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学校实施校本课程《文以养德》的过程中,依托校本教材,在文本知识传授下,凸显其德育价值,并结合时代特点,挖掘新的教育契机,使得校本课程的教育意义最大化。
【关键词】校本教材;德育;价值;时代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在我校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依托《文以养德》校本教材,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经过文本的渗透,结合学生的朗诵学习,在学生身上产生潜移默化的道德熏陶,此校本课程的德育功能意义就得以凸显。本文拟就此校本教材中的篇章学习,针对当下“00后”学生的思想意识现状,对症下药,以期达到潜在的德育功效。
一、倡导朴实之风
现在中小学生在校期间基本都穿着校服,上下通身一体,整齐庄重,从衣服形式上杜绝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攀比风气,加上高中阶段学生的心理成长特点,容易受外在因素影响,心理素质波动较大,学生家庭情况条件一般甚至贫困生,也不至于内心觉得衣不如人,产生低人一等的心理;家庭条件富裕的学生,也不至于穿时装名牌,产生高人一等的炫富优越感。在制度管理上,整齐划一,精神风貌积极和谐,校园里充满阳光向上的教学育人氛围。但在班级管理上,总是会有那么一两个学生,对穿着校服有抵触心理,从最开始的新鲜感到后来的厌倦,渐渐变成只穿上衣,下裤换成颜色相近的非校服裤子,或者私自将校服裤子的宽裤管改成小脚裤管,以迎趋当下“塑身”的流行趋势。这个问题看似不大,但是却折射出个别学生自我为中心的心理。
在《训俭示康》一文中,作者司马光自述平生本性,“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即使高中进士,也不愿戴花,若非君命难违,肯定不会簪花。“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这样的道德情操,影响作者终身。与国家课程相辅助,在初中时学过《送东阳马生序》一文,“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讲的也是同一个意思。社会在变化,科技在进步,虽然我们需要与时俱进,但是,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基本的心理、基本的素质是每一代人所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万万不可忽视。
二、培养专心专注的能力
现代社会,科技迅猛发达,引诱学生兴趣点最明显的一个干扰物即是手机。即使学校三令五申,不允许学生携带手机入校,但还是有一些学生采取隐蔽的方式,设法将手机带进来,放到宿舍,趁午休或晚上睡觉的时间玩耍,手机本身主要的通话功能转移为游戏娱乐功能,插着耳机听听歌,聊聊QQ或微信,玩会儿小游戏,看会儿网络小说。更有甚者,将手机放入书包,塞进书桌里,课间乘老师不注意,偷偷拿出玩会儿。对于十六七岁的学生来说,手机在书包里,上课怎能安心学习?时刻关注着朋友的讯息,急切想回复,想了解动态,同时也助长部分学生“早恋”的倾向。
这些严重的外在诱惑,让学生将学习的主业废置,使学生不能专注地尽心学习。在《进学解》一文中,作者韩愈提倡求学者需发扬“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的勤奋精神,坐得住,耐得住寂寞,不分心,自觉抵制外在浮华纷扰,剪掉分散自己有限精力的枝丫,坚守自己,照此实行,对学生专注力的培养必有助益。
三、养成强烈的时间观念
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也是一个至为关键的问题,时间决定一切,没有强烈的时间观念,则一事无成。有些学生总是患拖延症,内心不清楚,课间磨磨蹭蹭,临到上课时,才想起要去办杂事,结果匆忙跑回来,仍是迟到。自习课写作业时漫无目的,小动作不断,闲话不少,学习习惯非常不好,到高中仍有这样的学生,成为家长、老师心头的难题。
在曹丕《与吴质书》一文中,作者伤老怜时,感叹岁月无情,“少壮真当努力,年一过往,何可攀缘?古人思秉烛夜游,良有以也”。随着岁月的流逝和年齡的增长,学生应该逐渐认识到时间的重要和机会的难得,不断修正自己的行为,以着力于当下的主要任务,而高考无疑在高中生涯中占据一个非常关键的位置。高考的日子既定,每一天的过往都是对自己学业水平的倒逼,没有足够的学习时间保障,很难做出一番成绩。
《晋书·陶侃传》中陶侃经常告诉众人:“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岂可逸游荒醉,生无益于时,死无闻于后,是自弃也。”历来古今圣人对时间的珍视,激励当下的学生从青少年开始就要重视时间的价值,力争将点滴时间运用到汲取科学文化知识上。一旦学生经常迟到、荒废时间,必须给予必要的教育,纠正其错谬的价值观,从而指导自己的行为。
《文以养德》校本教材中还有许多篇目,对当下高中生的日常情操教育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上述仅择取最有感悟的三个方面,约略阐释。文言文的经典魅力,就在反复的吟咏中体会言辞的俊美、内涵的深永,用以指导自己的学习实践,减少人生生涯规划中偏差,此校本课程的实施与应用的价值就真正落地生根。
