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职技高师历史性转型与发展研究

来源 :教育与职业·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tengfei19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代教师教育世界性发展浪潮和我国职教教师精英培养,有力推动了我国职技高师的历史转型和发展。外因是条件,而内因是决定因素。关键是要深谙转型时代背景,把握发展的内涵与定位,紧紧围绕培养“双师型”职教教师精英的根本任务,构建具有职教教师教育特色的现代化、专业化、综合化、终身化、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新体制,形成特色化办学与综合化发展的新对策。
  [关键词]职技高师 转型 特色化 综合化 发展
  [作者简介]蒋旋新(1949- ),男,江苏常州人,江苏技术师范学院教育学院,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与职业教育。(江苏 常州 231001)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0)18-0005-03
  
  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而今走向“而立之年”的我国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以下简称“职技高师”),正处在教师教育发展的历史转型期。但 “为何转”“转什么”“怎样转”,欲要科学、合理、有效地破解这一关系发展战略性的现实课题,必须深入思考所处的时代背景与转型的内涵实质,并以创新的视野探索特色化办学综合化发展转型的新对策与新方法,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一、职技高师历史性转型动因揭示
  (一)社会与职业教育发展的现实需求
  社会性即互动性,是教育的普遍属性与规律,对职业技术教育而言更为鲜明突出。当代科技进步,经济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也以自己独特的服务方式成就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辉煌。在德国,职业技术教育被誉为现代工业发展的“秘密武器”,在我国也不例外。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奔向小康和谐社会,到2020年,“进入世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迫切需要技术技能型人力资源的支撑。“形成适应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①关键是打造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精良的“双师型”职教师资队伍。职技高师作为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应充分考虑宏观社会经济发展、社会就业和职业教育的实际需求,增强服务意识,不断调整发展思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办社会经济需要和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传统师范教育向新兴教师教育转型的历史趋势
  “传统的师范教育模式必须转变”。②这是建立新型职教教师教育新体系的需要。目前,全国独立设置的职技高师8所,在长期的办学进程中,遵循高等教育的普适性,结合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特殊性,走特色办学之路,初步形成了“师范性、学术性、技术性”和谐统一的办学特色和“双师型”人才培养模式。但传统师范教育重培养轻培训、重理论轻实践、重学术轻应用等教育价值取向和行为模式如“基因”遗传,成为一种潜在的“势力”制约影响着教育改革与发展,决定了职技高师在历史转型中将始终伴随着对旧体制的批判继承与对教师教育新体系的重构与创新。既要改革传统师范教育狭隘封闭的思想观念和分离式的教育体系,又不能简单化地模仿或“克隆”国内外普通教师教育发展的经验和模式,必须结合自身的办学传统和实际,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职技高师特点的专业化、综合化、终身化、开放化、现代化、一体化的教师教育新体系,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这是历史转型的根本所在。
  (三)应对竞争规避风险加快发展的战略选择
