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关于中国体育史的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迎来了新生,首先实现了中国体育史学科研究的复兴,关于中国古代体育史的研究著作不断涌现,中国文化史也成为学术研究的热门,体育思想史的研究更是不断深化。
关键词:中国体育史;文献综述;2010-2014年
将中国体育史作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进行搜索,共有1979年到2014年发表的563篇文章,而2010年到2014年5年间共有128篇以中国体育史为关键字的学术论文发表出来,本文主要以这128篇论文为研究对象,对其研究内容和研究方向进行综述,得出一下结论:2010-2014年5年间关于中国体育史方面的论文研究内容主要有:1.对近年来中国体育史研究现状的概括和总结,2.对某一时期中国体育史的探究,3.对中国体育史研究方法的探索,4.中国体育文化史方面的研究。
一、近5年中国体育史研究现状的文献综述
2010-2014年间关于中国体育史研究概况的学术论文大量涌现,全国体育史学会委员王俊奇教授多次发文对当代中国体育史的研究概况进行综述,2011年王俊奇教授在成都体育学院学报上发表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体育史研究评析》一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体育史研究经历了从学科复兴到学科发展间歇到参与史学发展三个阶段,新时期中国体育史研究主要有以下特征: 合作性大部头古代体育史,民俗体育史,体育文化史成果突出,其理论研究也不断深化; 区域体育史、断代体育史研究方兴未艾,趋于深入;新视野下的当代体育史,新中国体育史也引人注目。同时他还指出了当代体育史研究的学术成就主要体现的三个方向: 打破传统史学的教条、建构新体系、更新理论方法。尤其是跨学科多元、交织的理论渗透,为体育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理论空间。时隔三年后他再次发文《当代中国体育史研究的特点及趋向》,文中指出:近10年来,关于我国体育史学发展现状和趋势的讨论十分活跃,在当代体育史学领域,计量史学的运用日益增多,使得学科研究更加科学化。并得出结论:我国的当代体育史学研究既是对传统体育史学的批判、继承和发展,同时也反映了体育史学者们对当代中国体育史艰难转型的历史思考。此外晋隆冈、韩志芳、梁卫东发表的《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近代体育史研究综述》;唐群的《浅谈当代体育史学发展的研究》;朱小群的《中国体育史发展历程回顾》;劳晓红、胡庭佳的《中国体育史研究的发展现状调查研究》等学术论文都对中国的体育史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概括和论述。
可见近五年来关于中国体育史的研究和讨论十分活跃,学者们从单纯研究中国体育史转变为开始参与中国体育史学的发展。
二、对某一时期中国体育史的探究的文献综述
近五年关于中国某一历史时期的体育现状的研究文献也较多,其中2014年扬州大学的孙璐博士在她的博士论文《民国全运会研究》中指出:民国全运会是民国时期中国国内水平最高、规模最大的综合性体育运动会,它代表了当时中国在一定时期内的近代体育发展水平,民国七届全运会展现了民国时期全运会的兴起、发展、兴盛、衰落的过程,系统的展示了民国时期的中国体育的发展概况。2013年湖南涉外经济学院体育学院的王艳在兰台世界发表论文《五四运动时期体育竞赛考证》一文中对五四时期中国体育竞赛活动进行概述,指出五四时期我国的竞技体育完全照搬西方,政府投入有限,但五四新文化运动引起了国民对体育竞赛的重视。2014年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高晓波发表了论文《隋唐时期的女子体育》则对隋唐时期的女子体育进行了深入研究。文中指出:隋唐时期宽松的社会历史文化氛围为女子体育发展创造社会条件,同时融入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推动了女子体育文化的不断发展,隋唐时期主要存在着球类、竞技类、舞蹈类三种女子体育项目。
从古代中国到近代中国,时代在变,体育也在变,中国体育史在每个不同的历史阶段都有着其特殊的历史烙印,值得后人去挖掘和研究。
三、近五年中国体育史研究方法的文献综述
