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法国电影《岳父岳母真难当》是2014年法国电影票房冠军,影片展现了全球化进程中的法国普通中产家庭由一系列的跨国婚姻引发的啼笑皆非的故事。电影富含中国元素,通过塑造中国女婿凌超,向观众揭示了当代法国人心中的中国人形象。本文通过分析凌超的形象、他所面临的交际困境,来揭露跨文化交际中存在的东西方文化差异,和通过文化交流来解决文化差异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岳父岳母真难当》;凌超;文化差异;文化交流
作者简介:皓扬,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外语系讲师。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32--02
《岳父岳母真难当》描绘了法国的一个普通的中产阶级家庭的生活。 这是个天主教家庭,父亲Claude是当地的公证人,母亲Marie温柔慈爱,家里还有4位如花似玉的女儿。女儿们分别嫁给了穆斯林、犹太人、中国人。未婚的小女儿成了老两口唯一的安慰,指望她能嫁给一个土生土长的、信仰天主教的、地道的法国人。而他们迎来了最后一击:小女儿要嫁的是来自非洲的黑人小伙……
这是一部充斥着文化冲突的影片,可以说几乎集齐了地球上的所有种族歧视:东西方的文化差异、天主教与犹太教与伊斯兰教的宗教之争、宗主国与殖民地的矛盾……本片充斥着大量的中国元素,特别是中国人凌超的塑造,可以说真实再现了法国人心目中的中国人形象。
一、符合中西方主流价值观的完美青年
《岳父岳母真难当》中,娶走了多愁善感的三女儿的,是来自中国的新移民,凌超。在银行工作的他,颠覆了以往法国影片中华人穷困低俗、自我封闭、被压迫被鄙视的形象。
凌超思想开放,受过良好的西方文化教育,乐于接受新生事物。影片从头到尾,他都穿着西服正装三件套,生活方式也西方化。尽管没有宗教信仰,他也会主动要求参与天主教传统弥撒。本片还专门安排了三位女婿手捂胸口齐声高唱《马赛曲》的场景,让岳父震惊,同时也是在表现外来移民对法兰西文化的认同与接受。
凌超拥有机智的头脑,他深谙中国人传承了千年的军事战略。准备打雪仗的时候,为了避免自己被雪球砸中,他联合了穆斯林女婿,抢先对犹太女婿发起进攻;大家为小女儿的婚姻烦恼,他率先提出解决方法:找出黑人的弱点,从而搅黄这一单婚事;他也懂得利用自己的武器——钱,在女婿们大开嘴炮时,数次威胁“别想从我这里搞到贷款。”,在大家努力和睦相处时,用“可以来我的银行谈谈你的小生意”拉近关系。
凌超的情商也不低。他总是试图活跃气氛,让身边的人愉悦,尽管最初并不讨好。最终,他的努力也感染了大家。当他讲述他与妻子的认识过程,遭遇到黑人亲家的挑刺挑衅:“你跟你的客户搞一起吗?”他也以机智化解:“我把她们娶回家。”
凌超还继承了父辈们的生意头脑。犹太姐夫想从事犹太有机食品的生意,因为目标顾客群体稀少而被银行拒绝放贷,凌超也有此顾虑,但是他却独树一帜,建议将客户群改于法国的穆斯林,改做有机清真食品。
凌超也不是一个懦弱的人,与其他两位女婿的冲突之中,他始终不卑不亢,丝毫不落下风,尽管从未主动挑衅任何一方。无论是言辞,还是身手,都足以维护自己的尊严。他尊敬岳父母,爱护妻女,还擅长厨艺。
总之,凌超就是一位符合中西方社会主流价值观的现代青年。
二、马屁精超——中西方文化差异
当代中国人在法国人眼里是什么形象?从凌超的遭遇来看,不容乐观。影片中可以看到凌超总是被打上“马屁精”的标签,被众人排挤。
1.见面问候时称呼“岳父”、“岳母”,被岳父义正词严地拒绝:“我已经跟你说过了,别叫我岳父,我听着不舒服。”
2.捧场岳父的冷幽默,被其他女儿、女婿们鄙视:“他(凌超)整顿饭都要这样拍他(Claude)马屁吗?”