  在市场竞争经济条件下,具有决定意义的不是“物”,而是“人”(人才资本)。面对人才竞争的新态势,职技高师一方面要以内涵发展为重点,以质量为核心,加快提升办学水平,增强综合实力;另一方面也是更为重要的,在教师教育日趋开放的体制下,在竞争尚处于相对弱势的情势下,须走“错位竞争、以特制胜”之路,这是转型中抗御竞争风险与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战略选择。但近年来,“综合化”时尚热是值得关注与思考的病象,这从形形色色的更改校名中显露端倪。对职技高师而言,科学发展是保证,强化特色是根本,综合发展是途径,处理好相互之间的辩证关系是增强化“危”为“机”能力和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二、职技高师历史性转型内涵与特征探析
  (一)职技高师历史性转型内涵的思考
  1.以职教教师教育为本色。职教教师教育是职技高师办学的传统与本色。长期以来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与实践,从培养“实训教师”到培养“双师型”教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与较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但受传统“工具理性的教师教育模式”影响,理论脱离实际、科技与人文分离的弊端依然困扰着教学改革。转型中的职技高师欲保持职教教师教育特色,一方面要继续保持理性办学精神,对形形色色的教师教育理论思潮进行哲学的反思与批判,并从自身实际和特点出发做出合理的选择;另一方面要树立科学发展与终身教育思想,不断创新教师教育制度,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育质量。
  2.以特色化办学为核心。职技高师在整个高等师范教育体系中是一个后起的颇具特色的教育类型。它既不同于普通师范院校以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教育见长,又不同于一般工科院校以突出的工程设计与理论研究为主攻方向,而以形成“师范性、技术性、学术性”和谐统一、致力于培养既能讲授专业理论又能指导实训的“双师型”一体化职教师资为办学特色。职技高师应始终把特色化办学摆在核心地位,从社会分工和自身特点出发,科学定位,面向职教,服务经济,一如既往,走“特色兴校”之路。
  3.以质量为根本。转型的根本是质量,是职技高师的生命线,并决定社会的认可度。能否为社会培养所需要的高素质优秀人才,已成为大学的共识、发展战略和竞争实力。职技高师转型应确立“质量立校”的战略意识,建构“以内涵为重”的发展观,确立“以质量为本”的人才观,加快推进由外延规模扩展向内涵质量发展模式的转变,把提高质量贯穿于教育教学改革的各个环节之中,促进教育发展与人才培养由单一数量增长型向数量与质量和谐型转变,使教育真正回归质量的轨道。
  4.以综合化发展为途径。综合化与集约化是当今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职技高师适应这种变化转型发展的应有之义和必由之路。应根据社会经济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发展变化的新形势新需求,加大综合与创新力度,在保持教师教育本色与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办学功能,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构建以职教教师教育为特色的各学科(专业)协调发展的人才培养新体系,促进综合与创新,为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综合竞争力开辟道路。
  5.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保障。发展是硬道理,转型是为了更好更快地发展,必须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条件和保障。职技高师转型是一场扬优扶特、图强促变的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在纵向上,要重点处理好转型中各种矛盾关系问题,尤其要解决好数量与质量、规模与效益、内涵与外延、特色与综合、教学与科研、管理、服务等多重关系问题;在横向上,倡导全方位的联盟合作战略,既要密切与社会经济的发展联系,又要不断加强与不同地区乃至国外高等院校、特别是同类院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分工合作、优势互补、互动共享、可持续发展的生动局面。
  (二)职技高师历史性转型特征的探究
   1.外延与内涵统一。外延与内涵是事物生存发展空间与本质意义的辩证统一,是世事万物和谐稳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反映到教育领域,保持协调平衡生态,是决定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条件和保障。从外延来看,目前,全国这类独立设置的院校都已是“万人”以上规模(平均1.4万人);从内涵来看,多数启动了研究生层次教育,而且综合办学实力较历史有了明显的提升,这在近年国家级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但发展与矛盾好比一对孪生子,诸如发展速度与投资力度的差距,办学规模与“师生比”的矛盾,人才培养规格与课程结构失衡等问题依然突出。职技高师的转型发展必须建立在一个相对平衡的生态基础之上,外延与内涵在总体上均衡协调发展。因此,在发展策略上要把握好节奏,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外延扩展到一定阶段时应保持相对稳定,转变调整发展战略,突出内涵建设的重点与科学发展的主题,强化教师教育特色,追求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