附
【关键词】校本教材;德育;价值;时代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在我校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依托《文以养德》校本教材,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经过文本的渗透,结合学生的朗诵学习,在学生身上产生潜移默化的道德熏陶,此校本课程的德育功能意义就得以凸显。本文拟就此校本教材中的篇章学习,针对当下“00后”学生的思想意识现状,对症下药,以期达到潜在的德育功效。
一、倡导朴实之风
现在中小学生在校期间基本都穿着校服,上下通身一体,整齐庄重,从衣服形式上杜绝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攀比风气,加上高中阶段学生的心理成长特点,容易受外在因素影响,心理素质波动较大,学生家庭情况条件一般甚至贫困生,也不至于内心觉得衣不如人,产生低人一等的心理;家庭条件富裕的学生,也不至于穿时装名牌,产生高人一等的炫富优越感。在制度管理上,整齐划一,精神风貌积极和谐,校园里充满阳光向上的教学育人氛围。但在班级管理上,总是会有那么一两个学生,对穿着校服有抵触心理,从最开始的新鲜感到后来的厌倦,渐渐变成只穿上衣,下裤换成颜色相近的非校服裤子,或者私自将校服裤子的宽裤管改成小脚裤管,以迎趋当下“塑身”的流行趋势。这个问题看似不大,但是却折射出个别学生自我为中心的心理。
在《训俭示康》一文中,作者司马光自述平生本性,“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即使高中进士,也不愿戴花,若非君命难违,肯定不会簪花。“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这样的道德情操,影响作者终身。与国家课程相辅助,在初中时学过《送东阳马生序》一文,“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讲的也是同一个意思。社会在变化,科技在进步,虽然我们需要与时俱进,但是,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基本的心理、基本的素质是每一代人所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万万不可忽视。
二、培养专心专注的能力
现代社会,科技迅猛发达,引诱学生兴趣点最明显的一个干扰物即是手机。即使学校三令五申,不允许学生携带手机入校,但还是有一些学生采取隐蔽的方式,设法将手机带进来,放到宿舍,趁午休或晚上睡觉的时间玩耍,手机本身主要的通话功能转移为游戏娱乐功能,插着耳机听听歌,聊聊QQ或微信,玩会儿小游戏,看会儿网络小说。更有甚者,将手机放入书包,塞进书桌里,课间乘老师不注意,偷偷拿出玩会儿。对于十六七岁的学生来说,手机在书包里,上课怎能安心学习?时刻关注着朋友的讯息,急切想回复,想了解动态,同时也助长部分学生“早恋”的倾向。
这些严重的外在诱惑,让学生将学习的主业废置,使学生不能专注地尽心学习。在《进学解》一文中,作者韩愈提倡求学者需发扬“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的勤奋精神,坐得住,耐得住寂寞,不分心,自觉抵制外在浮华纷扰,剪掉分散自己有限精力的枝丫,坚守自己,照此实行,对学生专注力的培养必有助益。
三、养成强烈的时间观念
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也是一个至为关键的问题,时间决定一切,没有强烈的时间观念,则一事无成。有些学生总是患拖延症,内心不清楚,课间磨磨蹭蹭,临到上课时,才想起要去办杂事,结果匆忙跑回来,仍是迟到。自习课写作业时漫无目的,小动作不断,闲话不少,学习习惯非常不好,到高中仍有这样的学生,成为家长、老师心头的难题。
在曹丕《与吴质书》一文中,作者伤老怜时,感叹岁月无情,“少壮真当努力,年一过往,何可攀缘?古人思秉烛夜游,良有以也”。随着岁月的流逝和年齡的增长,学生应该逐渐认识到时间的重要和机会的难得,不断修正自己的行为,以着力于当下的主要任务,而高考无疑在高中生涯中占据一个非常关键的位置。高考的日子既定,每一天的过往都是对自己学业水平的倒逼,没有足够的学习时间保障,很难做出一番成绩。
《晋书·陶侃传》中陶侃经常告诉众人:“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岂可逸游荒醉,生无益于时,死无闻于后,是自弃也。”历来古今圣人对时间的珍视,激励当下的学生从青少年开始就要重视时间的价值,力争将点滴时间运用到汲取科学文化知识上。一旦学生经常迟到、荒废时间,必须给予必要的教育,纠正其错谬的价值观,从而指导自己的行为。
《文以养德》校本教材中还有许多篇目,对当下高中生的日常情操教育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上述仅择取最有感悟的三个方面,约略阐释。文言文的经典魅力,就在反复的吟咏中体会言辞的俊美、内涵的深永,用以指导自己的学习实践,减少人生生涯规划中偏差,此校本课程的实施与应用的价值就真正落地生根。
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