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象运动的万花筒

来源 :上海艺术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ZHOU9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世界芭蕾创作大致可分为叙事与“纯动作”两大走向。叙事作品相对而言更具通俗性,而难以从内涵和美学角度理解和欣赏的则是“纯动作”一脉。谈到“纯动作”作品的创作与探索,有位不得不提的当代芭蕾当之无愧的旗帜性人物——威廉·福赛斯,而在他的身前岿然而立的是“交响芭蕾之父”巴兰钦,同时代的还有捷克编舞家伊日·基里安等人。而在福赛斯之后,便是近十年在国际舞坛声名鹊起的维恩·麦克格雷戈。透过威廉·福赛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看清世界当代芭蕾如何在动作领域中,链接古典,探索新样式的道路。
  将古典的几何运动衍化到极致
  看过威廉·福赛斯作品的观众会发现,在新颖别致、源源不断的肢体语言背后,动作与动作之间的衔接似乎遵循着某些特定的运动轨跡。威廉·福赛斯最基础的动作创作理念与他对空间中点、线、面以及形状变换的思考有关。“想象”空间中的几何,在威廉·福赛斯的基础创作理念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譬如,他设想虚空中的某一方位或者身体的部位为点,借助动作变化,从点到线,由线及面,再产生不同的图形。这些线条和图形能铺设于不同的空间层次、不同的空间方位中,甚至可以延展到地面,从而派生出地面动作。虚设的线条与图形可收缩、伸展、断裂、接合,在肢体运动的过程中,又因为其它身体动作部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避让与协调,产生新的动作,还可以借助身体的各个部位与这些想象中的线条与图形展开千丝万缕的联系。运用类似一系列方法由简入繁地推演,能够轻而易举地创造出如万花筒一般千变万化的舞蹈动作。在威廉·福赛斯的动作创作方法创立后,许多流行舞蹈中掀起了模仿这种肢体创作方式的潮流。
  威廉·福赛斯选择以几何为运动的原因在于,他始终认为芭蕾是一种在身体中“铭刻几何”的艺术。福赛斯受到过匈牙利人鲁道夫·冯·拉班动作分析理论的影响,在继承几何性的基础上,运用相比传统更丰富的“球体”空间运动,将时、空、力相融合,从而产生了一种全新的芭蕾语言。
  如众所知,古典芭蕾中所有的造型图案均假设身体中心为中间点;而威廉·福赛斯的动作则建立在将图案的中间点,放置于偏离躯干中心的位置,并以此为基础,通过臂膀或者腿脚勾勒出新的图案。这种偏离中心点的图案,需要舞者们具备突破极限的延展性。
  正因为动作图案偏离中心,充满着几何的运动轨迹,在威廉·福赛斯的创作之中,生发出了诸多扭转、扭曲、翻转、对抗,甚至反关节的动作。这也是他独有的动作语言,这些动作在他较早创作的以《多少悬在半空中》为代表的一系列作品之中,能清晰地见到。而这些威廉·福赛斯式的反向动作出现的灵感,据他自己透露,部分地源于对古典“Epaulement”姿态的衍化——所谓Epaulement,据说来自于文艺复兴时期的宫廷中,贵族行走时相互避让的侧身动作,到了威廉·福赛斯这里,却成为了全新动作语言变化发展的灵感之源。
  解构、重构的后现代倾向
  自舞蹈领域内部看,威廉·福赛斯的动作革新独树一帜。而站在外部的思想背景的角度来看,威廉·福赛斯的创作,与“后现代”思潮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尽管艺术家本人似乎未曾旗帜鲜明地将自己的艺术归于某一流派,人们对他的作品也多冠以当代芭蕾之名,且少有人关注他与“后现代”文化之间的关系,但毫无疑问地,他的创作与“后现代”思维息息相关。
  威廉·福赛斯出生于上世纪四十年代的美国,于七十年代前往欧洲担任斯图加特芭蕾舞团的驻团编导。他旅居欧洲的时代,大致正值后现代“解构主义”“后结构主义”盛行的时期。以法国哲学家雅克·德里达为代表的学者们,批判了传统中的结构观点,反对逻各斯中心主义,在方法论上强调用“分解”的观念,打碎、叠加、重组传统的符号。德里达特别注重在建筑中运用“解构主义”方法,去反对旧有的设计。相对于其它领域“后现代”的实践而言,建筑与威廉·福赛斯的舞蹈间有着不少相似点,似乎如同古典主义建筑与古典芭蕾之间遥相呼应一般。后现代“解构主义”建筑师不断地赋予建筑以各种各样前所未有的可能性,他们的建筑设计运用相贯、偏心、反转、回转等手法;很显然,建筑艺术中运用的“解构主义”手法,与威廉·福赛斯的动作理念和动作语言不谋而合。
  有舞评认为威廉·福赛斯创作受到了20世纪60年代开始流行的混沌理论(研究系统随机性、不确定性的理论)、分形理论(反对纯粹维度,通过分维来研究事物的理论)的影响。但在笔者看来,真正让威廉·福赛斯与后现代艺术发生勾连的,是他运用自己的方式来“解构”芭蕾的做法。许多评论认为威廉·福赛斯把芭蕾带入到了全新的时代,无疑是也从他那极具当代性特征的拆解、重构芭蕾动作的角度来说的。
  在继承中前进的动作美学
  对于威廉·福赛斯而言,他的那些圆柱、矩形、弧线,并不是编舞的最终目的,许多学习威廉·福赛斯技术的编舞者仅仅将形状作为目的,实际并不完全正确。威廉·福赛斯试图通过这些形状来赋予舞蹈一种“有意味的形式”——这种意味是多重的。对多数观众来说,不论威廉·福赛斯的动作语言和动作理论繁简如何,最终都必须归结于美学,也就是到底美在哪里?或者作品的美学特点和辨识度如何?
