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高校ESP教学的现状与思考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k131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专门用途英语是根据学习者的需求开设的与特定职业或学科相关的英语课程,尤其是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目标的应用型高校,急需相应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为学生从事专业领域的交流和实践奠定基础。然而ESP教学的具体实施仍然面临一些疑问与困境,本文结合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大学英语课程设置的情况,对ESP课程教学困境进行分析,以期找到适当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 应用型高校 ESP教学 现状 思考
  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以下简称ESP)是服务于特定学科和职业的语言课程,强调语言技能发展到一定阶段与语言运用的结合。国外的ESP研究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Hutchinson and Waters指出,ESP是根据学习者的需求开设的与特定职业或学科相关的英语课程教学,并将ESP分类成学术英语(EAP)和职业英语(EOP)[1]。1978年ESP的概念由杨慧中[21]教授引入国内并蓬勃发展起来。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为检索工具,以ESP为主题检索词,在哲学与人文学科分类目录下,检索可得2001年—2010年期刊文章691篇,其中核心期刊132篇;2011年-2018年7月期刊文章3297篇,其中核心期刊225篇,近年来关注度井喷。现有研究领域主要包括ESP课程教学法、教材设计、师资培养及ESP教学的实证研究等。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对外交流机会扩大到各领域、各行业,英语专门人才在人才市场上的需求量日渐增多,《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教育部2017版)》(以下简称《指南》)明确将通用英语、专门用途英语和跨文化交际列为大学英语教学的三大主要内容,由此形成三大类课程。然而在具体阐述专门用途英语与现行大学英语教学的关系时,专家学者看法不一。有的认为ESP教学是“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发展方向”[3],将高校一般用途英语(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以下简称EGP)教学拓展为ESP教学,才能培养出复合型、实用型人才;有学者认为EGP和ESP应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并驾齐驱,ESP并不是全国所有高校大学英语教学今后发展的方向[4]。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的ESP教学的具体实施仍然面临诸多疑问与困境,本文结合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大学英语课程设置的情况,对ESP课程教学困境进行分析,以期找到适当的应对策略。
  一、ESP教学现状剖析——以南广学院为例
  南广学院作为一所复合型、应用型高校,现有的61个专业方向(参见2015版培养方案)都将英语语言能力作为专业培养要求之一,如“有較强的表达能力和英语读写能力”、“英语听说读写四项能力,满足本专业方向对英语交流和国际视野的要求”等。近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和培养方案的修订,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在教材和课程设置上不断调整完善,但仍不可避免地存在课堂教学局限于课本而缺乏吸引力、教学内容与专业培养目标关系不大等问题。
  从教学内容看,在现有大学英语课程体系中,58个非英语专业在一、二年级开设了4学期的大学外语EGP课程,包括大学英语听说和大学英语读写,分别侧重提高学生英语听、说、读、写四项基本语言技能。基础英语教学发展到一定阶段,应有相应的ESP课程作为延续。然而仅有13个非英语专业方向在第5—6学期开设了与特定学科相关的英语课程,如商务英语入门、商务英语听说、专业录音英语、通信电子专业英语、广播电视工程专业英语、数字媒体专业英语等。其中既有专业基础课又不乏专业选修课,从课程设置到课时量,均难以满足绝大多数专业培养方案中对英语语言能力的要求。
  从教学对象看,EGP英语课程与中学阶段的内容存在重复,且由于独立学院学生入学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分班不易,基础英语教学很难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难以与高年级的ESP英语课程衔接。在南广学院这样的艺术类院校,普通类学生与艺术类学生差异明显,却按照同样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学习英语语言知识和文化常识,很难凸显各专业方向的特色。