3.聚餐时,岳父被指责种族歧视,带着岳母怒气冲冲地离开,在车上是这么评价的:“那个马屁精超,还有他的笑声(模仿……)听起来就像一只被宰的小鸡。
4.迎接女儿女婿们到来时,岳父跟岳母打赌:“中国人肯定最早到。”
“马屁精”这个词带有贬义,根据《新华字典》的解释,马屁,比喻谄媚奉承的行为或话语;马屁精,指阿谀奉迎的人。
对应上述行为,凌超有没有刻意去讨好别人呢?他有,具体表现为他经常赞同岳父岳母的话,对两位老人的问话也总是很积极。但是在中国文化语境中,凌超因而被打上“马屁精”的标签却显然冤枉。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礼仪之邦,从周公制礼开始,中国就有一整套礼仪典章来规范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经过数千年的文化传承,这些礼仪规范仍然扎根在中国人的血脉之中。中国人强调集体和宗族观念,一个家族通常都聚居在一起,从而衍生出以血缘姻亲关系为基础的亲属称谓体系,在人际交往时用以区分关系的远近。按照中国文化的传统,年长者可以称呼同辈中的年幼者或者晚辈的名字,用以表示亲近;而晚辈绝对不可以直呼长辈的大名,所谓“子不言父名”,用以表示对长辈的尊敬。而对于岳父岳母,中国人历来认为婚姻是两个家庭的事,其目的在于“结二姓之好”,所以对于配偶的父母也要当作自己的父母来尊敬。时至今日,中国婚礼上还有一个传统的仪式,就是“改口”称呼配偶的父母“爸爸”、“妈妈”。那么让“父母”高兴,“彩衣娱亲”是对子女的基本要求。
而法国人没有这方面的意识,他们的思维方式更直接,不太懂得中国人的繁文缛节、礼貌用语背后的真实意图。他们深受人文主义的影响,强调个人主义,关注的重心在个体上,认为每个人生来是平等的。所以法国人在称谓上不在意长幼之别,也不讲究辈分高低,除了直系血亲,多直接用名字称呼对方。
至于时间观念,更是中法文化差异的体现。中国人总是提前一点到,意为表示自己对邀请的期待,同时准备帮主人的忙;法国人则会选择晚到二十分钟,留给主人充分的时间做准备。 三、交流——我们应对文化差异的方式
影片中表现出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尽管电影中大家矛盾重重,但中国人总是势单力薄的1vsN,西方世界尽管内部纷争不断,涉及到东西方差异来又都一致对外了。在现实中,中国人面临的这一话语困境,似乎不只局限于文化层面,在外交场合也屡见不鲜。
究其根源,还是由于中国人与世界缺乏交流。“我们从来不知道你们在想什么……中国人从来不努力和别人交流。”这是其他民族所公认的。
无独有偶,前往圣诞聚餐的路上,凌超问如果有人开中国玩笑怎么办,老婆说你笑笑就好,凌超说:“就是说我像中国人一样就好。”。可见 “笑笑不说话”是法国人对中国人的普遍印象。在中国人眼里,忍常人所不能忍,是成功的必要条件。中国人的社交准则源自儒家文化强调的 “温良恭俭让”,它告诫我们与人交际时态度要: 柔和、慈善、肃敬、谦逊、宽容,要做到“以德服人”,以此彰显自己的大度和容人之量。在西方人眼中,却是拒绝交流的表现。西方人的情感表达更直白,有意见当场就发作了,无论场合与对话方,比如第一次聚餐时大女婿就不能忍受岳父对穆斯林的讽刺,立马抗议。
也可以说,中国人的交流方式,西方人没有接收到。根据人类学家霍尔的文化语境理论,整体上中国社会长期相对稳定,属于高语境文化传播社会,所以中国人在语言交际上较为含蓄隐晦,情绪反应很少外露,不依赖于语言符号,借用很多非言语编码来传递思想、沟通感情;而西方国家则属于低语境文化传播社会,人际关系更为独立,在交际上趋向使用明码信息,也就是直接的言语符号进行传递。
在跨文化交际中,中国人不只要加强与外界的交流,还应该采用适当的交流方式来克服这一差异。于是当凌超将自己的言语变得更为直白具体,在餐桌上赞美岳母的厨艺:“您做的烤火鸡真好吃,在中国一定会大获成功。”岳母满足地微笑了。
积极的、方式恰当的交流效果显著。随着影片的时间流逝和众人间交流的深入,我们可以发现,中国人的交流方式、礼仪之道也逐渐被“各族人民”接纳认可,甚至也身体力行起来。大家都开始给彼此捧场,圣诞晚宴上蔓延着一片欢乐祥和的气氛,与上一次聚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引人注目的是,凌超主动要求陪同岳父岳母参加平安夜的午夜弥撒,这对于没有宗教信仰的中国人来说,不过是一次“开眼看世界”的尝试。然而,受他的影响,穆斯林女婿和犹太女婿也不甘落后一同前往,尽管犹太教与伊斯兰教与天主教信仰的冲突不可谓不尖锐。这两人一路上不停讨好着岳母,犹太女婿甚至还说“我们的宗教是表亲。”并且高唱圣歌歌颂上帝之子耶稣的诞生,虽然在他们眼中不过是一名先知。到底谁是马屁精呢?
