制,作业雷同较多。按照结果导向的教学方法,结合BIM技术对教学过程进行重新设计,是对识图类课程进行改革的重要途径。具体思路为:第一个环节,模型建造:让学生利用BIM三维建模技术把典型案例的纸质施工图纸变成三维的实体模型,教师最后对模型的制作质量进行考核。如果对二维图纸理解存在偏差,那么最后完成的三维BIM模型必将不符合实际。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可以自主完成学习,自行判断或相互检查模型正确与否。完成的BIM模型,其几何尺寸完全来源于真实的施工项目图纸,三维建模过程中输入的尺寸即为真实的尺寸。建模完成后,可以通过BIM软件进行各个角度的观看,模型如果尺寸正确,其结构必然是协调的、符合逻辑的。第二个环节,虚拟建造:利用相关软件对建造好的BIM模型按照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施工模拟。通过BIM技术的虚拟建造功能,既有效避开了施工现场的危险,同时又营造了一种身临其境的真实体验感,解决了教学中实习组织实施困难的问题。第三个环节,出图:利用BIM技术将三维模型在固定位置剖切,生成剖切位置的CAD平面图纸并配置标准图框与纸质图纸进行比对,对课程教学效果进行直观量测,确保学生理解图纸的准确性。上述三个环节实现了从纸质二维施工蓝图到三维BIM模型再导出生成二维CAD图纸,同一构造物的呈现方式经历了一个循环又回到了原点,但此时的二维图纸已经是经过学生一个教学周期的消化吸收接纳后自主生成的,相比原来施工图在理解上已经有了质的飞越。
   (一)教学内容重组
   经过深入剖析交通土建类专业职业技能要求,在运用BIM技术进行教改实施过程中,必须结合BIM技术特点对实训教学内容进行重新组织设计,设计思路是将教学内容分为四大模块:模块一:公路工程结构基本构造,结合实际典型构件,将BIM模型引入实训教学过程,利用BIM技术三维可视进行结构三维动态认知,重点是结合实际三维模型重构投影的基本知识及进行二维工程图常用平立剖面绘制;模块二:公路施工图识读,结合典型工程进行BIM建模,通过建模过程完成公路结构剖面及细部构造的识读;模块三:计量与计价,根据模块二构建的BIM模型,利用BIM软件算量功能进行工程量的核算,套取定额,与概预算课程结合进行简单计价训练;模块四:施工模拟,利用BIM模型进行5D施工模拟,加深对施工图的理解。    (二)教学资源开发
   在运用BIM技术进行教改实施过程中,必须不断积累课程BIM模型资源库,结合交通建筑行业发展趋势,深入已建或在建的BIM技术运用的工程实践,获取典型资料,不断收集积累素材,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教学体系。实际操作中为了增强学生的主观感觉,条件允许的话可以选出一座学校周围典型桥梁作为主要的实训项目载体,然后结合具体施工图纸构建出相应的BIM三维模型,按照教学要求,制作出构造细节模型。在实训教学中,这些三维模型资源可以对整个教学过程起关键性的辅助作用,从而大大提升识读教学效果。
   (三)教学方法多元
   在对BIM技术应用的基础上,应结合BIM技术特点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改变传统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按照结果导向教学设计思路进行实训课程组织,才能真正发挥BIM技術的优势。让学生动起手来,将学生的主动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教师则在整个过程中起重要的引导作用,通过这种方式保证学生主动加入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对公路工程施工图识图实训课程的学习兴趣,为之后的学习提供良好的基础。
   结合结果导向教学设计思路,具体实施可以采用混合教学模式。课前,以实训内容为框架,学习相关微课和施工动画,完成相关测试,让教师随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课中针对课前学情,通过平台进行讨论、小组PK、头脑风暴等活动,完成课堂实训教学;课后进行拓展训练,加深对课上内容的理解。以模块二“公路施工图识读”为例,围绕岗位实践任务,在课前自主学习环节,教师在在线教学平台提前分布课前学习任务,发布线上学习资源(学习任务单、施工视频、课程微课、实际工程案例图纸、教学PPT、图片、课前测试题等)。学生通过查看任务单,按照课前任务要求识读相关图纸,借助BIM软件,分小组建立三维模型,为课程实训做储备。在课中能力提升环节,各小组派代表上台汇报BIM作品,并讲解作品中的图纸参数信息,实现二维图纸与三维实体的关联对照,强化对二维图纸几何构造信息的准确理解。教师结合各组模型进行总结,展示模型库完整模型,对几何构造重难点进行剖析和强调,对小组汇报环节进行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然后布置工程量计算和书面交底书的编制课堂任务,分小组完成。在课后拓展环节,教师通过职教云平台发布作业任务,助力能力提升。
   (四)考核方式改革
   为了适应实训教学改革,应该建立多元化、全过程的评价体系。评价以评价量表的形式进行,识图能力测试分数占比20%,学习平台自动生成客观性评价;课堂小组任务得分占比20%,小组之间对学习态度和学习成果的互评占比20%,生成主观性评价;平时出勤成绩占比20%,生成过程性评价;教师最终的总评占比20%,生成总结性评价。
   四、结语
   基于BIM技术,通过公路工程施工图识图实训课程改革实践,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结果导向教学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学生识图的积极性,加强了学生的空间理解能力,提高了教学满意度,达到优化教学效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耿爽.基于BIM技术的建筑结构识图课程教学研究[J].陕西教育(高教),2020(9):26-27.