  就教学条件而言,ESP师资薄弱是国内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专业教师受制于英语水平,而大学英语教师缺乏专业知识,受制于教材内容,对ESP课程的理解局限于补充一定的专业词汇。另外,虽然目前国内六大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苏州大学出版社)均开发了高等学校专门用途英语ESP系列教材,主要涉及理工、医学专业英语、商务英语、法律、新闻、旅游、体育等,但由于各院校特色不一,ESP课程受众较少,因此开发成本较高,较难推广。
  二、应对策略
  1.明确ESP课程定位
  ESP教学是EGP课程的发展和延续。中国学生早在中学乃至小学阶段就集中接触过EGP教学,大学阶段的EGP课程主要是对中学英语的补充和延伸。2013年上海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上海市大学英语教学参考框架(试行)》建议将大学英语EGP课程设置在低年级初期[5],但并未有具体学期及课时量限制;考虑到应用型高校学生英语基础并不均衡,因此将EGP教学固定在第1-4学期难免有一刀切之嫌。对大一新生进行入学分班,是实施分层英语教学的有效手段之一,可以为EGP教学提供便利,但难以兼顾与后续ESP课程的衔接。一般英语词汇尚不能掌握、语法基础薄弱的学生固然听不懂专业相关的英语课程;入学时就已经具备一定英语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的学生,为什么不能更快接触与专业相关的英语学习呢?专业词汇的尽快介入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还能为专业学术英语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指南》将ESP课程细分为基础、提高和发展三个级别,并指出各高校应以“需求分析”为基础,根据自身人才培养模式和院校特点开设专门用途英语课程,或在通用英语课程中补充ESP内容。据此,本文试将大学英语教学的课程框架设置如下:   将大一新生的分班推迟到第2学期的EGP课程之后,其中语言技能掌握较好的学生,可以从第3学期开始介入基础级别的ESP课程,并在第4学期进一步学习提高级别的ESP课程;语言能力尚不满足要求的学生,可继续学习1学期EGP课程,再从基础级别ESP学起。对于相关专业有出国需求的学生,或有意从事学术交流的学生,可以在第5-6学期开设发展级别ESP选修课。
  2.加快ESP师资培训和教材开发
  大学英语教学的ESP课程的重点在于ESP师资的培养和教材的选择。国内大多数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任务一直由英语专业毕业的EGP教师承担,虽然有利于传授英语语言基础知识,但由于缺乏专业知识背景,可以补充相关专业词汇,却难以胜任系统的ESP教学。既然ESP课程的终极目的是深化具体学科内容、“提高专业外语能力在特定情景的应用”[5],那么就可以按學院或专业,指定固定的EGP教师参与部分专业课程的学习,亲身体验“特定情景”,完成EGP师资向ESP师资的转型。除此之外,邀请国外合作院校、单位的师资承担高年级发展级别的ESP选修课亦有利于促进学生专门学科英语的掌握。
  专业ESP课程教材的选择是ESP实施的难点之一。现有ESP教材仍以阅读 型教材为主,涉及面广,文字量大,学生易产生疲惫心理。但对ESP课程的理解不应局限于阅读和翻译专业资料及文献,毕竟应用型高校更侧重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而非学术研究能力。因此在借助众多ESP系列教材的同时,可以结合网络资源,探索多模态辅助,综合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模态形式,注重实景、互动、案例等教学方式。同时,学校可以鼓励ESP教师结合院校特点和专业培养方向,开发校本教材。
  综上所述,为满足社会需求,遵从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ESP课程已成为大学英语教学不可或缺的部分。ESP课程的完善既离不开EGP课程奠定的语言基础,更急需循序渐进的分层教学、专业背景的师资培训及丰富多样的专门教材。
  参考文献:
  [1]Hutchinson T. and Waters A..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2]杨慧中.国外科技英语教学和研究动态[J].外国语,1978(3).
  [3]蔡基刚.误解与偏见:阻碍我国大学ESP教学发展的关键[J].外语教学,2013(1):56-60.
  [4]王守仁.关于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1(1):1-4.
  [5]刘悦明,卢仁顺.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新框架解读[J]. 背景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5(2):79-86.
  [6]王嘉铭.从ESP英语课程模式探讨英语复合型专业课程建构[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0(4):87-90.
