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发病机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ishizai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脑血管痉挛是蛛网膜下腔出血最严重和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临床治疗效果不理想。为加深对脑血管痉挛的认识,提高防治意识,文章综述了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病理变化和发生机制。

其他文献
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动脉和静脉溶栓治疗经常无效,而且明显有导致颅内出血(intracranial hemorrhage,ICH)的风险。在这种情况下,联合机械溶栓、血管成形术和血小板膜糖蛋白(glycoprotein,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多重治疗有可能促进血管再通。
脑保护装置是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时放置在颈动脉内防止远端栓塞的保护装置,其广泛应用极大地降低了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并发症的发生。文章对球囊、滤网和血流逆转等3种最常用的脑保护装置进行了综述。
背景:在血管性疾病高危患者卒中和其他严重血管事件的预防中,阿司匹林是研究最广泛和处方量最大的一种抗血小板药。阿司匹林通过抑制血小板环氧合酶和血栓素的产生来抑制血小板活化,可使严重血管事件的发生率降低约1/4。噻吩吡啶类(噻氯匹定和氯吡格雷)则通过与阿司匹林不同的机制(阻断血小板上的ADP受体)来抑制血小板活化,因此可能比阿司匹林更为有效。
3年前,英国和其他欧洲国家的研究人员发表了在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中比较手术夹闭与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效果的里程碑式的试验。由于试验结果明显有利于弹簧圈栓塞,使这项试验提前终止,并促使研究人员在得到全部数据之前就发表了结果。现在,完整的补充资料证实了早期的结果,即1年后弹簧圈栓塞较手术夹闭的死亡或致残风险更小[250/1063(24%)对326/1055(31%),P=0.0001]。
CT和MRI等新的神经影像学和其他诊断技术的发展,加深了我们对腔隙性梗死的认识,同时也带来了对经典腔隙假说和发病机制的怀疑和争论。争论之一就是栓塞是否是腔隙性梗死的关键。要澄清这一问题,应在未来的研究中对腔隙性梗死这一疾病实体给予特别的关注。
颅内动脉瘤破裂是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虽然显微手术夹闭和血管内栓塞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主要方法,但对夹闭不全或栓塞不全的动脉瘤,特别是较大的主干动脉和重要穿支动脉的梭形动脉瘤,手术夹闭和栓塞治疗均存在相当大的难度和风险,外部包裹是最后的治疗选择.文章就颅内动脉瘤包裹治疗的历史、包裹技术和包裹材料的发展进行综述,并提出了研制可吸收和可降解人造生物膜包裹材料的必要性.
美国Mayo医疗中心神经科的Rabinstein等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迟发性脑缺血的分布以及决定其发生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其结果发表在最近出版的Stroke上。
通过检索电解可脱铂金弹簧圈(GDC)栓塞颅内动脉瘤后组织学改变的研究,从瘤腔内组织学改变角度综述GDC栓塞颅内动脉瘤的基础和临床研究结果,探讨栓塞治疗的机制及其对GDC改进的意义。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不稳定是导致斑块破裂、溃疡致使动脉内血栓形成从而引起卒中的主要发病机制,具有极大的危害性:深入研究不稳定性斑块的形哎机制、影响因素和临床标志物对于稳定斑块、治疗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有蕾极其重要的意义.
目的:总结血管内支架置人治疗颈动脉狭窄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收治颈动脉狭窄患者16例,其中3例进行狭窄预扩,3例使用脑保护装置,共放置自膨式支架18枚。结果:18枚支架均成功置人,术中无严重并发症,1例(6.3%)术后第3天发生非处理血管供血区脑梗死。随访1~8个月,无新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和脑梗死,末次改良Rankha量表评分平均0.75(0~2)分,所有患者生活均自理。10例患者术后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