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让我感觉到对学生的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而且还有对美的体验。新课程改革后,鉴于学生知识储量、学习能力、生活阅历的局限,需要教师的扶持引领、参与调度。如何在语文课中指导学生审美呢?其一是审美的内容,语文教材中,课文题材多样化,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审美对象,如小说和童话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诗歌和散文展现了优美而深远的意境……因此,教师在备课中,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现美的形象,美的意境,美的语言乃至美的结构,从内容到形式进行美的探求。其二是遵循学生审美规律的问题。学生的认识总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从感性到理性的这种认识规律反映在审美活动中,是从理解到想象、从体验到评判,因而教师教学时又必须遵循这个规律。基于以上两点,我在教学实践中有以下几点尝试。
一、引导寻美,让学生发现美
如,教《望庐山瀑布》时,抓住“疑是银河落九天”中的“疑”字,先引导学生质疑:诗人为什么不用“真”而用“疑”呢?这样学生就会从记忆中提调出瀑布从极高处倾泄而下的表象,脑子中出现了“真”有从天而降的图像。接着,让学生在想一想,这可能吗?这样就会理解诗人用“疑”字的原因是:“银河落九天”是不可能的,只是自己“疑”而已,从而体会到诗人把情景说得恍恍忽忽的,这种似假还真的写法反而给读者留下无尽的遐想。因为诗人感到眼前的瀑布“像”黄河之水天上来一样,怀疑它是从九天之上落下来的银河呢?只有反复品味,才能理解只有用“疑”才最精当,从而感受到语言文字的“美”之所在。
二、引导入境,让学生感受美
学生的感性经验不足,知识水平又有限,往往难于直接入境。如何引导学生入境,我采取以下两种方法:
1.图画入境法。把画图引入语文课,至少有两点好处:一是通过作画,把自然美展现出来,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美景的思想感情;把文字美和自然美联系起来,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联想和创造能力,起着陶情益智的作用。二是通过评画,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培养学生感受美、评价美的能力。
2.表演入境法。《荷花》后部分写荷花的动态美,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可组织学生表演“荷花舞”。让全体女生都饰荷花,其中一个当作者;选两个男生,分别扮蜻蜓、小鱼。学生朗读课文数遍后,进入角色,按课文情节表演。演出完毕再回到课文,学习文中的省略号。“你们想想,省略了什么?可能还有哪些动物也被荷花吸引过去?它们又可能说些什么话?”然后再演一遍,加上想象的情节,让表演更上一层楼,学生在表演中也受到了美的熏陶。
三、引导想象,让学生拓展美
如果说理解比较能够再现形象美的话,那么想象就可以拓展和创造意境。常言道:“诗情画意,诗中有情,画中有意。”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有这样两句诗:“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是两个写景的诗句,作者融情于景,借景抒情,展现了深韵的意境。为了开拓学生的想象,我首先要求学生以“假如我就是诗人,那是怎样的情景”进入原有的意境,然后具体提出两个问题:1.烟花三月的长江是一派怎样的景色?你注意到了吗?2.你是怎样目送朋友遠离的?朋友的船是怎样消失的?当时你的心情怎样?经过老师的点拨,不少学生由第一人称想象出了形象的意境来:晚春的小草碧绿碧绿的,百花散发着芳香,彩蝶轻轻地飞舞,然而这美丽的一切我都无心欣赏,我站在江边,任凭春风拂面,只是目不转睛地望着远方,江中的船越来越小,小小的白帆慢慢地消失在遥远的天边。滔滔的江水不停地流着,一个浪花推着另一个浪花,哗哗地滚向远方,朋友啊,此次分别又要等到何时相见?这美妙的想象融入了学生对美的理解和创造。
所以,通过以上方法,就会让学生在学习中发现美、感受美,这样就会产生学习的兴趣。
一、引导寻美,让学生发现美
如,教《望庐山瀑布》时,抓住“疑是银河落九天”中的“疑”字,先引导学生质疑:诗人为什么不用“真”而用“疑”呢?这样学生就会从记忆中提调出瀑布从极高处倾泄而下的表象,脑子中出现了“真”有从天而降的图像。接着,让学生在想一想,这可能吗?这样就会理解诗人用“疑”字的原因是:“银河落九天”是不可能的,只是自己“疑”而已,从而体会到诗人把情景说得恍恍忽忽的,这种似假还真的写法反而给读者留下无尽的遐想。因为诗人感到眼前的瀑布“像”黄河之水天上来一样,怀疑它是从九天之上落下来的银河呢?只有反复品味,才能理解只有用“疑”才最精当,从而感受到语言文字的“美”之所在。
二、引导入境,让学生感受美
学生的感性经验不足,知识水平又有限,往往难于直接入境。如何引导学生入境,我采取以下两种方法:
1.图画入境法。把画图引入语文课,至少有两点好处:一是通过作画,把自然美展现出来,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美景的思想感情;把文字美和自然美联系起来,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联想和创造能力,起着陶情益智的作用。二是通过评画,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培养学生感受美、评价美的能力。
2.表演入境法。《荷花》后部分写荷花的动态美,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可组织学生表演“荷花舞”。让全体女生都饰荷花,其中一个当作者;选两个男生,分别扮蜻蜓、小鱼。学生朗读课文数遍后,进入角色,按课文情节表演。演出完毕再回到课文,学习文中的省略号。“你们想想,省略了什么?可能还有哪些动物也被荷花吸引过去?它们又可能说些什么话?”然后再演一遍,加上想象的情节,让表演更上一层楼,学生在表演中也受到了美的熏陶。
三、引导想象,让学生拓展美
如果说理解比较能够再现形象美的话,那么想象就可以拓展和创造意境。常言道:“诗情画意,诗中有情,画中有意。”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有这样两句诗:“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是两个写景的诗句,作者融情于景,借景抒情,展现了深韵的意境。为了开拓学生的想象,我首先要求学生以“假如我就是诗人,那是怎样的情景”进入原有的意境,然后具体提出两个问题:1.烟花三月的长江是一派怎样的景色?你注意到了吗?2.你是怎样目送朋友遠离的?朋友的船是怎样消失的?当时你的心情怎样?经过老师的点拨,不少学生由第一人称想象出了形象的意境来:晚春的小草碧绿碧绿的,百花散发着芳香,彩蝶轻轻地飞舞,然而这美丽的一切我都无心欣赏,我站在江边,任凭春风拂面,只是目不转睛地望着远方,江中的船越来越小,小小的白帆慢慢地消失在遥远的天边。滔滔的江水不停地流着,一个浪花推着另一个浪花,哗哗地滚向远方,朋友啊,此次分别又要等到何时相见?这美妙的想象融入了学生对美的理解和创造。
所以,通过以上方法,就会让学生在学习中发现美、感受美,这样就会产生学习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