中国体育史的研究方法在近年来也不断创新,计量史学在体育史学领域的运用日益增多。关于中国体育史研究法的论文近年来也较多出现,2013年天津体育学院学报发表了张波、姚颂平的论文《中国体育史学的方法论研究》,文中指出:我国当前体育史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一方面许多体育史学研究限于史料介绍,缺少方法论反思,使得研究目的与方法之间缺少有机联系;另一方面,体育考古类的实证研究因无法解决体育文化精神层面的历史意义而表现出局限性。最后论文通过一系列的调查和论证得出结论:随着从文化角度对体育研究的深入,体育史学的研究亟需接通文化史学的理论与方法,创建在体育现象的历史变化中寻求文化意义的方法论,运用人类学、哲学、社会学等研究方法来更好的研究体育史学。另外王俊奇教授在他的论文《后现代主义视野下的中国体育史研究》中指出: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冲击下,我国体育史学也正在寻找新思路、新概念,并试图运用新理论、新方法。要认真梳理后现代主义与体育史学的关联,审视后现代主义对体育史学研究的冲击,转变思路、转换视角,才能为体育史学开拓更为广阔的研究领域。山西大同大学体育学院讲师张海叶在她的论文《比较框架下的并置式体育史学研究》中提到用并置式体育史学研究法来研究中国体育史。她提出研究中国体育史一方面以研究体育史学现象的范畴为标度进行区域并置式或问题并置式的比较研究,另一方面以研究主体的时间和空间为标度进行的宏观并置式或微观并置式、横向并置式或纵向并置式的比较研究。从而以一个全新的视角研究分析各种体育史学现象,从中找出体育发展过程中的一些特定的规律,为我国体育改革发展提供更有益的指导。
体育史的研究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学科的进步,需要借鉴和运用更多的研究方法来开拓中国体育史的研究领域。结合学科特点和时代需要创建更为适应学科发展的研究方法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体育史学的发展。
四、近五年中国体育文化方面的文献综述 近年来关于体育史与体育文化的研究也有较多论文出现,其中的代表是成都体育学院体育史研究所所长郝勤教授所发表的多篇体育文化的论文。2014年郝勤教授在成都体育学院学报上发表《体育史学与体育文化研究的关系及未来走向》一文,从三方面展开论述:1.国内体育史学与体育文化研究历程,2.近年来体育史学与体育文化研究的新发展,3.体育史学与体育文化研究的关系与未来。得出结论体育文化建设作为中国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在今后数年内将成为体育科学体系中的热点领域。作为体育文化研究的基础与支撑,体育史学科也需要拓展自身的视野和研究领域,引进新的研究方法和发展思路,并高度重视新一代人才培养,才能支撑起体育文化的研究。此外,2014年吉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讲师张晓峰也发表了一篇体育文化史方面的论文《中国古代体育文化发展历程探析》,来探究中国古代的体育文化。2013年苏州大学张大志博士在成都体育学院学报上发表《近代以来中国体育文化中的身体政治》一文,探究不同时期的身体政治折射出的体育文化。
体育文化的研究离不开体育史的支撑,体育文化作为国家的软实力,展现着国家的综合实力,立足体育史对体育文化展开研究,不断提高我国的体育文化实力,真正实现向体育强国的迈进。
五、结语
近五年来我国体育不断发展,体育史的相关研究也不断增多,在中国体育向体育强国迈进的进程中,体育史学也将发挥出自己的作用,我国体育史学为实现振兴中华体育文化和民族精神做出努力,21世纪的中国体育史学将会进行一场革命,最终走向外向、多元、参与的新方向。
参考文献:
[1]王俊奇. 当代中国体育史研究的特点及趋向[J].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4,06:507-513.
[2]高明,季楚轩. 后现代主义视野下的中国体育史研究[J]. 兰台世界,2014,31:126-127.
[3]戴苏川. 中国体育史学史研究管窥[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5:175-180.
[4]高晓波. 隋唐时期的女子体育[J]. 文史博览(理论),2014,07:13-14.
[5]王艳. 五四运动时期体育竞赛考证[J]. 兰台世界,2013,31:131-132.
[6]律海涛. 麦克乐与民国体育教育[J]. 体育文化导刊,2014,06:176-179.
[7]张天琚,桂焱,韩烈保. 关于捶丸与高尔夫球的比较研究[J]. 文物鉴定与鉴赏,2014,11:78-84.
[8]张波,姚颂平. 中国体育史学的方法论研究[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3,01:56-60.
[9]张大志. 近代以来中国体育文化中的身体政治[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3,04:19-24.
[10]郝勤. 体育史学与体育文化研究的关系及未来走向[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4,10:1-5.