  从对威廉·福赛斯技术的了解,我们可以看出,威廉·福赛斯对空间以及运动的逻辑关系有着独到之处。因而观看他的作品,如果仅仅关注造型,必然挂一漏万——他的动作往往不会在某一个造型中停顿很长的时间,或者在一段铺垫的舞步后展开重点造型。威廉·福赛斯的作品中,动作之间的关系,相对而言是平行的,蕴藏在这些动作的时间序列之中的是富于当代感的律动和诗意动作质地。或许有这样的疑问——威廉.福赛斯的几何运动是如何赋予舞蹈以美学意义的?回溯到文艺复兴时期,当时众多宫廷舞蹈教师反复提及,几何图形是让舞蹈接近“神”的手段。巴兰钦认为,几何对于芭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让芭蕾充满了协和与匀称。芭蕾的高贵和优美正是因为内在几何性的支撑。威廉·福赛斯继承了这一点。因而,不同于其他试图解构动作的后现代舞蹈家,走向了自然、松弛,甚至略显懈怠的动作形态。威廉·福赛斯的多数作品在动作美学上,仍然保留着芭蕾的精准、敏捷、干净和清晰,在失衡中依旧保持着某种平衡感,同时又兼具隶属于当代的内在张力和自由变化——集合这些美学特质于一身的根本原因,正是在于继承了古典芭蕾动作的几何性。
  审美的理念需要参照的体系。或许单独观看某一些动作片段,很难作出孰优孰劣的审美判断。当我们看到巴兰钦编排的动作或者早于威廉·福赛斯的杰罗姆·罗宾斯等“新古典”芭蕾编导的动作设计时,就会发现威廉·福赛斯在动作语言多样性层面上的演进。威廉·福赛斯和巴兰钦有着密切联系,他崇拜巴兰钦,看遍了巴兰钦的作品,认为巴兰钦的作品拥有着难以超越的高度。但最终威廉·福赛斯选择不去仿照巴兰钦,而是走向了全新的道路。巴兰钦的创作,时常通过音乐来决定动作,比如在他和斯特拉文斯基的合作中,就认为斯特拉文斯基的一些音乐作品适合身体小关节的动作来表现。在巴兰钦看来,音乐和舞蹈相互结合才能产生美,而威廉·福赛斯则认为舞蹈和音乐的关系应该是相互平行的,他的理念更加接近动作本身,他的创作也更加看重动作语汇本身以及动作之间的内在关系。
  延续威廉·福赛斯的风格、与创作特点相近的是维恩·麦克格雷戈,他曾在TED中演讲编舞而风靡一时。当时,维恩·麦克格雷戈用几个简单的字母,在极短的时间内,编出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动作组合。他所运用的即是威廉·福赛斯“空间书写”的即兴编舞技术。谭元元与威廉·福赛斯和麦克格雷戈曾有合作,她说:维恩·麦克格雷戈与威廉·福赛斯很像,维恩·麦克格雷戈的动作比威廉·福赛斯更加具有挑战性。维恩·麦克格雷戈拥有着神经科学、动作科学的学术背景,在威廉·福赛斯的动作构架中,维恩·麦克格雷戈将身体思考、能量转换等等新的理念融于其间,创作出如《色度》等等令人惊叹的作品。
  据说如今略显老迈的威廉·福赛斯已经回到了他的美国故乡,在南加州大学的舞蹈学院执起教鞭,但他的艺术探索并未停止。新的探索往往能带来新的美学和审美模式,在深邃的舞蹈世界中的发现美,正是如威廉·福赛斯这般舞蹈艺术家们毕生孜孜以求的。
其他文献
[编者按] 从冷战模式到难民危机,文化多元化似乎正面临着越来越多的质疑和挑战。然而,纵观东西方人文传统,“兼容并包”始终主导人文思潮,人性共识也不懈地推动着文明自身的进步。对话中,两位关注“文化多元化”的学者将立足当下,探讨后现代语境中跨越壁垒的可能。  段吉方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  梁燕城 加拿大文化更新研究中心 博士、院长  梁燕城:我对于后现代主义的基本理解,就是法国哲学家
期刊
刚刚过去的2016年的上海国际艺术节呈现了多场重量级的演出,其中美国著名指挥家迈克尔·蒂尔森·托马斯(乐迷们习惯简称MTT)指挥旧金山交响乐团在东方艺术中心演奏的布鲁克纳《第七交响曲》,引人瞩目。众所周知,布鲁克纳交响曲博大精深,演奏难度很高,国内乐团鲜有染指“布七”,国外的名团中,蒂勒曼指挥德累斯顿管弦乐团、海丁克指挥芝加哥交响乐团,曾在上海大剧院演过两场“布七”。这次托马斯的旧金山整体表现不俗
期刊