  2.个性与多样整合。个性与多样整合,是当代科技与经济发展一体化赋予教育特别是教师教育的新内涵。20世纪末以来,在高等教育大众化与教师教育体制改革的推动下,职技高师在较短时间里改变了单一封闭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办学多样化发展的新格局。如河南、安徽、河北以农牧科见长,天津、江苏、广东、吉林以工科为特色,江西则在教育学基础上以发展第三产业的学科为重点。而且适应各不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进一步拓宽了办学功能,教师与非教师、职教教师与普通教师培养并举,增设了新的学科专业,使人才培养的品种、规格与模式日趋多样化。但在知识高度分化和综合的新世纪,仅有专业学科数量的扩容显然还不足以支撑培养高素质的职教师资和应用型人才,必须进一步加强学科整合,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提供更为广阔坚实的平台。
  3.传统与现代交融。从历史角度看,职技高师在师范教育中属于后起的新兴教育类型。目前,此类院校在校生非教师人才培养比例已占多数,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职教教师教育,这也许是一种潜在的危机和“隐患”。因为职教教师教育是维系此类院校发展的根本和核心优势,离开这一基本点,也就失去了教师教育改革的根本意义。所以,处在转型中的职技高师在传统与现代的关系问题上,要从历史与未来的战略高度,把握好教师教育这条生命线,使之成为一以贯之的主线和主题统揽发展大局,引领转型方向,使传统在现代的锻造下不断焕发出生机活力,现代在传统的润泽中继往开来。这是职技高师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出发点和归宿。
  4.多元与一体重构。“多元”,指职技高师不仅承担教师职前教育、入职教育,而且承担职后职业技能培训等。“一体化”,就是要体现教师教育终身化,将教师的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多元贯通、一体融合、协调发展的统一体,为教师各个阶段的专业发展提供培训服务。在传统的师范教育体制下,这些不同阶段的教育活动是分离式的。尽管职技高师因人才培养的特殊性,在培养本科专业师资的同时,也承担了一定量的中等职教专业教师和管理人员的培训,但从总体来看,对职教教师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还缺乏终身化教育思想指导和系统完整的培养培训一体化的整体设计和安排,重职前培养轻职后培训的问题依然突出,教学资源与精力投入不足,影响了职教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教师教育转型打破了传统师范教育阶段分离的局面,把职技高师推向了教师教育体制改革与一体化构建的新阶段,这对锻造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应对新技术革命、知识创新和社会就业转换的职教教师队伍尤为迫切和需要。
  5.开放与专业结合。开放化办学与专业化发展是教师教育和职技高师转型的核心内容与本质特征。首先,实现开放办学。一是推进办学民主化进程。深化内部体制改革,加强学校民主制度文化的建设,促进教育行政与学术的协调健康发展,营造尊师重教、以人为本、开放和谐的文化氛围,赋予师生更多的人文关怀与专业培养与发展的权利。二是加强与各级政府、各类高等院校、职业院校及社会企事业单位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互动合作。广泛建立友好互助共赢的战略联盟,促进资源整合与共享,为教师教育搭建平台。三是推进教师教育国际化进程。坚持开放合作、以我为主、互惠互利的方针,广泛开展国际教师教育领域中的合作交流,积极引进先进的教师教育理念与成果,促进职教教师教育质量和水平的提高,不断趋向世界发展水平。其次,强化教师教育专业化发展。职技高师专业化发展,从根本上看是“师范性”“技术性”(职业性)、“学术性”的辩证统一。它与传统师范教育以学科知识和技能为主要内涵的狭隘“专业”理念有着本质的区别:在横向上,“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它是教师职业规定性全部意义和内容的体现,是一个集职教教师应有专业素养和能力的综合体;在纵向上,它贯通教师职业生涯始终,是一个体现终身化教育思想和一体化发展的历史过程。只有在开放化办学与专业化发展有机结合的体制下,职技高师才能真正培养既能从事理论教学又能从事实践性教学的“双师型”职教师资,凸显不可替代性。