四、结语
总来的说,从本片可以看出,法国人对中国人仍然存着一些刻板印象,这些刻板印象的形成有其历史、社会甚至意识形态层面的根源。不过就本片来说,鉴于穆斯林、犹太人、天主教甚至法国自身的文化元素都遭遇了无情的调侃,正如本片试图表达的,当所有人都互相歧视的时候,歧视也就不存在了。无论如何,这位凌超的确代表着中国的特点,和法国对中国人的看法。尽管法国社会对中国人的种种偏见,我们也要坚定信念,通过与西方电影人、西方文化不断的交流,我们一定能让世界正视中国人。面对着文化融合的大趋势,中华文明历时五千年而不间断,不正依赖于强大的文化内化能力吗?
参考文献:
[1]Davis, L. Doing Culture: Cross 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Action[M].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2]Hal, lE. T. BeyondCulture[M].NewYork: Double day, 1976.
[3]贾玉新. 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4]谢强,法国电影骨子里的东西[J].当代电影,2011,03.
[5]佘振华,当代法国电影中的中国形象[J].电影文学,2012,22.
关键词:《岳父岳母真难当》;凌超;文化差异;文化交流
作者简介:皓扬,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外语系讲师。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32--02
《岳父岳母真难当》描绘了法国的一个普通的中产阶级家庭的生活。 这是个天主教家庭,父亲Claude是当地的公证人,母亲Marie温柔慈爱,家里还有4位如花似玉的女儿。女儿们分别嫁给了穆斯林、犹太人、中国人。未婚的小女儿成了老两口唯一的安慰,指望她能嫁给一个土生土长的、信仰天主教的、地道的法国人。而他们迎来了最后一击:小女儿要嫁的是来自非洲的黑人小伙……
这是一部充斥着文化冲突的影片,可以说几乎集齐了地球上的所有种族歧视:东西方的文化差异、天主教与犹太教与伊斯兰教的宗教之争、宗主国与殖民地的矛盾……本片充斥着大量的中国元素,特别是中国人凌超的塑造,可以说真实再现了法国人心目中的中国人形象。
一、符合中西方主流价值观的完美青年
《岳父岳母真难当》中,娶走了多愁善感的三女儿的,是来自中国的新移民,凌超。在银行工作的他,颠覆了以往法国影片中华人穷困低俗、自我封闭、被压迫被鄙视的形象。
凌超思想开放,受过良好的西方文化教育,乐于接受新生事物。影片从头到尾,他都穿着西服正装三件套,生活方式也西方化。尽管没有宗教信仰,他也会主动要求参与天主教传统弥撒。本片还专门安排了三位女婿手捂胸口齐声高唱《马赛曲》的场景,让岳父震惊,同时也是在表现外来移民对法兰西文化的认同与接受。
凌超拥有机智的头脑,他深谙中国人传承了千年的军事战略。准备打雪仗的时候,为了避免自己被雪球砸中,他联合了穆斯林女婿,抢先对犹太女婿发起进攻;大家为小女儿的婚姻烦恼,他率先提出解决方法:找出黑人的弱点,从而搅黄这一单婚事;他也懂得利用自己的武器——钱,在女婿们大开嘴炮时,数次威胁“别想从我这里搞到贷款。”,在大家努力和睦相处时,用“可以来我的银行谈谈你的小生意”拉近关系。
凌超的情商也不低。他总是试图活跃气氛,让身边的人愉悦,尽管最初并不讨好。最终,他的努力也感染了大家。当他讲述他与妻子的认识过程,遭遇到黑人亲家的挑刺挑衅:“你跟你的客户搞一起吗?”他也以机智化解:“我把她们娶回家。”
