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非遗“独杆轿”的活态传承

来源 :山东画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owfee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两名“轿夫”抬着一根5米多长的竹竿,“县官”手捧大印坐在竹竿上,“轿”前有两名旗牌手,旗牌上分别写有“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字样。
  春节期间,京杭大运河畔的枣庄市台儿庄古城热闹非凡,踩高跷、竹马、舞龙等社火巡游表演各具特色。来自峄城区坛山街道的民间艺人向游客表演“独杆轿”,让游客近距离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欢欢喜喜过大年。
  “独杆轿”是当地民间秧歌、竹马、踩高跷、花船、舞龙舞狮等社火巡游活动中的一个艺术品种。据《峄县志》记载:秧歌、竹马……唐代尤盛,历代沿而为之……到了清代乾隆年间峄县的民间社火表演从每年的腊月“踩街亮相”“打春牛”“祭三坛”直到翌年的元宵节灯会,持续不断。特别是张玉树任峄县知县期间,他为政清廉,政绩卓著,为老百姓做了许多好事,由此“张青天”的美誉在民间广为流传。同时,他也把民间文艺活动推向高潮。当时,峄县城内的文人、商人和民间艺人出于对张玉树的崇敬,即景生情,以“独杆轿”这种艺术表现形式颂扬县官张玉树的故事,从此“独杆轿”也成为当地社火活动中不可缺少的 “主题”。
  “独杆轿”起源于枣庄市峄城区,在鲁南和苏北地区流傳。表演时,由两名“轿夫”抬着一根5米多长的竹竿,“县官”手捧大印坐在竹竿上,“轿”前有两名旗牌手,旗牌上分别写有“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字样。出演者皆着戏装,扮相为老旦、青衣、娃娃生、娃娃旦等。唢呐乐队走在队伍的最前面开道,演奏的乐曲集地方戏曲、秧歌调、拉魂腔、柳琴戏等为一体。“轿”后有2名轿夫,用竹扁担挑着五谷杂粮、水果及鱼鳖等地方特产。
  在表演行走过程中,随着唢呐伴奏的旋律和节奏,轿夫、旗手步调一致,左右徘徊,表现出上岗、下坡、快进、慢行等,“县官”在竹竿上翩翩起舞,做出各种有趣的动作,给人以惊险、滑稽的艺术之感,使人叹为观止。
  参加演出的民间艺人杨廷轩向记者介绍说,“独杆轿”表演的关键是坐在竹竿上的“县官”和两名抬竹竿的“轿夫”。 “县官”坐在竹竿上作出各种滑稽的动作以及竹竿上下颤动,“县官”“轿夫”必须配合默契,稍有不慎,“县官”极易从“轿”上摔下来,“轿夫”也累得满头大汗。
  20世纪80年代初,时任枣庄市峄城区峄城镇(现为坛山街道)文化站站长的邵明思根据民间老艺人的回忆、查阅史料,重新挖掘整理并编排了民间舞蹈“独杆轿”。经峄城区坛山街道申报,2009年9月“独杆轿”入选山东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如今,参加“独杆轿”活动演出的有70多岁的老艺人、10多岁的孩子,还有大学生、家庭妇女等不同群体,这对“独杆轿”重新走上演出舞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编辑/杨功珊)
其他文献
70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没有远程炮火支援、没有空中火力掩护、没有地面装甲突击的情况下,以所拥有的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依靠步枪、手雷,打败了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这场战争的胜利令民族为之骄傲,树起了我们民族的精神丰碑。  一名参加过朝鲜长津湖战役的美国老兵曾经这样回忆道:“河面上的冰层被我们的炮火炸碎了,他们水过河,上岸后他们的衣服就冻住了,枪管也冻住了,他们像僵硬的原木在移动……我们的火
期刊
写在前面的话: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并明确提出,“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收官“十三五”,接续“十四五”。科技创新大潮席卷齐鲁大地,每一滴水珠都蕴含着奔腾的力量,闪耀着智慧光芒。这篇专题报道,讲述的是山东港口青岛港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团队——“