  三、职技高师历史转型与特色化发展对策架构
  1.面向经济,服务职教,坚持走自己发展的道路。我国是世界制造业中心和农业大国,也是职业教育大国。目前,职技高师整体办学实力今非昔比,但视为办学之本色的职教教师教育增长的速度与规模与非教师教育发展相比较为缓慢。在历史转型中,“旗帜”就是方向,特色就是生命。职教教师教育堪称职技高师的立身之基、办学之本和生命之魂。“寻根”的教训在师范院校综合评估中已显端倪,究其原因是教师教育意识弱化的结果。在转型的背景下,必须进一步强化服务职教的办学定位,以培养职教师资为“第一要务”,躬身力行,打造职教教师教育的品牌实力,大力培养职教师资精英,为办世界最大规模的职业教育提供智力贡献与人才支撑。
  2.改革体制,完善布局,构建终身一体化的教师教育新体系。终身一体化是现代教师教育与传统师范教育的分水岭和显著区别,为现代教师职业属性所决定。面向知识经济,教育越来越为知识和技术陈旧落伍而困惑,也为其不断创新发展而不安,传统分离性封闭式的师范教育体制加剧了这一危机。职技高师应在教师教育终身一体化的趋势下,加大体制改革力度,进一步完善教育功能和资源的整体合理布局,重构终身一体化教师教育的新体制。一是拓展教育功能,为教师职业生涯提供“终身一体化”教育服务。职业教育从来都与社会经济保持着最紧密的联系和互动。处于教学一线的职教教师不仅面临新老交替,而且专业发展始终处在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完善之中。职技高师必须突破传统师范教育观念的羁绊,向终身一体化转变。在横向上使人才培养与培训、学历与非学历教育、教学与科研等有机统一,协调发展,提供终身学习与提高的制度保障;在纵向上建立健全人才培养体系,强化本科教育,提升研究生层次人才培养比例,为各级各类职业院校培养高素质的专业师资;二是完善教育资源的整体布局,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物质保障。在教育资源还不充分的条件下,尤其要把握好“一主与多元”的辩证关系,注意解决资源分配分散失重的问题。即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培训与科技开发研究的各项资源配给上有所倾斜,确保教师教育学科重点,突出优势地位。同时注意统筹兼顾,促进教师教育与非教师教育的协调综合发展,全面提升办学质量和水平。
  3.突破传统,革新模式,开创特色化办学综合化发展的新局面。提及转型,教育理论界已有众多解读,其中破旧立新是关键。因为转型意味着重构与升级,是一个辨证运动过程。在这种理念框架下,职技高师推进特色化办学与综合化发展新战略,就是要在特色化办学思想指导下推进综合化发展,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共同提升。但是,在策略上须实行“四个”重点突破与转变:一是在教育观念上突破传统师范教育垄断性、封闭式和狭隘性教育观念的束缚向现代化、开放性、终身一体化转变,重构职教教师教育新理念,确立职教教师教育发展的新体系。二是在办学思路上突破流行趋同的发展思维模式向主体性特色化转变。主体性是办学自觉性的要求与体现,特色化是一所学校的标志和“名片”,对职技高师而言,就是鲜明的职教教师教育特色。职技高师还不能完全消解传统师范教育惯性的影响与制约,同时在大学趋同化发展浪潮下又身不由己。转型必然走向开放和综合,但绝不是弱化取消教师教育。相反,是要通过综合化途径,促进学科建设,提升教师教育水平和综合办学实力。三是在发展模式上要突破外延扩张式模式的束缚向内涵发展型转变,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外延发展是条件,而内涵提升是根本。因此,加强内涵建设,不能停留在以增设新学科和新专业以及加大投入的简单肤浅层面,而要始终围绕育人的根本,以学科专业建设为龙头,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核心,以推进综合化发展为途径,以优化师资队伍为关键,以加强制度文化建设与完善教育资源为保障,以形成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为目标,不断增强办学特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办学效益,促进又好又快地发展。四是在办学体制上要突破单一封闭的办学格局向开放合作型办学转变。克服由纵向垂直隶属型办学体制所带来的高度封闭过度硬化的弱点,加强纵横向和国际性的合作联盟,增强资源互补与互动,实现互利共赢的发展目标。
  4.科学定位,分型培养,打造人才培养的新模式。“职教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化的职业。”③而目前,我国职教教师队伍急需从整体上提升质量水平,加强队伍的“双师结构”。在转型期中,职技高师应面向科技经济发展,从职业教育实际需要出发,坚持人才培养的战略目标定位,着力培养高素质职教师资精英和适度培养应用性高级专门人才,有所侧重地实施“一主多样”和“分型培养”的战略。