凌超还继承了父辈们的生意头脑。犹太姐夫想从事犹太有机食品的生意,因为目标顾客群体稀少而被银行拒绝放贷,凌超也有此顾虑,但是他却独树一帜,建议将客户群改于法国的穆斯林,改做有机清真食品。
凌超也不是一个懦弱的人,与其他两位女婿的冲突之中,他始终不卑不亢,丝毫不落下风,尽管从未主动挑衅任何一方。无论是言辞,还是身手,都足以维护自己的尊严。他尊敬岳父母,爱护妻女,还擅长厨艺。
总之,凌超就是一位符合中西方社会主流价值观的现代青年。
二、马屁精超——中西方文化差异
当代中国人在法国人眼里是什么形象?从凌超的遭遇来看,不容乐观。影片中可以看到凌超总是被打上“马屁精”的标签,被众人排挤。
1.见面问候时称呼“岳父”、“岳母”,被岳父义正词严地拒绝:“我已经跟你说过了,别叫我岳父,我听着不舒服。”
2.捧场岳父的冷幽默,被其他女儿、女婿们鄙视:“他(凌超)整顿饭都要这样拍他(Claude)马屁吗?”
3.聚餐时,岳父被指责种族歧视,带着岳母怒气冲冲地离开,在车上是这么评价的:“那个马屁精超,还有他的笑声(模仿……)听起来就像一只被宰的小鸡。
4.迎接女儿女婿们到来时,岳父跟岳母打赌:“中国人肯定最早到。”
“马屁精”这个词带有贬义,根据《新华字典》的解释,马屁,比喻谄媚奉承的行为或话语;马屁精,指阿谀奉迎的人。
对应上述行为,凌超有没有刻意去讨好别人呢?他有,具体表现为他经常赞同岳父岳母的话,对两位老人的问话也总是很积极。但是在中国文化语境中,凌超因而被打上“马屁精”的标签却显然冤枉。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礼仪之邦,从周公制礼开始,中国就有一整套礼仪典章来规范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经过数千年的文化传承,这些礼仪规范仍然扎根在中国人的血脉之中。中国人强调集体和宗族观念,一个家族通常都聚居在一起,从而衍生出以血缘姻亲关系为基础的亲属称谓体系,在人际交往时用以区分关系的远近。按照中国文化的传统,年长者可以称呼同辈中的年幼者或者晚辈的名字,用以表示亲近;而晚辈绝对不可以直呼长辈的大名,所谓“子不言父名”,用以表示对长辈的尊敬。而对于岳父岳母,中国人历来认为婚姻是两个家庭的事,其目的在于“结二姓之好”,所以对于配偶的父母也要当作自己的父母来尊敬。时至今日,中国婚礼上还有一个传统的仪式,就是“改口”称呼配偶的父母“爸爸”、“妈妈”。那么让“父母”高兴,“彩衣娱亲”是对子女的基本要求。
而法国人没有这方面的意识,他们的思维方式更直接,不太懂得中国人的繁文缛节、礼貌用语背后的真实意图。他们深受人文主义的影响,强调个人主义,关注的重心在个体上,认为每个人生来是平等的。所以法国人在称谓上不在意长幼之别,也不讲究辈分高低,除了直系血亲,多直接用名字称呼对方。
至于时间观念,更是中法文化差异的体现。中国人总是提前一点到,意为表示自己对邀请的期待,同时准备帮主人的忙;法国人则会选择晚到二十分钟,留给主人充分的时间做准备。 三、交流——我们应对文化差异的方式
影片中表现出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尽管电影中大家矛盾重重,但中国人总是势单力薄的1vsN,西方世界尽管内部纷争不断,涉及到东西方差异来又都一致对外了。在现实中,中国人面临的这一话语困境,似乎不只局限于文化层面,在外交场合也屡见不鲜。
究其根源,还是由于中国人与世界缺乏交流。“我们从来不知道你们在想什么……中国人从来不努力和别人交流。”这是其他民族所公认的。