  校级项目2016KYPY016《应用型高校ESP课堂多模态教学模式研究》。
其他文献
打开2019年1期《短篇小说》,感受到了一股清新的气息,除了栏目更加灵活,作品的质量似也有相应地提高,尤其是增加了《创作谈》和与读者互动的栏目《说长道短》,使得刊物开放了许多,编者不再关起门来办刊,而是吸引广大读者参与进来,这无疑是对读者的一种尊重,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以往的沉闷,使刊物在读者眼前活泛起来,有了新的生机。基于此,也很想对有些作品发表一点自己的看法。   先说说《失踪》。   《
摘 要: 在对外汉语教学活动中,歇后语作为熟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般词汇中占据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歇后语特殊的词汇形式,对第二语言学习者来说歇后语的学习是一个难点。歇后语本身蕴含丰富的意蕴,汉语学习者必须深入了解歇后语背后的内涵,才能顺利习得歇后语。《水浒传》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是国外留学生不可不读的书籍之一。本文通过对《水浒传》中歇后语的深入分析,探讨对外汉语教学中适合歇后语的一些教学策略。 
在中牟县谢庄镇,“猴子”就是像猴子一样精明的人,被人称为“猴子”的人,比一般的精明人不知道还要精明多少倍。追根溯源,格外精明的人被称为“猴子”始于民国初期谢庄镇东街的香四方香油坊的学徒赵二。   赵二从谢庄镇东边的前王村到香四方香油坊当学徒时,才十四岁,一张瘦得没有一点油光的小窄脸,像是四十岁的人,说起话来总是慢慢腾腾的,一字一板。但是,每个字之间的音调却是紧紧连在一起的。俗话说:“金贵之人说话慢
她一年四季总穿着棕色皮围裙,戴着棕色皮袖套,与鱼打交道。个头不低,但胖敦敦的,留着短发,没有一点女人的样子。   不过,她有一个非常迷人的特点,十分爱笑,这笑不像平常人开心时的表达,或者奉承人时的形式。人有喜怒哀乐,她的笑自然得天衣无缝,是所有情绪的出口,真可谓笑口常开了。又偏偏姓肖,集市上的人都叫她笑鱼娘。   集市在城郊一个大广场上,五天一集,逢农历的四、九。集市包罗万象,热腾腾得像春暖花
01   和小傅初次见面,是在完成大学新生报到手续后搬进宿舍之时。那时的她,吹气球般的硕大体型,大概有九十几公斤重,让人第一眼着实会被吓一跳。不过,讨喜聪慧的气质,加上时不时脸上都挂着和煦微笑,互相打招呼放好行李,就很自然融在一起聊天。   小傅的两位哥哥都是学业的胜利组,一路挺进毕业于顶尖的一流大学。她也来自于明星高中,却只考到二流大学,虽然如此,父母亲并没有以哥哥达到的高度来苛责加重挫败感
01   周一的时候,和国钊约好周五见。   已经三年了,没有见过他。自从他去美国之后,我们的通信越来越少。他要留美的消息很突然,是在一个朋友聚会上,他突然宣布下个月就要去美国。而我,跟他交往了三年,居然是在这样的场合,和大家一起知道这个消息。   我当然不平衡,但我没有质问。因为这三年,我们的关系早已从如火如荼进入了平稳期,继而有些不咸不淡。关系还维持着,似乎谁也不愿意捅破那层纸,但我们都心照不
摘 要: 翻译长期以来遵循忠实性的理论原则,热衷于追求“理想范本”。本文结合哲学阐释学,对文学翻译中不可避免的误译进行探讨,并以《红楼梦》中霍克思译的误译部分文化为例,从再创造的角度对文化误译与译者之间的关系和意义进行阐释。  关键词: 文化误译 再创造 霍克思 《红楼梦》  一、不可避免的文化误译  人们大多按照两类划分误译,也就是技术性质和文化性质的误译,本文着重对后者进行探讨,也就是文化误译
作者简介:   川流,原名李宏川。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在《北方文学》《当代小说》《延安文学》《西部》《短篇小说》《小说月刊》《阳光》《太湖》《雪莲》《创作评谭》《工人日报》《江西日报》等杂志报刊发表小说、散文200余万字,著有小说集《看族》《谁是谁的过眼云烟》。   秀兰曾是鄱阳湖口双钟镇响当当的青衣。   双钟镇位于鄱阳湖注入长江之口的岸边,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依着滨江临湖的便利,镇上居民
1  我为什么要脸红?为什么要慌张?雪儿对自己非常不满意。  临吃晚饭时,婆婆打来电话,说她的戒指丢了。雪儿无法理解,瘦小的婆婆,打电话的声音为什么能够那么响?仿佛嗓子不给力,声音就无法通过看不见的无线电波,传到隔了半个城的儿子耳朵里。正在盛菜的雪儿听得清清楚楚,婆婆说早上她的戒指还在梳妆台上,就放在老花镜的旁边,她本来要收到抽屉里去的,但这个时候雪儿敲门了。婆婆说,找了半天没找着,抽屉里也翻过了
我七岁那年,父母都到南运河修堤坝去了。村里没有近支的本家,父母就把我送到二姨家住着了。二姨家唯一的儿子顺哥三岁时,二姨父就出去当兵了,一直也没有音信,很多人都说是死在外面了。顺哥长到十四岁时就上天津卫当学徒去了。家里只剩下二姨守着三间土房子过。家里有三间正房,两间东厢房,大门朝西,门外是个长长的过道。院子不很大,倒也打扫得干干净净的。家里只有几亩河套地,每年收成不怎么好。二姨干脆把那几亩地租赁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