期刊
在防治新冠肺炎疫情的大背景下,在就地过年的号召下,牛年的春节,就这样变成了我们熟悉却又新鲜的模样。  这个年,很多人从异乡人变成家人。对在异乡拼搏的“打工人”而言,回乡,曾是过年最“隆重”的仪式,但这一次,他们在早已熟悉的城市,办年货、贴春联、度除夕、迎新春,深切体会着“人在哪里家就在哪里”。  这个年,很多人远在天边又近在眼前。除夕夜的春晚,有多少父母在追问:刘德华明明在现场!当现代科技进一步缩
期刊
沈社良,54岁,陕西渭南人,山东宏盛橡胶科技有限公司员工。沈社良全家都在这家公司上班,一家五口住在企业分配给的公寓楼里。今年响应政府号召,他们不回家过年。  因疫情防控需要,为积极响应政府“就地过年”号召,我们一家五口决定今年过年不回老家了。不给国家添乱,在哪过年都是年。  我是陕西渭南人,今年54岁了。2010年,华盛橡胶集团招工,我经老乡介绍来到了宏盛橡胶科技,一干就是11年。2016年,我兒
期刊
春节,对于中国人而言,是迎新纳福、阖家团圆的日子。吃一顿年夜饭,拍一张全家福,已是不少家庭的必选项。但今年春节,受疫情影響,许多人选择了就地过年。  短暂的分离,是为了更好地团聚;现实的距离,拉不开一家人心与心的凝聚。家人安好,他乡亦故乡。在新春佳节即将到来之际,本文的四位摄影师采访了多个就地过年的劳动者,用幕布投影的方式,让他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与远方的家人隔空合影,拍摄下一张张别样的全家福。
期刊
陈百藏,菏泽鄄城县人。2021年春节是包括陈百藏在内的黄河滩区群众乔迁之后的第一個春节。对于陈百藏一家来说,这个春节特别之处,还在于他的二儿子今年过年没回家,响应国家号召,留在工作地北京过年。  购年货、贴福字、挂灯笼、蒸花糕……年关将近,“滩里人”都忙得不亦乐乎。我也不例外,这是我从位于黄河滩区的鄄城县旧城镇三合村迁入六合社区(三合村村台)后过的第一个春节。  以前,为了避免黄河水患,我们村家家
期刊
辛红亮,34岁,济南人,青年旅舍“2046”的经营者,是位外表“粗线条”,实则细心、有爱的“暖男”。2021年春节,为了响应疫情防控要求中“就地过年”的号召,他决定将自己的旅舍利用起来,给在济打工、上学的外地人提供过年的地方。  一切都得源于1月17号我发的那条朋友圈,但我着实没想到能引起那么多人的关注,更没想到自己一个简单的举动还会引发一连串的爱心连锁反应。  今年年初,我在新闻上看到河北等地疫
期刊
韩月明,24岁,辽宁辽阳人,济南市杂技团杂技演员。父母和爷爷奶奶都在辽宁老家过年,只有她一个留守在济南杂技团里过年。  大年二十九晚上7点半,辽宁卫视春晚开播,我准时打开手机视频软件开始看。这时候,在经七路西头的这栋五层的小楼里,除了门卫、值班人员,就只剩一个我了。当听到《如此排练》小品里的台词“这是我第一次来到美丽的大辽阳”时,我的眼泪哗哗的。我真想家了。  说心里不难受,肯定是假的。谁不想回家
期刊
易胜冬,湖北武汉人,济南市商河县人民医院呼吸消化内科副主任。妻子李莉,山东德州人,济南市商河县人民医院小儿科重症监护室护士长。为响应国家号召,今年,作为医护人员的夫妻二人选择坚守岗位,留在商河过年。  春节,对于每个中国人来说都有着独特的意义,因为这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饱含着无数中国人共同的情感体验。而今年,已经是我没回乡过年的第三年了。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在武汉暴发,我第一时间报名
期刊
民以食为天。近年来,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日益增加,如何“买得安心,吃得放心”成为政府和消费者共同关心的大事。邹平市农业农村局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办公室副主任孙德江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奋斗在农业农村工作第一线,以守护人们食品安全为初心。  2019年12月,农业农村部印发了《全国试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实施方案》。孙德江针对部分农场、合作社中的农民年龄偏大,不太会用手机的情况,先后带领同事下沉到明集镇
期刊