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贮藏条件对发芽蒸谷米品质的影响

来源 :食品工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zhengt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究不同贮藏条件(包装材料、氧气含量和温度)对发芽蒸谷米的理化性质、生物活性物质、抗氧化活性、微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将发芽蒸谷米在真空和常压状态下分别包装在铝层压聚乙烯(aluminum-laminated-polyethylene,ALPE)和聚酰胺-聚乙烯(polyamide-polyethylene,PAPE)包装袋中,并分别在4℃和30℃下贮存6个月.结果表明,使用ALPE材料真空包装,在较低温度下可有效抑制生物活性物质的降解,延缓理化性质的变化,防止酸败,总酚含量和抗氧化活性也得到了充分保留.水分含量和水分活度在30℃下储存在PAPE中时会持续降低,而在30℃和4℃条件下储存在ALPE中时两者均保持不变.在30℃时γ-氨基丁酸和总花色苷含量会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而降低,但在4℃下其含量不随贮藏时间变化.在真空且低温的条件下,样品的总酚含量和抗氧化活性能够更有效地保留.基于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的发芽蒸谷米的酸败程度会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此检测结果与感官评价结果呈高度相关(R2=0.9943).在所有实验条件下,发芽蒸谷米的微生物含量均未超出国家相关标准的限量值,表明本研究过程中待测样品的微生物指标符合要求并可放心食用.
其他文献
盐焗鸡属广东特色客家食品,具有色泽金黄、皮爽脆、肉滑嫩、骨咸香的特点,因此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从盐焗鸡加工方法、品质特点、品质影响因素等三方面入手,综述了盐焗鸡产业中生产加工与品质控制的研究现状,并提出亟待解决的问题,旨在为盐焗鸡的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性参考.
超临界二氧化碳(S-CO2)循环发电具有效率高和设备紧凑等优点,被认为是未来燃煤发电领域最具潜力的技术之一.本文针对现阶段小容量系统部件全局设计和多准则评价研究比较欠缺的问题,提出了系统结构设计-流动传热计算-多指标评价同步计算方法,并通过计算,对比了不同系统及不同设计参数下,50MW级S-CO2燃煤电厂的热经济性能.结果表明:透平入口参数25MPa/620℃下,再压缩一再热循环燃煤电厂发电效率比再压缩循环高3.29%,平准化度电成本低2.52%;不同设计参数下,2个系统总投资成本不超过3.9×108元,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被认为是未来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核心技术.本文利用CiteSpace软件对德温特专利数据库中的CCUS技术专利进行计量分析,通过知识图谱的构建,探究其专利文献的时间与空间分布,整体热点技术与前沿技术,各领域CCUS技术发展,以及其各自领域的热点技术和创新性技术.结果表明:美国和中国是CCUS技术的研究大国,中国的专利权人大多是高校机构;废气处理技术和CO2驱油技术是CCUS技术专利的热点技术;碳捕集技术中,热点技术是解吸塔技术的研究,利用含钙的化合物转化CO2为无机盐后捕集的
阐述了CPS-NG装置实现焦炉无烟装煤的技术解决方案,并在分析其技术原理的基础上,与PROven、SOPRECO装置的解决方案进行了对比,论证了CPS-NG装置在避免荒煤气氧含量增加和减少荒煤气夹带煤、焦粉尘方面的技术优势.
在保证品质的情况下,延长烧鸡的货架期,研究不同杀菌方式对烧鸡品质的影响.以道口烧鸡为研究对象,采用90℃(50min)、110℃(30min)、115℃(25min)、90℃(30min)/110℃(20min)/121℃(10min)这4种杀菌方式对烧鸡进行杀菌处理,以121℃(20min)杀菌的烧鸡为对照组,杀菌后烧鸡于37℃下保温10d,测定其保温第0、2、4、6、8、10天的质构、出水出油率、菌落总数、TBA值(Thiobarbituric Acid)、TVB-N值(Total Volatile
为达到超低排放的环保要求,部分循环流化床(CFB)机组的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系统需要过度喷氨调节,导致氨逃逸过高及尾部积灰堵塞.本文介绍了工程应用中降低还原剂耗量的3种方式,即炉内低氮燃烧、脱硝喷枪优化以及模型预测控制,以及这3种方式对应的运行策略和改造方向.针对现有技术的发展与不足,提出了基于气体组分分区的CFB污染物抑制新技术,该技术能够对CFB锅炉不同区域进行精准控制,结合CFB锅炉优化燃烧过程,深度抑制NOx的原始生成,减少脱硝还原剂的消耗,且具有施工简单、投资少等优点,适用于新建机组及在
氨水合物反应系统捕集CO2方法以其捕集效率高,设备成本低,应用范围广等优点从众多CO2捕集技术中脱颖而出,但存在氨逃逸问题.为此,本文自主设计并搭建了可变高度的喷淋塔实验系统,开展氨法吸收CO2的实验研究.通过改变低温条件下的运行参数得到了氨逃逸率和CO2脱除效率的影响因素和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氨逃逸率随着氨水温度、氨水摩尔分数的增加而增加,随着CO2体积分数、喷淋塔高径比的增加而降低;CO2脱除效率随着氨水温度、氨水摩尔分数的增加而增加,随着CO2体积分数、喷淋塔高径比的增加而降低.本文实验获得的不同参
针对干式空心电抗器早期匝间短路故障,通过分析电抗器匝间电弧性短路过程中的状态参数变化规律,提出了基于时变参数模型的电抗器故障特征提取及诊断方法.首先建立了基于Mayr电弧模型的电抗器匝间短路故障的时变电路模型,并利用傅里叶变换分析了故障电抗器等效电感的频谱特性,发现其等效电感不再恒定而是存在周期性振荡.然后利用时变电路状态方程求解方法,分析在工频激励下故障电抗器输出电流的转移解、零状态响应及频谱特性,证明在匝间电弧的周期性短路过程中,故障电抗器输出电流中将激发出特定次数的谐波分量,分析电流谐波特性可对干式
以薄荷、丁香为原材料进行有效物质的提取,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试验确定复配保鲜剂的最佳配比,并探究其对鲜切苹果的保鲜效果.结果显示薄荷提取物、丁香提取物、壳聚糖含量添加量分别为2%、3%、1.5%时对苹果腐烂病菌的抑制率达95.03%;在鲜切苹果贮藏2~10 d期间,最佳复配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可显著延迟苹果的腐烂速度,抑制失重率的上升,延缓抗坏血酸、还原糖、可滴定酸及可溶性固形物的降解,抑制微生物的生长,还能够较好地维持鲜切苹果的感官品质.研究结果为薄荷、丁香和壳聚糖在鲜切水果保鲜中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针对烟气喷淋脱碳,采用欧拉-拉格朗日法建立了耦合气液流动、热质传递及化学反应的三维数值模型,并基于热力一致性简化模型中的热力学表达,以降低计算成本.模型验证表明,预测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基于该模型考察了塔内气液流动、热质传递及CO2吸收等特性.结果表明:喷淋方式对塔内气液分布、温度分布及CO2吸收有重要影响;向下喷淋将卷吸喷嘴周围烟气沿塔中部向下流动,与新入烟气存在强烈的掺混行为,并造成液滴在塔中部集聚;气液温度分布及H2O气相体积分数分布有较高的关联性,汽化潜热占热交换总量的64%;传质阻力集中在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