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学语文教师必须通过审美教育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其主要途径是寓教于言,寓教于形,寓教于情,寓教于乐,寓教于理。
关键词:语文教学;审美教育;思想教育
审美教育,能够利用美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灵魂,提高人的思想境界。语文教学中具有丰富的审美教育因素。优秀的语文教师应该是一个美的传播者,在教学中应该充分体现出语文教学的美的特点。用自己的全部情感去体验英雄人物的心灵美,瑰丽景象的自然美,精彩语言的艺术美……进而以发自肺腑的真情实感去拨动和震撼学生的心灵,达到语文教学审美教育、思想教育和情感陶冶的和谐统一[1](P317)。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首先要进行审美教育,通过多种方式审美把思想教育渗透在审美教育之中。
首先是寓教于言。文学即语言艺术。它是以口头语言或书面语言——文字作为物质手段和表现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从而反映现实生活,表现艺术家的审美趣味和感受的。语文教材中绝大部分课文是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名篇。因此,语文教学必须凭借作品语言来进行。语言审美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语文教学与美育的最大渗透点。寓教于言就是通过对作品语言的意义和情感的剖析,使学生感知语言的形象美、内涵美、思想美。如王愿坚的小说《七根火柴》以准确、精炼的语言,通过对无名战士的外貌描写,表现出这位负了伤并遭受饥饿折磨的战士跟痛苦与死亡进行顽强斗争的精神,接着通过卢进勇送他吃青稞面时的“呆滞”神情和“不,没……没用了”的语言描写,通过无名战士把火柴交给卢进勇时的“抖抖索索地打开”、“小心翼翼地数着”的动作描写,“脸色舒展开”,“发出一种喜悦的光”的内心描写,这既进一步写出了无名战士的伤势过重和生命的垂危,又体现了他对火柴的极度珍惜,从而刻画出一个对党无限忠诚的红军战士的英雄形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红军战士的赞美之情。这样从语言入手,就会使学生感知到小说刻画的红军战士的高大形象,理解到红军战士的精神美,受到红军长征精神的感染。朱自清的《春》开头写道: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
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这里,语言平仄格式的变化,音调的铿锵,句式的反复以及句末“了”的运用,将作者盼望春天来临的喜悦,表现得何等真切,教师抓住这富有强烈节奏的语言,拨动学生的心弦,激起学生对大自然生机勃勃景象的热爱,并进而净化学生的思想,使其受到美的教育。
其次是寓教于形。文学作品是通过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的,而它又以形象教育读者,影响读者的整个精神世界。文学形象主要指人物形象和人物活动的场景。对景物的形象美进行剖析,在思想教育中尤为重要。例如,《风景谈》一文的开头,作者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沙漠驼铃”的突出画面。望不到边际的沙漠“茫茫一片”,“整个空气在作哄哄的火响”,发着“微微的白光”;突然,地平线上出现了“黑点”,逐渐变成“黑线”,微风送来驼铃的“丁当,丁当”的“柔声”;“昂然高步”的驼队排成“整齐的方阵”,加上那“长方形红旗”与那“茫茫”,“寂静”的沙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给人一种“庄严、妩媚”的感觉。我们只要抓住这些词语让学习进行赏析,从色彩、感情、声音及动静变幻去指导学生感知形象,就能使学生留下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印象,欣赏到大自然的阳刚之美,从中领悟到大自然的粗犷美和博大胸襟,以及人们战胜大自然的伟大力量,也会陶冶学生对祖国山河壮美的崇敬,和对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解放区军民的崇高精神境界的敬仰。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引导学习以正确的审美思想为指导,分析、欣赏文学作品中一系列人物形象,尤其是带有普遍社会意义的典型化形象美。作品中不朽的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在潜移默化中,熏陶着学生的心灵,富有强大的启发人、感动人、鼓舞人的艺术魅力和极高的美学价值。如魏巍的《我的老师》中的蔡老师,他外貌温柔美丽,心地慈爱,爱孩子,关心孩子的甘苦,及时为孱弱的孩子扫除痛苦悲伤,是一位老师的美好形象,使人受到美的感召而净化心灵。