   [2]程怡.基于BIM+专业课程体系与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J].高教学刊,2020(29):118-120.
   [3]田莉梅,尹欢欢,张景华.BIM技术在土建专业的课程改革研究[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20,12(4):114-118.
   [4]黄恒振.高职工程管理专业BIM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以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高等建筑教育,2019,28(6):43-50.
   [5]尹成波,衣淑丽,胡凤菊.基于CDIO的BIM应用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9,6(90):62-63.
  ◎编辑 栗国花
其他文献
作为中国电影艺术大家庭中一个别具特色的重要成员,动画电影近年来进入黄金发展期,成为电影产业体系里最具有上扬前景的版块之一。然而表面的繁荣并不能让人无视基础的薄弱、创意的贫瘠、市场运作的欠缺规范。未来何去何从,依然需要学术界与理论界用求真务实的严谨态度,对其各个产业环节进行不断的理性分析和深入探索。  其中,作为传播对象和消费主体的受众资源,是整个动画电影产业体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一切动画电影作品实
随着高职院校课改不断的深入,课程思政改革越来越受到重视,做好党建工作对提高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工作水平至关重要.在新时代,党建工作对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
中国电影在韩国的传播与接受经历过一个漫长的发展阶段,曾获得过韩国观众的认可好评.“同属于东亚的中、韩两国,有着相似的历史背景及文化特征,再加上中国积极与十几个国家签
期刊
[摘 要] 财务会计课程是会计专业中的重要课程内容,与学生的专业能力有着重要的关联。为了培养更多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要充分意识到仅仅采用理论教学的方法是不够的,传统的教学方式难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并会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提升产生不利影响。所以需要积极地对财务会计课程教学进行改革创新,将应用型人才培养作为主要目标,提升课程教学的合理性,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首先对财务会计课程的基本
[摘 要] 分析高职教师职教能力的组成及其培养现状,以广东职业技术学院为个案,将高职轻化工程教师职教能力作为研究对象,探索其发展和提升的有效途径,从而加深对其研究重要性的认识,不断丰富相关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为高职轻化工程教师的队伍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 键 词] 高职;轻化工程;职教能力;发展;途径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岭南电影以内地和香港“两制”电影艺术之间的和平竞争为影像奇观、以内地和香港电影艺术兼容互补为开端。20世纪50年代岭南电影以现实主义立场,表现社会众生相,在数量上达到岭南影史的高峰,艺术水平也有所提高;60年代岭南电影出现危机,数量锐减。1958-1969年,香港电影蓬勃发展。这一时期岭南电影银幕上出现了众多具有时代特质的女性形象,她们积极探索自我价值,反映了新时代的进步思想对女
期刊
[摘 要] 长期以来,中职学校承担着为社会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担。对学前教育专业而言,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必须要重视实践教学,其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关键。从实际情况来看,许多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并不强;尤其是县级中职学前教育学生的实践能力堪忧。鉴于此,探讨怎样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具有实用价值。阐述培养学生实习实践能力的意义,以及县级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习实践现存困境,并在化解困境
动画电影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是传递民族文化、展现地域文化的影视化表达方式,也是跨文化传播过程中,建构国家形象与文化形态的重要媒介。动画电影在自我建构的同时,需要从“他者”视角进行创作反思与内容借鉴,避免因陷入“自言自语”的文化场景而产生文化碰撞、文化误读。[1]因此,在动画电影跨文化传播过程中,要通过自我身份的再确认,“他者”需求的再融合,以文化包容实现不同文化状态下的他者建构,促进动画电影作品
“课程思政”是将思政教育寓于、融入专业课的教育实践活动,综合英语课作为英语专业中涉及面广、课时多及历时长的语言文化基础课,有必要也有利于推进课程思政的开展.以《综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如火如荼地进行,德育在中职学校越来越受到重视.社会对于中职学生的要求不再只关注于专业动手能力,对中职生的品格教育也提出了要求.通过分析广西物资学校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