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克雷嗜血杆菌的毒力因子研究进展

来源 :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in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杜克雷嗜血杆菌能引起传染性生殖器溃疡性疾病软下疳,此病是东南亚、非洲、印度的地方流行病,与HIV能促进彼此间的感染和传播.已知引起软下疳的杜克雷嗜血杆菌的毒力因子包括细胞死亡肿胀毒素、脂寡糖、外膜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菌毛等.软下疳的形成是杜克雷嗜血杆菌毒力因子和宿主两方面相互作用的结果.
其他文献
丁氯倍他松(clobetasone butyrate)是中强效糖皮质激素,0.05%丁氯倍他松乳膏(Eumovate^TM)临床用于治疗湿疹、特应性皮炎、接触性皮炎及银屑病等。作者总结了近30年来共有3500例受试者参与的29份临床研究报告,对0.05%,丁氯倍他松乳膏(和软膏)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了回顾,受试者中包括约800例1~15岁儿童,约100例65岁以卜的老年人。
皮肤T细胞淋巴瘤是以T淋巴细胞异常增殖并侵犯皮肤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疾病,其分期不同则治疗方案不同,中、晚期或复发的以系统治疗为主.现就其系统治疗中的化学治疗和免疫治疗
期刊
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均涉及Th1/Th2分化失衡.而Th1/Th2的分化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转录因子对其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T-bet和GATA3是目前较为关注的两个转录因子.综述T
医学研究生的临床培训期,是医学教育中理论联系实际、基础联系临床的关键阶段,培训档案更是研究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真实体现。文章从当前医院对医学研究生培训档案管理的
近年来,随着真菌耐药问题的日益严重,对其机制的研究亦日趋深入.现认为真菌耐药机制主要与抗真菌药物作用的靶位点结构和/或功能的改变,药物在细胞内的蓄积减少有关.文中着重介绍上述两条机制的研究进展,并探讨克服真菌耐药性的措施等相关问题。
防御素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类小分子内源性抗菌肽,分子内富含精氨酸、半胱氨酸和二硫键,空间结构特殊,具有广谱抗菌活性,是天然免疫的重要介质,并与获得性免疫有较密切关系.文中
期刊
广州市第十三中学创办于1902年,环境幽雅,翰墨飘香,承载了百年的育人重任。
广州市海珠区教育发展中心成立于2006年8月,是“广东省示范性县级教师培训机构”。2013年8月,在海珠区委区政府和区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正式迁址海珠区东部的石榴岗路488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