第三是寓教于情。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大多是古今中外名篇精粹,都是作者“情动于中,不吐不快”的力作,是“情”的喷涌结晶。可以这样说,“情”是语文教学的灵魂。要使学生身临其境,如置其中,与作品中的人物同休戚、共哀乐,爱其所爱,憎其所憎,陶醉其中,乃至达到“忘我”的境界,只有把精力集中在“情”字上,深入解剖作品,进入角色,竭尽全力挖掘作者创作时的匠心,力争把作者创作时的全部激情重新“释放”出来,才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思想教育。语文课文中的思想感情,常常感染着教师,进而在教学过程中感染学生。学习《回忆我的母亲》可以体会到母子之情;学习《背影》可以体会到父子之情;学习《我的老师》可以体会到师生之情;学习《周总理,你在哪里》可以体会到人民对总理的爱戴之情;学习《雨中登泰山》可以体会到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等等。感情是文章的生命线,通过情感审美,作者的思想感情深刻地印到学生的脑海中,这样语文教学便自然地承担起了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的任务。“美的享受具有一种感情的、特殊的、温和的陶醉性质[2](P167)。将美的思想感情传输给学生,塑造出美的心灵,这是语文自身的特点决定的。当然,情感审美必须在教师的诱导下进行,并十分注意审美主观性的作用。正如鲁迅说的:“我以为情感正烈的时候,不宜做诗,否则锋芒太露,能将‘诗美’杀掉[3](P97)。艺术创作是这样,欣赏作品也不例外,教师的引导是十分重要的。
第四是寓教于乐。中学语文教材精选的古今中外名篇佳作,文质兼美,有很高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寓教于乐,就是教有乐趣,让学生在怡情悦性中欣赏作品,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培养品德。语文教师每一个环节都应该使学生获得感知美,体验美,进入审美意境。语文教学需要做到。一、导入有新意。寓教于乐,首先应在导入上力求出新意,让学生心颜顿开,形成一种愉悦的课堂气氛,创造一个快乐的起点。如教《长江三峡》,从品味“长江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的意境开始,勾起学生细细咀嚼课文,饱餐三峡诗情画境的兴趣。二、语言有特色。语文教师的课堂语言是启迪学生萌发美感的最直接的原因,既要抑扬顿挫,又要具体形象,叙事状物,绘声绘色,妙趣横生。要使用准确的概念,正确的判断,按照严密的思维规则排列语言的程序,使教学语言具有强大的征服力的思维美和逻辑美。三、教态有美感。教态美一是说语文教师朴素大方的服饰美。教师衣着不能过分艳丽,否则会冲淡其丰富充实、聪敏睿智的内在素质,会破坏部分的外在美与整体心灵美及教师职业美的和谐与平衡。教师服饰要于朴素中表现高雅的情趣,于整洁得体中流露出丰富的涵养,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给学生以质朴的美的熏陶。二是说举止的美,语言教师的举止要稳重潇洒,落落大方,时时处处都要得体合适。三是说神态的美。表情是心灵的屏幕,它会像镜子一样把人的内心活动反映出来。教师的情绪态度要热情、开朗、和蔼、亲切、谦恭 ;眼神应当慈祥、柔和、真诚、信任、期待、鼓励。总之,应该使学生在或喜中喜、或怒中怒、或哀中哀、或乐中乐、或恨中恨的审美体验中受到强烈的思想教育。
第五是寓教于理。如果说寓教于言是审美教育的起点,寓教于形、寓教于情是基础,寓教于乐是手段,那么,寓教于理就是审美教育的目的。所谓寓教于理,就是通过人物、景物、图画等的赏析,使学生在对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深有体会的基础上,由情入理,把握作品的思想、观点,受到思想教育。语文教学作为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重在因势利导,启发学生认识形象的意义,体会感情包含的思想,使之把审美感受上升到审美意识,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使学生心灵得到净化,思想受到“教化”,进而从“感文”发展到“感心”的高级阶段。如在教叶圣陶《夜》时,当学生对老妇人的形象有较深认识,并且动了敬佩之情后,就要引导学生认识这位老妇人的精神价值所在,达到从内心敬佩老妇人的精神美,意志美,进而受到理性的启迪。
以上谈了通过审美教育而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方式。但我以为要做到这些,语文教师应不断强化美育意识,加强自身的审美素质。诚为马克思所说:“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你本身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如果你想感化别人,你本身就必须是一个能实际鼓舞和推动别人前进的人。”[4](P586)所以,语文教师要真正落实审美教育与思想教育的渗透,就必需加强自我素养,提高自我素质,拓宽知识领域,学习并掌握现代教育理论,使语文教学层次不断提高,把学生培养成现代化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王钦韶.语文美育研究[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1.
