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等学校“两课”教学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但现实的状态是学生们对 “两课”并不欢迎,甚至有严重的逆反心理。为了更好地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教育,必须切实加强“两课”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时效性“两课”教学
“两课”是国家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中央高度重视高校的“两课”教学,对“两课”的教学内容进行了多次的调整和更新,但“两课”教学的实效性差的状况却一直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如何加强和改进“两课”教学的实效性,显得尤为重要。
一、新时期“两课”教学实效性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两课”教学内容与社会实践相脱节。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基本原则,也是我们在“两课”教学中反复给学生讲授的道理,然而在他们的实际教学过程中,真正坚持这一原则并不容易。现行两课教材内容理论论述多,实例论述少,使理论的抽象性、说教性明显,也使得“两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宣读抽象理论的毛病,而这恰恰是制约“两课”吸引力和感染力的关键因素之一。
2.“两课”学科建设、队伍建设与时代发展相落后。实效性教学必须努力使学生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转化成大学生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成为他们的行动指南,内化为他们自身的品行。长期以来,人们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识与专业课的认识存在很大差异,往往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虚”的,专业课才是“实”的。这种“虚实”之论,使人们容易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看作软指标,不像专业课的建设那样真正落到实处。不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科研投入不足,科研能力不够,科研成果不多,学生考核甚至被边缘化,这是一个相当值得警惕的问题。同时由于一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能很好地把思想政理论课的政治性寓于学术性之中,不能给学生在学术上多的启发,直接影响了教学的效果。
二、 增强“两课”教学实效性的途径
1.在把握“两课”教学活动取向上,应重点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下工夫。 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生命力和灵魂所在。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要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必须以理论联系实际为中心。“两课”教学内容的最大特点,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立场、观点、方法,又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和社会实践的发展,走进大学生的思想世界和关注他们的人生问题。这就决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一方面要不断地追踪时代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提出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另一方面还要研究大学生所关注的社会和人生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动态地把握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这就要求在教学内容上努力体现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的最新成果,有针对性地明确解答学生思想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要处理好教学内容的相对稳定与不断更新的关系,教学内容的思想性与知识性的关系。要在改变传统的“注入式”“填鸭式”的单向式教学方法,代之以案例式、启发式、参与式、疏导式、辩论式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意识,增强“两课”教学的魅力和实效性。
2.在 “两课”教学的实践中,要坚持以学生为本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在观念上进行转变,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以学生为中心,积极推进主体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两课”一定要关注当代大学生的内心世界,关注他们内心深处的要求,按照大学生内在的成长和发展的需求规律,教育引导大学生不仅要追求物质需求的满足,更要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的满足,在满足自己需求的台阶上不断向上攀登,达到个人追求与社会需要的统一,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两课”的教学可使他们能够运用政治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在实际生活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另一方面,实践不仅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同时也是形成真理认识的坚实依据。让学生们在具体的实践中形成真正的道德观及价值观,这样比在课堂上空洞的说教更有效。
3. 加强“两课”学科建设,以学科建设带动队伍建设。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强调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级学科来建设,要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中坚力量。“两课”学科建设要遵循学科建设的一般规律,认真研究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形势,制定科学的学科发展规划,包括长远发展规划和近期发展规划,对学科建设做出全面部署和总体安排。要彻底改变个别高校边缘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现象。
在不断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建设的同时,还要带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队伍建设。 “两课”教师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养成高尚的职业道德;要努力拓展自己的知识视野,要大胆实践,勇于探索,在“两课”教学中要以学识的广度,人格的高度,去陶冶学生的心灵。用最新的科学理论成果和对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独到的见解,去感染学生,启迪学生的思想。
参考文献
[1]李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4(11)
[关键词]时效性“两课”教学
“两课”是国家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中央高度重视高校的“两课”教学,对“两课”的教学内容进行了多次的调整和更新,但“两课”教学的实效性差的状况却一直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如何加强和改进“两课”教学的实效性,显得尤为重要。
一、新时期“两课”教学实效性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两课”教学内容与社会实践相脱节。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基本原则,也是我们在“两课”教学中反复给学生讲授的道理,然而在他们的实际教学过程中,真正坚持这一原则并不容易。现行两课教材内容理论论述多,实例论述少,使理论的抽象性、说教性明显,也使得“两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宣读抽象理论的毛病,而这恰恰是制约“两课”吸引力和感染力的关键因素之一。
2.“两课”学科建设、队伍建设与时代发展相落后。实效性教学必须努力使学生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转化成大学生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成为他们的行动指南,内化为他们自身的品行。长期以来,人们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识与专业课的认识存在很大差异,往往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虚”的,专业课才是“实”的。这种“虚实”之论,使人们容易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看作软指标,不像专业课的建设那样真正落到实处。不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科研投入不足,科研能力不够,科研成果不多,学生考核甚至被边缘化,这是一个相当值得警惕的问题。同时由于一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能很好地把思想政理论课的政治性寓于学术性之中,不能给学生在学术上多的启发,直接影响了教学的效果。
二、 增强“两课”教学实效性的途径
1.在把握“两课”教学活动取向上,应重点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下工夫。 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生命力和灵魂所在。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要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必须以理论联系实际为中心。“两课”教学内容的最大特点,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立场、观点、方法,又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和社会实践的发展,走进大学生的思想世界和关注他们的人生问题。这就决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一方面要不断地追踪时代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提出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另一方面还要研究大学生所关注的社会和人生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动态地把握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这就要求在教学内容上努力体现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的最新成果,有针对性地明确解答学生思想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要处理好教学内容的相对稳定与不断更新的关系,教学内容的思想性与知识性的关系。要在改变传统的“注入式”“填鸭式”的单向式教学方法,代之以案例式、启发式、参与式、疏导式、辩论式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意识,增强“两课”教学的魅力和实效性。
2.在 “两课”教学的实践中,要坚持以学生为本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在观念上进行转变,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以学生为中心,积极推进主体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两课”一定要关注当代大学生的内心世界,关注他们内心深处的要求,按照大学生内在的成长和发展的需求规律,教育引导大学生不仅要追求物质需求的满足,更要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的满足,在满足自己需求的台阶上不断向上攀登,达到个人追求与社会需要的统一,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两课”的教学可使他们能够运用政治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在实际生活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另一方面,实践不仅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同时也是形成真理认识的坚实依据。让学生们在具体的实践中形成真正的道德观及价值观,这样比在课堂上空洞的说教更有效。
3. 加强“两课”学科建设,以学科建设带动队伍建设。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强调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级学科来建设,要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中坚力量。“两课”学科建设要遵循学科建设的一般规律,认真研究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形势,制定科学的学科发展规划,包括长远发展规划和近期发展规划,对学科建设做出全面部署和总体安排。要彻底改变个别高校边缘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现象。
在不断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建设的同时,还要带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队伍建设。 “两课”教师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养成高尚的职业道德;要努力拓展自己的知识视野,要大胆实践,勇于探索,在“两课”教学中要以学识的广度,人格的高度,去陶冶学生的心灵。用最新的科学理论成果和对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独到的见解,去感染学生,启迪学生的思想。
参考文献
[1]李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