第一次遇见顾炎武,是许多年前在江苏昆山千灯古镇。千灯,也叫千墩,那里有他的故居、墓地。古镇的人们显然对故乡有顾炎武这位乡贤而十分骄傲,更是十分爱戴和崇敬,专门将1906年建造的马鞍山公园改名为亭林公园,皆因有条亭林河在顾炎武故居旁而学者们尊称其为亭林先生的缘故。在顾炎武故居陈列室我了解到,顾炎武是自孔子至孙中山,中国历史上的72位圣贤之一。后来在喜马拉雅听余秋雨的博士课程《中华文化必修课》,还知道
期刊
编者按:于2019年6月2日落幕的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中获得文华大奖的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一度在社交网络引爆话题,是近年来较为罕见的票房与口碑齐飞的红色题材主旋律舞剧,且收获的“粉丝”中有一大群“80后”“90后”的年轻观众,令人惊喜。可以说,《永不消逝的电波》是一部现象级的作品,但我们又希望它不仅仅只是一个现象,更能成为一种茁壮生态下的“常态”。而对编剧罗怀臻来说,上海歌舞团有限公司能出品这样
期刊
第十一届上海双年展已于2016年11月11日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开幕。本届主题为“何不再问?正辩,反辩,故事”——反问的句式呈现开放的姿态并引起发散性思维,欢迎各种讨论、争论和叙述,也正是这些造就了我们这个时代的热闹。上一届双年展“社会工厂”首次邀请外籍策展人主导整个双年展,此届主办方依旧邀请外籍策展人,来自印度的策展小组“Raqs媒体小组”,将22个动人的未解之谜聚沙成塔,在展览中设计了如同《盗
期刊
随着儿童剧市场的不断充盈,优质的作品虽然能够成为儿童素质教育及实践教育的重要平台和精神载体,但却仍然未摘下大多数人心目中“低幼”“小儿科”的标签,经典童话、寓言故事、创世纪神话、世界经典名著系列改编等题材作品仍然层出不穷......但是近些年来,现实题材的儿童剧也逐渐崭露头角,成为创作的一大主题,它不仅保留着儿童剧的娱乐意义和教育意义,同时还借助了艺术性的舞台呈现手段帮助孩子认识社会、体验成长,其
期刊
18年来,上海国际艺术节除了引进、展现多部海内外优秀剧目,也培养了很多人才。他们中的很多人为我们文艺事业的传承做出了贡献。这也是上海这座城市在近现代以来一直秉承的特性、一直付出的努力。以上海国际艺术节为例,本文的经纬纵横,是为呈现本届上海国际艺术节的风采,亦是作者寓于其中的思考与进言。  20世纪初的上海曾经为中国舞台艺术从广场走进剧场,从戏台走上舞台,从乡村进入城市,做出过历史性的贡献。进入21
期刊
话剧民族化  从话剧作为“舶来品”传入中国伊始,对于话剧民族化的艺术自觉便应运而生。某种意义上,百年话剧史亦是话剧民族化探索史。上世纪20年代,“民众戏剧”“平民戏剧”等概念的提出,就昭示了戏剧先驱们贴近观众、寓教于乐的平民意识,认识到话剧应当汲取中国文化和藝术中特有的元素以创建属于自身的独特美学形态。到了救亡图存的战争年代,左翼戏剧家倡导“戏剧大众化”,以熊佛西为代表的戏剧家们,用戏剧艺术的方式
期刊
考察一出戏的完成度,有多种视角:剧本、导演、表演、舞美风格等等。觀看了7月5日上海话语艺术中心布莱希特《伽利略》首演后,只想在此处谈谈表演问题。  “自我”的投射与横亘的“他者”  在一出剧本、导演思路、舞美设计均没有问题的戏剧里,如果我们还是感到有某种程度的不准确处,或许表演问题能成为一个合适的切入口,若我们深入去想,那就是一个外国经典文本跨文化演出的老问题:自我的投射。也就是说,是在跨文化交流
期刊
上海是中国电影的发源地。而走过22届、26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一直坚持与时代同行,反映社会发展重大节点,鼓舞和激励人民大众和电影人砥砺奋进。  本届电影节的亮点是成功完成我国首次大型文化活动的“5G+4K”超高清直播。本次电影节还首次设立与技术创新同步的“新视野”单元,在全球范围邀请一批“IMAX 3D”“杜比全景声”等形式的新片,满足大众日益增长的观影需求。  胡劲军部长强调:“电影节并非为了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