作者简介:范桂萍(1989-),女,山东寿光人,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
关键词:中国体育史;文献综述;2010-2014年
将中国体育史作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进行搜索,共有1979年到2014年发表的563篇文章,而2010年到2014年5年间共有128篇以中国体育史为关键字的学术论文发表出来,本文主要以这128篇论文为研究对象,对其研究内容和研究方向进行综述,得出一下结论:2010-2014年5年间关于中国体育史方面的论文研究内容主要有:1.对近年来中国体育史研究现状的概括和总结,2.对某一时期中国体育史的探究,3.对中国体育史研究方法的探索,4.中国体育文化史方面的研究。
一、近5年中国体育史研究现状的文献综述
2010-2014年间关于中国体育史研究概况的学术论文大量涌现,全国体育史学会委员王俊奇教授多次发文对当代中国体育史的研究概况进行综述,2011年王俊奇教授在成都体育学院学报上发表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体育史研究评析》一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体育史研究经历了从学科复兴到学科发展间歇到参与史学发展三个阶段,新时期中国体育史研究主要有以下特征: 合作性大部头古代体育史,民俗体育史,体育文化史成果突出,其理论研究也不断深化; 区域体育史、断代体育史研究方兴未艾,趋于深入;新视野下的当代体育史,新中国体育史也引人注目。同时他还指出了当代体育史研究的学术成就主要体现的三个方向: 打破传统史学的教条、建构新体系、更新理论方法。尤其是跨学科多元、交织的理论渗透,为体育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理论空间。时隔三年后他再次发文《当代中国体育史研究的特点及趋向》,文中指出:近10年来,关于我国体育史学发展现状和趋势的讨论十分活跃,在当代体育史学领域,计量史学的运用日益增多,使得学科研究更加科学化。并得出结论:我国的当代体育史学研究既是对传统体育史学的批判、继承和发展,同时也反映了体育史学者们对当代中国体育史艰难转型的历史思考。此外晋隆冈、韩志芳、梁卫东发表的《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近代体育史研究综述》;唐群的《浅谈当代体育史学发展的研究》;朱小群的《中国体育史发展历程回顾》;劳晓红、胡庭佳的《中国体育史研究的发展现状调查研究》等学术论文都对中国的体育史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概括和论述。
可见近五年来关于中国体育史的研究和讨论十分活跃,学者们从单纯研究中国体育史转变为开始参与中国体育史学的发展。
二、对某一时期中国体育史的探究的文献综述
近五年关于中国某一历史时期的体育现状的研究文献也较多,其中2014年扬州大学的孙璐博士在她的博士论文《民国全运会研究》中指出:民国全运会是民国时期中国国内水平最高、规模最大的综合性体育运动会,它代表了当时中国在一定时期内的近代体育发展水平,民国七届全运会展现了民国时期全运会的兴起、发展、兴盛、衰落的过程,系统的展示了民国时期的中国体育的发展概况。2013年湖南涉外经济学院体育学院的王艳在兰台世界发表论文《五四运动时期体育竞赛考证》一文中对五四时期中国体育竞赛活动进行概述,指出五四时期我国的竞技体育完全照搬西方,政府投入有限,但五四新文化运动引起了国民对体育竞赛的重视。2014年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高晓波发表了论文《隋唐时期的女子体育》则对隋唐时期的女子体育进行了深入研究。文中指出:隋唐时期宽松的社会历史文化氛围为女子体育发展创造社会条件,同时融入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推动了女子体育文化的不断发展,隋唐时期主要存在着球类、竞技类、舞蹈类三种女子体育项目。
从古代中国到近代中国,时代在变,体育也在变,中国体育史在每个不同的历史阶段都有着其特殊的历史烙印,值得后人去挖掘和研究。
三、近五年中国体育史研究方法的文献综述