无独有偶,前往圣诞聚餐的路上,凌超问如果有人开中国玩笑怎么办,老婆说你笑笑就好,凌超说:“就是说我像中国人一样就好。”。可见 “笑笑不说话”是法国人对中国人的普遍印象。在中国人眼里,忍常人所不能忍,是成功的必要条件。中国人的社交准则源自儒家文化强调的 “温良恭俭让”,它告诫我们与人交际时态度要: 柔和、慈善、肃敬、谦逊、宽容,要做到“以德服人”,以此彰显自己的大度和容人之量。在西方人眼中,却是拒绝交流的表现。西方人的情感表达更直白,有意见当场就发作了,无论场合与对话方,比如第一次聚餐时大女婿就不能忍受岳父对穆斯林的讽刺,立马抗议。
也可以说,中国人的交流方式,西方人没有接收到。根据人类学家霍尔的文化语境理论,整体上中国社会长期相对稳定,属于高语境文化传播社会,所以中国人在语言交际上较为含蓄隐晦,情绪反应很少外露,不依赖于语言符号,借用很多非言语编码来传递思想、沟通感情;而西方国家则属于低语境文化传播社会,人际关系更为独立,在交际上趋向使用明码信息,也就是直接的言语符号进行传递。
在跨文化交际中,中国人不只要加强与外界的交流,还应该采用适当的交流方式来克服这一差异。于是当凌超将自己的言语变得更为直白具体,在餐桌上赞美岳母的厨艺:“您做的烤火鸡真好吃,在中国一定会大获成功。”岳母满足地微笑了。
积极的、方式恰当的交流效果显著。随着影片的时间流逝和众人间交流的深入,我们可以发现,中国人的交流方式、礼仪之道也逐渐被“各族人民”接纳认可,甚至也身体力行起来。大家都开始给彼此捧场,圣诞晚宴上蔓延着一片欢乐祥和的气氛,与上一次聚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引人注目的是,凌超主动要求陪同岳父岳母参加平安夜的午夜弥撒,这对于没有宗教信仰的中国人来说,不过是一次“开眼看世界”的尝试。然而,受他的影响,穆斯林女婿和犹太女婿也不甘落后一同前往,尽管犹太教与伊斯兰教与天主教信仰的冲突不可谓不尖锐。这两人一路上不停讨好着岳母,犹太女婿甚至还说“我们的宗教是表亲。”并且高唱圣歌歌颂上帝之子耶稣的诞生,虽然在他们眼中不过是一名先知。到底谁是马屁精呢?
四、结语
总来的说,从本片可以看出,法国人对中国人仍然存着一些刻板印象,这些刻板印象的形成有其历史、社会甚至意识形态层面的根源。不过就本片来说,鉴于穆斯林、犹太人、天主教甚至法国自身的文化元素都遭遇了无情的调侃,正如本片试图表达的,当所有人都互相歧视的时候,歧视也就不存在了。无论如何,这位凌超的确代表着中国的特点,和法国对中国人的看法。尽管法国社会对中国人的种种偏见,我们也要坚定信念,通过与西方电影人、西方文化不断的交流,我们一定能让世界正视中国人。面对着文化融合的大趋势,中华文明历时五千年而不间断,不正依赖于强大的文化内化能力吗?
参考文献:
[1]Davis, L. Doing Culture: Cross 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Action[M].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2]Hal, lE. T. BeyondCulture[M].NewYork: Double day, 1976.
[3]贾玉新. 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4]谢强,法国电影骨子里的东西[J].当代电影,2011,03.
[5]佘振华,当代法国电影中的中国形象[J].电影文学,2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