[2]蔡元培.蔡元培美学论文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3]鲁迅.两地书[A]鲁迅全集(11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
关键词:语文教学;审美教育;思想教育
审美教育,能够利用美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灵魂,提高人的思想境界。语文教学中具有丰富的审美教育因素。优秀的语文教师应该是一个美的传播者,在教学中应该充分体现出语文教学的美的特点。用自己的全部情感去体验英雄人物的心灵美,瑰丽景象的自然美,精彩语言的艺术美……进而以发自肺腑的真情实感去拨动和震撼学生的心灵,达到语文教学审美教育、思想教育和情感陶冶的和谐统一[1](P317)。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首先要进行审美教育,通过多种方式审美把思想教育渗透在审美教育之中。
首先是寓教于言。文学即语言艺术。它是以口头语言或书面语言——文字作为物质手段和表现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从而反映现实生活,表现艺术家的审美趣味和感受的。语文教材中绝大部分课文是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名篇。因此,语文教学必须凭借作品语言来进行。语言审美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语文教学与美育的最大渗透点。寓教于言就是通过对作品语言的意义和情感的剖析,使学生感知语言的形象美、内涵美、思想美。如王愿坚的小说《七根火柴》以准确、精炼的语言,通过对无名战士的外貌描写,表现出这位负了伤并遭受饥饿折磨的战士跟痛苦与死亡进行顽强斗争的精神,接着通过卢进勇送他吃青稞面时的“呆滞”神情和“不,没……没用了”的语言描写,通过无名战士把火柴交给卢进勇时的“抖抖索索地打开”、“小心翼翼地数着”的动作描写,“脸色舒展开”,“发出一种喜悦的光”的内心描写,这既进一步写出了无名战士的伤势过重和生命的垂危,又体现了他对火柴的极度珍惜,从而刻画出一个对党无限忠诚的红军战士的英雄形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红军战士的赞美之情。这样从语言入手,就会使学生感知到小说刻画的红军战士的高大形象,理解到红军战士的精神美,受到红军长征精神的感染。朱自清的《春》开头写道: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
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这里,语言平仄格式的变化,音调的铿锵,句式的反复以及句末“了”的运用,将作者盼望春天来临的喜悦,表现得何等真切,教师抓住这富有强烈节奏的语言,拨动学生的心弦,激起学生对大自然生机勃勃景象的热爱,并进而净化学生的思想,使其受到美的教育。
其次是寓教于形。文学作品是通过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的,而它又以形象教育读者,影响读者的整个精神世界。文学形象主要指人物形象和人物活动的场景。对景物的形象美进行剖析,在思想教育中尤为重要。例如,《风景谈》一文的开头,作者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沙漠驼铃”的突出画面。望不到边际的沙漠“茫茫一片”,“整个空气在作哄哄的火响”,发着“微微的白光”;突然,地平线上出现了“黑点”,逐渐变成“黑线”,微风送来驼铃的“丁当,丁当”的“柔声”;“昂然高步”的驼队排成“整齐的方阵”,加上那“长方形红旗”与那“茫茫”,“寂静”的沙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给人一种“庄严、妩媚”的感觉。我们只要抓住这些词语让学习进行赏析,从色彩、感情、声音及动静变幻去指导学生感知形象,就能使学生留下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印象,欣赏到大自然的阳刚之美,从中领悟到大自然的粗犷美和博大胸襟,以及人们战胜大自然的伟大力量,也会陶冶学生对祖国山河壮美的崇敬,和对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解放区军民的崇高精神境界的敬仰。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引导学习以正确的审美思想为指导,分析、欣赏文学作品中一系列人物形象,尤其是带有普遍社会意义的典型化形象美。作品中不朽的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在潜移默化中,熏陶着学生的心灵,富有强大的启发人、感动人、鼓舞人的艺术魅力和极高的美学价值。如魏巍的《我的老师》中的蔡老师,他外貌温柔美丽,心地慈爱,爱孩子,关心孩子的甘苦,及时为孱弱的孩子扫除痛苦悲伤,是一位老师的美好形象,使人受到美的感召而净化心灵。