中国体育史的研究方法在近年来也不断创新,计量史学在体育史学领域的运用日益增多。关于中国体育史研究法的论文近年来也较多出现,2013年天津体育学院学报发表了张波、姚颂平的论文《中国体育史学的方法论研究》,文中指出:我国当前体育史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一方面许多体育史学研究限于史料介绍,缺少方法论反思,使得研究目的与方法之间缺少有机联系;另一方面,体育考古类的实证研究因无法解决体育文化精神层面的历史意义而表现出局限性。最后论文通过一系列的调查和论证得出结论:随着从文化角度对体育研究的深入,体育史学的研究亟需接通文化史学的理论与方法,创建在体育现象的历史变化中寻求文化意义的方法论,运用人类学、哲学、社会学等研究方法来更好的研究体育史学。另外王俊奇教授在他的论文《后现代主义视野下的中国体育史研究》中指出: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冲击下,我国体育史学也正在寻找新思路、新概念,并试图运用新理论、新方法。要认真梳理后现代主义与体育史学的关联,审视后现代主义对体育史学研究的冲击,转变思路、转换视角,才能为体育史学开拓更为广阔的研究领域。山西大同大学体育学院讲师张海叶在她的论文《比较框架下的并置式体育史学研究》中提到用并置式体育史学研究法来研究中国体育史。她提出研究中国体育史一方面以研究体育史学现象的范畴为标度进行区域并置式或问题并置式的比较研究,另一方面以研究主体的时间和空间为标度进行的宏观并置式或微观并置式、横向并置式或纵向并置式的比较研究。从而以一个全新的视角研究分析各种体育史学现象,从中找出体育发展过程中的一些特定的规律,为我国体育改革发展提供更有益的指导。
体育史的研究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学科的进步,需要借鉴和运用更多的研究方法来开拓中国体育史的研究领域。结合学科特点和时代需要创建更为适应学科发展的研究方法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体育史学的发展。
四、近五年中国体育文化方面的文献综述 近年来关于体育史与体育文化的研究也有较多论文出现,其中的代表是成都体育学院体育史研究所所长郝勤教授所发表的多篇体育文化的论文。2014年郝勤教授在成都体育学院学报上发表《体育史学与体育文化研究的关系及未来走向》一文,从三方面展开论述:1.国内体育史学与体育文化研究历程,2.近年来体育史学与体育文化研究的新发展,3.体育史学与体育文化研究的关系与未来。得出结论体育文化建设作为中国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在今后数年内将成为体育科学体系中的热点领域。作为体育文化研究的基础与支撑,体育史学科也需要拓展自身的视野和研究领域,引进新的研究方法和发展思路,并高度重视新一代人才培养,才能支撑起体育文化的研究。此外,2014年吉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讲师张晓峰也发表了一篇体育文化史方面的论文《中国古代体育文化发展历程探析》,来探究中国古代的体育文化。2013年苏州大学张大志博士在成都体育学院学报上发表《近代以来中国体育文化中的身体政治》一文,探究不同时期的身体政治折射出的体育文化。
体育文化的研究离不开体育史的支撑,体育文化作为国家的软实力,展现着国家的综合实力,立足体育史对体育文化展开研究,不断提高我国的体育文化实力,真正实现向体育强国的迈进。
五、结语
近五年来我国体育不断发展,体育史的相关研究也不断增多,在中国体育向体育强国迈进的进程中,体育史学也将发挥出自己的作用,我国体育史学为实现振兴中华体育文化和民族精神做出努力,21世纪的中国体育史学将会进行一场革命,最终走向外向、多元、参与的新方向。
参考文献:
[1]王俊奇. 当代中国体育史研究的特点及趋向[J].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4,06:507-513.
[2]高明,季楚轩. 后现代主义视野下的中国体育史研究[J]. 兰台世界,2014,31:126-127.
[3]戴苏川. 中国体育史学史研究管窥[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5:175-180.
[4]高晓波. 隋唐时期的女子体育[J]. 文史博览(理论),2014,07:13-14.
[5]王艳. 五四运动时期体育竞赛考证[J]. 兰台世界,2013,31:131-132.
[6]律海涛. 麦克乐与民国体育教育[J]. 体育文化导刊,2014,06:176-179.
[7]张天琚,桂焱,韩烈保. 关于捶丸与高尔夫球的比较研究[J]. 文物鉴定与鉴赏,2014,11:78-84.
[8]张波,姚颂平. 中国体育史学的方法论研究[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3,01:56-60.
[9]张大志. 近代以来中国体育文化中的身体政治[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3,04:19-24.
[10]郝勤. 体育史学与体育文化研究的关系及未来走向[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4,10:1-5.
作者简介:范桂萍(1989-),女,山东寿光人,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