  首先,突出“一主”性,即充分发挥职教师资培养基地的功能与作用,大力培养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能力、既能从事理论教学又能从事实践实训的具有“双师”一体化特点的职教教师精英。按照“师范性、学术性、技术性”和谐统一的办学与人才培养总体思路,以优化综合素质为基础,以强化教师职业能力为本位,以保证专业化发展为关键,以构建终身一体化教育制度为保障,重构分学段、分学科、分层次、分类型的职前与职后一体化的教师教育新体制。如在本科师范类中实施“3+1”分阶段培养模式、在非师范类中推行“4+1”长学制分阶段跨学科培养模式,以及适应教师教育高层次发展的新需求开展“4+2”研究生培养模式,形成多元化培养职教教师的新格局。
  其次,面向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和市场经济对人才多元化的新需求,树立“大教育”理念,进一步拓宽学科专业口径,适度发展非师范教育,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根本,以能力为本位,采取“分型培养”的方法,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加强综合素质与能力培养,积极主动培养经济建设急需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使职技高师在教师教育专业化、终身一体化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特色化办学综合化发展的新格局。
  
  [注释]
  ①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N].光明日报,2010-03-01.
  ②钟秉林.教师教育的发展与师范院校的转型[J].教育研究,2003(6):24.
  ③刘育锋.对制订我国职教教师资格制度基础的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27):27.
其他文献
川西北地区中二叠统白云岩储层具有极大的勘探潜力,为了解研究区内白云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和形成机制,通过薄片观察、露头剖面及岩心样品的阴极发光、X射线衍射有序度、稀土元
本文以微生物为对象,当屈英运动波形为正弦波时,通过对屈曲运动推进力与各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推导,分析了屈曲运动的基本特性。本文所使用的方法同样适用于分析其它屈曲波形时
<正> Developing photon 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e (PSTM) has been attrating much attention after the invention of STM. The vertical characteristic of the eva
本文介绍了氯化苄制备过程中的一种中控方法——水吸收HCl称重法,采用它可随时对反应体系的氯化程度进行测定。方法简便,快速而又准确。
随着国家对地热资源重视度越来越高,传统的物化探方法对于深部的隐伏温泉带勘查效果不佳,因此各领域地质专家纷纷提出新的勘查手段以加大隐伏温泉带的勘查深度。以重阳镇暖水
本文推导出二阶线性常微方程组特征值的上界,利用前n个特征值来估计出n+1个特征值的上界,其估计不依赖于区域的几何度量。
服装面料各不相同,即使在同一款式下,不同织物也表现出不同的造型效果。要使服装造型得以充分表现,需要面料风格与造型需求完全融合,本文通过实验,研究分析,对重绉在短裙中的应用进
2007年5月,国务院决定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采取这一举措的目的是要进一步形成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让教育成为全社会最受尊重的事业;是要培养大批优秀教师;是提倡教育家办学,鼓励更多的优秀青年终身做教育工作者。这一政策的实施,对于吸引优秀人才进入师范专业,从事教育工作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实施三年以来,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首先,众多的基层学校之所以缺乏优秀教师,主要在于中西
一年一度的高招录取在即,饱受诟病的高考加分政策能不能改,如何改,又成为公众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  高考加分政策的主要问题是过多过滥。据报道,教育部规定的加分项目只有14种,而各地实际执行的却多达200余种,高考加分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少数人以权谋私的腐败温床。就高考加分政策而言,问题已经清楚,改革的方向、理念也已明确,教育部也要求各省清理并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关键就是要起而行动,实际地去改变不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