第三是寓教于情。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大多是古今中外名篇精粹,都是作者“情动于中,不吐不快”的力作,是“情”的喷涌结晶。可以这样说,“情”是语文教学的灵魂。要使学生身临其境,如置其中,与作品中的人物同休戚、共哀乐,爱其所爱,憎其所憎,陶醉其中,乃至达到“忘我”的境界,只有把精力集中在“情”字上,深入解剖作品,进入角色,竭尽全力挖掘作者创作时的匠心,力争把作者创作时的全部激情重新“释放”出来,才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思想教育。语文课文中的思想感情,常常感染着教师,进而在教学过程中感染学生。学习《回忆我的母亲》可以体会到母子之情;学习《背影》可以体会到父子之情;学习《我的老师》可以体会到师生之情;学习《周总理,你在哪里》可以体会到人民对总理的爱戴之情;学习《雨中登泰山》可以体会到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等等。感情是文章的生命线,通过情感审美,作者的思想感情深刻地印到学生的脑海中,这样语文教学便自然地承担起了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的任务。“美的享受具有一种感情的、特殊的、温和的陶醉性质[2](P167)。将美的思想感情传输给学生,塑造出美的心灵,这是语文自身的特点决定的。当然,情感审美必须在教师的诱导下进行,并十分注意审美主观性的作用。正如鲁迅说的:“我以为情感正烈的时候,不宜做诗,否则锋芒太露,能将‘诗美’杀掉[3](P97)。艺术创作是这样,欣赏作品也不例外,教师的引导是十分重要的。
第四是寓教于乐。中学语文教材精选的古今中外名篇佳作,文质兼美,有很高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寓教于乐,就是教有乐趣,让学生在怡情悦性中欣赏作品,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培养品德。语文教师每一个环节都应该使学生获得感知美,体验美,进入审美意境。语文教学需要做到。一、导入有新意。寓教于乐,首先应在导入上力求出新意,让学生心颜顿开,形成一种愉悦的课堂气氛,创造一个快乐的起点。如教《长江三峡》,从品味“长江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的意境开始,勾起学生细细咀嚼课文,饱餐三峡诗情画境的兴趣。二、语言有特色。语文教师的课堂语言是启迪学生萌发美感的最直接的原因,既要抑扬顿挫,又要具体形象,叙事状物,绘声绘色,妙趣横生。要使用准确的概念,正确的判断,按照严密的思维规则排列语言的程序,使教学语言具有强大的征服力的思维美和逻辑美。三、教态有美感。教态美一是说语文教师朴素大方的服饰美。教师衣着不能过分艳丽,否则会冲淡其丰富充实、聪敏睿智的内在素质,会破坏部分的外在美与整体心灵美及教师职业美的和谐与平衡。教师服饰要于朴素中表现高雅的情趣,于整洁得体中流露出丰富的涵养,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给学生以质朴的美的熏陶。二是说举止的美,语言教师的举止要稳重潇洒,落落大方,时时处处都要得体合适。三是说神态的美。表情是心灵的屏幕,它会像镜子一样把人的内心活动反映出来。教师的情绪态度要热情、开朗、和蔼、亲切、谦恭 ;眼神应当慈祥、柔和、真诚、信任、期待、鼓励。总之,应该使学生在或喜中喜、或怒中怒、或哀中哀、或乐中乐、或恨中恨的审美体验中受到强烈的思想教育。
第五是寓教于理。如果说寓教于言是审美教育的起点,寓教于形、寓教于情是基础,寓教于乐是手段,那么,寓教于理就是审美教育的目的。所谓寓教于理,就是通过人物、景物、图画等的赏析,使学生在对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深有体会的基础上,由情入理,把握作品的思想、观点,受到思想教育。语文教学作为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重在因势利导,启发学生认识形象的意义,体会感情包含的思想,使之把审美感受上升到审美意识,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使学生心灵得到净化,思想受到“教化”,进而从“感文”发展到“感心”的高级阶段。如在教叶圣陶《夜》时,当学生对老妇人的形象有较深认识,并且动了敬佩之情后,就要引导学生认识这位老妇人的精神价值所在,达到从内心敬佩老妇人的精神美,意志美,进而受到理性的启迪。
以上谈了通过审美教育而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方式。但我以为要做到这些,语文教师应不断强化美育意识,加强自身的审美素质。诚为马克思所说:“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你本身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如果你想感化别人,你本身就必须是一个能实际鼓舞和推动别人前进的人。”[4](P586)所以,语文教师要真正落实审美教育与思想教育的渗透,就必需加强自我素养,提高自我素质,拓宽知识领域,学习并掌握现代教育理论,使语文教学层次不断提高,把学生培养成现代化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王钦韶.语文美育研究[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1.
[2]蔡元培.蔡元培美学论文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3]鲁迅.两地书[A]鲁迅全集(11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